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自己心目中的湘西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ar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民德(以下简称“王”):从湘西出来的画家,像黄永玉先生,包括你的老师易图境先生,画里都有一种神秘的气息,对你来说,这是一种自在的追求,还是湘西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楚文化的一种自然影响?
  杨国平(以下简称“杨”):我觉得这两方面的因素都应该有。我一直在努力画出我心目中的湘西,但是做得还远远不够好。
  王:谈到当代山水画的群体风格,主要还是以北京画家为代表的“北派”山水和以浙江画家为代表的“南派”山水两种风格比较明显,这种地域特点的形成,与中央美院和浙江中国美院的教学有关,其他地域的山水画家好像还没有很鲜明的地域特征。不像建国初期的那批老画家,各自的风格面貌都与当地的人文、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现在的中青年画家,风格越来越雷同化了。
  杨:我想这与近代美术院校的教学方法有关。像我们这一代画家,都是经过专门的美术学习,训练方法都是从画素描开始,然后是写生、创作,缺少对传统系统地深入地研究,在风格面貌上的雷同化是难免的。我们看全国美展,很难看出不同地域的画家之间的差异,我觉得这是一个中国画教学上的课题。这些年来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在自己的创作上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王:在创作上,你最近思考哪些问题?
  杨:一是对自己前些年的创作进行总结。现在看来,我早些年的画还是比较肤浅,表面化。我大学毕业后,在中学工作一段时间就调回母校任教。1995年调到湖南科技大学(原湘潭师院)。这两个学院的教学不像美术学院分科那么细,人物、山水、花鸟都教,自己的创作也是什么都搞,花鸟、人物、山水、工笔、写意,都画一点,题材比较广泛,表现的手法也比较多,连续性不强。最近几年我专心画山水画,临了很多古人的画,争取把工夫做得扎实一点。画中国画这么多年,越来越感觉到传统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传统的基础,自己的探索就缺少根基。再一点,就是在文化修养上进行补课。我们这一代画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太少,可以说先天不足。画中国画,重要的是文心、文气,技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要画出一定的境界,很难。这些年我想潜下心来读点书,弥补一下文化修养的不足,把古代的一些画论、画法,怎么体现到绘画中去。
  王:在你的画里吸收了西画的构成因素,这是一种自觉的尝试吗?
  杨:这与我的经历有关系。我上大学时学的比较杂,到大学工作以后,受易图境老师的影响,开始画国画,并把它作为自己的一种追求。但是由于在这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从事工艺美术,不自觉地把其中的一些因素拿到国画当中来了。很多老师、朋友可能觉得我的绘画语言不纯粹,但我个人觉得,工艺美术对我的国画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其实,任何一种技法都是为了表现服务的,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时代也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对中国画的理解也应该有一种新的认识。因为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已经和古人有很大不同,如果照搬传统的笔墨样式,肯定是不行的。“笔墨当随时代”,我觉得石涛这里说的“笔墨”,其实就是一种形式感,古人接触不到西方绘画,要创新的话,只能从大自然中寻求灵感,然后生发,转化为一种新的绘画语言。今天我们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国外艺术,从其他艺术门类吸收有用的东西是很正常的,不能因为自己画的是中国画,就拒绝其他艺术,这是很狭隘的一种观点。
  王:从工艺美术转向中国画,你觉得在观念上有矛盾的地方吗?如果有矛盾,你怎么去解决这种观念上的冲突呢?
