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玉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q3q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目前“国标”和“地标”下的“和田玉”是一个不具产地含义的天然玉石的品种名称。对广大玉器消费者而言,看到一纸“和田玉”鉴定证书,且勿急于掏银子购买,其证书是百分之二百真的,可对玉器的市场价格并未作出有效的指导与判断,就如同老虎与猫都属猫科动物,而它俩的价值却相差十万八千里。作为一名消费者,大概花大把银子都想买到“老虎”而非“猫”吧,就怕花了“老虎”的价钱却买来了一只“猫”,而无处说理,反正都是“和田玉”呀。还得我们消费者自己练就火眼金睛,区分“老虎”与“猫”。
  
  传统概念里的和田玉是指分布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地区—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成因为接触交代(中酸性侵入岩和镁质碳酸岩的接触带中)作用所形成的软玉。和田玉的成矿带绵延1100多公里,在险峻陡峭的高山之上分布着和田玉的原生矿床及矿脉,海拔在4000米以上,在高山脚下的不少河流中都曾产出过极其名贵的和田仔玉。随着人们对矿山的开采,对玉石的挖掘,近几年,我们除在新疆境内的昆仑山和阿尔金山脚下采掘出过和田玉外,也在青海、贵州等地区以及俄罗斯、韩国等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现并开采出了大量的软玉原料,其中也不乏品质较好者。这样一来,曾经只在新疆和田地区发现的软玉,如今就不再仅仅只产于和田,同种矿物成分的玉石也为其他地区所产出。那么,和田玉一词所包含的内容就不能满足同种矿物组成成分的玉石的概念,而这一问题也一度困扰着和田玉爱好者及其研究者们。
  2010年由新疆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安排部署,以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为主要研究单位,自治区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自治区岩矿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站等几家单位共同参与,对《和田玉地方标准》(标准代号: DB65/T035-2010代替 DB65/T035-1999)的内容进行了重新修订,并同时出台了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该标准经过多方专家的反复推敲、仔细研究及再三考虑,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也为顺应和田玉的市场发展趋势,将和田玉的定义改为:“和田玉是由自然界产出的,主要矿物质组成为透闪石、阳起石,具美观、耐久、稀少性和有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并强调,和田玉已演变为天然玉石的品种名称,不具有产地含义,与国家标准相统一。新修订的《和田玉地方标准》于2010年3月1日发布,2010年6月1日实施,目前,和田玉一词已不再仅限于由新疆和田玉地区所产出的软玉,这个名称也已不再具有产地意义。
  下面,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国标”与“地标”下和田玉的一些基本性质,谨供收藏爱好者参考、借鉴。
  和田玉的主要矿物组成成分
  和田玉主要是由角闪石族中的透闪石—阳起石类质同象系列的矿物所组成,其化学通式为:Ca2(Mg,Fe)5Si8O22(OH)2,其中Mg、Fe间可呈完全类质同象替代。根据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批准角闪石族分会推荐的尼克(B.E.Leake)的“角闪石族命名方案”,透闪石与阳起石的划分按照单位分子中二价镁和铁的占位比率不同予以命名,即:
  当Mg/(Mg+Fe2+)=0.90~1.00时,为透闪石。
  当Mg/(Mg+Fe2+)=0.50~0.90时,为阳起石。
  当Mg/(Mg+Fe2+)=0.00~0.50时,为铁阳起石。
  和田玉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次要组成矿物有阳起石及透辉石、滑石、蛇纹石、绿泥石、绿帘石、斜黝帘石、镁橄榄石、粗晶状透闪石、白云石、石英、磁铁矿、黄铁矿、镁铁尖晶石、磷灰石、石榴石、金云母、铬尖晶石等。在多数情况下,和田玉是由透闪石和铁阳起石这两种端元组分的中间产物所组成。透闪石和阳起石都属于单斜晶系,其常见晶形为长柱状、纤维状、叶片状,而和田玉就是由这些纤维状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和田玉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
