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茶人这个称号是一条耸立了无数高峰的山脉,对邵曙光而言,在攀爬的过程中,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她的心头:到底是她翻越了这座高山,还是这条山脉高高地托举了她?从“半路出家”到“误入茶途”,在这条茶人的路途上奔波几十年之后,邵曙光坦言,如今,尚可担个“准茶人”的名头而已。
如果说茶人这个称号是一条耸立了无数高峰的山脉,对邵曙光而言,在攀爬的过程中,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她的心头:到底是她翻越了这座高山,还是这座山脉高高地托举了她?从“半路出家”到“误入茶途”,在这条茶人的路途上奔波几十年之后,邵曙光坦言,如今,尚可担个“准茶人”的名头而已。
误入茶途
1985年,中国北京。
北京市市属商业单位的仓库集中区就在原宣武区广安门外大街沿着湾子一路向南的一条不宽的小街上。在计划经济时期,为了平抑物价保障供应,北京市一商局和二商局把包括茶叶在内的大量货物就储存在这里的仓库中,然后再成批地发往全国各地。这一年国家将茶叶从一类物资改为了二类物资。而此前,茶叶的主要销售渠道仅仅是伴随着防暑降温的福利品供单位集体采购和发放。
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的邵曙光被分配在隶属于当时兵器工业部下属的轻武器研究所工作。每天除了试验室就是靶场,和火药、枪支为伍,一杯茶和一杯清水在邵曙光的生活里没有什么区别。在一个终身制的单位里辛勤工作一生,或者是那个时代的特质,茶和轻武器,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永远没有交叉的可能。然而命运的车轮并不一定会按照既定的惯性前行,就像出生于军人家庭,做事雷厉风行的邵曙光无法预知几年之后,她会与茶这种烟水生就的草株细脉开始生命第一个真切的交集,并相互浸润一生。
1992年,中国北京。
早在1992年邵曙光就已经调任到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任中茶六部经理,中茶广东京达公司副总经理,中土畜进出口总公司中茶贸易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职务。尽管此时已投身在茶行业的业态当中并已经开始习惯喝茶,从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到浙江龙井等,她坦言始终保持着大众口味,最爱依然是安徽绿茶。“每天清晨一杯绿茶,人在这种青绿色的涤荡下才能真正地清醒过来。”
随着国家从根本上放开了茶叶市场,大量的私营茶厂如雨后春笋,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南方茶商便开始陆续北上开疆破土,而他们最先聚集的地方就是那条最初作为仓库集散地的小街—马连道。邵曙光看中了马连道这条十多年前的仓库街,在那里开设窗口,为中茶公司即将开创的内销业务开拓平台。
当时的中茶公司主业是茶叶出口,总部主要负责谈判与单证交割,出口货源由口岸公司齐备集港,只要抽查货物大样与小样相符,单单相符即可成交结汇。但是内销则需要亲自跑货源和销路,从未违背过领导安排的邵曙光再一次接下了这个苦累参半的工作,开始了轰轰烈烈地新一轮创业。十多年之后,曾经的仓库街马连道已经成为中国茶产业第一街,而邵曙光依然清晰地记着公司当年中茶旗舰店的位置。说到这里,她从沙发上前倾着身子伸长右臂为聆听者指引记忆中的方向,眼中闪着光,仿佛面前仍然是當年宽敞整洁琳琅满目店面。
邵曙光在中茶公司主管内销业务时,以实干出名的她带领团队做了全面的产品规划、CI设计、内销战略,其中涵盖的包装设计、标志创意乃至卖点剖析,对当时还没有完整产品概念的经营者而言,都是个绝无仅有的超前跨越。为了做好内销工作,邵曙光还专修了社科院的“商贸经济”研究生课程,为做好内销充电。她主抓内贸五、六年时间里,与北京的吴裕泰等内贸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王府井百货、崇光百货、仟村百货、家乐福、沃尔玛超市、首都机场等开设了多家中茶专卖店。