  杨:矛盾是肯定有的,比如对中国画的理解,驾驭笔墨、宣纸的能力,肯定有一个逐步认识、强化的过程,不过我很早就喜欢书法,在临贴上下了一些工夫,这对我画中国画有很大的帮助。至于艺术语言上的冲突,我从来没有刻意去解决,我觉得在创作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生活中真实的感受和原始的冲动,不能为技法而技法。我觉得当代中国画缺的不是技术,缺的是真诚,是对大自然那种深入地体察和观照。有些画为什么打动不了我们?不是因为画家的技术不好,而是缺少感情,只有带着自己的感情画,才能画出打动人的作品。
  王:当一个画家找到自己最想表现的题材时,艺术观念上的冲突就显得不重要了,因为你关注的不再是文化观念以及画种之间的差异,而是如何画出自己心中的景象。
  杨:是这样。问题的关键是这种景象从哪里来,这一点很重要。我走过很多的名山大川,现在想起来,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家乡湘西的山水。像泰山、华山、黄山等,那种雄伟,也很有震撼力,但这种感受都是很短暂的,没有和自己的生命发生一种内在的联系,如果让我去表现的话,不可能有很大突破,所以后来我还是选择了湘西,把湘西风情作为自己主要的表现对象。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熟悉,画了大量速写。开始画的时候也是找不到感觉,总是想到古人的图式,很难跳出来,那段时间非常苦闷、迷茫,一直在探索,感到不能找到一种适合表现湘西的手法。有一次我尝试用浓重的笔墨画了一批写生,几个朋友见了,对我说:“你就把湘西的味道画出来了。”我原来的画程式化的东西太多,画的时候总是想怎么皴法,山怎么去画,水该怎么画,都是按照一定的程式在画。找到这种画法以后,画得很轻松、很随意,也特别想画画,我画湘西那种层层的梯田,错落有致的山村小屋,草垛子,小桥流水,羊群,牛群。后来搞了一次“野山野水野趣”的个展,一些同行看了我的画,觉得把湘西那种神秘野逸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但现在看来,我心目中的湘西还没有完全画出来,我这些年一直在尝试。
  王:你心目中的湘西是什么样子呢?
  杨:我不想局限于表现某一个场景。有的人画黄山,一看就知道是黄山,我不想这么去画。绘画应该是表意的,不应该是具象的写实,应该把内心对某种物象的认识、感受、思想通过一定技法表现出来。如果我画的湘西,让人一看不是凤凰,不是张家界,也不是具体的某个地方,但又是湘西那种神秘的气息,可能就接近我的初衷了。这几年我一直在思索,可以说创作的空间越来越大,自由度也越来越高,因为没有人去要求你怎么画,只要你能想象到,都可以把它表现出来。题材和形象不是重要的,关键是你有没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认识,你的表现能不能打动人。山水画表现详细的很多,包括黄永玉先生,他用他的形式,用他的绘画语言来表现心目中的湘西,来表现他的故乡。我也希望找到自己的表现形式,哪怕有一点点的不同,至少说明我在不断地探索,不是在承袭前辈的东西。但这种形势和绘画语言上的不同,要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要能够让别人接受。一个画家必须要有自己的艺术观点,不能够盲目地去画,乱搞的东西绝对不会持久,艺术生命也不会持久。
其他文献
不经意间,网络小说已经存在了十几年了。在这短短十几年中,它已经远远超过了近百年中国纯文学的总量。即便如此,网络小说依然被如今的学术界和批评界视为“新事物”。对众多的研究者而言,这种“新”的体验,具有丰富的历时性内涵:十几年前初见时的新鲜感、兴奋感、跃跃欲试的研究热情,与如今面对着浩瀚的作品量的奇观感受、话题制造冲动,形成了这种“新”体验的两端。一直以来,研究界对于网络小说的态度与表现,可以概括为以
期刊
一、受众层面的变量:市场选择大于文学选择  有一个事实我们必须正视,21世纪以来,特别是bta①将目光投向文学的这几年,文学借助网络彻底走向了市场,走进了市场,与市场爱恨相交血肉相连,由此而开启了全新的互联网文学写作模式。网络作品——在线付费阅读——无线付费阅读——简繁体书籍出版——影视剧改编——漫画和动画改编——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改编——其他电子阅读终端等,这一被称之为“网络文学全产业链”市场机
期刊
