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实施改革,走素质教育的道路,已成为一种共识。教育形式的变化,对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再也不能囿于传统的课本教学的圈域之中,而要敢于发展,敢于创新。作为中学语文教学重中之重的阅读教学现状确实令人担忧,事半功倍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对阅读教学进行反思,找出薄弱的根源,确立努力的方向,提出改进的举措,实在是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而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学生“贫读”。这是因为学生生活圈域狭窄,每天由家到校,由校到家,在写作上缺欠材料。而且现在的学生极少阅读,只是在课堂上泛泛地读一下就完事大吉。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一课学完还不知道学了哪些生字、新词在什么地方,更不要说对文章语言的感知和对文章情味的体悟了。因此,要提高阅读能力,必须改变这种现状,要特别重视指导学生自己读书。
阅读的本质是“读”,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当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如果阅读教学没有学生自己实践,就像作文教学没有学生自己的写作实践一样,肯定收不到任何效果。“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为了少讲,以读代讲。通过读,学生会自己发现问题,并借工具书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不少问题。因为课本是循序渐进的,只要熟知作品,就能自学到相当程度,并且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是一种主动接受,是自我消化和吸收,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特色,既有兴趣又不易疲劳,往往还印象更深,记忆牢固。这样,似乎在“读”上费时较多,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抓住了根本,剩余问题由教师抓住重点、难点予以点拨,讲得可以少而精。这样就避免了不分详略轻重,一讲到底,容易使学生疲劳到底,厌烦的做法。因此,只有学生自己读书,才能从多方面受益。
首先,语言感受能力的获得来自于读书。一般而言,阅读能力的核心便是对语言材料的感知能力,既语感能力,语感敏锐的人,往往能直接、迅速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还可体味到“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诸多妙处。反过来,语感的优劣,也来自于读书的积累。书读多了,富有积蓄,“感觉”,自然灵敏,在读书中积累,在读书中发展。语感丰富敏锐,便能明晓同一语言形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内容,不同的语言形式亦可表达不同的思想内容,不同的语言形式亦可表达同一的思想内容,特定的语言环境下需要特定语言形式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语感是听说读写的核心,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以积淀语感为目标。因为语感不能给予,不能灌输。好比冷暖的感觉,你不能命令谁感觉到冷暖,而必须承认从而尊重人作为感觉主体的地位,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多读课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把别人的言语手段内化为自己的言语手段,把现成的语言形成内化为活的语言形式,实在是获得语感,掌握运用语言规律的必由途径。另外与课堂阅读有别,课外阅读不拘形式,不受时间限制,在放松的阅读状态下,对阅读对象更易获得全面的认识与整体的领悟。基于此,激发学生自己阅读课外书的欲望,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积累语言材料,帮助他们在拓宽读书视野中吸纳新知,提高能力,无疑是激活中学生语文学习的活水源头。
其次,阅读能力影响其它能力的发展。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要从识字、阅读起步。因此,在读书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学生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在这方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方面:
一方面,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把分析教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哪些课文应该重点研读,哪些课文可作一般性阅读,都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商定,在这一过程中,我注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辨别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中选择应该重点阅读的书籍。
另一方面,把学生带到图书馆中去自由阅读,未来的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阅读教学仅以课本为单一的教学内容肯定是不够的,为了丰富学生的读书内容,我把阅览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每周安排一节自由阅读课,让学生之间的研讨和交流代替学生的语文课本。让学生之间的研讨和交流代替老师的讲授,从而为学生拓宽了视野。形成开放性的语文教学体系。
再次,自学能力得益于自读能力。学生自己读书,有利于记诵大量诗文佳作,提高人文素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何指导其读书呢?
第一,处理好学生读书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突出表现在主动地读书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分析讲解。教学主导作用在于指引阅读方向,指导阅读方法,设计并组织多种方式的阅读训练,点拨、诱导,帮助克服阅读中的困难。
线索,是文章布局某篇的重要因素。是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阅读时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并沿着它步步弄清各个段落、层次,直至全篇思想内容。如《背影》一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我”的感情起伏为线索;另一条是以背影的描写为线索。这两条线索水乳交融,互相结合,贯穿了全文,连缀起全文内容。
段旨是文段的中心句。一段的意思紧紧围绕它铺陈展开。它是文段的首脑。阅读时抓住它,拾其大要,可把握文段中心是什么,准确理解作者的用意,认准方向,免走弯路。
“文眼”是文章中意境高的句子,是作者对外观事物的感受。这样的句子在文中概括主旨,揭示本质。他象文章的窗户,打开这扇窗户,就能窥见文章全貌。同时给人一种强烈地深刻地永久地感受。
第二,教给学生阅读技巧。我采用一定的策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导学生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去读。由于本届的学生的字、词量的储备,阅读基础不理想,审美能力便是造成学生阅读障碍的主要原因。所以一定要扫清阅读障碍,如对初一学生,可让学生先读精彩的,感兴趣的部分,让学生想读,这样他们由于读进去了,就会要求弄清来龙去脉,自然就会去读其它内容,对那些缺乏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讲书中的精彩故事,让语文优生介绍得益阅读的经验等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渐入阅读的正轨,步入阅读的车道。
第三,要处理好学生读书过程中多种读书方式、方法的运用。读书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朗读、朗诵、默读;精读、略读、速读;范读、试读、复读;分组读、分角色读,并制定以阅读为主线的阅读教学常规:①默读、整体感知全文内容;②赏读: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出情感,品出味道,说出佳处和感受;③研读:学生边读边思边写,完成思考练习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反复阅读,扎实地学好课文。
