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停止后复发、转移的诊治分析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原发胃肠间质瘤(GIST)完整切除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停止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疗效,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诊治的80例完整切除肿瘤后,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1年以上并已停药的原发GIST患者,收集其人口学特征、相关临床指标、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80例患者中17例出现停药后复发、转移,中位复发时间为12个月,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复发、转移部位分别为肝脏转移9例、腹膜转移5例、局部复发3例。本组17例复发、转移患者9例接受单纯伊马替尼治疗,其中6例部分缓解,3例疾病稳定,随访期间7例继发耐药,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5个月(95%CI为15~5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49个月(95%CI为30~68个月);7例接受手术联合伊马替尼治疗,随访期间4例继发耐药,疾病控制良好,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1个月(95%CI为6~5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未达到;剩余1例放弃治疗。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χ2=4.120,P=0.042)、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χ2=7.513,P=0.006)和术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χ2=6.575,P=0.010)是影响GIST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停止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HR=3.787,95%CI为1.126~12.732,χ2=4.631,P=0.031)是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停止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GIST患者在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停止后发生肿瘤复发、转移无特异临床表现。较之胃来源GIST,非胃来源的GIST停药后复发风险更高。单纯伊马替尼或手术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对停药后复发患者均有可靠疗效。

其他文献
肝门部胆管癌(HCCA)是一种来自胆道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隐匿,解剖结构相对复杂,预后较差。外科手术治疗是其获得治愈的唯一方法。目前,国内外各中心在HCCA的术前评估及外科治疗方面仍存有较大争议,对HCCA的术前影像学诊断、术前胆管引流和门静脉栓塞、手术切除范围、血管切除与重建、原位肝移植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可为HCCA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参考。
目的探讨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7(MG7-Ag)、糖类抗原125(CA125)在晚期宫颈癌患者化疗前后的水平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经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的晚期宫颈癌患者150例,同期选取健康人员150例,检测所有人员血清MG7-Ag、CA125水平,分析健康人员与晚期宫颈癌患者MG7-Ag、CA125水平的差异以及晚期宫颈癌患者化疗前后MG7-Ag、CA125
期刊
恶性黑色素瘤是最常见的致死性皮肤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对晚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疗效显著,包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抑制剂、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酪氨酸激酶受体(TKR)抑制剂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上调细胞因子的抑制剂。以维莫非尼和达拉非尼为代表的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BRAF)激酶抑制剂在黑色素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原发性耐药或获得性耐药的产生,使
外泌体是直径40~150 nm的微囊泡,通过释放蛋白质、核酸等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TEX)可在远端器官形成肿瘤转移前微环境,可调节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及免疫相关因子,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其可通过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肿瘤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等机制促进肿瘤转移。了解TEX在肿瘤转移方面的机制可为有效预防和治疗肿瘤转移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探讨微小RNA-134(miR-134)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134在10对NSCLC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之间、正常肺上皮细胞株BEAS-2B与肺腺癌细胞株A549之间的表达差异。A549细胞分别转染miR-NC和miR-134 mimic,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过表达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CAP)是由气体热不平衡电离所产生的第四态物质,其可通过调节一系列相关基因及细胞信号通路实现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CAP具有放化疗增敏效应,并且与选择性抗肿瘤的特性密切相关,未来可能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新型肿瘤治疗方式。
牛磺酸上调基因1(taurine-upregulated gene 1,TUG1)是新近发现的致癌性长非编码RNA(lncRNA),其在各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织和细胞株中过度表达,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胆道肿瘤、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研究表明高表达的TUG1参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过程,且与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表明lncRNA TUG1可能是消化系统肿瘤中可行的肿瘤标志物
目的探索驱动蛋白超家族20A(KIF20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利用GEPIA(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Oncomine及THPA(The Human Protein Atlas)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网站,挖掘分析大型癌症公共数据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及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
目的观察微小RNA-205(miR-205)-3p及miR-205-5p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集中头颈鳞状细胞癌miRNA表达数据,分析miR-205在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205-3p、miR-205-5p在头颈鳞状细胞癌细胞株5-8F、6-10B、CNE2、Tu686和鼻咽部黏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