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母女舵手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f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梦路上不怕试错


  她一瘸一拐地挪到一个僻静的角落,抱住一棵树哭出声来。因为担心战友听见哭声,她用牙咬着自己的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回忆起新兵训练的那三个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的女舵手徐玲不好意思地说,新兵训练很辛苦,她曾一度怀疑自己选错了路。
  1988年2月3日,徐玲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王店乡。小时候的她,留着一头齐耳短发,两道浓浓的眉毛下是双大眼睛,一张嘴还会露出一对小虎牙。尽管母亲给她买了许多条裙子,但她却像男孩一样对运动服、运动鞋情有独钟,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神气十足。
  2005年,从南京体育学院毕业后,敢于追梦的徐玲决定闯一闯:报名参军。
  家人忧心忡忡地问徐玲:“你决定好了吗?路走错了怎么办?”母亲想劝徐玲找份安稳的工作,结婚后经营自己的小家。
  徐玲笑着对家人说:“试错了就回头,岸边有你们等着呐。”就这样,她成为一名海军大学生士兵。
  在辽宁葫芦岛新兵连里的经历,徐玲如今仍然历历在目。集训的前三个月,是最为严格严酷的阶段,先是进行三大步伐、单双杠、木马、射击打靶、拉练、俯卧撑等体能训练,接着是拳法、腿法、防击打技术等擒敌训练。就拿俯卧撑来说,无论男女,新兵连是100个100个地加练,最后得练到一组能做300个。
  经过磨练捶打,新兵个个都成了小老虎,身强体壮。徐玲从新兵连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部,成为一名英姿飒爽的海军通信兵。

她要当女舵手


  2008年11月,为了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阅兵女兵方阵,部队要在她们中间选择优秀士兵组建三军女兵方队。听到这个消息后,徐玲欢呼雀跃,第一个报了名。在层层筛选中,徐玲一路过关斩将,从100多名女兵中脱颖而出,和另外10名女兵代表海军部队参加训练,并最终成为国庆阅兵三军女兵方队的一员。
  “作为一名海军士兵,没有海上经历终是件憾事。我想成为一名水兵,驰骋在蓝色的海洋上……”在追梦的路上,徐玲一直没有止步。2009年年底,当航母在全国各高等院校和海军部队征召女水兵时,徐玲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如愿成为海军首批女水兵中的一员。
  2010年8月8日,徐玲和战友们登上了“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实习。在船上,领导带着女水兵们走遍 “和平方舟”号的每一个岗位。参观结束后,其他女水兵选择了报务、信号、机电等岗位。徐玲却兴奋地冲进驾驶室,响亮地说:“我一眼就相中了船舵,我要学驾驶!”
  “不行,换个岗位。”领导不同意。
  “根本没有女兵开船,你这是异想天开。”随行的男兵说。
  但徐玲在所有志愿栏里都填上了“航海操作”。志愿递上去后,只有徐玲的被退回。徐玲再一次在所有志愿栏里都填上了“航海操作”。“我还是很想选航海操作。”徐玲意志坚定地对领导说。最终,领导同意了徐玲的选择。
  徐玲非常努力地學习相关科目,很快就在“和平方舟”号上独立值更,成为24名女水兵中第一个独立值更人。
  9月13日,“和平方舟”号医疗船进入阿拉伯海后,遇到热带低气压。海上风力达8级,阵风9级。面对5米多高的巨浪,徐玲坚守在战位上,稳稳地操作着手中的船舵。白色的浪花不时打过船头,直扑驾驶室,在持续两天多的大风浪航行中,徐玲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和平方舟”号上的出海经历,不仅仅是实习,还作为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选拔女水兵的一次考验。在“和平方舟”号5300多海里的航程中,徐玲经历了大洋狂风巨浪的考验,具备了独立值更能力,表现出色。因此,2010年12月,她被选调进入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在经过大半年的航母专业知识训练后,徐玲终于成为第一位合格的航母女操舵手。
徐玲

  “辽宁舰”满载排水量超6万吨、上下有十几层楼高,全舰有3000多间房间。24岁的徐玲驾驭着“庞然大物”在海上航行,自豪感油然而生。她说,驾驶军舰和开车可不一样,舵手不仅要非常娴熟地掌握操纵技巧,同时还要对整艘航母的状况有很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海上精确地操作。

