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景克宁先生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328061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民先生:
  《史痛》(即《历史的阵痛——人在神魔间》)面世后,已经获得各方面的关注。季羡林先生亦亲笔称这是一部“文采斐然、充满哲理、空谷足音”之作;王大高先生(原中共运城地委委员、宣传部长,现任山西省煤炭运销总公司党委书记——编者注)称,他一夜读完后,思绪经天,深感震撼;张维庆(原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现任国家计生委主任——编者注)函曰,他是含着眼泪读完全书并且要书写读后感。特别是读到贵刊4期卷首语《理性的阳光》一文,这是对书评价最深刻、提升最准确的精论,这无疑是您的手笔,对我则是知音的鼓励。
  我想能否考虑将此文与原书一并投寄《博览群书》或《中华读书报》?如同意请示之,俾便遵循为感。
            顺颂
  编祺
                        景克宁
                            壬午年4月4日
  景克宁先生:
  您好!来信收到了。
  您的回忆录《人在神魔间》在本刊连载之后,反响的确是强烈的,凡是读过此文的人们,几乎没有不被感动的。您特殊而又曲折的经历,您深刻而又形象的反思,您华丽而又警人的文采,的确让人着迷,发人深省,读后使人回味无穷。如此的好文章,确实应该让更多的人来阅读,来研究,因而我是同意向别的报刊推荐,并请更多的报刊转载的。
  信中提到本刊第四期刊首那篇文章《理性的阳光》,是“最深刻、提升最准确的精论”,并认定“无疑是您的手笔,对我则是知音的鼓励”。作为“精论”恐怕达不到,但您的眼力确实惊人,虽然那篇文章署名为“炎伦”,您还能认出是我的作品,确实让我感动,真有获得“知音”的那种惊喜!
  目前的多数期刊,为把目录页排印得精美动人,往往占用对开两页,结果卷首那个单页便实在难以安排。发表有分量的文章版面不够,发表一般短文也感质量不足,于是不少期刊把它用来作本刊内容的提示和导读,或者把它用来作不加任何内容的扉页,当然还有的用大号字发表一两段导师、领袖、名家的语录。刊首这个页码,已成了编者的一个难题。为对读者和刊物的质量负责,我刊从2000年改为国际标准开本以来近三年间,想独辟蹊径,为别于其他刊物,走了一条艰苦乃至独创的路。2000年将它辟为《刊首寄语》,2001年用它刊载《新语丝》,2002年又把它改为《文史聚焦》,且内容都划定在“文史”范围之内,这就出现了选题难找、文章难写的问题。而且这个栏目中的文章虽有不同的署名,但作者实际仅我一人,事实上成了我的专栏。每期稿件编定后,我总是为刊首这篇短文发愁,一篇不足2000字的短文,比我写一两万字的文章还要用力。
  从来信中看到您对刊首短文的肯定,从不少读者来信中还看到一些同志对刊首短文的热情评价。比如,北京一位作者在附信中就写道:“看了贵刊刊首《意志与事业》一文,对我的鼓励很大。人各有所爱,古人爱莲、爱菊、爱鹅,这些年我通过翻阅文史资料,爱上了为国家、民族献身的先辈,今后我愿将《文史月刊》当作咱们共同的‘园地’,向你们学习,‘让我们在创业的烈火中锤炼自己的意志吧’。”所有这些,都将鼓励我们把刊首这个难办的栏目办好,把《文史月刊》办好。
  您来信整整一个月了,虽然在电话中作了交谈,但考虑到应争取更多的人来关心、帮助、支持《文史月刊》,我还是写了上述文字,希图得到您的指教和办刊点子。
  顺祝
  春安!
