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雪山的召唤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shuang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河洛大地儒风盛行,建安风骨的曹植以洛水为背景,写下了情思绻缱的《洛神赋》。
  自幼游荡在三门峡和洛阳之间的王罡,虽然在北京求学和生活了20年,骨子里依旧荡漾着中原士大夫对现实的责任和豪气——这也成为他选择援藏的内驱因素。
  在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学习时,王强院长的一句话对他影响至今:“必须要有充盈的人文底蕴。”刘树勇教授的教诲更接地气“人得多考虑脖子以上的事情。”
  “重点是一种情怀”。没进藏之前,王罡对西藏所有的印象都停留在图片上,冰雪的洁白和世界第三极的一草一木,以及那片土地上悠久而迷人的文化,都深深吸弓|着他。他觉得那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一直触摸不到。但当他刚到拉萨时,那些从小在电影和文字中,累积起来的印象开始重组,具象成机场高速路旁丛丛的青稞、茫茫的原野和巍巍的高山。
  特别是看到巍峨的布达拉宫、一排排藏式建筑以及行走在八廓街藏族同胞们的眼神时,他觉得非常熟悉,“心中的向往一下就出来了,仿佛见到了在梦中似曾相识的老友”。
  而他所说的情怀,在接触到了真实可感的西藏之后,那种远方的魂牵梦萦发生了质变——如同他在《站在藏地》一诗中写道:“很多人选择在藏地遗忘,仿佛重生”。

让绩效管理生根发芽


  作为北京市第八批援藏干部,王罡明白他肩负着责任而来,,一定要为当地做点事情。
  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和拉萨市财政局的领导,在得知这位全国小有名气的绩效专家来援藏后,就想让他在拉萨的财政系统主抓绩效管理。
  长期在北京市财政局绩效考评中心工作的他发现,地处高原边疆的拉萨,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和各类税收优惠政策管理愈加规范,当地的财政收人压力陡增,但是精准扶贫、民生社保、环境保护等刚性支出只增不減,在这种情况下,实施绩效管理显得更加迫切。
  然而,西藏自治区和拉萨市实施绩效管理的各项基础都非常薄弱,结合拉萨的实际,他提出了拉萨市预算绩效管理的三年规划发展蓝图,为拉萨市财政局预算绩效改革提出工作思路。此外,还构建了一整套符合拉萨实际并较为领先的工作制度,并编纂成册,为拉萨市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填补了西藏绩效管理的空白。
  刚开始推进预算绩效改革时,绩效管理在拉萨还是新鲜词,王罡心里很清楚,要将绩效管理观念深入人心,必须从理念上慢慢地培育。
  为此,拉萨市财政局多次召集全局人员举行预算绩效管理培训,在2018年,王罡带领11同事到北京市财政局学习,并联系国内知名的绩效管理专家进藏授课,开展了3次预算和绩效进藏讲座活动。
  与此同时,王罡在西藏自治区各地市、区直所有预算部门、区委及政府办公厅、拉萨市各单位预算部门,开展了系统的绩效管理讲座,备受好评。他还远赴尼木、当雄等偏远县讲座交流。2016年年底,西藏自治区组织各地市预算部门近500人,参加了王罡的绩效管理讲座。
  2017年,通过选定12个市级部门作为试点部门,开展了第一批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试点;2018年,在试点的基础上,按照“十九大”的要求,将所有一级预算部门门全部纳人预算绩效管理范围。自此,拉萨财政进入了绩效管理时代。

绩效管理见效益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到了决胜阶段,西藏正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奋勇前行。王罡说,作为一个党员干部,要切实投人到国家精准扶贫的工作中,打好扶贫攻坚战。
  王罡到西藏后的第二、三年,到了第二个驻村点——位于西藏拉萨市林周县最偏远的唐古乡江多村,距离拉萨市200多公里,但需驱车五个半小时,要翻越一座大雪山,再沿着一个峡谷走到一个雪山的脚下才能到达,交通非常不好。
  在王罡看来,他从北京来,代表了北京,面对如今依然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就在想怎么能让所有的老百姓脱贫。“经过这些事,我才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脱贫攻坚战,不攻坚怎么能让这些藏族同胞过上好日子呢。”
  王罡说,“这也是我来到拉萨后在财政系统推动绩效管理的根本原因,绩效管理是为了中央的和国家的精准扶贫的资金,能够真正地实现精准扶贫的目的。”
  “进行事先绩效评估更加重要。”王罡说,通过绩效管理,我们可以评估每一笔精准扶贫资金是不是发挥效益了,是不是起到了精准扶贫的作用,国家的财政资金和每位纳税人的贡献,一定要切实发挥作用。

