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记录人类共同心愿:自由与和平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lyzhang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妮日记》,这部震动了世界,触动了人心的伟大日记,让人们永远记住了生活在孤独和恐惧中的14岁少女那鲜活的形象,记住了她对生、对自由的渴盼和对和平的向往。而《安妮日记》的主人公,是“我想死后还能继续活下去”的安妮·弗兰克。诚如她自己所言:“没有日记,也就无我。”今天我们又读到了安妮的同龄人古德隆·希姆莱的战时日记。虽然两人出身不同,经历迥异,但她们的愿望却是惊人的相似——热切地渴望和平与自由。
  安妮1929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开始疯狂迫害犹太人,弗兰克一家逃居荷兰;二战爆发后不久,法西斯占领了荷兰,犹太人又遭到残酷迫害,安妮一家躲进一间密室,后被告发,进了集中营,刚过十五岁的安妮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安妮在隐匿期间写下的日记,描绘了充满阴郁、苦闷、恐怖、淘气、梦想与成长的“密室青春”。而古德隆1929年生于德国慕尼黑。她的父亲是纳粹德国党卫队和秘密国家警察头子、纳粹党魁海因里希·希姆莱。古德隆日记始于1941年夏,记有家人对她的期待、周围发生的事及她从大人谈话中的所闻,还录下她蜷缩于自身小世界的孤独和对形势急转直下的无奈。
  这两位同龄少女在战争时期都在日记里记下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乐观与自信。安妮从心底里呼喊:“放我出去,到有新鲜空气和笑声的地方去!”(1943年10月29日)古德隆在1943年11月1日写道:“林登菲希特以后准归我所有”,表明她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天地。她又在1944年7月15日写道:“运动场上正在筑地下掩体,挺可怕的,闹哄哄地没完没了。还有,老见到那些犯人,我们也就不能去那儿玩了”,因为战争而失去了自由和快乐,对战争的厌恶之情溢于言表。安妮在1943年6月15日写道:“收音机是我与世界的唯一联系,真的!……振作起来,形势定会好转!”1944年6月6日再次写道:“但愿我们能振作起来,再次鼓足勇气,使我们变得坚强。”1944年7月21日则写道:“形势终于转好,我们有望了!一点不假,形势很好!”频频传来的捷报,带给安妮的是如狂澜般的惊喜,因为被禁锢已久的她重获自由的心愿终于要成为现实了,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激动人心的因子。古德隆在战事每况愈下时写道:“遗憾的是,不少德国人已不再相信会胜利。”(1943年11月1日)“爸爸说,我们还相信我们会胜利的。我……必须这样认为,而且我也这样做了。”(1944年7月15日)“昨天元首发布一日令,情况也许会有好转,我对胜利又坚信不移。”(1945年4月18日)古德隆还是那么天真,那么自信,那么乐观,对战争充满着胜利的幻想。只不过她是站在战争的始作俑者一边,把赌注下在根本无望的“战争胜利”上。
  两个少女几乎同时记录了何样的历史事件,也记下了她们各自对人生和战争的看法。安妮是受害者,她的日记表达了她对法西斯和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渴望。古德隆·希姆莱则是其父希姆莱的崇拜者。随着德军的后退,解放的临近,希望的阳光更多地射入安妮的密室,投入她的日记里,而失败的阴影则越来越多地笼罩在古德隆行将崩溃的世界里。
其他文献
流年碎时引领命运的纵线,青春是纵线上连绵的点,这些点氤氲着希望,撑起我们闪亮的未来。  上一个路口已经沉淀为一扇阖扉缄默的门,在星光渐起的夜晚,寂寞地茕守。邡段老去的时光,摊开它掌心的脉络,我清晰地看见镌刻在里面的深深的年轮,紫陌茌苒,冰澌溶泻,新桐初露,助长了我的惆怅。沉沉月华敛去悲凉,而那些催人泪下的离愁别绪,在门前夜夜笙歌。一道时间的缝隙穿透了它,阢陧殆尽,我回首,粲然迎接下一个路口。  这
期刊
[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    人物传记阅读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个常考内容,综观近两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题,笔者发现选这种阅读的机率有上升的趋势。如2007年高考宁夏海南卷选了《叶圣陶在四川》这篇传记,2008年高考江苏卷考的人物传记是《晚清学人杨守敬》。2008年高考宁夏海南卷考的是《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山东卷所选的人物传记是《我所认识的梁漱溟》。特别是2008年,全国18份高考语文试
