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职业中专的语文教学陷入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尴尬境地,原因之一就是教学疏离了生活。学生重专业轻语文,学习方法单一,课外阅读量少;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活动脱离了现实生活。
关键词 脱离生活 教学现状 反思
职业中专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社会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同时也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事实上,职业中专语文课并未真正发挥其作用,教学处于沉闷、低迷的状态,形成耗时低效的局面,陷入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尴尬局面。目前职业中专语文教学中存着的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问题,我认为原因之一在于语文教学远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这样的教学处境,怎能达到《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中提出的“满足儿童基本学习需要”这一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呢?又怎能给予学生“走向生活的通行证”?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笔者本着“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的原则,进行了反思。
一、轻视语文课
职业中专学生绝大多数学习成绩较差,其语文学习基础就可想而知。曾经的失败让他们对语文课程产生了畏难情绪和逃避思想,而专业课是从零开始,思想上没有包袱,很多学生进职业中专就是为了学得一门技术。加之学生们都清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他们的就业将直接产生影响。实际上,学生的这种轻“文”重“专”思想,是陷入了一个只顾眼前不思长远的误区。他们只强调了“职业”的特点,却忽视了“文化”的内涵,即在掌握从事某种职业本领的同时,必须达到相当水平的文化程度,二者本是互为制约又相互依托的。
二、學习方法单一
职业中专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没有正确地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学生把语文学习简单地等同于学习任务,等同于毕业或升学路上所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语文本来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了,语文被抽去了生活的本质特征,语文与生活成了“两张皮”。这种划一、呆板的学习方法又哪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终身受益呢?脱离生活的学习方法,使本可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变得枯燥、单调、机械;使原本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远离着生活世界。
三、缺失课外阅读或者阅读质量差
职业中专生在课余时间是不阅读的,家庭藏书量极低,学校图书馆资源本来有限,学生对中外文学精品的阅读更是少而又少。即使有课外阅读,学生的课外读物大多是娱乐休闲类书籍。从阅读取向来说,他们更青睐于漫画类书籍或言情、武打、侦探等通俗文学作品,甚至阅读一些存在不良思想倾向的书籍。从阅读方法来说,学生阅读时仅追求感官刺激,未能自觉地和语文学习相结合,有读而不化的缺憾。这些都说明职业中专生的课外阅读目的发生偏离。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影响到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乃至学生良好品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四、语文教学观念陈旧
相对普教而言,职教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教师很少有专门针对职业中专语文教学的教学研讨、进修的机会。另外,职业中专语文教学没有太大的升学负担,因而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压力就小,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改变教学观念的紧迫感也弱。这样,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得不到及时的更新。由于理论教育专家对职业中专语文教育研究的薄弱,使一线的职业中专语文教师也就缺失了可指导自己教学行为的明确的理论依据。总之,由于诸多原因,目前很多职业中专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普高化、陈旧化的,严重地疏离了职业中专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对职教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培养对象的特殊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以致对很多问题的认识模糊不清。职业中专语文教学没有自己独有的教学理念,致使职业中专语文教学严重脱离社会生活,脱离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和发展实际以及心理需要,严重地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五、语文教学内容单一
语文教学内容就是教材的内容,教语文就是教教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纲要求的所有课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就是讲解一篇篇选文,教和学的目的就在于领会这一篇选文。教学内容被僵化在近百篇的课文内,被隔离在教室的水泥四壁内。这样的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了学生的专业特点,不利于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应用能力,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看不到知识与他们现实的生活世界的关系,看不到语文在专业中的应用,也逐渐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综上所述,职业中专语文课脱离现实生活,没有真正把学生的生活引入课内,好的语文课堂应该比“加油站”,通过“加油”,使学生的学习方法、知识技能等更臻科学和完好,再让他们到生活中去检验和运用。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经验走进课内,又带着良好的技能、方法走向课外。“只有这样,那原来就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篇篇课文,才不至于成为抽象乏味的教学符号,才不至于成为供解剖用的僵硬的干尸,而是还原了它的本来面目,变得如此亲切,如此生动,如此充满活力。”刘国正先生说:“语文训练,联系生活则生动活泼,脱离生活则死气沉沉。”语文教学空间应尽可能拓展到校园、家庭、社会生活中去,课内课外,双翼并举,只有这样,才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气,带来活力。所以应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只有这样,学生学起来才“欲罢不能”,才能突出职业中专语文的教学特色,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编.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关键词 脱离生活 教学现状 反思
