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她丰富的精神营养,哺育着一代代华夏子孙。诗歌教学是高中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因此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不仅开设了必修课,还专门设置“唐诗宋词选修”,对学生提出较高层次文学鉴赏——诗歌鉴赏,但我们的诗歌教学却陷入了尴尬境地。诗歌以其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如何更好地进行诗歌教学,就此我谈几点体会。
一、轻齐读,重美读,以读带讲
诗歌,尤其是中国古诗词,言少而意丰,情感丰厚,韵律显明。读,便尤为重要。诗词的学习如果忽略了读,就如同一部优美的舞剧缺少了音乐。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又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极有道理的,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语言单靠教师讲和分析是不能学好的。古代私塾的主要教育方法就是让学生读、背,所以我们才收获了两千多年无比灿烂的文学硕果。可是,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太急功近利了,为了完成所谓的繁重的教学任务,课堂上总舍不得多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体味,去揣摩,以讲代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习惯以齐声朗读组织学生学习。因为其昂扬的气势,整齐的节奏,能让人感到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氛围很浓。但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诗歌都适合齐读呢?在齐整的朗读声中又能感受多少美呢?
在讲授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时,让学生齐读,全班同学把这首饱含怨恨的诗读得慷慨激昂,热血沸腾。这时齐读就不妥了。诗词中对意境的把握是欣赏诗词的关键,意象把握得好了才有可能把握感情基调,这两者都抓住了,才能与诗人同哭,同泣,同笑,同乐。但是,洪亮昂扬的齐读朗读可能破坏了诗歌的意境,导致学生难以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基调。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这首哀怨凄美的词,是齐声朗读能体会的吗?不,绝对不能。齐读将诗人的情感,诗歌的意境全部改变了,直接影响学生对此词的正确解读。不合适的齐读并不能真正发挥其功能。不同的诗歌,题材不同,感情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诗歌的特点,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的美读。我们可以浅唱、低吟,动情处放声高歌,让学生自然地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
所以,诗歌教学,要多读少讲,在美读过程中获取美读感受,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交流感受,这才是真正的鉴赏。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诗趣
当下,大部分语文教师采取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的形式。这就使诗歌学习这种娱情审美的乐事变成了枯燥机械学习的模式。我们何尝不能简化学生阅读程序,取消传统的熟读,让学生怀着好奇心在课堂上直接进入新的课文的学习。
首先,教师要注意煽情、导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文导入时,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煽动学生与课文基调一致的情感,使学生获得某种情感定势。然后,在这种定势下,顺利自然过渡到对诗歌的理解。如:在上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时,先用多媒体播放中央电视台录制的关于三峡的《见证》短片,让学生了解到世界上最大的大坝——三峡大坝已经建成,煽动学生的自豪之情。又如上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激起了学生的豪迈之情。这些艺术的情感导入方式,对学生起到了激发情感、促进阅读冲动、端正情感导向的作用,有利于阅读活动的展开。
其次,教师要注意融情。融情是指主体置身于阅读活动中,主体之情与文章之情融为一体。如有些诗歌可以利用背景知识及诗人的魅力来调动学生的学诗兴趣。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时,对诗人柳永,学生可能不太熟悉,即便有些同学知道,对他的认识也可能只停留在表层,而人们往往对了解一点又不能认识很清楚的事物有一种要探究的欲望,这是引导学习的良好契机。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较详细地介绍柳永白衣卿相的故事,坎坷的经历及创作情况,学习《雨霖铃》一词时学生的热情就更加高涨了,在实际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会抓住契机,创新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应该说每篇诗歌,如果仔细研究,都能找到调动学生兴趣的突破。
