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吟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lu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在西藏,一把草,把我引向茂盛,一口氧气,把我引向生命,一份执着,把我引向高空。
  在西藏,一块石头把时间注释,一只苍鹰飞过山峰,一座铁塔,折射出太阳的光芒。
  在西藏,一个电力施工者,站在东达山垭口的铁塔下,张大嘴喘气,缓慢说出,缺氧,不缺斗志。
  西藏,西藏,一个灵魂高飞的地方,一个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2
  谁能说清西藏的山有多大?有多高?
  进入西藏,双脚扎扎实实站在茫茫的雪域高原之上时,我依然不能。
  风雪的故乡,无数的沉寂,苍茫的时间里,以十万年为一瞬,我想到这些,不觉惶惶不知所然。
  或许,西藏就是天边了,那里随意一阵风就可吹动时间,让天空弯曲,让群星从夜的腹内钻出,闪着纯洁的眼睛,熠熠发光。西藏有着地老天荒的辽阔,又有着世界犹如新生的活泼和生机。
  八月初的一个早晨,我沿着雪域高原上的一束星光出发,去探寻一条被称为云端上的天路——藏中电力联网工程。
  一切都是为出发所找的借口,唯有出发,才是真正的开始。
  人生往往是从一次出发开始。
  3
  从林芝到芒康县,沿川藏公路蜿蜒而行,一路起伏,高低辗转,晴雨风雪,四季转变一天之中。
  两山之间,夹着弯曲的公路,公路一侧为山,另一侧之下是悬崖,再看,有滔滔江水。
  高山有多高?我仰头而望,群峰阻挡了我的目光,阻挡了氧气,让我的思维和记忆显得迟钝、中断、健忘。有的山我记住了名字,有的没记住。如记住了一座山叫喜马拉雅山,还有过去没听说过的业拉山、东达山、色季拉山、乌拉山,等等。就说说东达山有多高吧,当我一步一步爬上东达山正在建设的一基铁塔处,那儿立着一块半米高的石头,上面标注海拔5295米。
  那儿依然不是最高峰,可我艰难的气喘和沉重的无法迈开的脚步告诉我,不可再向上爬了,也许,我的极限就是这么高了。
  那我就沿川藏公路继续行走吧。
  两山之上是理直气壮的风景,有的山坳处披挂着皑皑白雪如入幻境,有的草木葱茏犹如江南,有的悬崖峭壁光秃得令人突生悲伤。随便看到的一些小溪沿山体的凹处蜿蜒而下,那便是一些大名鼎鼎之江河的一个源头了。
  那些溪水,尽在眼前,又遥不可及。
  川藏公路之上是汽车,是骑行者,是磕长头的人,他们互不言语,各自安好。
  川藏公路之下是一条江,江中是流水,十万年前的水和当下的水,混合在一起,有的跳起,有的下坠,有的回旋,孤独前行,犹如时间,不歇不停。
  这条江叫怒江。
  看那浪,拔水而起,拟冲上天。一次一次向上,一些巨石挡路,终不能成行。遂下落,坠入人间,变得庸常起来。
  这如我的青春。
  然而,在我回头之际,浪又拔水而起,蹿了起来,那种直上直下,把岸边荒芜的草,把光秃秃的巨石当成了背景,把天空飘动的云朵当成了背景,把背后和身前的大山当成背景。这气势,这孤绝之心,这生生之气,令我一时无语。
  在高处,在江的高处仰观俯察,山的身体是岸的一部分,阻碍水,又引导水。乱石以十万年之龄,与浪互为攻击。
  空中蹿出雪花、火花。