茶人当如是
2002年,命运再一次开始了一轮新的航道。在常务副总的岗位上,邵曙光遇到了一个事业必然阶段的临界点,要么去中土畜正在筹建的其他公司或总公司职能部门任职,相比中茶公司而言,无论是职务和待遇,这都将是另一个台阶。此刻,邵曙光第一次婉拒了领导的提议。第一次,她按自己的想法向领导提了意愿,把航向定格在一条从未有人愿意咫及的航线之上,原因只有一个—那些离不开的茶人。她的选择—到中华茶人联谊会担任秘书长。中华茶人联谊会是全国性的社团组织,商务部主管,是国家一级社团。邵曙光自此从内贸的清水衙门再转去做社团,开始了清茶一杯的生涯。
从事内销多年,除了中茶公司内部的圈子之外,邵曙光还发现茶行业内部的诸多被忽视却势在必行的前瞻性工作,而多年的访“茶”奔走,也让邵曙光有了太多的牵挂和不舍。茶人两个字更成为了一种精神的承载。
张天福老先生在邵曙光的职业生涯里是一个标杆样的人物。张老的一生在邵曙光的娓娓道来中如影像般在眼前闪回:张天福先生出身名医世家,是家中的独子,上个世纪20年代放弃学医报考了农学。自此,一生沉浸茶海。他创办茶校、茶研究所、发明制茶机。即使是在他下放茶厂劳动改造的20年里,依然与茶相伴。平反的时候已过花甲,但张老依然始终不辍的帮助茶农做科学实验,研究茶园改进,甚至在古稀之年带头承接国家乌龙茶的相关课题自此又做了八年。邵曙光用“一叶香茗伴百载,俭清和静人如茶”来形容张天福先生的人生,百岁之后老人还住在一个普通居民小区里,每天自己要爬三层楼。近年因年时过高,在省委领导的关注下才得以改善。对邵曙光而言,生活如茶清淡,生命因茶充实才配得上“茶人”的称号,当代茶圣吴觉农(原农业部副部长)的光辉一生亦如此,这是一个至高的荣誉和境界。
而一生赫赫战功的伍绍祖则为邵曙光诠释了茶人的另一个属性。伍绍祖先生嗜茶,每逢茶事活动的邀约,从来没有拒绝过。在申奥时,更力主“茶为第一国饮”的动议,甚至在重病之后,依然对邵曙光表示:“我其他事情都放下了,就和你们去做茶的事情,你们要我做什么,只要是茶事我都支持”。今年9月18日,伍绍祖先生去世的时候,除了国家分配给他的那套房子外,没给孩子留下任何财产。但张天福老先生为伍绍祖题写的“清政如茶”四个大字,在邵曙光的心里铭刻了永远的清官茶人风范。
在邵曙光的周围总是凝聚的各种不同的茶人,不知是侍茶日久,被香茗感染了风华、淡泊和高雅,还是只有心下清明赤心相伴的人才能制出好茶、品得好茶,茶人演化的种种芳华成为一座阶梯式的山峦,总也没有登顶的那天,却在途中尽览无尽的风景。 以茶洗心
自古,丝绸、瓷器和茶叶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承载了几千年的传承之后,这三者已经演化为中华物化的肌骨和魂魄。而茶文化巨大的引力,更让邵曙光无法割舍。“我这一辈子都要与茶相伴,不管它发展得怎么样,兴旺也好,缓慢也罢,总之它是在前行。例如,我们的吴仪副总理裸退后,不再出席任何其他活动,但是她却经常参与茶事活动,还常嘱托我们:中国是产茶大国,但还不是强国,你们这些专门从事茶业的工作者,责任重大呀!这便是对茶产业最好的推动力。”
她担任了一届中华茶人联谊会秘书长,发展了包括台湾在内的茶人近3000名会员,几乎跑遍了包括台湾在内的20个产茶省,特别是贫困落后茶区,尽力帮助他们改造茶园、打造品牌,主编《中华茶人》会刊,宣传各地茶文化,推介茶产品,尽心竭力为茶人着想,受到了他们的肯定和赞扬,中华茶人联谊会也被称为“茶人之家”。届满后,邵曙光继任了“中国.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后简称“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从企业到社团再到基金会,邵曙光说她就是想让茶产业逐步摆脱它付出多,收入少的农产品属性,逐步向标准化、工业化方向发展。而这条路上最大的障碍就是文化搭载和产业的脱节。
