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教育理念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线条艺术是我们中国古代艺术最重要和最独特的“表现方法的秘密”之一,线条的粗细、长短、转折、力度的不同,会呈现出各色的形象,不同表现形式的线条带给人们的视觉感受也是不同的。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每个活动看似都可以和线条装饰进行综合类的教学,但往往幼儿兴致不高,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主要通过三个线条装饰方面的研究内容,阐述在美术课程活动中如何使孩子能够在掌握线条装饰的技能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审美感受性,使课程游戏更加贴近幼儿生活,更富生态化、多元化和情感性。
  一、以生活材料为中心,对装饰材料选择的研究
  (一)从不同方面阐述材料选择对于线条装饰的重要意义
  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艺术领域部分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体验创造的乐趣。”
  1.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以及学习规律综合来看
  处于小班上学期的幼儿刚刚接触艺术的启蒙教育,一方面其想法和表现力都非常薄弱,主要依靠模仿教师提供的范例来完成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小肌肉的精细动作发展较弱,学习习惯的培养都处于萌芽阶段,不可能完成一些较复杂的作品创作。因此在线条装饰活动中,装饰材料的选择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铺垫,其选择的不同结果会影响到后续的发展。
  2.从材料本身的适宜程度来看
  不同的材料能够体现作品的不同质感,材料的创新可以使作品创意无限。在用这些丰富的材料进行创作时,能不断激发幼儿创作线描画的兴趣和热情。要拓展幼儿的经验,在贴近生活的艺术活动中提高审美感受性,培养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二)结合实际经验和实例阐述生活材料的作用
  在本学期中,笔者主要选择了两种材料作为小班幼儿上学期线条装饰活动的研究。
  1.毛根装饰的研究价值
  毛根柔软万变,质轻韧性好、颜色鲜艳、可塑性强又能重复使用,适合创造性立体编织或平面编织,在做手工的同时也可教小朋友识别颜色。通过毛根编织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通过对小肌肉的锻炼,开发全脑智能。
  2.纸条装饰的研究价值
  小小纸片妙用大,通过剪、撕、卷、折等方式都可以变化出具有各种线条美感的造型图案,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比较容易操作,更具有实际显现效果,对于提高孩子的创作力和欲望更有实际显现效果。
  二、以生活经验为基石,对表现手法学习指导的研究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内容的选择“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指向有助于达成教育目标的新经验”。这是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又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线描画《羊羊的绒毛衣》活动中,根据孩子们已有的用毛根制作“螺旋线”的经验,尝试用圈画的方式装饰服装,学习一圈一圈不间断画螺旋线的方法,从中体验用彩色螺旋线绘画的乐趣。
  在线描画《爸爸的领带》活动中,要求幼儿能够初步认识短直线,包括横直线、竖直线、斜直线,能够连贯地画出各种不同方向的短直线。
  在线描画《香香的藕片》活动中,幼儿能够初步感知藕的外形美,愿意用勾线笔表现出藕片圆形的特征,能够学习画多个封闭圆形来表现藕片,从中感受用线条作画的快乐。
  通过笔者创设的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的线描画技能练习活动,从幼儿的学习规律、心理特点出发,进行表现手法的学习指导研究,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以生活情感为铺垫,对线条装饰创作活动的研究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练习毛根、纸条的实物装饰技能,加以巧妙创造设计,与季节、节日相贴切,感受不同的实物也能带来不同的线条装饰美感。笔者在这个学期中进行了美丽的秋叶(丝线)、圣诞树(毛根)、圣诞老人(纸条)、一串鞭炮(纸条)、羊年大吉(毛根)等与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相关的线条装饰创作活动的研究。
  小班幼儿对于创作活动的兴趣是非常大的,特别是来源于他们生活,贴近他们生活经验的素材,更能激发出他们的创作欲望,使他们具有强烈的生活情感,因此艺术课程的选材非常关键,应具有实际操作性和情感的连接性。
  四、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对线条装饰活动研究的意义
  通过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美术课程中线条装饰专题的研究,笔者受益匪浅。首先,通过形式丰富、内容多彩的线描画活动、手工装饰活动,幼儿制作线条装饰画的表现欲望大为提高,愿意尝试用各种生活中常见的辅助材料进行装饰。其次,根据《纲要》中的要求,“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和有效地利用环境影响幼儿”,通过此次研究,班级环境凸显了专题研究特色,将自己的作品融入生活环境,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审美兴趣,丰富了审美体验。
  “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让我们教师学会努力引导孩子走向自然、融入社会,去追寻生活的美丽、品尝生活的快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
其他文献
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进行创设的,教学练习课是对本节或本单元所学内容的综合,因此,如何在练习课中巧设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练习,系统整理,思维拓展,我个人觉得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在现实教学中,感受颇深,现结合两次练习课谈点个人感受。  一、创设情境,动态调控  《10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片断  师:这段时间我们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
和畅二字在词典中的意思是和谐通畅、融合顺畅。建设和畅班级便是建设一个融合顺畅的班集体。本人认为要建设好“和畅班级”,最基本的就是要建设好班级文化,那也是班级常规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和纪律。  班级文化建设包括制定班训、完善班级制度、优化班级环境、和谐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  一、和畅的班训  首先,班级是由学生和老师组成的,班训是全班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只有
教学活动是在知识和情感这两方面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完成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讨论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生讨论,各抒己见,互相交流看法信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生参与,真正使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和谐、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数学学习能力的主阵地,如何立足课堂,以开放的思路指导教学,发展學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
科学课程逾越了生物、化学、地理、物理等学科之间的藩篱,实现了课程的整合与开放,但对科学教师,特别是小学科学教师来说,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某区,在开设小学科学的3-6年级中共有1200名学生,其中科学专职教师(每周科学课12节及以上)共8名,兼职教师40名。笔者通过近两年的跟踪调研,发现专兼职教师在科学教学质量上也有差异。  一、教学质量存在的成绩差异  笔者连续两年跟踪了2009级学生在五、六年级科
听到好课,常感叹于他们对文本内涵的深人解读,对教材巧妙的重构和再创。在他们的音乐课堂中,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会拨动学生的审美心弦,把他们的内心世界张扬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彰显了教师深厚的素养底蕴,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体验与感悟。文本重构和再创是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2011版音乐新课标关于课程内容的设计说明就有提到: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留有创造和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明显特征。对于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合作学习是不可缺少的。几乎每位老师都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确实课堂教学更民主了,学生主体地位加强了。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群体合作意识及创新能力。本文是我在《At
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2、认识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祖国的领土不可侵犯,不可分割。3、提高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祖国在我心中  师:这是一张世界地图,谁能上来找找中国在什么位置;你们知道中国有多大吗?  二、祖国政区我知晓  师:我们国家这么大,每个地方的情况又很不相同,国家为了管理方便就把全国划分成了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阅读教学占用了语文教学一半以上的课时,其质量直接决定了语文课程的好坏。“感受——升华”阅读教学模式的提出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一大创新。  一、“感受——升华”的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它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只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略语文课中学生情感参与的问题。在学习掌握了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多地将课文中蕴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需要把社会的基本要求纳入到它的教学之中。为更好地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宗旨,可以针对这门课程的特殊性,结合当代社会生活的新变化,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遵循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去开展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效果。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对当代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教好这门课,需要具备一种宏观视野,即把社会的基本要求纳入到小学思想品德课之中。以下是
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通过科学合理地教学环节设计,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基于这种理念,我们确定重点研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积极探索适合全体学生发展的课堂模式,努力完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初步构建起基本的教学流程:“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