  大路边不远处,是一条古路,古路有多古,已不可考究,不细看已看不出路的痕迹,狭窄、崎岖、凸凹,被荒草淹没,被时光掩埋,在飞鸟不到之处荒凉着。想当年那上面一定也走过这样、那样的人,有过这样、那样的故事,如今,这些人与事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
  一时间我有些目光涣散,不知此为何地,亦不知为何来到此地。前前后后除了山,除了怒江,除了稀薄的空气,不见来者。
  遂交出内心的空洞,置于江边,说震撼,说顿悟,都不足命名此时的心情。
  或许,等待一次心灵的重生,是唯一想说和能说的。
  如此,我重新埋下头,不再思索,不再言语,甚至不再四处观看。在这亘古沉默之地,唯有和它寂寞地对望,唯有低下头,方可抚平此刻内心涌起的波动。
  而这怒江,正在两山之间,飞身而下。
  远去,竟不回头,不管身后事。
  或可以说,云海苍茫无归处,危崖千丈,一江前去,不知所终。或许不知所终,便是所终吧。
  许久,凉意袭来。走吧,上车,向着我所不知道的雪域高原深处行走。
  还有更多的路要赶。
  恍惚中,大雨越过蓝天而降。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西藏的雨,果然与我家乡华北平原的雨不同。不同在何处?一时竟说不出。只好看一眼两旁的大山,山上有水流沿沟壑而下,或大或小,不急不缓。另一边山上,高处的积雪白着,闪烁着。
  目光抵达之处,必是无人所到之地,那种寂寞的苍老感,那种荒凉的新鲜感,我想,那山坡定是一块苍老的处女地,除了神仙,就是日月风尘了,就是时间的脚步缓缓而过。那里随便一块石头,怕是都千万年了吧。我观察了一下,路边山体里许多贝壳类的碎片夹杂其中,山体便有了零散的白,那是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沧海变化,斗转星移。
  这雨,越来越大,汽车的雨刮器手忙脚乱,司机放慢了速度,瞪大眼紧盯着前方。路上,只有我们这辆白色越野车在雨中孤独地行走,前是山,后是山,一侧是山,另一侧是江,江之侧,依然是山。山沉默着,辽阔着,接受着雨。我们一行人不再言语,各看眼中景,各怀心中事,各自呼吸着稀薄的氧气。
  这里离天空更近,这雨似乎更加生动,在汽车上起伏跳跃,在山体上击打,又消失。
  拐过弯,我这一侧靠山,看不到江水,看到了松动的山石。这里的山,土质不好,石质也不好,一层一层的乱石杂土挤压在一起,许多地方罩着防山体滑坡的绿网子。
  嘩啦一声,突然前方一颗西瓜大的碎石落下,又三两颗,又四五颗,落在距我们不远的公路上,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一个人的尸体。   川藏公路已习惯这些,见怪不怪,竟然不言不语。
  我摸摸乱蓬蓬长发的头,暗叫一声,险!
  骑行的人,看不见了身影,唯有一个磕长头的人,心无杂念,一步一磕,把世间万事万物搁置于心外,内心只留一步一修行。
  仪式有时就是内容,语言有时就是思想,脚步有时就是生命。
  看来,我必须得习惯这些,包括习惯生活中尖锐的芒刺,包括身体中的钝疼,包括突然来临的一切不适和思想上的困惑。
  4
  这是著名的七十二道拐。
  这崎岖的路,是折返的命运,这高原上,不知道被谁梦中用笔画出的路,这天堂降临人间的地方。
  我来了,但错过了昨天,错过了七十二道拐上一百零八次下落的转换,错过了一棵草的发芽和枯黄,错过了野花的怒放和嘹亮的歌唱。