指导学生自己读书,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且意义重大,只要我们树立科学的理念,我相信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我相信阅读教学必将在读书声中写出中国语文教育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而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学生“贫读”。这是因为学生生活圈域狭窄,每天由家到校,由校到家,在写作上缺欠材料。而且现在的学生极少阅读,只是在课堂上泛泛地读一下就完事大吉。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一课学完还不知道学了哪些生字、新词在什么地方,更不要说对文章语言的感知和对文章情味的体悟了。因此,要提高阅读能力,必须改变这种现状,要特别重视指导学生自己读书。
阅读的本质是“读”,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当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如果阅读教学没有学生自己实践,就像作文教学没有学生自己的写作实践一样,肯定收不到任何效果。“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为了少讲,以读代讲。通过读,学生会自己发现问题,并借工具书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不少问题。因为课本是循序渐进的,只要熟知作品,就能自学到相当程度,并且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是一种主动接受,是自我消化和吸收,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特色,既有兴趣又不易疲劳,往往还印象更深,记忆牢固。这样,似乎在“读”上费时较多,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抓住了根本,剩余问题由教师抓住重点、难点予以点拨,讲得可以少而精。这样就避免了不分详略轻重,一讲到底,容易使学生疲劳到底,厌烦的做法。因此,只有学生自己读书,才能从多方面受益。
首先,语言感受能力的获得来自于读书。一般而言,阅读能力的核心便是对语言材料的感知能力,既语感能力,语感敏锐的人,往往能直接、迅速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还可体味到“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诸多妙处。反过来,语感的优劣,也来自于读书的积累。书读多了,富有积蓄,“感觉”,自然灵敏,在读书中积累,在读书中发展。语感丰富敏锐,便能明晓同一语言形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内容,不同的语言形式亦可表达不同的思想内容,不同的语言形式亦可表达同一的思想内容,特定的语言环境下需要特定语言形式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语感是听说读写的核心,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以积淀语感为目标。因为语感不能给予,不能灌输。好比冷暖的感觉,你不能命令谁感觉到冷暖,而必须承认从而尊重人作为感觉主体的地位,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多读课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把别人的言语手段内化为自己的言语手段,把现成的语言形成内化为活的语言形式,实在是获得语感,掌握运用语言规律的必由途径。另外与课堂阅读有别,课外阅读不拘形式,不受时间限制,在放松的阅读状态下,对阅读对象更易获得全面的认识与整体的领悟。基于此,激发学生自己阅读课外书的欲望,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积累语言材料,帮助他们在拓宽读书视野中吸纳新知,提高能力,无疑是激活中学生语文学习的活水源头。
其次,阅读能力影响其它能力的发展。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要从识字、阅读起步。因此,在读书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学生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在这方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方面:
一方面,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把分析教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哪些课文应该重点研读,哪些课文可作一般性阅读,都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商定,在这一过程中,我注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辨别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中选择应该重点阅读的书籍。
另一方面,把学生带到图书馆中去自由阅读,未来的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阅读教学仅以课本为单一的教学内容肯定是不够的,为了丰富学生的读书内容,我把阅览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每周安排一节自由阅读课,让学生之间的研讨和交流代替学生的语文课本。让学生之间的研讨和交流代替老师的讲授,从而为学生拓宽了视野。形成开放性的语文教学体系。
再次,自学能力得益于自读能力。学生自己读书,有利于记诵大量诗文佳作,提高人文素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何指导其读书呢?
第一,处理好学生读书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突出表现在主动地读书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分析讲解。教学主导作用在于指引阅读方向,指导阅读方法,设计并组织多种方式的阅读训练,点拨、诱导,帮助克服阅读中的困难。
线索,是文章布局某篇的重要因素。是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阅读时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并沿着它步步弄清各个段落、层次,直至全篇思想内容。如《背影》一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我”的感情起伏为线索;另一条是以背影的描写为线索。这两条线索水乳交融,互相结合,贯穿了全文,连缀起全文内容。
段旨是文段的中心句。一段的意思紧紧围绕它铺陈展开。它是文段的首脑。阅读时抓住它,拾其大要,可把握文段中心是什么,准确理解作者的用意,认准方向,免走弯路。
“文眼”是文章中意境高的句子,是作者对外观事物的感受。这样的句子在文中概括主旨,揭示本质。他象文章的窗户,打开这扇窗户,就能窥见文章全貌。同时给人一种强烈地深刻地永久地感受。
第二,教给学生阅读技巧。我采用一定的策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导学生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去读。由于本届的学生的字、词量的储备,阅读基础不理想,审美能力便是造成学生阅读障碍的主要原因。所以一定要扫清阅读障碍,如对初一学生,可让学生先读精彩的,感兴趣的部分,让学生想读,这样他们由于读进去了,就会要求弄清来龙去脉,自然就会去读其它内容,对那些缺乏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讲书中的精彩故事,让语文优生介绍得益阅读的经验等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渐入阅读的正轨,步入阅读的车道。
第三,要处理好学生读书过程中多种读书方式、方法的运用。读书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朗读、朗诵、默读;精读、略读、速读;范读、试读、复读;分组读、分角色读,并制定以阅读为主线的阅读教学常规:①默读、整体感知全文内容;②赏读: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出情感,品出味道,说出佳处和感受;③研读:学生边读边思边写,完成思考练习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反复阅读,扎实地学好课文。
指导学生自己读书,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且意义重大,只要我们树立科学的理念,我相信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我相信阅读教学必将在读书声中写出中国语文教育史上最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