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火烧庆功楼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644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元璋自从做了皇帝之后,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生怕有什么人密谋策划,害了他的性命,夺了他的帝位。特别是那些功臣勋将,开国元老,更使他心里觉得可怕。偏偏这两年又碰上天象多变,非旱即涝;夜间又常常看到有亮晶晶的大星,从天上坠落下来。今天落了一个,明天又落了一个。朱元璋把这些事情都当成了不祥之兆。恰巧又有几个奸臣邪将在他面前一嘀咕,胡说什么“天象变化预示人象变化”,越发感到许多事情可疑可虑,心神不宁,朝中的功臣勋将,被他借口谋反,一批又一批残忍杀掉。他杀的人越多,猜忌疑心越大。就连有的大臣给他上庆贺表,他也疑心,把人家的好话当成坏话,看谁不顺眼立即论罪杀掉了。
  这一天,朱元璋独自坐在宫中,闲着无事就爱琢磨,疑心顿起,禁不住又打了几个寒战。正在这时,忽然又有检校报告,说某某大臣又在背地里发了牢骚;某某大臣又在家里邀人喝酒,聚友密会;如此等等。朱元璋一听此类消息神经就过敏,浑身顿时抖动了一下,心想:这些人,非得狠狠对付不可了!
  朱元璋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随即传谕中书,大意是:自从立朝以来,开国勋将,虽然各赐封爵,但还没有好好为他们庆功表贺,如今皇业安定,天下太平,应即作准备,好好地再为他们庆贺一番。另外又传谕工部,立即着手动工,建造一座富丽堂皇、威武雄壮的大楼来。
  时光如水,不觉过去了几个月,一座富丽堂皇的楼房已经全部建造起来。朱元璋亲自写了“庆功楼”三个大字,制作成金匾挂在楼门上。随后,他便选择吉日,遂举行大型典礼,并亲自开列参加表贺的功臣名单,张榜贴出。除了已加给那些功臣的封爵以外,每个人又另加了一些名号,以表示皇上的恩宠。
  但是,凡事瞒不过有心人。朱元璋的精心谋划,到底被一个人看出了破绽,猜中了底细,这个人便是“再生诸葛”刘伯温。刘伯温感到事情有点儿不对头,联系到朱元璋疑心重重,接连杀了好些个大臣的事情,越发觉得这里面有些名堂。经过数月修造的庆功楼建好之后,在此期间他多次细心观察,终于发现楼房后的密室里堆满了好些干柴,而且都是由检校和锦衣卫的人员亲自动手干的,刘伯温心中就格外清楚了。
  刘伯温虽然看出了破绽,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纠结,但既不敢劝阻,又不敢声张。他思索了一会儿,感到事不宜迟,保住老命要紧,更何况还有一家老小,便立即写了一道奏折,递给朱元璋,借口自己年已老迈,昏聩无用,要求告老还乡。朱元璋见了刘伯温的奏折,本想不准,但又念他自从应征以来,确实为自己的王功帝业出了不少好主意,于是皱了皱眉头,说:“就让他去了也罢。”随即用朱笔批了一个“准”字。
  刘伯温获准还乡,便收拾细软,捆了行装,临走的时候,许多大臣都赶来欢送,他满心酸痛,强忍眼泪,不敢透出半点儿风声。但是,等到他看见徐达时,却再也忍耐不住,两颗泪珠滚了下来,徐达心中暗想:刘中丞突然告老还乡,今日见了我,又偷偷地凄然落泪,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蹊跷。
  于是便寻个机会,悄声问道:“刘中丞,敢是出了什么大事么?”刘伯温连忙看看左右,见没有什么人在注意他们,才吞吞吐吐地答道:“将军切莫多问!等到庆功表贺那天,你只管紧紧跟着皇上,切勿离开半步,事后便知,千万要记住啊!”徐达听了,心里不明白,但也不敢再问,只好忍痛分手。
  刘伯温走后,不久便到了朱元璋所选定的庆功表贺日期。这一天,庆功楼前,彩旗飞舞,鼓乐喧天,爆竹震响,仪仗排场宏大。不一会儿,文武老臣们都来了,一个个喜笑颜开,春风满面,好不热闹。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来了。见了众臣,显得分外亲热,又是嘘寒,又是问暖;又是夸奖,又是赞扬,满脸喜气横生。太监、侍从前来向朱元璋奏道:“酒宴已备,请皇上及众位大人入席吧!”朱元璋转脸瞧瞧窗外,窗外早有检校和锦衣卫人员打出暗号,示意已经准备就绪。朱元璋便高兴地说道:“众位爱卿,既然酒宴准备好了,我们就快喝酒吧。”众位老臣一听,个个心里都非常高兴,随即按部就班都入了席。
  只有徐达站在朱元璋的近处,半步也不肯远离。朱元璋眼看众位老臣都入了席,心中大喜,便命人将每个人的酒杯里都斟满了酒,又带头端起酒杯说:“众位爱卿伴朕多年,南征北战,功勋盖世。今日特为众位庆功,略表朝廷心意,众位可一定要好好地痛饮一番呀!”说着,高高举起酒杯,大家便齐声欢呼道:“谢主龙恩,愿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也都端出酒杯,一饮而尽。大厅里到处是人声沸腾,欢歌笑语不断!