  此刻,升起一望无际的大雾,从气体转为液体,从液体转为固体,又从固体转为气体,最终成为高原上的一把盐,晶莹,剔透,让世间感觉生活之咸。
  转过一个弯,重新见到层层叠叠的美,洒落在高原。
  大雾、飞尘如时光,在此缓缓下落。我无法说话,身边是三千丈的危崖,我看到一个坠崖者的荒芜,坠崖的车辆残骸,孤零零地散落在悬崖之下,而在另一处高坡上,一辆汽车残骸整整齐齐地在那里安放。
  悬崖之上,是拉起的五彩经幡,在风中呼啦啦地响着,是诉说、是祈福的念经声,日夜不息。
  磕长头的人和我擦肩而过,他们目不斜视,心无畏惧。
  他一步一磕头,五体着地,我看着他,我看见了一个人的辽阔,那是十万年的辽阔,那是内心和精神的辽阔。
  我从最初的兴奋进入到沉默中,从山下的怒江河谷到业拉山口,海拔起落两千多米。无边无垠的辽阔,哪怕身边是高山,是悬崖,都无法阻挡的辽阔。
  如此,那就让汽车轮子,尽可能紧靠山体一侧,这样另一边的汽车经过时车轮就可少悬一点空,或者不悬空。我的脸朝向窗外,似乎闻到了大山孤独的气息。
  我們的车是藏中电力联网指挥部的车,司机姓邢,我老家邢台的邢,是一个落户西藏多年的四川人,以跑车为生。一路上,邢司机说,放心放心,这路我跑了数不清的次数了。
  迎面遇见了三辆运送铁塔材料的红头大汽车,庞大的汽车行走在狭窄多弯的公路上,显得巍峨、艰难。邢司机说,一个运输铁塔的司机下一个高差过大的坡时,汽车刹车突然失控,幸好司机经验老到,幸好旁边有一个高坡,司机在高坡旁迫停了汽车,十几米处,就是千米悬崖。
  邢司机说,在铁塔、导线运输忙的时候,曾经有几百辆汽车一字排开,在川藏公路列队行驶。
  想想,那是一路风景,也是一路险。
  我们的车缓慢走着。
  我们转过了一道弯。
  又转过一道弯。
  再转过一道弯。
  太阳出来了,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坠。这些起起落落的光,我统称为时光或者光芒。有时犹如对面那一基基高大的铁塔,得完全越过七十二道拐之后,才能看见。
  有时看得见是一种美,比如我们的车行走在无尽的时光里,我看到七十二道拐的绝美。有时,看不见才是一种美,比如他们的改线,为了铁塔不出现在七十二道拐的美中。
  而此刻,我是第几个来者?
  望着野花把七十二道拐装扮得如此烂漫,小如蚂蚁的电力施工者,把这超高压输电线路架设成云端天路,为了留住七十二道拐这绝世的风景,为了电力线路让过七十二道拐,他们不惜在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垭口更改设计。对,就是他们说的改线,改过的线路要先沿着海拔5100米的山顶前行,在两公里内突降1300米,飞跃怒江天险,之后迅速升到海拔4400多米的另一个山顶,在怒江之上画了一个大大的V字,使铁塔彻底地隐于七十二道拐大美风景的背面。
  在西藏搞工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为此,他们开始了另一种艰苦卓越的战斗,说空前绝后也不为过。
  作为一个叙述者,不能不为这种选择和避让,献上内心的敬意,不能不为这种选择付出的艰辛,鼓出春天般的掌声,让滚滚怒江侧目,让平凡如我者的内心一再感叹。
  他们做的一切,目的单一,就是要在遥远的未来,让人们仍能目睹七十二道拐的绝世之美。而怒江之上近乎垂直的悬崖峭壁上,根本没有路,人无法攀爬上去,下边是滔滔江水。怎么办?
  是啊,谁能爬上去?
