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三大特性 提高教学实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e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以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课堂教学中的许多现象还有待我们认真思考与研究,以使课程改革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一、情境创设突出实效性
  
  新课程倡导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数学现象,提出数学问题,并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探究和学习,发展应用意识。但是,也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情境缺乏合理性。某老师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这样导入:公元W年,A月C日,我去逛街,在E市的F街上遇到了朋友Q,我们走进了一间名叫X的书店,我认真地挑选了一本名为《P》的书,一本名为《H》的书要比《P》书贵K元,后来我们又买了M个苹果,吃了N个……师:这段文字与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生:它有很多的字母,我们平时不这样说的。师:这些字母分别表示什么呢?生1:P、H是表示书名的。生2:W、A、C三个字母是表示时间的。生3:Q是表示朋友的名字。生4:U、N是表示苹果的个数……师:神奇的字母不但可以表示书名、店名等,还可以表示数,今天我们就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接着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年龄问题展开教学,当思维受阻时,有导入情境的铺垫,学生马上意识到可以请神奇的字母来帮忙,用字母“an”表示同学的年龄,用“a 19”表示教师的年龄。无疑,这样的情境创设人为地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思维含量。教师为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设计一些过渡性或暗示性的问题情境,使新知教学更加顺畅,使得学生无需探究或者仅稍加尝试,结论就出来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对发展学生思维起作用了吗?有利于发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吗?如果没有这种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的所谓“铺垫”,还能一路凯歌吗?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什么?是架起抽象数学与学生形象思维之间的桥梁,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科学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学习方式凸显适切性
  
  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继承与创新,组织学生通过恰当、有效的方式展开学习。曾看到一位特级教师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在学生知道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半块”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一块蛋糕的“一半”。可就在学生花费了很长时间,想出用不同形式表示的“一半”时,教师却指着蛋糕话锋一转:“其实啊,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半块,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可以写作1/2,读作二分之一。”这位教师让学生表示一半时,学生用了画图等多种表示方式,教师没有急于引导学生用“1/2”表示,而是继续改变平均分的份数,每次都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相应的一份。当平均分的份数逐渐增多时,学生自然觉得画图表示比较麻烦,而认同用分数来表示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用分数表示几分之一的“实践——感悟——认同”的过程,是一种高明的教学策略。实际上,教师大可不必模仿特级教师的教学,可以先直接让学生认识蛋糕的1/2,再用不同的纸片折一折,或者画图分一分,表示出1/2,体会到尽管纸片或图形的形状不同、各人的折法或画法也不同,但“只要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这种对1/2的认识,同样深刻。学习方式的选择与运用不必单纯追求“时尚”与形式,主要应根据相应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而定。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者都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有意义的,要看学习时所处的条件而定。
  
  三、数学活动倡导体验性
  
  新课程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提倡创设有助于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
  动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发展数学思考,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然而,许多课堂里虽有活动,却没有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体验、数学层面的理解与认识。例如,对小学生来说,“可能性”可以简单地看成是对事件发生结果的预测。一些教师在教学不确定现象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从装有红球、黄球的口袋里轮流摸球,依次记录并在全班交流。接着,要求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匆匆给出“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的结论。应该说这样的小组活动是需要的,问题是教师没有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比如,要求学生注意“自己摸到的是什么球,其他同学分别摸到的是什么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假如再摸一次,会出现怎样的结果”等问题,让学生联系活动过程和生活经验,实实在在地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因此,学生对结论的理解与认识也就缺乏深切体验,显得单薄与肤浅。以上课例给我们以启示:数学活动不仅仅是活动环节的简单操作和实施,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学生对活动过程的感受、质疑和反思,引导学生用“心”体察活动的过程,获得对数学内容的真切体验,产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感悟,从数学思考的层面积累活动经验和学习方法,建构相应的数学知识及认知结构。
  新课程的实施正在继续,还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反思与研究,就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应用弹性流体润滑理论分析了槽轮机构的弹性润滑油膜,定义油膜厚比作为磨损指标的判据,并对其高副的接触应力性质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提出该机构的设计准则和提高磨损寿命
活动类型:实践活动课(自主开发)  适用年级:五、六年级。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能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一些多种方案问题,并通过思维优化找出最佳方案。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3.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快乐,发展学生数学的眼光,增加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老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口语交际练习,是一套练“说”的好教材。我通过实践,结合口语交际训练,就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谈谈浅见。    一、由扶到放,营造氛围,让学生主动大胆地说    学生的说话能
1 引言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总结性实践环节,也是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的综合性训练,因之选题具有重要的意义。2 选题原则与目的选题原则有两点,一是符合专业培养目标,
大学生心理情景剧是我国高校近年来的新生事物,在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方面能够发挥独特和良好的教育作用和效果,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教育辅导方式。
结合实践分析了影响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实现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职校生违法犯罪问题给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峻的考验。如何管理和教育好这些学生,既关系到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当前
通过有机肥不同梯度替代复合肥施用对黄桃产量的影响试验,探究其应用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50%常规施肥+50%有机肥施用时,黄桃产量、单果重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经济效益最高,
对常用的槽轮机构作简要评述,指出其运用中的问题及局限性。介绍一种用行星轮系组合成槽轮机构的组成原理、特性,提出其设计计算公式,以便工程实用
<正> 一、引言用微机数控技术改造传统的机床传动,可极大地简化由一系列传动轴、传动副和变速机构组成的定比传动链。这可以避免由于较多传动件制造误差累积对传动的影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