  主要化学成份:和田玉是一种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其化学通式为:Ca2(Mg,Fe)5
  Si8O22(OH)2。
  晶系:和田玉是一种多种细小矿物颗粒组成的非均质集合体,而组成这种集合体的矿物颗粒主要是透闪石,为单斜晶系。
  结晶习性:组成和田玉的细小矿物颗粒本身为显微纤维状晶体。和田玉的原生矿床常为块状,即俗称的“山料”;原生矿床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搬运至河流中上游的次生巨砾或表面棱角稍有磨圆的卵石,即俗称的“山流水”;若是原生矿经剥蚀后,被流水搬运到河流中沉积下来,分布于河床及两侧阶地中,或裸露于地表或埋藏于地下,变成块度较小、表面光滑、质地细腻、温润的卵石,即为俗称的“仔玉”(图1)。由于经上千次搬运、剥蚀及冲刷,仔玉表面的粗糙部位及质地较差部位都已磨去,留下的是玉石中质地最好的部分,这也就是仔玉价格昂贵的主要原因。
  结构:和田玉具有典型的纤维交织结构。和田玉的矿物颗粒细小,结构致密均匀,所以和田玉质地细腻、润泽,且具有很高的韧性。依据和田玉矿物颗粒的大小、存在形态及颗粒排列结合方式的不同,可将和田玉的结构分为以下6种:
  1. 毛毡状交织结构(显微隐晶质结构)。
  2. 显微叶片变晶结构。
  3. 显微纤维变晶结构。
  4. 显微纤维状隐晶质结构。
  5. 显微片状隐晶质结构。
  6. 显微放射状或帚状结构。
  摩氏硬度:约为6~6.5。
  比重:由于和田玉的成分复杂,含有多种矿物组分,所以其比重常不为定值,一般约为2.80~3.10g/cm3,多为2.95g/cm3左右。
  折射率:透闪石的折射率为:1.606~1.632,而由于和田玉是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故只能读到一个数值,且只能用点测法读出1.62左右一个折射率值。
  光泽:光泽是指玉石对光的反射能力。和田玉一般呈油脂光泽,也有部分和田玉会呈玻璃光泽。
  透明度:半透明~不透明。
  颜色:和田玉的颜色种类较多,目前根据《和田玉地方标准》的规定,将和田玉的颜色划分为以下几个大类: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糖玉、碧玉、墨玉,其中白玉中质地细腻、油润度好、杂质少于玉石总体10%的品种被称之为“羊脂玉”,这也是和田玉中的上品(图2)。青白玉是介于白玉与青玉之间的过渡品种(图3),如此类含糖色,占主体玉石25%-85%者,称之为“糖青白玉”,青白玉以质地细腻、颜色均一、无杂质者为好。青玉的颜色以青色为主,或深或浅,或透明,或不透明,也有略带绿色者,这种绿色是由铁引起的(图4)。碧玉主要以绿色调为主,少数也略带蓝色调,常伴生黑点,碧玉的绿色主要由铬和镍引起,其中以通体全绿、半透明、无黑点、无杂质、无绺裂者为上品(图5)。黄玉主要以黄色为主,可带有不同深浅程度的绿色,其中以鸡油黄色为最佳(图6)。糖玉主要表现为红糖色,或浅或深,主要由铁引起,其中以糖色浓淡适中、均匀、无杂质者为佳(图7)。墨玉主要以黑色为主,墨色主要由石墨颗粒引起,墨色部分占整体玉石的30%以上(图8),其中以墨色漆黑均匀、通体一色或黑白分明者价值最高。
  吸收光谱:和田玉的吸收光谱无特征。有些品种在蓝绿区509纳米处可见一吸收带。
  发光性:和田玉在紫外荧光灯下一般呈惰性。而目前有些和田玉在长波紫外荧光灯下可呈现荧光,那是由于和田玉浸过蜡或染过色的缘故。
  断口:参差状断口。
  解理:由于和田玉是矿物集合体,故整体不见解理面。
  包裹体:和田玉中常含有黄铁矿包体(图9)。
  和田玉,在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和灿烂的古代乃至近现代文化中,以其光洁柔美的色泽、坚韧细腻的质地以及人类辅以的精湛细致雕刻工艺长久地受着中华民族的追捧,再加上人们将“仁、智、礼、义、信”的道德理念、社会财富、权利以及美好祝愿等一系列社会元素赋予和田玉之中,从而使和田玉从一块石头变成有灵气、有思想、有意境、有寄托、有信仰的神物,而使其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长久地屹立于中华民族的心目中。从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和田玉制品作为日常用具、装饰物品、祭祀器物、礼器葬器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为人类源远流长的艺术史增添了一笔不可磨灭的辉煌,而且,这辉煌也必将会永久地延续下去。(责编:蔚蔚)
其他文献
印盒,文房用具之一,其质地、造型、题材诸多,通常尺寸不大,从古至今深受文人青睐,其中以白玉为材雕琢的各式印盒传世相对稀少。今简介两件清代雕玉印盒,以供大家品赏。  白玉方形印盒 长5.5厘米,宽5.5厘米。白玉质纯而灵,冰纯月洁,完美无缺,材质之美,动人心魄。此印盒呈方形,整体纹饰简洁古朴,仅上下口沿处刻有回形纹,底雕有四只长方形足。印盒整料掏膛,深腹薄壁,光亮如镜,盖与盒子母口严丝合缝。器型悦目
期刊
