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刍论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986431230xingl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中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的认知不断积累直至平衡的过程。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这直接影响到其对知识的深度吸收。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探究具体的培养策略:课内课外相结合,激发学生提问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评价方式。
   关键词:问题意识;小学语文;策略;淡薄;原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9-0130-02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问题是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的表现。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有必要。其有利于提高课堂活跃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但目前,部分教师、学生并没有意识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语文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探究提高语文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问题意识的概念界定
   1.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这个概念包括问题和意识两方面内容,因此,也要从两方面进行理解。问题的概念无需过多赘述,在面对某项任务不知如何完成时便出现了问题。最简单的理解,即当思考问题的概念时,问题也就产生了。当问题和意识结合之后,其含义就更丰富。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其著作《关于思维科学》中提到“问题意识”这一概念,旨在强调问题和思维的关系。那么到底什么是问题意识呢?有學者认为问题意识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是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问题,并衍生出焦虑、不安、紧张,甚至怀疑的心理状态,也正是这种心理状态驱动学生不断思考,并解决问题。
   2.语文课堂中的问题意识
   语文课堂中的问题意识是指在学生语文课堂情境下,经过一系列的有关字、词、句理解释义之后,进行积极主动构建的思维过程。语文课堂中的问题意识是学生的认知不断积累直至平衡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回顾语文知识、进行言语交流的过程中都可能产生问题意识。
   二、语文课堂中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1.传统教学观念对问题意识的羁绊
   传统教育一直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听父母话、听教师话的乖巧、懂事的“三好学生”。这种思想也影响到语文教学。基于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有意识地把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但部分教师还是以自身为课堂主体,把学生当作接收知识的容器,将知识直接灌输给他们,不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究的时间、空间。对此,部分教师是这样解释的,即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如果进行探究,势必会占用知识讲解时间,这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另外,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也不可能进行深度探究,因此,课堂进行这样的活动意义不大。另外,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评价手段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评价手段以书面考试为主,这就需要学生利用大量的课堂时间或课外时间背诵、默写。原本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变成了学生一板一眼的读书、写字。很显然,这种情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学生欠缺语文学习的问题意识
   部分学生忽视语文课程的学习,对语文学习的目标也非常低,即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不会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以及语文文本的特点进行深度探究。究其根源,是学生缺乏语文学习兴趣。另外,部分学生有这样的不良学习习惯——不愿意动脑思考,即存在一种惰性思维,惰性思维在不同年龄段学生身上的表现不同。而学生的惰性思维是问题意识培养的一大障碍。学生想问却不知如何提问也是问题意识培养的障碍。这就涉及提问的技巧问题。著名学者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教师培养学生的根本是如何思考,这就好比一把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如果教师只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去培养学生的提问技巧,就很难得知学生的问题所在。
   3.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但部分教师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设计常常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是自己的“权威”。为追求教学效率、教学进度,部分教师会在教学设计中设置许多设定答案的问题或封闭式问题,即不需动脑就可以直接回答的问题,如“学习了《大禹治水》,你们觉得大禹是不是有勇有谋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只需要机械地回答“是的、不是”即可,而无需思考、探究。还有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并不积极设计语文课堂活动,只是照本宣科。语文教师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考,不积极创新教学理念,不主动优化教学方法,如何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呢?
   三、语文课堂中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1.课内课外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提问兴趣
   语文课堂是十分灵活的,这种灵活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非常高。因此,教师要改变语文课堂仅仅是教授语文知识的传统观念,要持续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等综合素养。首先可将课内知识作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在课堂教学时,让学生举手提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可以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集体讨论、探究。学生的性格不同,其中一些内向的学生不敢提问,怕同学和老师嘲笑,于是问题越积攒越多,更有甚者开始产生厌学心理。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每周的固定时间,让学生对一周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不懂的、不会的问题随时提问,并鼓励内向的学生多提问。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全体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拓展,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找一找自然界中类似的神奇现象,并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2.积极营造思考氛围,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动态,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思考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就可以放下思维束缚,以轻松的状态提问、思考。而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进行积极引导。有的学生之所以不愿意主动提出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没有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重现课文中的情境,让学生产生想提问的意识。例如,在教学《赵州桥》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说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古今中外的多座桥梁,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对赵州桥的设计者、设计初衷以及为何能历经千年风雨等会产生诸多疑问。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回应,并给予鼓励,以此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提问。
   3.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改变传统评价方式
   为促进教师积极更新教学观念,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要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习机会,开展讲座或组织教师外出培训等。这样可以让教师有意识地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积极改变语文学科的评价方式,不要让“应试教育”的影子淹没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结语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有必要。对此,教师要认真分析阻碍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的原因,如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等,然后在此基础上探究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教师可以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提问兴趣,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提问氛围,积极改善自身的教学观念和评价方式,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魏发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2019(15).
  [2]孙丹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9(05).
  [3]郑宏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20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从“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内涵入手,探究注重教学做合一,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合理制定教学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运用教学方法,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设计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生活体验;客观积极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
摘 要:情境教学以其特有的优势,已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予以解决。文章分析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探究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策略,以充分发挥教学情境创设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教学对策;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教育的本质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而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策略有:摒弃“应试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育价值;营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新模式,构建“个性化”课堂。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重点,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中音乐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还要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文章分析高中音乐教学现状,探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旨在为音乐鉴赏教学提供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音乐核心素养;高中音乐鉴赏;音乐教学现状;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
摘 要:美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而美术欣赏教学旨在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文章以波洛克作品为研究对象,探究幼儿美术体验式欣赏教学策略:从作者作画风格入手,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让幼儿模拟作画,体验趣味作画过程;以幼儿独特视角欣赏作品,形成具象化理解;在对比欣赏中剖析作品,积累绘画技巧,以此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摘 要:游戏兼具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双重属性,有助于丰富课堂信息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游戏与学科整合,突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展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为基础教育革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寻找游戏的切入点;根据教学实际,开展适合课堂教学的游戏;制订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堂游戏时间;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提高学生
摘 要:QQ是一款基于互联网的即时通信软件,具有在线聊天、视频通话、共享文件等多种功能。在教学中,教师可应用QQ平台,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具体策略有:在线学习帮扶,让沟通更贴心;在线收集问题,让沟通更有针对性;线上微讲座,让沟通更有实效性;在线家长会,让沟通更加紧密;线上活动,让沟通更精彩。   关键词:QQ;家校沟通;途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目前,农村语文教学存在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观念落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差、学习方法不科学等情况。而这既不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此,教师可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入农村语文教学中,丰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认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有效的课堂导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促进阅读与写作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摘 要:幼儿阶段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幼儿具有语言学习的先天获得机制以及语言学习的心理优势。因此,相关学前教育机构、家长可加强语言教育在幼儿启蒙外语教学阶段的应用。具体策略有:完善语言教育方式,加强外语培养的兴趣建设,加强幼儿外语启蒙教育的师资力量建设,营造和谐的家庭外语教育氛围。   关键词:语言教育;幼儿;外语教学;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实行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都得到提高,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文章分析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数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探究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数学分层教学策略:合理分组、教学目标分层、预习分层、授课分层、作业分层。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必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