邵曙光深谙中国茶的历史,对她而言,从踏上事茶的第一步开始,“尝百种茶,留平等心”就成了她不二的法则。中国茶的历史悠久,文人墨客嗜茶如命爱茶成痴的典故在邵曙光的口中如数家珍。但这种搭载了深厚文化内涵的特殊属性,却成为其品牌道路上的一道掣肘,造成中国有名茶却无名牌的尴尬处境。在茶源的另一端点—茶农的生活意识中,茶叶仅仅作为经济作物,以及日常的饮品存在着,无需任何的文化附加,自己生产种植,一个小作坊即可生产、加工,既不需要工业化,也不需要品牌理念,这种认知的差异、需求的差异都造成了茶文化无法和真正的茶产业生产挂钩。面对这种貌似不可抗的尴尬处境,邵曙光瞅准了人才的培训,差异的产生是因为人的意识距离,从人才入手成了邵曙光走马基金会副理事长的当务之急。
工作重点便是致力于人才培训。茶行业的人才短缺有目共睹,既没有职业经理人,又没有专业的茶叶经营管理师。邵曙光多年的企业运营经验让她找到最贴近需求点的策动力并在第一时间找到产业的症结所在。既然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打破差异,把层次拉近,那么一切入手就从教材开始。目前,基金会的教材尽管已经修改了几稿,邵曙光还是觉得有些许距离。这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困境,“搞经营管理的其他行业鳞次栉比,全国搞培训也多如牛毛。比如做茶业经营管理师,生产加工,茶叶销售。这些经营的大师对茶本身却不甚了解,而懂茶的人却对经营管理知之有限。”邵曙光说:随着第一期在产茶大省福建的职业经理人的培训完成,40多个茶业公司的主要领导参与的同时,邵曙光忙著从他们的反映中撷取问题,以便给与并使供求双方更趋于融合、完善。基金会的培训摒弃了传统的理论式讲解,而是把更多的精力和笔墨摆在实践和案例的分析中,同时,这些参与者既是成功企业的领导者,又是生动的茶文化教科书,如何把点对面的培训幻化成应用式的互给传输,已被邵曙光列入下一步的工作日程。
在邵曙光心中深以为憾的是中国茶道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却成就了日本的茶道,而国人的茶饮中却鲜见对茶文化的传承和诠释。作为担负公益机构职能的基金会,邵曙光把培训的另一受众拟定为会所、社区和家庭。作为邵曙光独创的称谓—“茶道养生师”:是否有一手上好的泡茶手艺,是否深谙茶叶的属性,是否熟知茶的养生法则,构成养生师的必备条件。养生师既为茶馆、会所输送高端人才,提高就业率,同时也面向社区和普通家庭开展授课。作为妻子、母亲,对茶的了解会通过学习和渗透演化成家庭的必须,以茶洗心是一个过程,无论过程多漫长,邵曙光坚信滴水穿石的效果,如同茶对她二十多年的洗涤一样,心下澄净,是可以借茶传递、感染、浸润的。和谐一道,一叶青茶是最恰当的水泽载体。
隐形推手
如果说茶行业是商潮中的一叶方舟,那么邵曙光所做的工作则是其间掩藏在水泽之下的隐形推手。时光又回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全国十所农业大学茶学系,前十名的学生都能得到每年100元的资助(而当时的月生活费仅8块钱),这对当时的莘莘学子而言不但是一笔巨款,更是未有的鼓励和支持,迄今为止很多茶行业的高层领导都曾以领受过这笔奖学金而深以为傲。依然是八十年代,在武夷山大红袍还没有大范围无性繁殖实验的前十年,连续六年每年2万元的高投入为大红袍的培育打下坚实基础……这一切的幕后,便是由王岐山提出发起,姚依林批复同时也是邵曙光现担任副理事长的“中国·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原“中国茶叶基金会”)。
延续幕后的工作,除了开拓新的培训项目之外,邵曙光同时把发展包括茶园改造、产品优化、茶厂改造等专业委员会和专项资金作为工作重点。在企业、社团和基金会之间的跨行不跨界的工作历程,让邵曙光能够更多站在切实、切身的角度考虑问题。雷厉风行的实干态度并没有随着岁月而磨蚀殆尽,反而显得锐利坚韧。
她断言,茶行业务虚时代的结束以及实干纪元已经开启;她崇尚在“进行时”学习和补充,没有人可以在困难之前预料完备,如果停滞那么永远不知道缺憾;她坚信,实干才是硬道理,只要做了,人们一定会记得……