文学史本应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结合形态,三者缺一不可。然而,传统的文学史观念,往往偏重对文学思潮流派的梳理、偏重对作家作品的解读,而忽略了读者这一重要元素的参与。其实,在文学生产与传播链条上,读者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没有读者阅读的参与,作品的审美价值就无法实现。而作为沟通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桥梁,文学传媒也并非仅仅扮演着被动的交流工具的角色。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①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
期刊
《诗纬》云:“诗者,天地之心。”此言不虚。中华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中国人看来,大自然充满生香活意,大化流行,处处宣畅一种蓬勃的生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它并非仅仅是物质集聚的场所,而是生命繁衍的息壤,道德充盈的园地,诗意盎然的境界。王国维对此颇多精辟论述, 清人蔡宗茂在《拜石山房词抄·序》里也有一段对意境的三个层次的形象化阐释。正如宗白华所说,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再现,而是一个
期刊
主题的定义可简可繁,繁到几本书也无法得出一个确切的定义,也可简单到一句话:“一个主题是围绕着一个特定论题的观念集合。”①关于电影的主题本文采用后者,即最简定义。围绕电影的观念集合和一般的艺术无异,不外乎形式、内容和与之相关的阐释。  电影音乐是强化或确定影片的情感基调乃至价值评判系统的强制性手段。由于电影有时间限制,情节必须高度压缩,很多叙述无法完全展开。通过插入歌曲这种方式能让电影的叙述功能更好
期刊
长篇历史小说《蒋翊武》的故事从1900年开篇,以20世纪初成长起来的湖南常德的青年才俊为中心人物,以辛亥革命前后中国青少年的担当和奋发有为为叙事核心,以爱国主义情感为主线,表现振兴中华的历史过程中青少年的担当情怀和自我奉献对推动社会向前、向上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蒋翊武是小说的主人公。在辛亥革命中,蒋翊武功劳卓著,被孙中山誉为“开国元勋”,是武昌首义的总指挥。他的军事才能和实干精神被众多历史学
期刊
杨国平是一位极有才华和艺术感受力的中年画家。  这是因为出身于湘西侗族山寨的杨国平,在艺术道路上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天性本色,让自己的心灵飘移在湘山楚水之间,吟咏着内心无尽的乡思和乡情。我们在他的云烟飘渺、虚实浓淡的水墨图景中,看到了一种灵性、一种幽远、一种意蕴和一种沁人肺腑的清新气息。  就此而言,杨国平的水墨画带来的是崭新的绘画资源,带来了一种神秘和解密的同时存在、氤氲淋漓的山重水复、幻化莫测的水
期刊
中国的水墨山水,一千多年来文人墨客沉醉于此,已经积累了太多的章法和程式。承接传统也许不难,要想逃离传统程式会很难。一个受中国文化熏染的人,无意中饱受传统的暗示。照搬传统,一是你玩不过古人,二是即使抵达了一点边,也毫无意义。因为那不是你的创作,不是创作就没有意义。  读杨国平的水墨山水画,感觉他在一步一步地从客观走向主观、从具象走向抽象。他目前的作品已经摆脱了具象山水的束缚,有天马行空的意味。  读
期刊
“穿越”题材是中国网络小说中非常“怪异”的亚类型。“玄幻”可追述到民国的还珠楼主,“惊悚”有蒲松龄的狐鬼花妖,二者又可共同追述到古典志怪小说传统,言情、校园、科幻、武侠、黑社会等题材也早已出现。它们借着网络平台,又有了类型化发展。“穿越”比较奇怪。虽然唐代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明代董说的小说《西游补》,也曾出现“时空穿梭”情节,但它其实源于清末民初“乌托邦政治小说”,在西方则有马克·吐温的《
期刊
杨兹举是一位校园诗人出身的学者,在新时期文学的全盛期(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担任过海南师范学院(现为海南师范大学)红帆诗社的社长,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琼州大学任教,专治中国现当代文学,出版有不乏思想创见的研究鲁迅和赵树理的专著,在海南文化研究方面亦收获不菲。走上学术之路的杨兹举,诗歌写作似乎成了他治学从教的副业,然而,随着文学品鉴力的不断提高而诗艺日益精进,事实上他一直保持着海南本土优秀的诗人的创作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