我们平时喊他罡哥或老师


  拉萨财政局的肖伟利提起援;藏的前副局长王罡,口气非常亲切:“我们平时都喊他罡哥或老师。”
  同时他还提到,王罡来了之后,不仅给拉萨财政局带来了绩效管理的新理念,同时还在全局的团队文化建设上下了不少的力气。
  王罡在拉萨期间,经过拉萨财政局党组的研究决定,确定了“尚德、创新、精筹、高效”的拉萨财政人精神。同时,还把财政人精神做成了标语,作为拉萨财政人的工作动力。
  “拉萨财政局的干部职工平
  时走进办公室、饭堂都能看见这些标语,时刻感觉到作为一个拉萨财政人的骄傲和自豪,给了大家工作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肖伟利说。
  由于平时财政局的工作比较忙,同事之间的关系并不算活跃,为了增进拉萨财政局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团队的集体精神,王罡亲自担任总训练师,通过开展活动全程引导大家思考,增进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
  除此之外,援藏期间王罡还.组织了两期厨艺大赛,在局里营造团结向上、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如今,也成为了传统,并一直延续至今。
  每当回想起这些活动,肖伟利认为,这不仅是一种训练,还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帮助我们学会了在工作中如何与同事沟通,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的特长,促进了彼此之间的默契,让大家更像一个温暖的集体。   談及对王罡援藏期间的印象,与他接触比较多的程谦谨评价道:王罡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上有很多的新理念,更多灵活的工作方法。而在生活上,他像一位大哥一样,帮助我们团结友爱,在一起有互动、有娱乐。“平时聊天时,他也给我们传递一些正能量的东西,有时候给我们讲一讲中国的历史,讲一讲当前的社会发展状态。”程谦谨说。
  而对于同事们的赞誉,王罡,谦逊地笑了笑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

