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来源: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2年课题。编号:【2012】GSG053)
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标准》作了明确表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征。”所谓工具性,就是通过语文教学给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进行“双基”教育;所谓人文性,则是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丰富学生的内涵,渗透情感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这种本质属性,坚守语文的课程本位。
一、精研语文课程特征意义,及时发现教学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呈现出喜人的局面: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明显转变,教育教学策略形式多样,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尤其是有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课堂上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听课教师蠢蠢欲动,课堂教学充满了勃勃生机。但目前大多数课仔细品味起来,总感觉是“看头”有余,“味道”不足,语文教学语文味越来越淡了。例如,曾听了一节苏教版语文第七册《九寨沟》一课,上课前教师首先播放了一首深情豪迈的歌曲《神奇的九寨》引入课题,然后再出示一幅幅关于九寨沟的美丽风景画面,让学生结合画面朗读课文,仔细品味九寨沟的神奇与美丽,最后再次播放歌曲《神奇的九寨》,让学生去领略祖国河山的美丽壮观与神奇,渗透学生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教育,以此结束全课。本节课虽然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渗透,但美中不足的是语文知识和技能却涉猎很少,总感觉是一节思想品德课。又如苏教版第五册的《我想》一课,教师为了使课堂精彩,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语文新课改的“新”,对本节课的生字词教学只是做了蜻蜓点水,然后花大量的时间用不同的形式组织学生朗读课文,由于对生字词的理解不到位,因此学生的朗读训练效果也不理想。为了体现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最后安排了小练笔,仿照课文写一段话的练习,由于授课期间对文本的鉴赏不到位,小练笔也 只是走了形式。一节课下了,教师给学生传授的语文知识很少。
以上现象在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是由于新课改理念中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丰富人文内涵,即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于是,大部分教师就片面地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从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出发,顾此失彼,从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这一特点。上课为了新教法而教,好像在课堂上咬文嚼字,玩弄文字就不是新课程了,从而导致了课堂上形式主义比较严重。例如:课堂讨论、合作学习形式化。有的新课标示范课为了“展示”教学新风貌,未及让学生很好地接触文本、品味语言及文章结构、写作特点等就匆匆地进入合作讨论,“生涩”的、甚至无价值的讨论,很难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实质性的提高。一节课下来,给人的感觉是花拳绣脚,教学内容空洞,学生获得的语文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寥寥无几。
二、积极理清课改理念,使语文课堂教学能返朴归真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虽然跟其它学科的联系非常紧密,但区别又是显而易见的。作为母语课,语文课主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语文教材仅仅是作为学习语文知识的载体而已,不是为了学习文章而学习文章,而是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引导学生领悟文本所抒之情、所达之意的同时,再启发学生了解文本如何表情达意,采取了怎样的写作方法,文章的结构如何、又是怎样的遣词用语的,这才是原汁原味的语文课。例如,近期在媒体上听了一节小学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执教的《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整堂课王老师抓住一个“游”字,以“读”占鳌头,让学生在读中玩味语言文字,在读中品味文本,在读中欣赏写作特点和文本的结构,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理,以情启智,以智促情。一节课下来看似在读,其实每一次的朗读都渗透着一种学习目的,整节课对学生的语言积累、口语交际、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情感的渗透都从不同的角度有所提高。如果像这样日积月累地训练,肯定会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节课不仅对新课改的理念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凸现了语文学科的本位特点,使我们对语文课堂的教学有了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让语文课堂返朴归真,并不是课堂教学再回到传统的满堂灌,机械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那样语文课堂教学如同嚼蜡,最终学生也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就是在坚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这一特点的前提下,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正确地处理好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把语言文字的熏陶感染与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缔。
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标准》作了明确表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征。”所谓工具性,就是通过语文教学给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进行“双基”教育;所谓人文性,则是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丰富学生的内涵,渗透情感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这种本质属性,坚守语文的课程本位。
一、精研语文课程特征意义,及时发现教学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呈现出喜人的局面: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明显转变,教育教学策略形式多样,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尤其是有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课堂上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听课教师蠢蠢欲动,课堂教学充满了勃勃生机。但目前大多数课仔细品味起来,总感觉是“看头”有余,“味道”不足,语文教学语文味越来越淡了。例如,曾听了一节苏教版语文第七册《九寨沟》一课,上课前教师首先播放了一首深情豪迈的歌曲《神奇的九寨》引入课题,然后再出示一幅幅关于九寨沟的美丽风景画面,让学生结合画面朗读课文,仔细品味九寨沟的神奇与美丽,最后再次播放歌曲《神奇的九寨》,让学生去领略祖国河山的美丽壮观与神奇,渗透学生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教育,以此结束全课。本节课虽然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渗透,但美中不足的是语文知识和技能却涉猎很少,总感觉是一节思想品德课。又如苏教版第五册的《我想》一课,教师为了使课堂精彩,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语文新课改的“新”,对本节课的生字词教学只是做了蜻蜓点水,然后花大量的时间用不同的形式组织学生朗读课文,由于对生字词的理解不到位,因此学生的朗读训练效果也不理想。为了体现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最后安排了小练笔,仿照课文写一段话的练习,由于授课期间对文本的鉴赏不到位,小练笔也 只是走了形式。一节课下了,教师给学生传授的语文知识很少。
以上现象在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是由于新课改理念中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丰富人文内涵,即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于是,大部分教师就片面地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从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出发,顾此失彼,从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这一特点。上课为了新教法而教,好像在课堂上咬文嚼字,玩弄文字就不是新课程了,从而导致了课堂上形式主义比较严重。例如:课堂讨论、合作学习形式化。有的新课标示范课为了“展示”教学新风貌,未及让学生很好地接触文本、品味语言及文章结构、写作特点等就匆匆地进入合作讨论,“生涩”的、甚至无价值的讨论,很难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实质性的提高。一节课下来,给人的感觉是花拳绣脚,教学内容空洞,学生获得的语文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寥寥无几。
二、积极理清课改理念,使语文课堂教学能返朴归真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虽然跟其它学科的联系非常紧密,但区别又是显而易见的。作为母语课,语文课主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语文教材仅仅是作为学习语文知识的载体而已,不是为了学习文章而学习文章,而是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引导学生领悟文本所抒之情、所达之意的同时,再启发学生了解文本如何表情达意,采取了怎样的写作方法,文章的结构如何、又是怎样的遣词用语的,这才是原汁原味的语文课。例如,近期在媒体上听了一节小学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执教的《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整堂课王老师抓住一个“游”字,以“读”占鳌头,让学生在读中玩味语言文字,在读中品味文本,在读中欣赏写作特点和文本的结构,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理,以情启智,以智促情。一节课下来看似在读,其实每一次的朗读都渗透着一种学习目的,整节课对学生的语言积累、口语交际、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情感的渗透都从不同的角度有所提高。如果像这样日积月累地训练,肯定会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节课不仅对新课改的理念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凸现了语文学科的本位特点,使我们对语文课堂的教学有了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让语文课堂返朴归真,并不是课堂教学再回到传统的满堂灌,机械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那样语文课堂教学如同嚼蜡,最终学生也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就是在坚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这一特点的前提下,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正确地处理好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把语言文字的熏陶感染与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