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的几点尝试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xpsi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批改作文比愚公移山还难。愚公挖山不止,最终感动了上帝,从此挡在门前的两座大山再也不存在了。可是语文教师办公桌上的“两座大山”搬走了两座又来了两座,永远搬不完,而且往往是教师费力不少,学生收效甚微甚至是劳而无功。所以,作文批改,是令每个语文教师都感到头痛的问题。
  用什么办法,既能把语文教师从批改的重压解放出来,又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呢?我从工作不久就开始探索能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现已二十多年了。在多年的探索中,走过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
  后来学习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的发言:“学生作文,教师改,跟老师命题学生做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我很受启发。
  之后又拜读了《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一书关于作文批改的经验,受益匪浅,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总算摸出了一些门道,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下面就是我在作文批改方面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我的主要做法是“老师指导,学生互改,老师抽改、精改,重在讲评”,既把作文批改由过去老师的“一手包办”、“全批全改”变成师生共同批改,或在老师指导下,组织学生互批互改,以此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达到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目的。
  我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划分评改小组,定出评改标准。
  把班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般不按班上原有小组划分,而应由语文教师重新划分,名为“语文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一般以五人为宜,一个班分多少个小组,取决于班上语文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人数的多少而定,如果班上有十个语文比较好的,那么就可以分为十个小组,指定一个语文成绩好的、有能力的同学担任评改组长。重新划分后的小组,各组都有语文成绩好的、中等的、比较差的,这样有利于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语文老师每星期抽出一定的时间对组长进行培训,使他们明确作文批改的要求,参照教材有关写作练习的要求,再视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作文评分标准,印发给学生,让他们熟练地掌握。
  第二,老师抽改, 学生分组评改。
  1.老师抽改,每组抽一本,一般都是抽改组长的,抽改的这部分作文,老师可以精批细改(如果由70人组成的班级分为14个小组的话, 就由原来改70本变成了14本, 这样就完全有能力有时间作精批细改了)。改完之后发给组长,由组长仿老师的改法批改其余四五本, 这对一个学习好的学生来说课外负担不会太重,是完全可以办到的。采取这个办法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又可对那些语文学习爱好者进行培养 ,使他们的长处得以充分发挥。
  2.学生互改,组与组之间进行对换批改,一人批改一本。这样对全班学生来说大有好处,写得差的同学改到写得好的,可以学到方法,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会从中得到教训。每次对换批改一次, 实际就是一次观摩交流。学生互相批改时, 老师做什么呢?学生批改时老师一定要始终在场,随时解答学生在批改过程中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批改项目老师要做出具体的规定:例如,圈出错别字,画出病句,做好眉批、总批,并打出分数等。刚开始批改,要求可少一些,之后由少至多,逐步深入。
  学生互改之后还有以下两项工作要做好:
  (1)检查和核分。
  评改完后,组内同学交换检查,看评分是否合理,意见取得一致后,发给本人,再由本人对照评分标准核对,看自己所得评分是否合理,如果觉得评分不合理可向老师陈述理由。老师复查,发现确有不合理的地方,就予以订正,直到大家没有意见时,教师收回评改后的作文,重点检查总评语并打分。
  (2)推荐作文。
  每次批改,都要求各组向老师推荐一到两篇典型作文:一篇是好典型,一篇是差典型。教师审阅典型是为作文讲评做准备,对写得差的同学进行个别性辅导。
  第三,做好讲评。
  不论是老师抽改,还是学生互改,都要进行认真的讲评, , 讲评不能流于形式,要讲求实效。我有时先叫写得好的同学介绍他是如何构思、如何选材的,然后有表情地朗读一两篇,指出其成功之处,作为范文全班传阅;对写得差的同学召开座谈会,让他们谈谈写作的困难,然后针对他们的作文逐个指出不足之处,并指明方向,讲给方法。对全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文讲评时集体纠正。
  教师还要适当地搞几次全批全改,每学期全批全改不少于三次。开学初一次,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然后逐个提出要求;期中一次,了解每个学生半个学期的进步情况,指明努力的方向;期末一次,对每个学生做个总体评价。
  总之,采用上述方法评改作文,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益:既减轻了教师负担,有充裕的时间去备课、辅导,指导课外阅读;又使学生有机会阅读别人的文章,丰富了自己的写作题材和生活积累,开阔了眼界,学会了审题、立意、构思、布局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认真作文的习惯和优良文风。
其他文献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使语文课摆脱了单纯的工具性的束缚,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这是语文教学重新面对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教师要具备适应新课改的语文素养  1.语文教师要具有人文意识。中华语言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体系,这种伟大,不仅是因为它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思想博大
期刊
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运用一切可能的教学条件,积极创设教学所需要的特定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中,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联想,使学生融入情境之中,由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的情境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认知活动,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心理学原理指出,学生在兴奋、热情的状态下掌握的东西,会理解得更好
期刊
摘 要:升入高中阶段,可以把数学的学习当作一个新的起点。要想学好数学其实并不难,笔者就如何解决学生学习数学中存在的畏难情绪、怕学数学的心理障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数学学习 数学兴趣 学习方法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发现许多同学有怵头、恐惧、厌烦学数学的心理。由于怵头、恐惧、厌烦这种心理的存在,又形成了不爱学、不想学甚至对数学逆反的恶性循环。如果这样持续下去,将直接影响今后的学习。升入高中阶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观念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学校和家长在要求孩子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它不但是学生获得优异学习成绩的基础,也是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必要保障。但是现在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这是我国中小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分析了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措施,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关
期刊
物理是一门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比较独特的学科,有灵活多变、综合性强、逻辑思维能力强、空间想象能力强以及对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求高等特点,进入高一以后好多学生马上成为“物理困难生”,大量的这样的学生又使物理教学质量下降。因此现实要求我们不得不深入了解形成“物理困难生”的原因,并找到对策,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一、造成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  1.缺乏主动性,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一后,还像初中那样
期刊
解题是深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规范的解题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思维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做一定量的练习题是必要的,但并非越多越好,题海战术只能加重学生的负担,弱化解题的作用。要克服题海战术,强化解题的作用,就必须加强解题的规范。解题的规范包括审题规范、语言表达规范及解题后的反思三个方面。  一、审题规范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有
期刊
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可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识抛砖引玉。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丰富课堂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大家都知道,大多数的学生对数学不感兴
期刊
学生写作训练,从小学开始,各种文体反复多遍,无论是结构设计、手法表现还是语言应用,可以说是熟练了许多,但是写作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如写作思维囿于固定模式,缺乏变化;情节编选痕迹明显,缺乏真情实感;人物形象单一,缺少生活基础。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写作思想被动,没有真正把写作变成自己有意识主动地去表达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让他们在写作中动起心来。  —、通过培养兴趣激活学生的心灵  在日常教
期刊
摘 要: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联想和顿悟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主要有:一、诱导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二、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三、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新型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创造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开发学生潜能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发
期刊
数学很好玩,数学很漂亮,在数学家眼中,数学就像一位恋人……  现在,中小学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花的力气不少,但成绩并不好,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那么作为一个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和负担过重的感觉。  比如为了激发兴趣,可根据数学内容,设计一些适合学生爱好的新题。如在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