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驴

来源 :创作·文字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sh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桥家的驴死了。兽医说这是整个行政村的最后一头驴。许多人突然想起来,有些年头没看到驴了。村里没见过驴的小孩子很多,驴死的消息传出去后,许多小孩子跑几里路来看那头已经剥了一半皮的驴。孩子们围着地上黑皮黑毛的家伙“哇噻、哇噻”地叫着,很吃惊的样子。现在整个行政村,好像只有三四匹马和五六十头牛了,作用不大的骡子,十几年前就绝种了。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每增加一件现代化农具,养牲口的人家就少几户。随着村里最后一头驴死去,村子不会再有驴了。
  二十几年前,公社改叫大队的时候,农田实行责任制。生产队的五十多头牲口和犁子、耙、叉、镰刀等,统统摆到打麦场上,抓阄。那天我们一家人都到场了,父亲为此还洗了两遍手。结果我们家分到了一盘磨和一头拉磨的驴。那时农村没有电,也没有打面机,驴和磨是磨面粉的绝好搭配。
  那头驴长得很漂亮,白嘴唇,棕色的毛闪着油亮的光。牵驴回家的路上,我们一家人都很兴奋。一根缰绳拉在好几个人的手里,谁都想亲手牵一牵这头属于我们自己家的驴。父亲咧着嘴和路人打招呼:“以后都到我们家磨面噢,白用还管你们吃顿饭。”那天我是骑在驴背上回家的,嘴里得得得的叫着。大哥扛着驴鞍子,一只手很嫉妒地掐了一下我的脚后跟。
  一回到家,父亲满村里去找石槽。分到石槽的那家有些嫉妒我们家的运气,硬要我们家用三袋小麦换他们家一个石槽。那时我们家只有五袋小麦,父亲咬了半天牙答应了。那年从二月到六月,我们家七口人就靠两袋小麦生活。
  父亲把驴拴在堂屋里,三间屋子,它住一间,我们一家七口住两间。驴的屎和尿发散着难闻的气味,常常从西屋里飘到东屋里。驴还喜欢在我们正鼾睡的时候扯着嗓子叫几声,搞得我们总在半夜里惊醒,但为了驴的安全,父亲一直没同意母亲提出让驴搬到偏房去的要求。这只驴到我们家一年后,就下了一个小驹。父亲用白面粉为驴做了一大盆稀粥,父亲说驴坐月子了,身体弱,要吃好一点。驴是我们一家人的财富与光荣。
  有了驴,像拉土这样本来要两三个人干的活,现在一个人就可以干了。赶集时,左邻右居都来坐我们家的驴车,每次都是满满一大车的人。我在驴脖子上套了个小铃铛,驴一跑起路来,就叮叮当,叮叮当的响一路,惹得许多路人扭头看。那种感觉和现在有辆奔驰差不多。那时我挺反对“你蠢得跟驴一样”这句话,觉得这是对驴的极大侮辱。
  我们家的驴生下第五个小驴驹的时候,已经老了,开始不断生病。有一天拉完粪回到家,驴就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了。兽医给驴打了针,又留下一包草药,让我们煮了给驴灌下。草药很难闻,也很苦,驴不肯喝,头乱摇,很痛苦的样子。给驴喂完药,我们一家人都守在驴棚里,看着它头一抬一抬的,它想叫,却叫不出声来,它想站也站不起来。我们一家人就那么默默地守在驴的身边,一直到第二天晚上,看着它吐出最后一口气。虽然一年半载的才吃上一顿肉,都很馋,父亲还是将驴卖给了一个屠户。
  卖了驴的第二天早上,我和大哥习惯性的早起去给驴拌草,等走到石槽边,才猛然想起驴没有了。我们都不能适应突然失去驴的生活。
  过了半年时光,父亲从集上牵回一头小牛犊,从此我们家开始了养牛的日子。牛有牛脾气,拉起车子不紧不慢地逛着走,好像天塌下来也不关它屁事的样子,急死人。因为热爱驴,我对牛一直没有好感。
  现在出门坐汽车,种地用拖拉机,牲畜一年年减少,它们的命运也简单成餐桌上的一道菜,城里的动物园,成了它们最后的家。我真不希望有一天,我指着铁笼子里的动物,对我的儿子说:“孩子,这就是驴,它本来是用来耕田的,曾和人类一起度过了困难年代。”
其他文献
女人花    1987年,梅艳芳和张国荣演《胭脂扣》。有媒体说梅艳芳所饰演的如花美艳无比。其实不是很美,但是确实艳,而且有哀怨情怀,眼神下垂,满身的鬼气。那一年她荣登影后。这已经是她跟张国荣的第三次合作,她第一次登上影坛就是和张国荣主演楚原执导的《偶然》,在1984年她与张国荣、张曼玉一起主演的《缘分》。两人都还未真正在影坛立足,但是做着振翅欲飞的准备。  等两人都成了巨星的时候,却各有各的寂寥。