职业中专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社会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同时也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事实上,职业中专语文课并未真正发挥其作用,教学处于沉闷、低迷的状态,形成耗时低效的局面,陷入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尴尬局面。目前职业中专语文教学中存着的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问题,我认为原因之一在于语文教学远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这样的教学处境,怎能达到《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中提出的“满足儿童基本学习需要”这一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呢?又怎能给予学生“走向生活的通行证”?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笔者本着“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的原则,进行了反思。
一、轻视语文课
职业中专学生绝大多数学习成绩较差,其语文学习基础就可想而知。曾经的失败让他们对语文课程产生了畏难情绪和逃避思想,而专业课是从零开始,思想上没有包袱,很多学生进职业中专就是为了学得一门技术。加之学生们都清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他们的就业将直接产生影响。实际上,学生的这种轻“文”重“专”思想,是陷入了一个只顾眼前不思长远的误区。他们只强调了“职业”的特点,却忽视了“文化”的内涵,即在掌握从事某种职业本领的同时,必须达到相当水平的文化程度,二者本是互为制约又相互依托的。
二、學习方法单一
职业中专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没有正确地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学生把语文学习简单地等同于学习任务,等同于毕业或升学路上所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语文本来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了,语文被抽去了生活的本质特征,语文与生活成了“两张皮”。这种划一、呆板的学习方法又哪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终身受益呢?脱离生活的学习方法,使本可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变得枯燥、单调、机械;使原本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远离着生活世界。
三、缺失课外阅读或者阅读质量差
职业中专生在课余时间是不阅读的,家庭藏书量极低,学校图书馆资源本来有限,学生对中外文学精品的阅读更是少而又少。即使有课外阅读,学生的课外读物大多是娱乐休闲类书籍。从阅读取向来说,他们更青睐于漫画类书籍或言情、武打、侦探等通俗文学作品,甚至阅读一些存在不良思想倾向的书籍。从阅读方法来说,学生阅读时仅追求感官刺激,未能自觉地和语文学习相结合,有读而不化的缺憾。这些都说明职业中专生的课外阅读目的发生偏离。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影响到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乃至学生良好品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四、语文教学观念陈旧
相对普教而言,职教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教师很少有专门针对职业中专语文教学的教学研讨、进修的机会。另外,职业中专语文教学没有太大的升学负担,因而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压力就小,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改变教学观念的紧迫感也弱。这样,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得不到及时的更新。由于理论教育专家对职业中专语文教育研究的薄弱,使一线的职业中专语文教师也就缺失了可指导自己教学行为的明确的理论依据。总之,由于诸多原因,目前很多职业中专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普高化、陈旧化的,严重地疏离了职业中专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对职教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培养对象的特殊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以致对很多问题的认识模糊不清。职业中专语文教学没有自己独有的教学理念,致使职业中专语文教学严重脱离社会生活,脱离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和发展实际以及心理需要,严重地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五、语文教学内容单一
语文教学内容就是教材的内容,教语文就是教教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纲要求的所有课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就是讲解一篇篇选文,教和学的目的就在于领会这一篇选文。教学内容被僵化在近百篇的课文内,被隔离在教室的水泥四壁内。这样的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了学生的专业特点,不利于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应用能力,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看不到知识与他们现实的生活世界的关系,看不到语文在专业中的应用,也逐渐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综上所述,职业中专语文课脱离现实生活,没有真正把学生的生活引入课内,好的语文课堂应该比“加油站”,通过“加油”,使学生的学习方法、知识技能等更臻科学和完好,再让他们到生活中去检验和运用。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经验走进课内,又带着良好的技能、方法走向课外。“只有这样,那原来就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篇篇课文,才不至于成为抽象乏味的教学符号,才不至于成为供解剖用的僵硬的干尸,而是还原了它的本来面目,变得如此亲切,如此生动,如此充满活力。”刘国正先生说:“语文训练,联系生活则生动活泼,脱离生活则死气沉沉。”语文教学空间应尽可能拓展到校园、家庭、社会生活中去,课内课外,双翼并举,只有这样,才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气,带来活力。所以应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只有这样,学生学起来才“欲罢不能”,才能突出职业中专语文的教学特色,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编.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