难舍海军梦


  2010年11月27日,在浙江省舟山街头的广场上,作为女班长的徐玲与男班长张标分别带着士兵上岸购物。两人早早地到集中地点等待战友。期间,徐玲问张标:“张班长英俊潇洒,有没有对象?”张标摇摇头回答:“找不到合适的。”
  “张班长需要什么条件的?我帮你留意看看。”徐玲说。
  “随缘就行。”张标笑着说,“你我都是单身,我们处朋友试试看,如何?”
  一向爽朗的徐玲回答道:“试就试呗。”
  2013年2月,徐玲患病,需要进行一侧输卵管切除。徐玲发短信告诉在舟山服役的张标,没想到他只简单回了句:“你自己注意身体。”徐玲不由心灰意冷。谁知,第二天,张标就出现在她的病房门口。见到张标的瞬间,徐玲认定:“就是他了。”
  当年12月底,徐玲退伍。2016年3月,徐玲和张标的爱情修成正果。婚礼现场,挂满了国际海军信号旗,还有他们乘着中国军舰所到过的每个国家的国旗。
  2018年12月19日,他们的儿子诞生了。夫妻俩每天睡前给儿子讲航海故事,希望儿子以后也当一名军人。
  退役后的徐玲回到家乡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在地方海事处当一名普通的办事员。她每天都会留意海军船舰的新闻,令徐玲振奋的是,中国海军从浅蓝到深蓝,已走向了全世界。也因对水域的理解,如今天天与淮河为伴的徐玲,对地方工作有了新体会,“看似处理小流域的日常琐事,好像‘家长里短’,但事无大小,都是国家建设的点滴。”2020年,徐玲有个新愿望:“如果日后有机会,我想二次入伍,再次成为一名中国海军女兵。”
  编辑 王冬艳 437408345@qq.com
其他文献
康同薇幼时,父亲康有为刚刚接触西方文化,读书和游历令他眼界大开,维新思想开始萌芽。他提倡“男女平等,天赋人权”,开明的思想使得康同薇免受缠足之苦。  “妇女事业汝经营”,父亲的教导,令康同薇对追求独立自强、妇女解放产生坚定信念。她从小熟读国学典籍,自学日文、英文,15岁时就作为助手为父亲翻译日文书籍,并依据二十四史编著了《各国风俗制度考》,成为父亲从事维新变法的参考。  不仅“天资颇颖,勤学强记”
期刊
编辑手记:  《莫愁》曾于2001年、2007年两度采访陆琴。从特级修脚大师、江苏省劳动模范,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人大代表,及至如今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近20年时间,我们见证了“陆琴脚艺”逐渐成为行业里的“金字招牌”。再次对话陆琴,我们丝毫未见所谓成功者的光环,她依旧保有恬淡的笑容与真诚的表达。骨子里的刚与柔  儿时的陆琴不会说扬州话,却对乡音有种天生的眷恋,每每大人们用方言聊起家
期刊
《莫愁》是一本有故事的杂志。  35年来,《莫愁》给我们讲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记录了国人奋发图强的业绩,传播了生生不息的中国精神,提供了凝心聚力的正能量。读者从故事中受到教育鼓舞,得到人生启迪。  《莫愁》的办刊实践,也是一个具有浓厚励志色彩的创新故事。  在我与《莫愁》的接触、交往中,有些事在我记忆的屏幕上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抹去的。  2007年,我们接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下达
期刊
周汪融是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方言,总有亲友问:“你研究方言有什么用?”她笑笑说:“存在即合理,研究方言自然有它的用处。”被嘲笑的梦想  周汪融确定自己通过了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博士研究生考试后,兴奋地向父母报喜。父母也和她一样高兴,但是听说她的专业方向是方言,父母的脸色顿时晴转多云。母亲小心翼翼地问:“你学方言有什么用啊?”“学方言是……”她本想说这是她的梦想,
期刊
马荣  将第五套人民币的钞票在放大镜下观察,会发现毛泽东肖像处有一道特殊反光,宛如浮雕,手指轻触,还有凹凸感,这就是在世界钞票原版雕刻领域闻名遐迩的雕刻凹印技术。马荣就是这套人民币毛泽东肖像的原版雕刻者,她雕刻的那块钢板,被作为国宝进行特级保护。师从名家学刻板  1978年,因为对绘画和雕塑有着浓厚的兴趣,16岁的马荣被作为后备力量,送进了北京印钞厂技校美术班。三年的基础学习后,马荣正式跟我国第一
期刊
1  《莫愁》杂志初创时定名《当代妇女》,名字不错,有“当代”性,但是接触社会后,人们普遍认为这本刊物是内部的工作指导性期刊。与社会碰撞后才知道,刊名是多么重要,它实际上是读者最初的认同点,你以什么面目与读者见面,首先看你的刊名。  那时,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愈发旺盛,随之的文化市场也正蓬勃生长。而要想进入群众的阅读生活,杂志首先要解决读者的“选择障碍”。  更改刊名便排到议程上了。  得到主
期刊
每个人都有充满期盼憧憬的怀想,有为之追寻的兴奋、焦虑或忐忑。那是1990年夏,我从文艺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辗转成为了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的工作人员。放到现在,这可能是数百人竞争的岗位,但在当时,拿到报到通知书,对我来说却是十分茫然和无奈的。  我在校期间已经发表过数十篇较有分量的文学评论,被《光明日报》誉为“著名青年评论家”,追寻专业工作显然是我的不二选择。为此,我当时放弃了去某外经贸机关工作的机会
期刊
编辑手记:  为了积极响应全国妇联“巾帼脱贫行动”和省市区委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部署要求,盐城市亭湖区妇联结合当地的本土元素和妇女手工特点,创建了慧心坊帮扶贫困母亲民俗手工制作项目。  在盐城市大洋湾景区的民俗工艺展示销售培训体验平台,笔者看到,一排排手工艺品陈列得琳琅满目,一位位绣娘穿针引线,钩织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小小手工活,带动大产业”,亭湖区妇联主席张艳阳说:“亭湖区
期刊
符丽媛“双宝大侠”的战疫日记  2020年的除夕对符丽媛来说是难忘的一天。不仅因为这一天是她的生日,更因为她留守在工作岗位上,开启了一场忙碌又特别的“战斗”。  符丽媛是苏州工业园区海关企业管理处资质管理科科长。春节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逐渐严峻,上级海关紧急部署了疫情防控任务,要求尽快制订出疫情防控的细化方案。大学就读于南京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专业背景加上实战经验,符丽媛成为制订这一方案的不二人选
期刊
编辑手记:  距离上次与《莫愁》见面转眼已过去多年,聊及近况,董亚芳觉得最大的不同,是自己开始试着放缓脚步,日子因此变慢了,也变美了。她和时间赛跑  快人快语往往是旁人对董亚芳的第一印象,她也习惯这样总结自己的个性。19岁时为了糊口,她把泥土一筐筐背回家加工,算是勉强入了陶艺的门。如今成为正高级工业美术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38年中绝大部分时候,董亚芳总是步履匆匆,仿佛在和时间赛跑。  刚进入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