  朱元璋又假装高兴地说:“好!痛快!痛快!”随即命人:“快再斟酒!”酒又斟满,朱元璋又陪着大家喝了下去。三杯酒过,朱元璋站了起来,说道:“众位爱卿,恕我少陪,你们只管尽情地喝,后宫有事,稍迟我再来看你们。”说罢,便慢慢走出楼门,徐达一看朱元璋走了,也连忙离开了席间,紧走几步,追了上去。
  朱元璋已经下了楼梯,忽听身后有脚步声响,回头一看,见是徐达,马上吃惊地问道:“爱卿,你不在楼上喝酒,却下来干什么?”徐达低声地哀求道:“万岁我主,您当真要一个不留吗?”朱元璋听了,瞬即一愣,知道徐达已经发现了秘密。眼珠转了两下,轻声说道:“你既已知道,我就饶了你吧!可往后只许你知我知,如若不然,万不容你!”朱元璋和徐达走后不久,庆功楼下便着起了熊熊大火。
  俗话说:“干柴烈火,龙王难救。”转眼工夫,门窗都烧着了。整个一座楼房,火光冲天,浓烟弥漫。“失火了!失火了!”正在楼里面喝酒的文武老臣都惊叫起来,一个个争着往楼门口跑去,但是大火已经封锁了楼门。有的拼着命往外闯,却怎么也拉不开门。原来,楼门早被锦衣卫的人员从外面反锁上了。少顷,火舌很快便从门外烧到门里。接着,楼板也烧着了,房顶也烧着了,火苗烧到了那些老臣们身上,衣服也都着了火。只见人人都像火人一般,楼上楼下,烈焰腾腾,浓烟弥漫,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四周一片火海。
  说话之间,火势越来越猛,楼顶的木梁已被烧断,一根断了的木梁砸了下来,一块块的瓦片落了下来,有的老臣当场被砸死过去,没被砸着的,也已被烧得半死。那些功臣元勋在火烧楼塌之下,一霎时都化为焦灰了。可怜他们刚才还在喜气洋洋地接受皇上的表贺,哪知一时之间,尽都肉销骨化,命丧黄泉。他们哪里知道,这正是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为了保住他朱家的万年江山而采取的阴谋毒计哩!