三、倡导个性化阅读,提高诗歌魅力。
诗歌鉴赏主要是通过读者自己对艺术的感受来完成的,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们各自不同的探索。因为诗歌阅读是与文本进行对话,可能是读者与历史的对话,可能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共鸣,也可能是读者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而不管是哪种对话,其实质都是超越时空、积极活跃、自由无拘的心理活动。
刘勰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莫不说明,他们的思维本身是自由的,是超越时空的。若无这种思维活动的自由,没有对现实时空的超越,艺术家很难创造出特异独出、姿态不俗的审美意象;若无这种思维活动的自由,没有对现实时空的超越,阅读者就很难打破时空限制,自由舒展想象的翅膀,无拘无束地翱翔于审美意象的王国。
教师应该是为学生提供一条线索,给他们以启发,如同一艘导航的船,让学生在教师的助力下尽情张开想象的翅膀,进入更为广阔的艺术境界。只有学生具备了这种可以“自己读出来”的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鉴赏能力。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却往往习惯将诗歌的分析,结构作权威式的概括,从而导致学生习惯予等待教师讲授唯一的分析结论,出现了学生理解上的被动性、单一性、概念化等现象。例如李白的《蜀道难》,有些学生读到了李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有些看到了李白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和关切;而有些人则悟到了李白对友人入蜀的担忧。可见,我们如果把诗歌鉴赏真正作为一项语文能力来培养,就应该提倡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这样,学生会学得主动,学得话跃,学得有效,让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表现出来,从而充分显示主体参与的内蕴力和创造力。
四、创造活动情境,促进教学
中国古代诗歌成就非凡.楚辞乐府辉煌灿烂,唐诗宋词登峰造极。近现代中国,也涌现出无数才情卓越的诗人,如徐志摩、藏望舒、冯至、郭沫若等等,他们留给世界的经典作品,在物质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来读,仍然是那么美。当下,浮躁的人们很少去聆听那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来感受心灵深处的丝丝颤动,我们就以校园为阵地,发动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开展诗歌朗诵比赛等,这些都是学生去很好地挖掘和品尝清泉的做法。比如学完《声声慢》,学生模仿创作《__慢》;学完诗歌单元,举办诗词朗诵比赛,朗诵篇目古今中外不限,朗诵形式灵活多样,可配乐,可配舞蹈.可几人同时朗诵等等。学生从自主创作、朗诵比赛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提升了语文的学习兴趣,这有力地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歌课堂教学无论怎样变革、创新,我们都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一、轻齐读,重美读,以读带讲
诗歌,尤其是中国古诗词,言少而意丰,情感丰厚,韵律显明。读,便尤为重要。诗词的学习如果忽略了读,就如同一部优美的舞剧缺少了音乐。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又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极有道理的,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语言单靠教师讲和分析是不能学好的。古代私塾的主要教育方法就是让学生读、背,所以我们才收获了两千多年无比灿烂的文学硕果。可是,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太急功近利了,为了完成所谓的繁重的教学任务,课堂上总舍不得多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体味,去揣摩,以讲代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习惯以齐声朗读组织学生学习。因为其昂扬的气势,整齐的节奏,能让人感到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氛围很浓。但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诗歌都适合齐读呢?在齐整的朗读声中又能感受多少美呢?