  专业登山队员能。
  他们请来了专业登山队员,携带专业登山工具先爬上去,在一段悬崖和地形复杂的地方安装上了挂钩和绳索,施工人员经过培训后,依靠这些挂钩和绳索攀岩而上。手中的绳索垂直于攀岩者的目光,而平行于悬崖。
  对于施工者来说,此地不宜说话,他要守住口中不多的氧气,一旦说话,平实的话语,就是他的内心,呈现出金子的品质。
  第一批上去的人,带了帐篷,是啊,往返一次需要五六个小时,上去了就不能轻易下来,晚上就住在山顶的帐篷里。
  在雪域高原的大山之顶露营,想想就是一件浪漫而可怕的事。那儿的晚上离星星多近啊,一定能听到星星眨眼的声音,一定有着不一样的感受。王强说,躺在帐篷里,躺在睡袋里,依然感觉到浸在骨头里的冷,似乎整个心被冻住了。
  睡觉时,王强听着有动静,起来一看,一只猴子在翻他们带来的食品。王强拿起一件工具铛铛地敲着,轰走了猴子。
  以为轰走了猴子就没事了。没有想到第二天晚上又来了几只猴子。
  这下他们傻了。
  好在,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这些猴子就没再来,或许是猴子来确定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同类,一看不是,就走了。
  大山之上,遇见同类,不管是人还是猴子,我猜都应该是一件高兴的事吧。
  5
  冰川,曾经是我一个遥不可及的想象。
  在波密县,我看到了古老的米堆冰川。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4600米,是我国境内海拔最低的冰川。雪山上有两个巨大的围椅状冰盆,冰盆三面冰雪覆盖,积雪时常崩落,雪崩槽如刀砍斧劈陡立,看起来甚是壮观。   冯义按下了控制键,挂钩脱落,导引绳稳稳落在铁塔上,两名施工人员立即爬过去,将导引绳固定在铁塔上。
  无人机旋转了几圈之后,转身返航。
  无人机飞越了1212米的空中距离,飞越了峡谷和一段接近于凝固的时间,完成一次连接,连接了铁塔与铁塔,连接了导线与导线,连接了地线与地线,连接了高山与高山。
  连接了目光与目光。
  连接了光明与明天。
  为此,高傲的业拉山低下了头,滔滔的怒江低下了头。小如蚂蚁的电力施工者,以自己的坚韧和胸怀,以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得到了时间给他们颁发的荣光。
  这样的镜头,在藏中联网工程出现过一个又一个,比如还穿越了另两条同样大名鼎鼎的雅鲁藏布江天险,金沙江天险。
  核桃粗的导线,在海拔四五千米的大山之上凌空而起,缓缓起步,一路越过山河、越过稀薄的氧气、越过冰川、越过目光和时间前行。高山上,铁塔上,一个脸色黑红的作业人员,在风中眯起眼,抿紧话少的近乎失语的唇,他只是埋下头劳动,一下一下,只是把光芒藏在内心。
  冯义说,谁有谁的责任,选择了,就意味着一种生活,至于苦不苦,那是一种职业命运的安排,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能在西藏干一个这样的大工程,也算是一个圆满吧。
  就像这里的山,选择了高,就同时选择了空气稀薄,选择了风雪吹彻,选择了辽阔和寂寞。
  7
  芒康变电站处在乌拉山上,海拔43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变电站。
  去芒康变电站的路上遇见大雪,是的,就是大雪,七八月份下雪,这里的山都习惯了,雪与山保持各自的高冷姿态。
  大雪快要停止时,我们一行到了芒康变电站,四周纸一样白。
  第一件事是找衣服穿,太冷了,我不停地哆嗦着。
  负责施工的张启发笑笑说,放心,都给你们备好了。一个工作人员抱来了棉大衣,军用迷彩的那种,厚重暖和。
  施工現场,雪变成了雪粒子,又沙沙地下了一会儿后,停了下来。我一脚深一脚浅地踩在乌拉山上,看夏季茫茫大山的雪,果真与冬天的感觉不一样。
  变电站一角是几块养着不同草种的人工草地,有的长势不错,破雪而立,或者说还没有完全被雪淹没,有的稀稀拉拉,无精打采。张启发说,这个可是我们的宝贝啊,这是我们的一个创新项目,我们自己研究栽培的草,别看现在有的长得不怎么样,将来要派上大用途的。因施工损坏的植被都要恢复,我们经过请教专家,反复研究试验,种出了几种草,看起来效果还不错。
  张启发一脸自豪。
  乌拉山上植被少,草犹如神一样被敬重,那短小的寸头草,是高原生命的象征。一棵草能活多少年?一年?一百年?一千年?
