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3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组织、改革数学教学优化学习方法,教师应创设情境,使学生亲近数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再创数学;使学生动手实践,体验教学;让学生手脑并用,应用数学。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设情境 自主探索 动手实践 手脑并用
  
  一、创设情境,亲近数学
  
  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如在教学中经常进行创设动画、生活、故事、游戏、发现、实践等情境。例如:教学苏科版第九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首先带领学生观看日出,让学生总结出太阳与地平线有几种位置关系,让学生知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在这种学习情境中,学生们比较容易进入学习状态,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示和交流。
  
  二、自主探索,再创数学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观察、实验、模拟、推断、计算、交流等活动的综合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如在“相似三角形”一章中有这样的例题:“已知:在Rt△ABC中,CD是AB上的高线。求证:△ACD∽△CBD∽△ABC。”当把结论隐去改编为“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图形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变为结论开发题时,课堂气氛立刻变得活跃,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后,提出了许多结论,如:(1)∠ACD=∠B,∠BCD=∠A;(2)△ACD∽△CBD,△CBD∽△ABC,△ACD∽△ABC(例题要求的结论);(3)CD2=AD·BD,AC2=AD·AB,BC2=BD·AB(射影定理)等。还可以继续深入:如果把条件和结论互换,命题是否成立?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又得出了许多命题。这样的演变和探索,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从而达到了使学生自主探究与做一题而通一类的目的。
  
  三、动手实践,体验数学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讨论,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例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教学时,可以组织这样的活动:(1)组织一次对称面具制作比赛。用卡片、纸板甚至三合板来制作。要学生制作对称图案的面具,并进行比赛,参加的学生一定会在笑声中感到创造的乐趣。(2)收集有对称图案的昆虫的照片,进行展览。(3)教师可借助一幅学生非常熟悉而又滑稽的大头娃娃的头像,通过“眼睛的不对称,让学生想办法使其变成对称”这样一个过程,使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这样的过程做到了“寓知识于游戏,化抽象为形象,变空洞为具体”,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形象性、趣味性,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后获得的体验是无比深刻的。
  
  四、手脑并用,应用数学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能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师在教学完“统计”之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开展一次实践活动。首先,教师请小组学生统计同学们对语、数、外三门学科的喜好情况,制成统计表,并对统计结果作合理的分析,给老师提出一些建议,做老师的好参谋。有的学生分析:英语是一门新设学科,同学们倍感新奇,课堂形式也很活泼,所以大家最喜欢上英语课;也有的学生认为喜欢数学课的人数比以前多了,因为现在课上经常开展一些互动、游戏活动,同学之间有问题可以提、有意见可以争论,老师有时候也比较幽默;还有的学生建议:语文老师要阻止某些同学取笑回答问题有错或语言表达有困难的同学,使大家都喜欢语文课……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设想个人实践目标:假如我是校长助理,想统计学校某一方面的信息,来协助校长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最后,教师激励学生自由组合,制订小组实践计划:假如我们是XX,想统计……做社会的好公民。这里,教师要求各小组设计好统计表,利用课余时间去展开调查统计。在这一堂课中,“老师参谋”、“校长助理”、“社会公民”这三个生活问题紧紧地吸引着学生去畅想、去讨论、去实践。由此,他们再次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制表分析—作出决策”这一简单的统计过程,不仅如此,他们还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实际问题,去构想社会现实,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和无穷力量。通过这样的探讨,学生们初步感受到数学知识间的互相联系,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认真研究和解决好以上问题,课程改革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其他文献
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自课改以来,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大力的推广。本文就合作学习如何更有效地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数学 课堂 有效 合作学习    数学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数学课堂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性学习的一种社会型学习模式。然而,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若要想
摘要: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个体运用语言进行言语交往活动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重头戏的阅读课,是学生获得语文能力的重要阵地。本文从阅读的基础——文本及文体特征出发,论述了语文课上的阅读教学。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文本 文体特征    阅读教学或教学中的阅读,不同于社会生活中的自由阅读、闲暇阅读,教学中的阅读不仅要醉心于文本世界,而且要指向如何进入文本世界的基本方法与能力;不能仅仅停留于对文本指
该文基于大量的实测轧辊辊形,分析发现宽带钢热轧支持辊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均匀磨损。采用通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辊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了采用常规平辊
摘要: 情感因素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的课程设计过多地强调知识性目标和技能性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文章针对这种情况,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提出了数学学习情感培养的六条途径。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学习情感 数学教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树立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它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谓数学学习的情感是指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动机、意志和自信心。它包
该文介绍了一种超宽频带反馈放大器的智能化设计系统,它以知识库为支撑,实现了电路的全自动设计,并具有学习功能,可扩充和更新库存拓扑,系统提高了设计的速度和质量。
如何取悦消费者?所有的企业都在问自己这个问题。在户外领域,新技术的推动为企业与消费者的交流打开了一扇绚丽的窗户。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的消费者市场蓬勃
会议
摘要: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师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课堂方法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是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习惯,而不是要求学生像科学家、发明家一样有多少创新理论和科学发明。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改革当前的课堂结构,进行创新
从2005年秋季开始,江苏省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注重了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的整合,增加了Excel、几何画板等教学内容.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