茶虽然轻若无骨,却静怡安然,平淡宁和。与茶相依日久,邵曙光生活的幸福指数颇高:工作有压力也意味着有偌大的空间;茶圈友人没有世俗的阶层分割,一杯清茶的交情,淡而绵长;奔波四处,身心疲惫的另一角度是置身茶区一线感受自然的体香;高杯细盏,一小方清澈,天地灵气具纳其中,邵曙光说小而能容万物,茶香一叶可载乾坤周转。
如果说茶人这个称号是一条耸立了无数高峰的山脉,对邵曙光而言,在攀爬的过程中,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她的心头:到底是她翻越了这座高山,还是这座山脉高高地托举了她?从“半路出家”到“误入茶途”,在这条茶人的路途上奔波几十年之后,邵曙光坦言,如今,尚可担个“准茶人”的名头而已。
误入茶途
1985年,中国北京。
北京市市属商业单位的仓库集中区就在原宣武区广安门外大街沿着湾子一路向南的一条不宽的小街上。在计划经济时期,为了平抑物价保障供应,北京市一商局和二商局把包括茶叶在内的大量货物就储存在这里的仓库中,然后再成批地发往全国各地。这一年国家将茶叶从一类物资改为了二类物资。而此前,茶叶的主要销售渠道仅仅是伴随着防暑降温的福利品供单位集体采购和发放。
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的邵曙光被分配在隶属于当时兵器工业部下属的轻武器研究所工作。每天除了试验室就是靶场,和火药、枪支为伍,一杯茶和一杯清水在邵曙光的生活里没有什么区别。在一个终身制的单位里辛勤工作一生,或者是那个时代的特质,茶和轻武器,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永远没有交叉的可能。然而命运的车轮并不一定会按照既定的惯性前行,就像出生于军人家庭,做事雷厉风行的邵曙光无法预知几年之后,她会与茶这种烟水生就的草株细脉开始生命第一个真切的交集,并相互浸润一生。
1992年,中国北京。
早在1992年邵曙光就已经调任到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任中茶六部经理,中茶广东京达公司副总经理,中土畜进出口总公司中茶贸易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职务。尽管此时已投身在茶行业的业态当中并已经开始习惯喝茶,从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到浙江龙井等,她坦言始终保持着大众口味,最爱依然是安徽绿茶。“每天清晨一杯绿茶,人在这种青绿色的涤荡下才能真正地清醒过来。”
随着国家从根本上放开了茶叶市场,大量的私营茶厂如雨后春笋,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南方茶商便开始陆续北上开疆破土,而他们最先聚集的地方就是那条最初作为仓库集散地的小街—马连道。邵曙光看中了马连道这条十多年前的仓库街,在那里开设窗口,为中茶公司即将开创的内销业务开拓平台。
当时的中茶公司主业是茶叶出口,总部主要负责谈判与单证交割,出口货源由口岸公司齐备集港,只要抽查货物大样与小样相符,单单相符即可成交结汇。但是内销则需要亲自跑货源和销路,从未违背过领导安排的邵曙光再一次接下了这个苦累参半的工作,开始了轰轰烈烈地新一轮创业。十多年之后,曾经的仓库街马连道已经成为中国茶产业第一街,而邵曙光依然清晰地记着公司当年中茶旗舰店的位置。说到这里,她从沙发上前倾着身子伸长右臂为聆听者指引记忆中的方向,眼中闪着光,仿佛面前仍然是當年宽敞整洁琳琅满目店面。
邵曙光在中茶公司主管内销业务时,以实干出名的她带领团队做了全面的产品规划、CI设计、内销战略,其中涵盖的包装设计、标志创意乃至卖点剖析,对当时还没有完整产品概念的经营者而言,都是个绝无仅有的超前跨越。为了做好内销工作,邵曙光还专修了社科院的“商贸经济”研究生课程,为做好内销充电。她主抓内贸五、六年时间里,与北京的吴裕泰等内贸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王府井百货、崇光百货、仟村百货、家乐福、沃尔玛超市、首都机场等开设了多家中茶专卖店。
茶人当如是
