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默读”技法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633426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比较重视,而忽略了默读的作用,导致相当一部分中学生还像小学时那样,习惯于大声朗读,默读能力很差,甚至连做数理化题时也要将题目小声读出来,缺乏一定的默读技巧。大多数学生只能机械地朗读题目,分析思维能力很差,常因未能好好理解题目而失分,這说明默读教学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也是一个需要我们教师重视的环节。
  默读,是不出声的阅读,是学生具有一定朗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阅读方式,是学生独立阅读的主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课堂上应该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从而为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品味、揣摩、领略文章的内容提供条件,提高同学们的阅读速度。默读不受时间、地点、场所的局限,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运用方便,范围极广。
  默读过程就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采取一定的默读方法能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知作者对文章的情感。
  一、多次默读勾画批注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生默读的同时引导学生一边默读文章,一边用各种符号或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勾画。如教学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较长的课文时,第一次默读可进行限时训练,让学生结合背景资料快速预习默读,并对文中的生字词、妙语佳句或重点语句进行勾画,迅速把握文章内容,认识文中的生字词。第二次设疑默读,在初步了解基础内容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要求学生在五至十分钟内思考默读,弄清楚阿长与《山海经》的关系,以及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勾画“我”对阿长情感态度的语句,体会作者对阿长情感态度的变化。第三次是教师讲解后再引导学生默读,要求学生在此次默读时勾画出文章的重点语句,分析句子或词语的表达效果,从而培养学生默读的速度,加强其理解文本的深度。
  二、默读与朗读结合运用
  默读和朗读是阅读文章的两项重要技能,是学生从事学习和工作的两项基本功。就文体而言,诗歌、韵文、抒情散文、剧本等多适于朗读,而文字艰深的议论文、杂文则多适宜默读。但有的课文需要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满怀的情感,同时也需要默读来静静思考文章的寓意。例如,在教学宗璞的《紫萝藤瀑布》一文时,文章中作者对紫萝藤花的描写细腻,有层次感,运用了较多丰富奇妙的比喻和拟人修辞,可谓精彩传神。这部分可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语言之美,读出紫藤萝花的繁盛以及作者对紫藤萝花的喜爱之情。当解读了作者对紫藤萝花的回忆后,作者的情感开始有了变化,这部分内容就可以让学生默读静思: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有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为什么又会有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通过默读产生静思,花和人一样,花开花谢如同人生命运的浮沉,花荣花枯暗示了时代社会的兴衰,从而由花及人,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三、默读与思考并行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指出默读的目的,对文本进行由表及里的剖析,从而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内在蕴涵。例如,引导学生对郑振铎的《猫》中倒数第五段进行思考时就需要默读:“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在默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死十分难过?为什么“我”会妄下断语?为什么“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刺“我”良心的针?回头再默读第三只猫的经历就不难发现作者对第三只猫着墨最多,文中作者仅根据一点可疑的迹象就得出主观的臆断,伤害了无辜,所以第三只猫最让作者忏悔和内疚,难以忘怀。
  四、对比默读识效果
  对课文中重点句子的讲解可灵活运用比较法,改变词序或进行句型变换,让学生作比较默读,可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如梁实秋的《鸟》一文中:“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一句与另外一句:“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比例匀称,不多不少,那样的胖瘦合适”对比,在默读比较的基础上,教师再补充宋玉《登徒子好色赋》里对美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描写和曹植的《洛神赋》对美女身材评价的典故,学生便能从中感受古朴典雅的语言特色。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任何一种能力和习惯都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学生在默读时与文本对话就是在倾听作者的心声,填补作者留下的想象空间。默读需要教师的指导,当然,“读无定法”,教师可根据教材的不同文体、内容和特点,因文而异,通过默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四、结合传统节日,体验经典文化情结  中华传统节日是华夏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教师应教导学生记住这些传统节日,了解这些节日的由来、内涵及意义,并永远传承下去、每当节日到来的时候,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一些纪念活动,向学生讲述节日的来龙去脉,梳理、整合有关节日的诗文,讲述我国传统节日