  朱元璋把功臣杀绝后,他死后传位于孙子建文帝。后来,燕王朱棣靖难之役,一路南下,无人能挡,建文帝不知所踪。朱棣即位后,号称永乐,定都燕京。
  选自《世界民間故事》
其他文献
蘇金成作品
期刊
春秋时期,曾经强大的纪国灭亡了,齐景公路过旧时的纪国,特意去看了看,那里瓦砾遍地,野草丛生,一片破败荒凉的景象。  临走前,一个侍从从远处的废墟里捡到一只金壶,献给齐景公。  齐景公接过金壶,打开壶盖,往里边一看,发现壶中刻着两句铭文:“食鱼无反,勿乘驽马。”齐景公大声读了出来,解释道:“‘食鱼无反’,是讨厌鱼的腥味,就不把鱼翻过来继续吃;‘勿乘驽马’,是讨厌劣马跑得不快、不远就不要骑乘。”  这
期刊
韩老爷不仅在青山镇,就是方圆几百里也都是最有名的大户,家有骡马千匹、良田万顷。这么说吧,从青山镇出发往东南西北任何一个方向,打马走上一天一夜,也不会走出他的地盘。  当然这话也只是传说,至于韩老爷到底有多少钱,谁也不知道,但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让大伙儿知道了他家底有多殷实。  这天午后时分,韩老爷一如既往地在大街上东走西逛,散着步,右手也一如既往地握着一只小小的紫砂茶壶。青山镇所有见过韩老爷的人都
期刊
明朝天启年间,都察御史左向铭厌恶专权坏纲、残害忠良的宦官魏忠贤之流,自愿降职做边区巡抚,离开京城去了辽远的边州。  他来边州还有个心愿,就是找他的一个叫任志广的朋友。十多年前,他与任志广同科考取进士,相识后甚是投缘。任志广心怀家国、志存高远,对奸佞当道、民不聊生的时弊痛心疾首,发誓拼尽毕生之力匡扶社稷、救民水火。后来左向铭做了京官,只听说任志广被派往边区,再无音讯。  到边州前,左向铭就了解到知府
期刊
麦收后的吴家打谷场宽敞洁净。战士们席地而坐,打谷场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方挂着一条大字标语:华北抗日联军第27支队王庄子阻击战祝捷大会。主席台上坐着四个人,分别是华联27支队司令魏大光、政委王同安、副司令王庭文、政治部主任李公侠。  现场激情澎湃,王同安政委和魏大光司令分别讲话,对这场阻击战从政治上和战略战术上进行了总结。会议刚结束,忽听有歌声从远处传来,并由远及近,渐渐可以听清歌唱的内容:“……枪口
期刊
闷葫芦  韩劲秋祖籍河北沧州,祖上为躲避洪灾,带着舞狮这门技艺迁往昆山周墅东明,传至韩劲秋,已经整整八代。  韩劲秋不喜耕种,最爱耍枪弄棒,开办了一个醒狮堂,靠着舞狮、走镖、收徒教授武术等营生过活。韩劲秋所处的多事之秋,外有日本法西斯的觊觎,内有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上月河南、山东一带遭了水灾,因此昆山城多了好些逃荒的饥民。一日,韩劲秋出门办事,在城门口碰到一对母子。他们置身于一群破衣烂衫的饥民中间
期刊
清朝初年,边城县的县令赵岩遇到一件头痛的事:县城疯传有前明朱三太子出现,朝廷下令,让他一个月内抓到朱三太子。赵岩下令全城戒严,对来往人等仔细盘查,弄得人心惶惶,也没查出朱三太子来。  这天早上,外面突然传来击鼓声。赵岩升堂,只見堂下跪着个农民,说是柳沟村的,昨晚村里的张庭夫妇双双死在家中。既然是人命案子,赵岩不敢怠慢,一大早便赶到柳沟村。这时死者张庭家院子里围了很多人,当中有两具尸体被白布盖着,一
期刊
难忘入朝前夜  王仁山出生于1928年。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他跟着父母四处逃难,13岁时被送到汽修厂当学徒。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广西南宁,他路遇解放军,帮他们修了一次车,从此走上了参军报国的道路,成为第四野战军汽车一团的一名汽车兵。  1950年10月8日,连队例行车辆保养。入伍不到一年的汽车兵王仁山正躺在车底下查看底盘。3个月前,他所在的汽车团随第四野战军13兵团辗转各地执行运输任务,刚刚到达铁岭
期刊
灰蒙蒙的天,下着鹅毛大雪。大半天工夫,街前街后、山上山下,到处白皑皑的一片。  穿着又脏又破半长棉袄的脚夫,佝偻着身子,在风雪中的山道上艰难地行走着。他将双手笼进衣袖,怀中抱着根木头扁担,扁担头上系着的乌黑麻绳迎风飘摆。  脚夫在七里坪镇上转悠了一大天,没有拉到一单生意,没有挣到一个铜板,可心里并不生气,也不忧愁。没有拉到生意,无关紧要,紧要的是他摸清了镇上敌人兵力的部署。他要回到天台山里,告诉队
期刊
秘军统领  三国时期,吴军奇袭蜀国,夺取荆州城,诛杀了守将关羽。蜀帝刘备闻讯后,悲愤不已,发誓要为关羽报仇。时隔不久,刘备亲率全蜀精锐之师讨伐吴王孙权。由于前期的战事太过顺利,使刘备放下了戒备之心。结果,在夷陵战役中,刘备中了吴军大都督陆逊的火攻之计,几乎全军覆没。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带领残兵败将逃往白帝城。  这天,刘备的兵马逃至石门山地界,大家见身后没有追兵,正想休整一下,忽然,斜前方的山头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