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性,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无尽的追求。因此,尝试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性谈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情境;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前提。
1、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应以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维持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不断地变换刺激角度,使学生通过新鲜的刺激,全方位、多侧面地接收信息。例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可借助小学生所喜爱的童话“七个小矮人”的图片中来找到变化规律,学生就会感到一种新鲜感,学习兴趣也会立刻被激发出来,然后再导入到《7的乘法口诀》教学,势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会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性,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成倍提高。
2、要从学生的学习入手。
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应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实境中,如何灵活地把握好这个尺度,却是很难的。记得特级教师徐斌曾说过:生活化情 境应是有选择的,即要具有现实的、有意义的并富有挑战性的,应具有浓浓的数学味,要避免虚幻和幼稚化倾向。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情境是否有效,应看能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关注你所创设的情境,能否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因此,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时,要紧紧围绕课的教学目标,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能够及时灵活地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比如:在教学《24小时计时法》时,只靠演示是无法使学生透彻理解的。假如我们及时地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让学生说说新闻联播的播放时间,并且仔细观察屏幕上所显示的时间,学生立刻会融会贯通,理解了本节课内容。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创设平等氛围为基础。
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保障教学目标顺利实施的基础条件。教育心理学认为:人在心理上受到愉快的刺激时更易接受事物。因此,有经验的数学教师总是在课堂教学开始的前几分钟,热情地与学生进行师生问好,与学生一起做好课前准备,引导学生在课桌上应摆放哪些与学习相关的用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告诉学生们在课堂上发言要大胆,看谁争取的机会多,怎样才能引起老师在课堂上注意你,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给学生介绍怎样做才是一位聪明的孩子,才是一个善于思考,尊重别人,倾听他人发言,不打断别人的发言的好学生,给学生以更多的鼓励;或者让学生猜猜今天的学习内容,说说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明白信息的收集途径;与学生一起商议唱哪首课前歌好,让学生把心情调整到最佳状态等等。只有师生关系达到融洽互通了,才能会出现课堂上的和谐氛围,也真正地才能使整堂课始终处于一种温馨自然的状态。
三、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改进交流方式为重点。
之所以说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其解释为是一种沟通交流的艺术,这同时也为我们提高教学情境的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探索途径。
一是予以尊重和关注。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与关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反应如何,决定着一节课是否能够成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给予及时地反应和肯定;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要严格避免忽视或嘲笑,而应以正面积极地鼓励,让学生再继续努力;教师还应与每一名学生进行积极的师生间沟通与交流,对学生正确的想法和做法,要认真地倾听和主动地接受。应该说:教师本身具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决定着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协调、互相信任程度和合作关系的质量,也同时决定着对学生学习情感唤起程度的高低。只有教师从每一个细节上去尊重和关注每名学生,才能使学生的自信得到不断增强,表达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他们的情感世界才能愈加丰富。
二是合理运用肢体语言。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形象性比较强的东西兴趣浓厚。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形象的肢体语言,不仅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还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我们可以摸摸他们的头以示安慰;对学生出其不意的回答,我们可以睁大眼睛,让学生稳定下来继续反思等等。实质上,教师的肢体语言,是教师内在情感的传递,当学生感受到教师肢体语言的暗示时,就会充满自信,不断努力,始终保持着浓郁的兴趣。
三是恰当反馈与鼓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要,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信和勇气。通过善意的评价和及时性评价,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内驱力,使学生产生乐学的心理;及时性地进行评价,细致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抓住契机,适时评价,做到在正确处激发潜力,在错误处激发信心。既要以点带面,又要注重过程性跟踪,既要恰到好处,又要据实不夸。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教师的激励下,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⑴汤贞.浅谈情境创设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资源.2012年第11期;
⑵葛金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J].学生之友.2011年第09期;
⑶孙丽娟.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07年1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情境;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前提。
1、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应以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维持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不断地变换刺激角度,使学生通过新鲜的刺激,全方位、多侧面地接收信息。例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可借助小学生所喜爱的童话“七个小矮人”的图片中来找到变化规律,学生就会感到一种新鲜感,学习兴趣也会立刻被激发出来,然后再导入到《7的乘法口诀》教学,势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会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性,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成倍提高。
2、要从学生的学习入手。
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应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实境中,如何灵活地把握好这个尺度,却是很难的。记得特级教师徐斌曾说过:生活化情 境应是有选择的,即要具有现实的、有意义的并富有挑战性的,应具有浓浓的数学味,要避免虚幻和幼稚化倾向。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情境是否有效,应看能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关注你所创设的情境,能否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因此,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时,要紧紧围绕课的教学目标,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能够及时灵活地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比如:在教学《24小时计时法》时,只靠演示是无法使学生透彻理解的。假如我们及时地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让学生说说新闻联播的播放时间,并且仔细观察屏幕上所显示的时间,学生立刻会融会贯通,理解了本节课内容。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创设平等氛围为基础。
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保障教学目标顺利实施的基础条件。教育心理学认为:人在心理上受到愉快的刺激时更易接受事物。因此,有经验的数学教师总是在课堂教学开始的前几分钟,热情地与学生进行师生问好,与学生一起做好课前准备,引导学生在课桌上应摆放哪些与学习相关的用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告诉学生们在课堂上发言要大胆,看谁争取的机会多,怎样才能引起老师在课堂上注意你,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给学生介绍怎样做才是一位聪明的孩子,才是一个善于思考,尊重别人,倾听他人发言,不打断别人的发言的好学生,给学生以更多的鼓励;或者让学生猜猜今天的学习内容,说说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明白信息的收集途径;与学生一起商议唱哪首课前歌好,让学生把心情调整到最佳状态等等。只有师生关系达到融洽互通了,才能会出现课堂上的和谐氛围,也真正地才能使整堂课始终处于一种温馨自然的状态。
三、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改进交流方式为重点。
之所以说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其解释为是一种沟通交流的艺术,这同时也为我们提高教学情境的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探索途径。
一是予以尊重和关注。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与关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反应如何,决定着一节课是否能够成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给予及时地反应和肯定;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要严格避免忽视或嘲笑,而应以正面积极地鼓励,让学生再继续努力;教师还应与每一名学生进行积极的师生间沟通与交流,对学生正确的想法和做法,要认真地倾听和主动地接受。应该说:教师本身具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决定着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协调、互相信任程度和合作关系的质量,也同时决定着对学生学习情感唤起程度的高低。只有教师从每一个细节上去尊重和关注每名学生,才能使学生的自信得到不断增强,表达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他们的情感世界才能愈加丰富。
二是合理运用肢体语言。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形象性比较强的东西兴趣浓厚。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形象的肢体语言,不仅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还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我们可以摸摸他们的头以示安慰;对学生出其不意的回答,我们可以睁大眼睛,让学生稳定下来继续反思等等。实质上,教师的肢体语言,是教师内在情感的传递,当学生感受到教师肢体语言的暗示时,就会充满自信,不断努力,始终保持着浓郁的兴趣。
三是恰当反馈与鼓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要,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信和勇气。通过善意的评价和及时性评价,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内驱力,使学生产生乐学的心理;及时性地进行评价,细致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抓住契机,适时评价,做到在正确处激发潜力,在错误处激发信心。既要以点带面,又要注重过程性跟踪,既要恰到好处,又要据实不夸。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教师的激励下,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⑴汤贞.浅谈情境创设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资源.2012年第11期;
⑵葛金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J].学生之友.2011年第09期;
⑶孙丽娟.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0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