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堂中的情境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yy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知识的呈现多面、立体,无论人或事,均有一定的场面性、情节性。历史课本的每一个单元、每一个章节,都在向我们呈现过去人类走过的辛酸和荣耀,这其中蕴涵着深刻的思考与感悟,无论自豪、痛苦、愤怒、耻辱、荣光……都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体会到。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挖掘教材的思想因素、情感因素,使学生明其理、导其行呢?情境教学模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1 设置情境,引人入胜
  1.1 使用动情、流畅的语言。教师要根据教材实际,深刻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用与教材内容相符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如教学初二的《甲午战争》,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导入渲染气氛:“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回到历史的1894年,共同体会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悲壮历史。”这样的语言使课堂一开始就笼罩了浓重的气氛,学生的思维与课本内容的氛围相融合,对于下面的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
  1.2 使用音频、视频资料。音乐作品、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产生了许多带有不同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如《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开始,我们可以直接播放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实况录像,在学生振奋鼓舞之恰当时机,进入下一步内容的学习,吊起了学生的胃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能够在不知不觉间进入教师所设立的氛围之中。
  2 深入情境,体味历史
  首先,我们可以设置思考性问题引领学生置疑、探究,透过文字的表面深入其间,去阅读、去思考、去感悟,切忌教师“一言堂”。当然,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注意技巧性、层次性、针对性,能够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步步指导学生深入历史知识的深处,深刻地把握教材内容,达到明理、导行的目的。
  如学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课,内行的老师都十分清楚,对十几岁的孩子讲述我们国家在1966~1976年所走过的曲折,他们理解起来肯定有一定的难度。为解决这个问题,我运用了“问题探究”的教学思路,一开始就给学生出示了“文化大革命”的定义:“文化大革命”是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江青、林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学生总体把握这个概念之后,教师抓住学生的疑惑点提出系列问题:领导者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反革命集团是怎样形成的?“文革”给国家带来了怎样的灾难?等等,逻辑严密的问题的设计给学生的思维指明了方向,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们积极地探究,深入地思考,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其次,教师要善于打破时空限制,拉近现实与历史的距离,抓住历史知识与学生实际的契合点,让学生穿越时光隧道,走进历史。如在学习《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时,我事先在黑板上悬挂起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让学生与画面中的人物对号入座,班里的学生摇身一变,有的成了汴河上的船夫,有的成了忙碌清贫的饮食摊主,有的成了出身高贵的官员,有的成了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大家现身说法,俨然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浑然不知身外的现实世界。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经常地这样设计:假如你是历史中的人物,面对此情此景你如何想?怎样做?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不再感觉历史的遥远和陌生,而能够以一种亲切愉悦的心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此外,形式多样的活动设计也能够渲染浓厚的课堂氛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新课程特别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培养。这样的教学目标靠过去单一的“说教式”教学很难达到目的。所以我们的历史教师要解放思想,用新教育的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善于研究,精心设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精彩的课堂活动。我们常常在课堂上见到这样精彩的场面:记者采访、历史剧表演、辩论赛等,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发言,踊跃展示,积极参与到教学环境之中,历史课堂展现出了动人的魅力!
  3 欲说还休,意犹未尽
  记得小时候听刘兰芳老师说评书时那种“心灵之痒”。究其原因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刘老师特别善于在评书结束时留下悬念,说到关键时刻:“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每每让人牵肠挂肚,梦萦魂牵。刘老师对于听众心理的研究可谓透矣!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也能够运用一些技巧,想方设法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在每节课结束时都有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之感,那么我们何愁历史课铃声响起,学生不趋之若鹜?其实,一节课虽然结束了,但知识的空间并没有关闭,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研究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去延伸去发掘,是我们在设计课堂结束环节时需要下功夫研究的问题。
  总之,作为历史教师,我们有责任以理性的科学态度、感性的思维方式,在历史课堂上再现历史,让孩子们切身去体会人类走过的昨天,无论荣辱兴衰,都让人们感觉到今天沉甸甸的责任,从而激励我们去创造更加美好的将来。
其他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然而小组合作学习在充分体现其优势的同时,也引出了一系列问题,如:相对于过去的直接讲授,学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完成小组探究、交流、评价等活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延长,影响了教学进度;在分组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得小组学习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相比过去整齐划一的讲授式教学,课堂秩序很容易陷入混乱的状态;还有些学生性格孤僻,不愿
期刊
1 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转变。课程改革至今,许多教师的观念尚未彻底转变,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都按照剧本已定的角色表演;或者是教师完全放手,不加指点,让学生自己去搞,学生无法从活动课结构上来把握活动课的上课要领,只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样的活动课从表面上看气氛活泼热烈,但实际教学效果却是低效的。同时应试教育的潜在压力,使得教师对活动课的课堂结构、过
期刊
每个学校在设计课程时每天都安排了早读课。每周的语文早读课一般是两次或两次以上,每次早读课的时间在二十至三十分钟不等。可见,我们在努力抓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应重视研究和高效利用语文早读课。科学合理地利用好这一黄金时间,会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巩固、深化和拓宽,有利于学生“读”的兴趣和能力的增强。但遗憾的是目前的早读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解决问题,提高早读效果,才能使早读课起到应有的做用。  
期刊
美术是大多数孩子们都喜爱上的一门课,为什么呢?因为美术课可以让孩子们抒发自己的感情,可以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如果你仔细观察过的话你会发现,越是小的孩子越喜欢画画,而且往往画一些“大人”都看不懂得画。但是随着年龄的成长,随着孩子接受教育的深化,他们以前的一些想法,一些表现手法越来越保守,再也没有孩童时的奔放,再也不会有连画家们都惊叹的颜色,孩子们都变得胆小了?  不,不是的,是我们大人把自己的一些
期刊
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学情境创设正是触及学生的情绪和精神领域,从而把学习活动变成学生的精神需要。早在一千多年前,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就有了关于“情境”的论述,提出了“心物交融”说。讲到了“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阐明了“物”“情”“辞”三者的关系。即以物激情,以情发辞,以辞促思,又以思加深对物的认识。  
期刊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进化的科学。生物学科的教学注重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已不是生物教师的梦想。现行的初中生物学新教材,内容新颖且知识覆盖面广,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好奇心强,但理解力有限,要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较高的教学目的,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完全胜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
期刊
【摘 要】 职业教育中的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班主任的职责,赋予了其监督、驾驭、评价学生的独特地位。班主任对其工作角色的定位直接关系着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而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班主任应该定位好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帮助学生走对路子、定准位子,为社会输送大量合格的技能型的劳动者。  【关键词】 班主任 职业中专 教学管理  1 建设良好的班规,班风,班貌  中专生在校学习
期刊
数学课究竟要不要预习?一种典型的反对观点认为预习使学生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学生不会“慢慢地与教师经历困惑、操作、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站点,品尝探索成功的满足和愉悦”,不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还会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培养。随着对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我对这个观点的认识有了深切的体会:预习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1 观点的解析  决定着预习是否有效的三个因素。  1.1 学生的因素。学生是学习
期刊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及互相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也是表现各种能力的一种方式。即使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广泛运用的今天,语言仍然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教学手段。化学学习中,许多学生往往是懂得道理却表达不清楚,做问答题时存在不分段落、层次不清等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打开学生心灵的天窗,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
期刊
随着现代科技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社会越来越数学化,仅具备语文阅读能力是不够的。近年来,阅读理解题成了数学考试中的新题型,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很多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学习过分依赖于老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阅读能力差导致的。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 数学阅读的特殊性  1.1 数学是一门语言。“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