  赵政民
  2000年5月4日
其他文献
《文史月刊》2002年第5期发表的《日军在山西的毒气弹》一文中,其第44页右栏第1行提到的"谭庄"应为"坦庄",第15行提到的伪兵队长张存根,应为保卫团团长张同忠。该人是原平县(崞县)西南贾村人,其保卫团当时就驻在坦村。定襄上零村距张同忠出生地七里路。  神池县老干部局 武纬
期刊
1935年夏,我从北国太原到江南游学。  提起江南,首先想到的就不能不是无锡国专。提起国专,首先想到的就不能不是老夫子——唐文治先生。唐老夫子是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校长,但全校上下几乎没有人称他为校长,而一律称他为老夫子。这是别的学校所没有的。老夫子作过前清的工商部侍郎,代理过尚书;丁忧在家,受命接办了南洋公学,肇建了交通大学。这个学校人才辈出,声名远扬。前几年交大校庆,上海本校和迁西安的交大,都有隆
期刊
我作为一名保健医生,很荣幸地在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了三年。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我亲眼目睹了伟人的风采,亲耳聆听了伟人的教诲,他那浓重的四川乡音至今萦绕在我的耳边。小平同志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现在回想起来,仍是那么的亲切,富有启迪意义。  那时,正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久,经过十年动乱后的中国,百废待举,百业待兴。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日夜操劳,呕心沥血。为了
期刊
老布什总统的反复    对于达赖喇嘛来说,1991年4月18日是个值得欣喜的日子,因为这天他同布什总统进行了大约半个小时的晤谈!  尽管这次会见不是在椭圆形办公室而是在总统私人住处进行的,但由于是美国现任总统的第一次接见,因而达赖还是感到受宠若惊,得意忘形!  尽管晤谈时间仅仅有半个钟头左右,但由于是总统本人突破了美国政府要员不与达赖晤面或接触的政策,因而达赖还是感到特别的高兴,十分的满足!  应
期刊
山西大学是继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之后,于1902年创办的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二所国立大学。在她早期的办学历史中,分为由中国人主理的中学专斋和西方人主理的西学专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处处体现出中学和西学的不同,比较典型地反映出清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一、中学专斋和西学专斋的分设    鸦片战争以后,面对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爱国的知识分子
期刊
梁漱溟是一位信奉佛教而又蜚声海内外的儒学大师,性格耿直,敢说敢为,由于某些“自视太高”和“固执己见”的缘故,而有“傲人”之称。他是毛泽东的挚友、诤友,也是一位身份特别的、作用特殊的老朋友。在30多年的交往中,他们有过彻夜的友好的长谈,有过激烈的面红耳赤的争论,也有在大庭广众之中针锋相对的吵骂。这其中的恩恩怨怨,让人惊叹,也让人称道……    一、“梁先生,我们早就见面了”    1938年1月,陕
期刊
程宽先生,字子容,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于山西省平陆县关家窝一户农家。工于诗、书法、拳术、古琴演奏和法律,深谙古文,通晓商贾,颇具匡世济民之才。然而一生坎坷,壮志难酬。所幸晚年欣逢盛世,捐献古珍,标注古志,捐资兴学。解放初被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晚年被举荐为平陆县人大代表、政协常委,山西省文史馆馆员,全国健康老人等。1995年2月6日溘然与世长辞,终年93岁。临终前要求入党,经组织审查,特批准
期刊
今年是“七七”卢沟桥事变65周年和闻名中外的忻口战役65周年。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地处当年忻口战役正面战场中心地区的原平市王家庄乡,在乡党委和乡政府的组织领导及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指导下,退休教师邢明才、王文奎、邢充等同志经过五年多的细致访谈,搜集整理了60余篇、计8万余字反映当地抗战史实的稿件,编成了《王家庄乡文史资料》,已于日前出版发行。一个乡出版文史资料刊物,在我省尚属
期刊
赵老师:  您好!  我是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中国古代史学专业的二年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秦汉政治制度史。在2002年全国邮发刊物征订中,我自费订阅了一份《文史月刊》杂志,对贵刊朴实的办刊风格十分喜爱,尤其是颇具特色的《世纪回首》、《民国残页》、《史海揭秘》、《文史论坛》等栏目,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今年的《文史月刊》第3期,您身为主编,能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热诚地给一名高中同学回信,让我肃
期刊
抗战时期,为确保晋东南、晋东北部的各级干部、中央首长、抗日队伍过往延安的绝对安全,晋绥边区选定了从交城起经方山县的周家沟、马坊、代坡到延安的一条“红色交通线”。因驻马坊日军封锁严密,所以晋绥边区特派了一支交通大队驻扎在过往要地周家沟村,专门护送过往人员。  1942年7月15日,八路军三五九旅旅长王震要通过这条“红色交通线”到延安。这个军事机密被交城汉奸窃取并告密,马坊据点和娄烦县米业镇据点之敌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