  一个没有草的高原,即使再古老,也是几乎近于死亡的高原。
  在施工中,材料要与地面隔离,施工的地方都铺上彩布,施工机械走的地方都铺上草垫子,机器车辆只能走草垫子上的固定路线。
  不远处一个人正在搬着一个大草垫子铺在路上,把草垫子和更多的草垫子连接在一起,他粗糙的大手沾满沙尘,帽子几乎遮蔽了眼睛,从后面看,他的棉大衣盖住了整个草原。
  一件棉大衣让整个高原感觉到了温暖。
  一把草把头低下来,低处有光芒,有雪山之光的反射,低处若谷,在低处与高原心手相连,手足相望。
  晚上,在我的要求下,住在芒康变电站。我想感受一下,感受什么?我也说不清,就是想感受一下,就像许多人来西藏。
  睡至半夜,从梦里醒来,头疼欲裂,我知道这是缺氧,赶紧吸氧,这时响起敲门声。
  谁?我问。
  没事吧,不舒服就吸氧啊,是张启发的声音。
  没事,没事,我正在吸氧。
  踢踢踏踏,脚步声远去。
  次日早七点,到食堂吃早餐,这里天黑得晚,亮得也晚,跟内地有近两个小时的时差吧,七点钟,天麻麻亮。
  食堂不大,大家围在几张桌子旁埋头吃饭,有鸡蛋、咸菜、粥、馒头。
  张启发陪着我,边吃边聊边讲故事,张启发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我正在剥鸡蛋皮时,故事就从眼前的鸡蛋说起了。
  张启发用手指指正在忙碌的那个厨师说,师傅姓李,高级厨师。刚到这里时的第一天早饭,也是这些菜,鸡蛋、咸菜、馒头。这儿就这条件,没办法。菜都是从县城买的,县城的菜都是四川运来的,贵啊,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菠菜卖到过三四十元一斤。
  张启发说,我一剥鸡蛋皮,坏了,鸡蛋没熟,另一个工人也剥开了,鸡蛋也没熟。咬一口馒头,馒头也没熟。
  怎么回事?大家看着李师傅。一向自视甚高的李师傅,一下傻了,站在那里,想解释,又无从说起。
  大家都没吃好。这里荒寒,条件艰苦,氧气稀薄,再吃不好饭,哪有力气干活。
  大家走了,李师傅就开始琢磨这事,一定是高原沸点这事,一查,这里的水85度就是沸点。
  李师傅开始一次一次试验。用高压锅煮鸡蛋,平时3分钟,他就煮5分钟。一看,不熟。8分钟, 10分钟,直到12分钟,鸡蛋终于熟了。
  哎呀我的娘啊,李师傅发出一声感叹。
  然后琢磨馒头的事,他试着往面里加盐,不行。加鸡蛋呢?
