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运用于学科教学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把语文学科教学新理念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表达出来,也成为当前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但是,教师能否理解和把握其内涵是决定网络学习平台质量的关键因素。
案例一:某校一位女生,在教师的倡导下开始尝试网络学习,她按照教师的要求,在网络上搜索、浏览与学习有关的网站、网页,阅读教师推荐的文章书目。她的家长告诉老师,现在她的孩子上网聊天、游戏的时间明显少了许多,可是时间不长,该女生最近好像又回到以前的状态,上网学习的现象基本消失。教师课后向这位女生了解情况,她说:“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方式很新鲜,但是时间长了,越来越觉得一个人读没有意思,有些问题想与人交流都没有机会,因此这种新鲜感也就没有了,觉得很无聊。”
案例二:王老师是一个善于研究学习方法的人,他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积极开展把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于是他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并率先在学校开展网络学习平台构建的实验,他精心选择优质的学习资源,向學生提供合适的网络学习内容,每次学生都能响亮地回答:“我们阅读了”“我们做作业了。”然而,一学期下来,他对学生的反馈却仍然停留于此。
案例思考:两个案例带给我们一定的思考。第一个案例告诉我们,学生对网络学习还是有新鲜感的,尤其是网络学习的环境开放、形式自主、内容多样的特点最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生之所以不能保持学习的新鲜感,逐渐对学习感到无趣、无聊,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引导和合作,所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平台的建设必须要考虑自主与互助相结合。
在第二个案例中,我们看出王老师的确对教学有一定的研究并付诸实施,教师在资源的选择与提供上,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从实施的过程看,学生的网络学习始终缺乏教师的引导和合理的监控,学生同样会因为长期无交流互动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必须加强教师的参与度,及时与学生互动,及时反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放任自流,学习由学生单向承担。
鉴于此,我们认为,以下三大网络平台的构建值得参考。
一、工具型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工具型学习平台体现工具性特点,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媒介,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多样的学习手段。其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具体、简便、可操作,教学介入更多的情境、想象、感悟、思维等活动元素,从而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百度、Google等就是属于这样的工具型学习平台。
当然,我们需要的是语文学科和网络平台的交互作用,而不是纯粹的网络学习,因此,我们所追求的平台知识更加集中,内容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它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而精心编制的相关图文、视频等信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能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比如,关于拟人的修辞手法,学生进入这个平台就可以看到相关名词解释,从而掌握知识点。如果有些知识查找不到,还可
以在平台上发布未添加的知识空白,让教师或其他学生互助补充。这就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二、资源分享型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尽管开放的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很丰富,且具有共享性、无限性、时代性等特点,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便利,但是,网络的不利信息也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分享型平台可以让学生打破时空限制,自主选择不同类型的资源库,根据需要选择学习内容。
比如,主题类的视频、微课等,体裁类的图片、微型书屋等,题材类的写作素材的图文素材区等。教师应保证资源的不断更新和补充,保障学生始终有可选择的新鲜的学习资源。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学习需要,不断筛选资源信息,并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且在分享中形成知识的内化,获得新的知识。
三、互动反馈型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我们知道,常规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师的引导、作业反馈及讲评的形式构成,基于此,需构建一个反馈型互动学习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要精心准备一些有趣的反馈练习。例如,在名著阅读完后,可以根据名著内容设计一些通关游戏,实现人机对话,以过关的形式检验学习效果;其次,在名著阅读后设计一些判断性的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能知道正确率是多少,还有哪些欠缺的地方,在自我评估中不断纠正和完善自己的操作;再次,建立教学主体之间的互动平台,即建立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联系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及时的质疑、解答、反馈、调节,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自主的、开放的学习舞台,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有目的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动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沭阳如东实验学校(223600)
案例一:某校一位女生,在教师的倡导下开始尝试网络学习,她按照教师的要求,在网络上搜索、浏览与学习有关的网站、网页,阅读教师推荐的文章书目。她的家长告诉老师,现在她的孩子上网聊天、游戏的时间明显少了许多,可是时间不长,该女生最近好像又回到以前的状态,上网学习的现象基本消失。教师课后向这位女生了解情况,她说:“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方式很新鲜,但是时间长了,越来越觉得一个人读没有意思,有些问题想与人交流都没有机会,因此这种新鲜感也就没有了,觉得很无聊。”
案例二:王老师是一个善于研究学习方法的人,他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积极开展把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于是他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并率先在学校开展网络学习平台构建的实验,他精心选择优质的学习资源,向學生提供合适的网络学习内容,每次学生都能响亮地回答:“我们阅读了”“我们做作业了。”然而,一学期下来,他对学生的反馈却仍然停留于此。
案例思考:两个案例带给我们一定的思考。第一个案例告诉我们,学生对网络学习还是有新鲜感的,尤其是网络学习的环境开放、形式自主、内容多样的特点最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生之所以不能保持学习的新鲜感,逐渐对学习感到无趣、无聊,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引导和合作,所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平台的建设必须要考虑自主与互助相结合。
在第二个案例中,我们看出王老师的确对教学有一定的研究并付诸实施,教师在资源的选择与提供上,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从实施的过程看,学生的网络学习始终缺乏教师的引导和合理的监控,学生同样会因为长期无交流互动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必须加强教师的参与度,及时与学生互动,及时反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放任自流,学习由学生单向承担。
鉴于此,我们认为,以下三大网络平台的构建值得参考。
一、工具型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工具型学习平台体现工具性特点,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媒介,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多样的学习手段。其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具体、简便、可操作,教学介入更多的情境、想象、感悟、思维等活动元素,从而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百度、Google等就是属于这样的工具型学习平台。
当然,我们需要的是语文学科和网络平台的交互作用,而不是纯粹的网络学习,因此,我们所追求的平台知识更加集中,内容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它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而精心编制的相关图文、视频等信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能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比如,关于拟人的修辞手法,学生进入这个平台就可以看到相关名词解释,从而掌握知识点。如果有些知识查找不到,还可
以在平台上发布未添加的知识空白,让教师或其他学生互助补充。这就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二、资源分享型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尽管开放的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很丰富,且具有共享性、无限性、时代性等特点,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便利,但是,网络的不利信息也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分享型平台可以让学生打破时空限制,自主选择不同类型的资源库,根据需要选择学习内容。
比如,主题类的视频、微课等,体裁类的图片、微型书屋等,题材类的写作素材的图文素材区等。教师应保证资源的不断更新和补充,保障学生始终有可选择的新鲜的学习资源。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学习需要,不断筛选资源信息,并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且在分享中形成知识的内化,获得新的知识。
三、互动反馈型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我们知道,常规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师的引导、作业反馈及讲评的形式构成,基于此,需构建一个反馈型互动学习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要精心准备一些有趣的反馈练习。例如,在名著阅读完后,可以根据名著内容设计一些通关游戏,实现人机对话,以过关的形式检验学习效果;其次,在名著阅读后设计一些判断性的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能知道正确率是多少,还有哪些欠缺的地方,在自我评估中不断纠正和完善自己的操作;再次,建立教学主体之间的互动平台,即建立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联系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及时的质疑、解答、反馈、调节,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自主的、开放的学习舞台,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有目的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动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沭阳如东实验学校(22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