期刊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时的探索、发现、刨根问底,虽然稚气可爱,却反映了学生希望了解外界奥秘的求知欲望。在习作课上写童年趣事时,教师应怎样指导才能促使学生写出趣意呢?  一、聚焦有趣,生动描述  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审题,从题目来看,这是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习作,而且这件事不是随便的一件事,而是发生在童年里的一件“趣”事。童年是最快乐的时光,与父母的亲情、同伙伴的友情同样很有趣,是一种“情趣”。在动笔之前教师
期刊
《寡人之于国也》(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③)开篇写梁惠王自夸“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并以“移民”为例证明邻国“无如寡人之用心”。梁惠王虽“勤政”,却效果不佳,因此问孟子“何也”。孟子对答:“王好战,请以战喻。”并以“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问梁惠王的看法,梁惠王马上回答“不可”。接着孟子说:“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有從教者认为,这里的文意似乎有点不顺畅:既然梁惠王说不可以五十步
期刊
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写文章通常是按记叙文写作的常规模式(按起因——经过——结果顺序写)来构建的,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便于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但它也有缺点,就是不便于自由表达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观点,不便于把情感写细,把观点说透,把文章写深入。进入高中后,同学们的情感更细腻、更丰富了,其思想也更活跃了,要灵活深入地阐释自己的思想观点就必须改变原有的写作模式,就需要学习“以联想为核心”的散文写作和“以观点
期刊
本次习作把画“自画像”与“自我介绍”紧密结合起来,是一次非常有趣的校本新体验作文。本次习作从学生最了解的对象出发,通过读例文、观察自己和图文结合的方式,初步引导学生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自己,让学生在写作、绘画、设计制作的实践活动中锻炼表达能力,感受习作乐趣,增强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新课标强调要珍惜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和真实情感,但多数学生在表达时常令自我介绍
期刊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上述目标呢?笔者认为,写作技巧固然对文章写作有一定影响,如果用得好,文章会增色不少。但是,決定文章质量好坏的核心标准不应该是写作技巧,而应是写作主体的内在的动力和需要以及写作思维。  如果写作主体能够突破写作观念上的藩篱,抛开所谓的写作技巧对写作的束缚,激发写作主体的内在动力和真实需要,注重思维品质的塑造,那么对学生而言,写作将会是一件令人愉快的、充满自觉性的、全新的体验之旅。写作
期刊
三、分层教学,循序渐进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提高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为此,笔者根据初中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分年级、分梯度科学地制订了行之有效的计划。  初一阶段主要是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写作,侧重点在于记叙文的写作训练,力求做到写人记事具体生动,入情入理!  初二阶段要使学生能够写出较复杂的记叙文、简单说明文和议论文,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初三阶段的学生应能够较为
期刊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之根,现行语文教材文言文占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可见教育专家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程度。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学生对文言文掌握得不是很好,考试时文言文丢分最为严重。如何才能扭转这一局面呢?笔者尝试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从教着手,教得有趣  无须讳言,在当前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较严重的“满堂灌”的现象。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凝滞,枯燥乏味。歌德曾说:“哪里没有兴
期刊
在师范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对笔者说:“想要拥有优秀的学生,你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笔者牢牢记住了这句话,也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  一、做一个有事业心的语文教师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当优秀教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作为一个在教学第一线将近二十年的老教师,笔者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教学当作一种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教学生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
期刊
在了解我校高效课堂的现状推进情况后,笔者对我校语文教师作了问卷调查,百分之百的教师都有各自的教学模式,即我校已经推了五年的“三阶段七环节”的教学模式。“三阶段”是指课堂结构分三个学习阶段,即准备阶段、学习阶段和巩固阶段。其中准备阶段包括旧课复习和创设情境两个环节;学习阶段包括尝试、归纳和自我展示三个环节;巩固阶段包括课堂练习和反馈矫正两个环节。  目前我校在推进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有的阶段不完善,有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