  馒头蒸熟了。
  李师傅自己对自己点了点头,表示对自己的佩服。
  讲这故事时,李师傅正在我身后,听到在讲他的故事,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
  第二个故事从半夜敲我的门说起。张启发说,刚来时,大家都不同程度高反,这儿植被少,氧气稀薄,每个房间都配备氧气瓶,电热毯。一开始,他半夜半夜睡不着觉,缺氧憋得头疼,胸闷,就坐起来吸氧。又想到别人怎么样?怕别人万一有个闪失就麻烦了,赶紧穿衣起床,挨个宿舍敲门问一声,有事吗?直到听到没事的回答了,才敢回房间睡觉。后来就习惯,来一个人,半夜就去敲门查看一下。   担心出意外啊,这地方,出事就是大事,哪怕是一场感冒,都能要人命。
  我突然想起一句话:执烛者的手是光明的支点。
  8
  高山是地球的一服药。
  亿万年来,青藏高原就这么荒芜着、辽阔着,长青草,也长风雪和乱石。
  其实,在青藏高原,山是低矮的。
  在喜马拉雅山,在东达山,这些动不动就五千多米的山,原来竟这么低矮,此刻就踩在我的脚下。我沿着倾斜山体中的一条小道,爬到东达山海拔5295米处的一基铁塔下,如果以此为起点开始向铁塔上爬,两步就可高出一米。
  5295米,不過就是零米,一条地平线。
  一个叫张波的施工者正向铁塔上爬,手和脚配合着完成各自的任务。从春天开始,他见证过一棵草渐渐站起身,一朵野花孤独的荣败,看到山谷的流水如何成为江河,看碎石翻滚,如何高出云朵。
  在秃鹫收住翅膀的高山前,施工者张波在铁塔上向上爬,每一步都高出东达山半米之遥。这一如山上的一棵草,哪怕仅仅一寸高,也高过了山峰。
  从一种意义上说,此地不宜久留。除了高过大山一寸的青草,以稀疏对抗稀薄的氧气。除了八月的大雪,以白对抗冷,而施工者就只能以弯下的身体,以顽强的劳动,对抗大风的肆虐,以咬紧的牙齿对抗寂寞。
  我驻足,仰望这基刚刚组完的铁塔,在塔尖处,天空与雪融为了一体。我试着向天空看,看到了遥远的未来。
  未来有星星点点之灯亮起。辽阔的东达山连同这基铁塔,都将以自己的形式存在着,一棵草一样缓慢地成长,艰难地生活。这一如我眼前的这些施工者,大雪来了,覆盖就是,大风来了,吹就是,冬天来了,冷就是,氧气不足,胸闷就是了,阳光照,就照吧。
  一棵草的胸怀,就是活下来,以生命激活高原。一个施工者的情怀,就是在云端架起电力天路,点亮这荒凉了亿万年的雪域高原。
  一棵草和一个施工者,因为高原而有了重叠的部分。
  9
  有多少大江大河发源于雪域高原?
  从林芝到芒康县,走着走着就会遇见一条江,是怒江或者雅鲁藏布江或者别的啥江河。
  这些大江大河从哪里转折?那滔滔之水和我并肩行进了五百里,突然背离我,让我无法说出内心想好的词。
  来自雪山,又远离雪山。去了,一路自己拥挤着自己,自己奔腾不息。
  那些水有着无处不在的力量,不断耗尽,又不断生长,不断向前,向一个自己不知道的目的地流去。甚至水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称呼自己的群体,水沿着自己的身体,用一生的时间前行,甚至水都不知自己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一生。至于那些可有可无的岸,都来于自身,来自背后山脉的走动。一些道路荒芜已久,那些我叫不出名字的草丛,可藏下一只虎,在里面孤独地奔跑跳跃。
  而这时,雪域高原的空中,往往是起风了、起雾了、下雨了、飘雪了,或者云朵独自在空中变化。骑行的人,朝拜的人,施工者正各自行走在自己的世界里。
  西藏的天不仅比内地的天蓝,西藏的云还有回声,不管多高多低,多厚多轻,都在回应自己的心声。西藏的云有百变之心,不管寂寞还是左拥右抱,常以万马奔腾之势升起或下坠。
  那些无边际的云,在有人和无人的地方,丰满、衰败,再聚集,再一点一点老去。西藏的云有不死之途,从刀刃、从大海、从冰川、从远望的目光、从朝拜者五体投地的寂静中。
  修来世的云,不顾今生的苦。
  如那些朝拜的人,那些磕长头的人,也不言语,只是走几步就五体投地,手上的木块与地面摩擦着发出唰的声响。
  唰的又一声。