2002年,命运再一次开始了一轮新的航道。在常务副总的岗位上,邵曙光遇到了一个事业必然阶段的临界点,要么去中土畜正在筹建的其他公司或总公司职能部门任职,相比中茶公司而言,无论是职务和待遇,这都将是另一个台阶。此刻,邵曙光第一次婉拒了领导的提议。第一次,她按自己的想法向领导提了意愿,把航向定格在一条从未有人愿意咫及的航线之上,原因只有一个—那些离不开的茶人。她的选择—到中华茶人联谊会担任秘书长。中华茶人联谊会是全国性的社团组织,商务部主管,是国家一级社团。邵曙光自此从内贸的清水衙门再转去做社团,开始了清茶一杯的生涯。
从事内销多年,除了中茶公司内部的圈子之外,邵曙光还发现茶行业内部的诸多被忽视却势在必行的前瞻性工作,而多年的访“茶”奔走,也让邵曙光有了太多的牵挂和不舍。茶人两个字更成为了一种精神的承载。
张天福老先生在邵曙光的职业生涯里是一个标杆样的人物。张老的一生在邵曙光的娓娓道来中如影像般在眼前闪回:张天福先生出身名医世家,是家中的独子,上个世纪20年代放弃学医报考了农学。自此,一生沉浸茶海。他创办茶校、茶研究所、发明制茶机。即使是在他下放茶厂劳动改造的20年里,依然与茶相伴。平反的时候已过花甲,但张老依然始终不辍的帮助茶农做科学实验,研究茶园改进,甚至在古稀之年带头承接国家乌龙茶的相关课题自此又做了八年。邵曙光用“一叶香茗伴百载,俭清和静人如茶”来形容张天福先生的人生,百岁之后老人还住在一个普通居民小区里,每天自己要爬三层楼。近年因年时过高,在省委领导的关注下才得以改善。对邵曙光而言,生活如茶清淡,生命因茶充实才配得上“茶人”的称号,当代茶圣吴觉农(原农业部副部长)的光辉一生亦如此,这是一个至高的荣誉和境界。
而一生赫赫战功的伍绍祖则为邵曙光诠释了茶人的另一个属性。伍绍祖先生嗜茶,每逢茶事活动的邀约,从来没有拒绝过。在申奥时,更力主“茶为第一国饮”的动议,甚至在重病之后,依然对邵曙光表示:“我其他事情都放下了,就和你们去做茶的事情,你们要我做什么,只要是茶事我都支持”。今年9月18日,伍绍祖先生去世的时候,除了国家分配给他的那套房子外,没给孩子留下任何财产。但张天福老先生为伍绍祖题写的“清政如茶”四个大字,在邵曙光的心里铭刻了永远的清官茶人风范。
在邵曙光的周围总是凝聚的各种不同的茶人,不知是侍茶日久,被香茗感染了风华、淡泊和高雅,还是只有心下清明赤心相伴的人才能制出好茶、品得好茶,茶人演化的种种芳华成为一座阶梯式的山峦,总也没有登顶的那天,却在途中尽览无尽的风景。 以茶洗心
自古,丝绸、瓷器和茶叶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承载了几千年的传承之后,这三者已经演化为中华物化的肌骨和魂魄。而茶文化巨大的引力,更让邵曙光无法割舍。“我这一辈子都要与茶相伴,不管它发展得怎么样,兴旺也好,缓慢也罢,总之它是在前行。例如,我们的吴仪副总理裸退后,不再出席任何其他活动,但是她却经常参与茶事活动,还常嘱托我们:中国是产茶大国,但还不是强国,你们这些专门从事茶业的工作者,责任重大呀!这便是对茶产业最好的推动力。”
她担任了一届中华茶人联谊会秘书长,发展了包括台湾在内的茶人近3000名会员,几乎跑遍了包括台湾在内的20个产茶省,特别是贫困落后茶区,尽力帮助他们改造茶园、打造品牌,主编《中华茶人》会刊,宣传各地茶文化,推介茶产品,尽心竭力为茶人着想,受到了他们的肯定和赞扬,中华茶人联谊会也被称为“茶人之家”。届满后,邵曙光继任了“中国.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后简称“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从企业到社团再到基金会,邵曙光说她就是想让茶产业逐步摆脱它付出多,收入少的农产品属性,逐步向标准化、工业化方向发展。而这条路上最大的障碍就是文化搭载和产业的脱节。
邵曙光深谙中国茶的历史,对她而言,从踏上事茶的第一步开始,“尝百种茶,留平等心”就成了她不二的法则。中国茶的历史悠久,文人墨客嗜茶如命爱茶成痴的典故在邵曙光的口中如数家珍。但这种搭载了深厚文化内涵的特殊属性,却成为其品牌道路上的一道掣肘,造成中国有名茶却无名牌的尴尬处境。在茶源的另一端点—茶农的生活意识中,茶叶仅仅作为经济作物,以及日常的饮品存在着,无需任何的文化附加,自己生产种植,一个小作坊即可生产、加工,既不需要工业化,也不需要品牌理念,这种认知的差异、需求的差异都造成了茶文化无法和真正的茶产业生产挂钩。面对这种貌似不可抗的尴尬处境,邵曙光瞅准了人才的培训,差异的产生是因为人的意识距离,从人才入手成了邵曙光走马基金会副理事长的当务之急。