在讲授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时,让学生齐读,全班同学把这首饱含怨恨的诗读得慷慨激昂,热血沸腾。这时齐读就不妥了。诗词中对意境的把握是欣赏诗词的关键,意象把握得好了才有可能把握感情基调,这两者都抓住了,才能与诗人同哭,同泣,同笑,同乐。但是,洪亮昂扬的齐读朗读可能破坏了诗歌的意境,导致学生难以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基调。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这首哀怨凄美的词,是齐声朗读能体会的吗?不,绝对不能。齐读将诗人的情感,诗歌的意境全部改变了,直接影响学生对此词的正确解读。不合适的齐读并不能真正发挥其功能。不同的诗歌,题材不同,感情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诗歌的特点,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的美读。我们可以浅唱、低吟,动情处放声高歌,让学生自然地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
所以,诗歌教学,要多读少讲,在美读过程中获取美读感受,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交流感受,这才是真正的鉴赏。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诗趣
当下,大部分语文教师采取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的形式。这就使诗歌学习这种娱情审美的乐事变成了枯燥机械学习的模式。我们何尝不能简化学生阅读程序,取消传统的熟读,让学生怀着好奇心在课堂上直接进入新的课文的学习。
首先,教师要注意煽情、导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文导入时,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煽动学生与课文基调一致的情感,使学生获得某种情感定势。然后,在这种定势下,顺利自然过渡到对诗歌的理解。如:在上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时,先用多媒体播放中央电视台录制的关于三峡的《见证》短片,让学生了解到世界上最大的大坝——三峡大坝已经建成,煽动学生的自豪之情。又如上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激起了学生的豪迈之情。这些艺术的情感导入方式,对学生起到了激发情感、促进阅读冲动、端正情感导向的作用,有利于阅读活动的展开。
其次,教师要注意融情。融情是指主体置身于阅读活动中,主体之情与文章之情融为一体。如有些诗歌可以利用背景知识及诗人的魅力来调动学生的学诗兴趣。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时,对诗人柳永,学生可能不太熟悉,即便有些同学知道,对他的认识也可能只停留在表层,而人们往往对了解一点又不能认识很清楚的事物有一种要探究的欲望,这是引导学习的良好契机。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较详细地介绍柳永白衣卿相的故事,坎坷的经历及创作情况,学习《雨霖铃》一词时学生的热情就更加高涨了,在实际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会抓住契机,创新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应该说每篇诗歌,如果仔细研究,都能找到调动学生兴趣的突破。
三、倡导个性化阅读,提高诗歌魅力。
诗歌鉴赏主要是通过读者自己对艺术的感受来完成的,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们各自不同的探索。因为诗歌阅读是与文本进行对话,可能是读者与历史的对话,可能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共鸣,也可能是读者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而不管是哪种对话,其实质都是超越时空、积极活跃、自由无拘的心理活动。
刘勰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莫不说明,他们的思维本身是自由的,是超越时空的。若无这种思维活动的自由,没有对现实时空的超越,艺术家很难创造出特异独出、姿态不俗的审美意象;若无这种思维活动的自由,没有对现实时空的超越,阅读者就很难打破时空限制,自由舒展想象的翅膀,无拘无束地翱翔于审美意象的王国。
教师应该是为学生提供一条线索,给他们以启发,如同一艘导航的船,让学生在教师的助力下尽情张开想象的翅膀,进入更为广阔的艺术境界。只有学生具备了这种可以“自己读出来”的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鉴赏能力。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却往往习惯将诗歌的分析,结构作权威式的概括,从而导致学生习惯予等待教师讲授唯一的分析结论,出现了学生理解上的被动性、单一性、概念化等现象。例如李白的《蜀道难》,有些学生读到了李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有些看到了李白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和关切;而有些人则悟到了李白对友人入蜀的担忧。可见,我们如果把诗歌鉴赏真正作为一项语文能力来培养,就应该提倡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这样,学生会学得主动,学得话跃,学得有效,让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表现出来,从而充分显示主体参与的内蕴力和创造力。
四、创造活动情境,促进教学
中国古代诗歌成就非凡.楚辞乐府辉煌灿烂,唐诗宋词登峰造极。近现代中国,也涌现出无数才情卓越的诗人,如徐志摩、藏望舒、冯至、郭沫若等等,他们留给世界的经典作品,在物质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来读,仍然是那么美。当下,浮躁的人们很少去聆听那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来感受心灵深处的丝丝颤动,我们就以校园为阵地,发动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开展诗歌朗诵比赛等,这些都是学生去很好地挖掘和品尝清泉的做法。比如学完《声声慢》,学生模仿创作《__慢》;学完诗歌单元,举办诗词朗诵比赛,朗诵篇目古今中外不限,朗诵形式灵活多样,可配乐,可配舞蹈.可几人同时朗诵等等。学生从自主创作、朗诵比赛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提升了语文的学习兴趣,这有力地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歌课堂教学无论怎样变革、创新,我们都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