站在这里,就是奉献


  援藏期间在工作之余,王罡写了几百首诗,被大学同学笑称“最懂绩效管理的诗人”。“在这里,学会敬畏,练习沉淀”——王罡觉得援藏的这三年,于他而言就是一个破茧的过程。“从北京到偏远的高原,高原反应带来的缺氧、一夜一夜睡不着的感觉,就像脑仁里有东西在啃,不来西藏是感受不到的。”王罡说。
  “现在虽然回到北京来了,但我常常会回忆起高原,回忆起那段生活,虽然有些艰苦,但是很难忘。”
  在王罡看来,个人的岁月,能够参与到国家的整个大事之中,能有幸参与到国家精准扶贫的事业中,还是很自豪的。不管走到哪里,再回想一下都是一生的幸福。
  作为王罡援藏期间工作的第一见证者,拉萨市财政局书记旦增曲扎回想起这位刚结束援藏的同事时,至今还印象深刻,“拉萨的财政绩效管理工作能够迅速走在自治区的前列,离不开王罡同志的辛勤付出;拉萨财政的文化建设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其中也融入王罡同志的无私奉献与款款真情”。
  结束采访后,拉萨市财政局的肖伟利通过邮箱发来一个拉萨财政局的同事们欢送王罡时做的PPT,和我说这个最能代表同事们对他的感情。其中有一首改编的诗,里面写道:
  这个时代说起理想,
  或许有人不屑,
  有人鄙夷,……
  而他,
  孩童似的宁愿相信,
  真的会有信仰使然,……
  他为什么而来,
  或许是雪山,美丽的期盼。
  他为什么而来,
  或许是使命,
  神圣的信念。
  他为什么而来,
  或许是责任,
  无言的召唤。
  他为什么而来,
  或许是那一排排藏居,
  那一道道山川,
  还有那一双双渴望的眼。
  卑微或者高尚,
  其实全都不重要。
  站在这里,
  就是奉献。
其他文献
当你拜访藏族人家,常常可以看到厨房、客厅陈列了各种各样的食器,这些食器不仅仅是食物的载体,更承载着高原人民平凡生活中的饮食文化。  当高原上的牧人们利用有限的动物材料制作出骨器和皮具时。高原上的农人正用一双双手捧起泥土,开始创造出各式各样的生活用陶器。距今约4000~5000年卡的若遗址位于澜沧江畔,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海拔最高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早在数千年前,居住在澜沧江畔的卡若村民们就掌
北京的冬天,草木凋零,杨树与桦树的枝条在惨白的日光下雪般凛冽、银般闪亮,只有红墙间的松柏依旧郁郁葱葱,香气愈发苍冷 。张小康经过万寿寺西边的一所肃穆的老宅子,隐约有熟悉的感觉,停下了脚步。  她打量着這座高大寂静的建筑,问看门大爷:  “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座庙。”  “您知道它原来是什么吗?”  “听说过去是个幼儿园,是归部队的。”  张小康的心一下就紧了,目光慢慢扫过灰色的瓦片,风化脱落
拉丁學名:Duchesnea chrysantha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匍匐茎长30~50厘米,有柔毛。小叶片菱形、倒卵形或卵形,先端圆钝,有时具凸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钝或锐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近无毛,下面疏生长柔毛。花直径5~15毫米;花瓣倒卵形,黄色,先端微凹或圆钝,无毛;花托在果期粉红色,无光泽。瘦果卵形,红色,具多数明显皱纹,无光泽。  生活习性:花期5~7月,果期6~9月。产陕西、
必打卡殿堂  措钦大殿  措钦大殿是扎什伦布寺的主殿,为寺内最宏伟的建筑。大殿前部是大经堂,经堂的中央是班禅大师的宝座,经堂后面有三间佛殿,释迦牟尼佛殿居中,西侧为弥勒殿,东侧为度母殿。殿门外是由回廊围成的院落,是寺院的讲经场。  强巴佛殿  强巴佛殿矗立于扎什伦布寺西侧,近30米高,殿内供奉着世界最大的强巴佛镏金铜像。大殿庄严肃穆,分为莲花座殿、胸部殿、面部殿和冠部殿等五层,层层收拢高出。从大殿
在圣湖巴松措的尽头,隐藏着一座古老的村庄——措高村。  这是西藏自治区第一个历史文化名村,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同时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殊荣。  2018年,西藏人文地理杂志社发起“措高村传承与活化”项目,从5月到11月,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教师、学者、摄影师、记者、大学生和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从社会调查、村落绘图、拍摄等各个视角,探访并呈现出了措高村独特而深厚的魅力。采
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学术界尚无关于西藏地区佛教石窟寺遗存发现的报告,这一地区一直成为从南亚印度、西域到我国内陆地区佛教石窟寺分布链条上的一个缺环。1992年,随着东嘎·皮央石窟的调查发现,尤其是其中东嘎第1、第2号石窟以其宏大的规模和保存精美的壁画,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日本学者曾以“高原敦煌”的美誉盛赞西藏石窟艺术的高度艺术成就。  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属于古格故域,是历史
罗氏马先蒿,多年生草本,高7~15厘米。茎黑色,纵沟中有成行的白毛。叶基出者成丛,茎生者常3~4枚轮生;叶片披针状矩圆形至卵状矩圆形。花序总状,常较紧密;花2~4朵轮生;苞片叶状;花萼钟状,外被白色柔毛,前方极微开裂,齿5,后方1枚较小,密被长柔毛;花冠紫红色;果实卵状披针形,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和西藏东部。生于海拔3700~4500米的高山濕草甸中。
西藏历史上,所有大德高僧,都要求精通“大、小五明”,释迦牟尼口述各种经典时,便有这样的说法:“欲成圣者,须通十明。”所以一般而言,西藏历史上的佛教大成就者,也是藏医学大成就者。而藏医学大成就者,也均为佛教的大成就者。  藏医学与佛教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决定了藏医学的价值取向,将作为医学的利众性和佛教的信仰合而为一,对藏医行医中,为病人诊断、治疗等,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行医是一种修持  作为世
张超  ’98雅漂队大车司机兼队员  1998年34岁,四川雅安。职业司机  2008年44岁,四川绵阳。职业司机    前些天,原雅漂队罗浩从北京打来电话,叫我写一篇纪念雅漂十年周年的文章,我推辞再三,但对方态度坚决,我也就只好难为自己了。    当年,作为雅漂队里唯一的司机,本来是单纯的雇用和金钱关系,可在与雅漂队员相处的半年时间里,我慢慢变成了队员。我亲眼见证了这群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在残酷现
长江上游正在经历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的演变,并且还在通过全球气候变化、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积累隐患,像癌症病变一样不断扩展。长江的命运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南源当曲      进入当曲以前,看到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沼泽水网,我的心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不断地询问有关人士,搜寻各方信息,其中一个朋友的讲述更让我后怕: 他去年和我们现在基本同一时间驾驶一辆崭新越野吉普试图进入当曲源区,在路上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