工作重点便是致力于人才培训。茶行业的人才短缺有目共睹,既没有职业经理人,又没有专业的茶叶经营管理师。邵曙光多年的企业运营经验让她找到最贴近需求点的策动力并在第一时间找到产业的症结所在。既然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打破差异,把层次拉近,那么一切入手就从教材开始。目前,基金会的教材尽管已经修改了几稿,邵曙光还是觉得有些许距离。这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困境,“搞经营管理的其他行业鳞次栉比,全国搞培训也多如牛毛。比如做茶业经营管理师,生产加工,茶叶销售。这些经营的大师对茶本身却不甚了解,而懂茶的人却对经营管理知之有限。”邵曙光说:随着第一期在产茶大省福建的职业经理人的培训完成,40多个茶业公司的主要领导参与的同时,邵曙光忙著从他们的反映中撷取问题,以便给与并使供求双方更趋于融合、完善。基金会的培训摒弃了传统的理论式讲解,而是把更多的精力和笔墨摆在实践和案例的分析中,同时,这些参与者既是成功企业的领导者,又是生动的茶文化教科书,如何把点对面的培训幻化成应用式的互给传输,已被邵曙光列入下一步的工作日程。
在邵曙光心中深以为憾的是中国茶道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却成就了日本的茶道,而国人的茶饮中却鲜见对茶文化的传承和诠释。作为担负公益机构职能的基金会,邵曙光把培训的另一受众拟定为会所、社区和家庭。作为邵曙光独创的称谓—“茶道养生师”:是否有一手上好的泡茶手艺,是否深谙茶叶的属性,是否熟知茶的养生法则,构成养生师的必备条件。养生师既为茶馆、会所输送高端人才,提高就业率,同时也面向社区和普通家庭开展授课。作为妻子、母亲,对茶的了解会通过学习和渗透演化成家庭的必须,以茶洗心是一个过程,无论过程多漫长,邵曙光坚信滴水穿石的效果,如同茶对她二十多年的洗涤一样,心下澄净,是可以借茶传递、感染、浸润的。和谐一道,一叶青茶是最恰当的水泽载体。
隐形推手
如果说茶行业是商潮中的一叶方舟,那么邵曙光所做的工作则是其间掩藏在水泽之下的隐形推手。时光又回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全国十所农业大学茶学系,前十名的学生都能得到每年100元的资助(而当时的月生活费仅8块钱),这对当时的莘莘学子而言不但是一笔巨款,更是未有的鼓励和支持,迄今为止很多茶行业的高层领导都曾以领受过这笔奖学金而深以为傲。依然是八十年代,在武夷山大红袍还没有大范围无性繁殖实验的前十年,连续六年每年2万元的高投入为大红袍的培育打下坚实基础……这一切的幕后,便是由王岐山提出发起,姚依林批复同时也是邵曙光现担任副理事长的“中国·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原“中国茶叶基金会”)。
延续幕后的工作,除了开拓新的培训项目之外,邵曙光同时把发展包括茶园改造、产品优化、茶厂改造等专业委员会和专项资金作为工作重点。在企业、社团和基金会之间的跨行不跨界的工作历程,让邵曙光能够更多站在切实、切身的角度考虑问题。雷厉风行的实干态度并没有随着岁月而磨蚀殆尽,反而显得锐利坚韧。
她断言,茶行业务虚时代的结束以及实干纪元已经开启;她崇尚在“进行时”学习和补充,没有人可以在困难之前预料完备,如果停滞那么永远不知道缺憾;她坚信,实干才是硬道理,只要做了,人们一定会记得……
茶虽然轻若无骨,却静怡安然,平淡宁和。与茶相依日久,邵曙光生活的幸福指数颇高:工作有压力也意味着有偌大的空间;茶圈友人没有世俗的阶层分割,一杯清茶的交情,淡而绵长;奔波四处,身心疲惫的另一角度是置身茶区一线感受自然的体香;高杯细盏,一小方清澈,天地灵气具纳其中,邵曙光说小而能容万物,茶香一叶可载乾坤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