期刊
贾平凹说:“真正好的散文,不在于它写了什么,告诉了读者多少东西,而在于让读者想到了什么,有多少唤醒。”周克武的《月是故乡明》就是这样一篇好文章。  客观地说,无论何处的月亮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人附着在月亮之上的情感。作者不吝笔墨,大事渲染故乡的月光盛宴,缘于对故乡明月的极度喜爱。那场景,简直就是一份作者恩赐给读者的视觉和精神的饕餮大餐,让我们沉醉于温柔的乡情乡恋之中而无法自拔。那明亮皎洁的乡村
期刊
岁月中,有一种另类的芬芳,叫书香。走进方叶的散文,沐浴着古典的清风,细细品味,静静享受,那份耐人寻味的美与芬芳,在心田流转,让人如痴如醉,惹人遐思无限。  读方叶的《泊》,你就如登上了一条古色古香的画舫,触目皆是古典的静美,船轻轻地摇,你的心也随之荡漾。他所写的景和物,皆是充盈着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意象。比如断崖野水、江雪秋月,比如荷香柳浪、渔火归帆,比如青箬笠绿蓑衣,这些山水风物被作者描绘成一幅幅
期刊
以一则两千字的文章,来写一位历经坎坷与磨难的母亲的一生,其篇幅和容量显然是不足的。然而,无论谁读这篇文章,都会产生一种发自心底的感动和一份无法释却的情怀。  浓于真——  作品以母亲一生的磨难、忍耐、不屈与牺牲,赞扬了母亲的伟大与坚韧,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了一颗蓬勃着母性之爱的崇高与不屈的心灵。  母亲是一位曾经历过“挥斥方道的激情的青年时代”,并在自己的历史论文和历史剧中一再为被封建文化窒息的中国女
期刊
散文《海上》反映了埋藏于冰心内心深处的人道主义的情怀和一个玲珑剔透的少女对于生命、自然与爱的深切的思索。对于文中的饱受着丧女之痛的老者,冰心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老人和孩童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在进入文字的世界以后往往具有多重的意蕴。在冰心的笔下:老人的形象象征了人类生命的“残缺”,老人脸上的泪水象征了人类在遭受了自然与社会的打击之后的无奈与伤痛。“人要是回到永久的家里去的时候,父亲就不能找他回来吗
期刊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说:“喜欢哪个诗人,完全是由于哪一种癖好。我想李白更为崇高,而杜甫更为伟大”,“但是不必表示什么歉意,恕我直言,我偏爱的诗人是苏东坡”。读完女作家方方的《喜欢苏东坡》,我们又一次在热情洋溢的字里行间体会到了那种不加掩饰的喜爱。  历来抒发喜爱苏东坡的诗文不计其数,而这一篇《喜欢苏东坡》仍能在众多文章中彰显特色,给人以平易清新之感,这源于作者坦率热烈的情感、行云流水的文字和
期刊
渐近故乡,是什么感觉呢?是荣归故里的自豪,还是落魄返乡的情怯?要么这两种都不是,只是阔别已久的思念与怀想?  去年春节期间,“春运”爆涨,千百万民工北上返乡,加上南方冰’雪肆虐,车站臃滞,道路阻塞,返乡之路被席卷的冰雪无情地斩断。看来“春节文化”,不仅是饺子、春晚和庙会,还应包括浓得化解不开的“故乡情结”。人为什么要“返乡”,与人为什么要“离乡”一样,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离乡”,是为了生存;“返
期刊
在《烛之武退秦师》(见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中,烛之武劝说秦王的那段话,十分精彩。烛之武抓住秦穆公贪婪的个性特点,以“利”为诱饵,逐层推进,最后终于水到渠成地实现了让秦军退兵的目的。为帮助同学们欣赏这段话,下面我们逐句分层次进行分析。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这是第一层。烛之武在谈话一开始,就欲扬先抑,似乎把自己置身事外,站在第三者的立场说话。这不光是为了打消秦穆公的戒备之心,还因为话中
期刊
沈从文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什么时候怍者的心“贴”不住人物,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作为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边城》正是“贴”住人物来写的典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册选了《边城》第三章到第六章,翠翠丰富而复杂的情思感想,总借绣口传出来。    一、翠翠话语的话中之话    两年前的端午节,当祖父问翠翠明天一个人去城里看划船怕不怕时,翠翠说:“人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