这一组动物瓷塑是1997年秋天在安徽望江县城郊一座北宋砖室墓出土的。计有鱼、鸭、龙、蛇、龟等,现藏于该县博物馆,经国家文物出境安徽省鉴定站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将这组动物瓷塑做一简要介绍。  鱼形瓷塑(图1)1件,长11厘米,高5厘米。瓷质青白釉。刻有鱼鳞纹,平首隆背翘尾,背上鳍竖起,呈游动状,生动活泼,富有“桃花流水鳜鱼肥”之质感。  鸭形瓷塑(图2)1件,长9.8厘米,高6厘米。瓷质青白釉
期刊
几年前,我在一个收破烂的人手中发现这枚铜币,如获至宝,并一直保存至今。这枚铜币为红铜铸造,币径2.82厘米,厚0.5厘米,正面有“大汉铜币”字样,中心为阴文“赣”字,上方为“江西省造”。铜币两侧刻有“辛”、“亥”二字,下有“当制钱十文”字样。而在铜币背后,有连体十八星的圆形图案,在十八星图外面,衬以细密的网纹。  查阅大量书籍表明,这枚铜币为江西辛亥大汉铜币,素有“中国铜元十珍”的美称。1911年
期刊
翻阅十多年前旧著《中国花钱集藏指南》,由于出版社为节约成本,将书稿送至某县印刷厂,可惜我当时精心拓制之珍贵花钱图片,竟印成一塌糊涂,眉目都看不清,痛惜之余,也觉得对不起热情的读者。  总的来看,此书较《中国古钱集藏指南》学术性稍强,资料性亦较丰富,虽时隔十多年,然其一些观点仍具有实际意义,除当时花钱价格根据市场情况整个偏低外,一些结论性意见在当今亦不为过时。  一、中国最早的花钱,始于何时?  以
期刊
贵刊在今年第八期“老董泉苑”栏目中的《千载盛世与“驺虞峙钱”》一文中提到“太平百钱”,董老也载文提及“此钱的形制,钱文风格与‘太平百钱’‘世平百钱’极为接近……”  本人正好在一年前集到一枚“太平百钱”和近期集到一枚“驺虞峙钱”,今见贵刊的报道,特别是董老精彩的点拨,使我加深了对两币的认识,现将两币的照片显露于后,供大家欣赏。  一、“太平百钱”币(图1)  是品制作规范精美,包浆熟旧,钱文是篆隶
期刊
随着今年6月1日《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在台北的合璧展出,其作者元代大画家黄公望也成为近期传媒关注的焦点人物。  黄公望可谓是中国山水画变革的集大成者,他不但当时名列“元四家”之首,且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成为明清山水画界推崇的宗师。他的代表作《富春山居图》更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也是黄公望倾力构制的旷世名作,被后世誉为中国山水画中“第一神品”。  《富春山居图》始画于元至
期刊
所谓茶陶,孤立地看也就是饮茶用的陶器而已,但就是这些简单的陶器,在日本文化中却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日本中古文明主流文化的象征,关乎着日本民族独特性格和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审美取向。  说起茶陶,就不能不说茶道。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12世纪的镰仓时期,两度入宋求法的日本荣西法师(1131-1215年)从中国带回茶种,开始在日本推广饮茶。中国参禅及茶饮之风也通过来华的日本僧人传入日本,经历代茶人
期刊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林风眠是一座令人景仰的高山。这位世纪的先驱者,为创造融中西绘画之长而独树一帜的艺术美,执着地奋斗一生,树立了世界公认的独特地位。  2005年,在香港苏富比举行的秋季拍卖会上,林风眠的一幅《四美图》(69.5×69.5厘米),以820万元人民币成交,在当时颇为引人瞩目;2010年11月,林风眠的另一幅《五美图》(68×68厘米),又在北京传是秋拍中,以1064万元人民币的高价落
期刊
山水画的一种,亦称“吴装”山水。浅绛山水即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的淡彩山水画。  浅绛山水画法特点是素雅青淡,明快透澈。在总体上形成暖色调,不打乱淡彩设色基调的统一。以树、石、云、水为主要表现内容,以笔墨为构架,着色以浅赭为主。“浅绛”是其他类别山水画的基础,同时也是传统绘画中高难度绘法之一。清代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说:“浅绛山水,则全以墨为主,而其色轻重之足关矣。”他强调了,
期刊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法书,天下法书搜购殆尽,为一纸《兰亭序》不惜巧取豪夺;宋徽宗赵佶痴迷书画,以一片大好河山换取在位25年间的“艺术人生”,为后世留下《听琴图》《写生珍禽图》等妙笔绝品;而乾隆皇帝对书画更是广搜博取、不惜重金,法书名画尽入内府,为取阅赏玩之便,更编纂出《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等著作。古老的书画作品,薄薄的纸背后面,透出的是苍远的历史、无可复制的故事以及登峰造极的笔墨功力。在当代艺术市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