  他们面容黝黑,目光沉静。他们只是磕长头,一个又一个,无穷无尽,反反复复。犹如太阳在天空中奔走,多少年了,反反复复,来来回回,无穷尽。又犹如那些电力施工者,上山下山,组塔架线,点亮高原。他们走过的地方,光明诞生,他们走过的地方,歌声传唱。
其他文献
1  我为春天设置的百花  竞相开放成迷局  门前的小桥发生断裂  那些绕来绕去的人  还在乐此不疲  我思谋无数次  把这条河流,从生活中  删除,此岸与彼岸  重修旧好,终生相依  让心有灵犀的人  坐下来,抵足歇息的瞬间  对明天充满爱的期待  来吧,黑夜!来吧,梦  我想和你聊聊——  2  我的眼里一片迷蒙  站在岸上,成为最后的风景  成为,最明亮的一盏灯  海浪追打过,海风吹拂过  
期刊
一  瑟尔基河,一条在当地很有名的河。  瑟尔基系蒙古语,意为水流很湍的河。打开中国地图,是找不到瑟尔基河的,但是,这条河确确实实就流淌在我的眼前。它从一个名叫小水泉的源头而来,在山间蜿蜒前行,经小西沟、豆腐窑、土木路、勿乱沟、南营盘等地,一路奔流而下汇入东洋河,进入北京重要水源地之一的官厅水库。  瑟尔基河位于河北省尚义县明长城脚下,这里属西北阴山支脉大青山西部,坝下切割中山区,山势陡峭,冈峦起
期刊
张国荣笔名萧木,号闲适斋主。1965年12月生于姜维故里甘谷县。1991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并留校任教至今,现为美术学院副教授,实践教学部主任。1987年-1989年在中央美术
期刊
若即若离  1  走着走着,雨丝飘落下来  走着走着,阳光倾洒下来  用一段湖水替代鸟鸣  听流出的时间  树木葱茏,风清凉鱼贯而来  撩动衣角和水草,摇曳起舞  阴山无人,在虚幻的夏意里沉浸  仿佛回到少年的秋天  被香烟点燃的黄昏  翅膀里回不去的故乡  那个秋天是金黄色的  通红的晚霞那么远,又是那么近  2  未开灯,站在窗口  清风,一阵凉,一阵热  越来越遥远的留白,是夏的况味  花静
期刊
人们常说“命运是灰色的”,在这里诗人却对命运进行了另外的一番解释,给命运涂抹上了另一种色调:绿色。  冯至先生曾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如果要问他的诗究竟具有怎样的特点,拥有什么样的价值,是什么让以严谨与严格著称的鲁迅先生也为其诗做出了如此高的评价,大概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悲悯的情怀与忧郁的气质,二是对于自然景物观察的精细,三是对于人与天、古与今、梦想与现实等哲学问题的思考
期刊
魏清河乃河北大城人氏,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他说,他始终对人物画由衷地喜爱。他的水墨人物画多取材于农村生活,那些嫁娶、祝寿、庙会、唱戏、接神等民俗场面,不仅仅是模仿、再现,更是去观察、去比较、去揣摩、去体味和发挥,人物或幽默、或含情、或稚趣,令人有置身其中的真实感,显示了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笔墨风情。  他画得喜性,善于表现丰收之乐、胜利之乐、田园之乐、节庆之乐
期刊
陈凤壬的绘画构图巧妙而严谨,绘画功力深厚,造型精确而富有美感,更重要的是,在他的画幅中始终散溢着静谧、典雅、超拔的气息.作家李浩赞誉他的画中有种“安静之美,超然之美”
期刊
1  1999年,我从老家调到贺兰山下的移民区工作。  一辆卡车,一晚上把我们一家子送到了400公里以外的一个名叫闽宁村的地方。  我记得是八月份,虽然是秋天了,但这里依然很热。满目的荒凉里唯一的一栋教学楼矗立在荒原之上,毫无疑问这是移民的希望,我将在这里为他们的孩子服务。  新开辟的土路黄雾乱飞。被推土机推起来的庄台子高于荒原之上,庄台子之下是一大深坑,就像把土地随意撕开的重伤。偶尔有几个人出没
期刊
玩具的启示1980年,哈佛大学的机器人专家托马斯·麦克马汉着迷上了一种简单的玩具,这种名为威尔逊步行者的东西很像一只企鹅,它能在无动力的情况下用它的两只脚摇摇晃晃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