期刊
从法兰克福搭火车,半个多钟头就到了威斯巴登。威斯巴登是德国著名的温泉区。威斯巴登的火车站和欧洲很多大中城市的火车站一样,宽敞明亮,阳光从高高的拱型玻璃天花板照进来。车站里有很多店铺,书报杂货店,大小超市,更多的是一些小小的食品摊。在威斯巴登车站发现用酸奶做成的酸奶酪,里面加上很多新鲜的蓝莓浆果,不太起眼地一盒盒放在冰柜里。买来一尝,惊叹不已。酸奶酪纯厚浓香,蓝莓浆果鲜美多汁,一盒酸奶酪里,店家放了
期刊
桑珠是县公安局的驾驶员,他对车的熟稔让人惊讶,在河谷与戈壁间行进时如履平地。他经常把吉普车拆得稀哩哗啦,然后洗净零件,修修补补后拼装如新。他没读一天书,藏文汉文一概不识,但能说流利的普通话。他说:“我的母校在山上。”言下之意,他是在山上放羊长大的。那一年到上海接新车,他凭借一本地图,途中几千公里没问一次路,把车呼呼地开回了隆子。可见方位感极强。  桑珠英俊,脸上终日堆着笑,很幸福的样子。他的妻子小
期刊
我们普遍都喜欢这样的一个上午:晨雾还没完全散尽,清白的阳光,怀着美好希望的眼神,低头时一簇小小的花,有着婴儿般娇嫩的面颊,那淡雅的,带着奶的甜味与芬芳的香气——由于过分羞怯,那种香气好像只是一种香气的开始。音乐就埋没在这样的迷茫情景中,一点风吹过来,便像花香一样四处弥散。  你想在此时听一张令人泫然却又掉不下泪来的唱片吗?Stina Nordenstam(斯蒂娜·罗登斯泰)的《And She Cl
期刊
卡布季诺的名声在外,恐怕连不喝咖啡的都没有几个不知道的。人们都大概知道,卡布季诺至少是小资的标签,如同浪漫之于巴黎一样。在这么一个舆论基本一边倒的环境下,我这里自然也不敢顶风作案说卡布季诺的坏话。但作为一个真正热爱咖啡,为着卡布季诺好的人,我不忍心见它被人们故意地神化。  我首先就要打击一下小资们信心的是,卡布季诺并不是从浪漫巴黎那里发明出来的,法国人喝得更多的并不是卡布季诺,而是拿铁咖啡。尽管拿
期刊
我是个爱情悲观主义者,也不爱听爱情歌,觉得那些不过是各式各样的无病呻吟。这几天闲得发慌,借几个磁带听听解闷,一听差点就出人命。  第一个听的是郑钧,很酷的封面造型,人却长得不咋地。我总相信难看的人才能把歌唱好,因为心无旁骛,又没办法靠外表赚喝彩,只好努力钻研音乐本身。我相信他差不多唱得不错。  后来,音乐响起……  “我总有种想要为你而死的冲动,因为我不知道如何能把你打动……”  歌声绝望,唱得我
期刊
女友水竹开着一家叫“水竹居”的茶艺馆。  星期天下午,我常常坐在水竹居的藤椅翻翻闲书。阳光从半卷的竹帘照进来,那些红木、青花、紫砂的家具器物们,味道古雅。水竹在对面的茶桌上忙碌,为我煮一壶叫做“醉花阴”的茶——几朵茉莉飘在琥珀色的水面上,清香四溢。醉花阴是水竹居的独有。每到秋天,水竹都亲赴临潼,采买回成筐的火晶红柿,趁着未软时逐个剥皮晾晒,待它们通体绛红、外挂白霜,能撕扯出丝丝缕缕的果肉时,就可作
期刊
姐姐出去时轻轻将产房的门关上,我就这样一个人留在里面了。我摸摸自己凸起的肚子,暗暗叹了口气。产房不大,大约有十四平米左右,靠窗户处有一张桌子,上面摆着胶布,绷带,酒精,药棉,还有一些避孕套。开始我还真不知道将这个东西放在那里干什么。另外一张桌子是靠里面的门边放着,上面是碘酒,紫药水,红药水,听诊器,我的病历卡也在上面。一个手术台摆在中间,台上铺了一条白床单,上面微微可以看见一些清洗不去的污渍。我知
期刊
1966年9月2日夜傅雷因不堪政治运动而自杀,与他一同安详赴死的,是其包办婚姻配偶朱梅馥。她原是他家表亲,亲上作亲,早早订下;傅雷留学法国,他是热烈和浪漫的人,自然少不了热烈浪漫的异国情缘,一度想退,却又失了恋,只好作罢。婚后朱照顾傅生活工作、人情交际,朱“菩萨一般”的性情与傅的躁烈脾气形成互补,倒也美满,但这其中仍有插曲,傅又爱上一王姓女子,朱把她当客人当朋友待,傅心烦工作不下去时还打电话叫她来
期刊
很小的时候就被逼着背诵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不知是因为当时年纪小,还是因为逼我背诵的那个语文老师长着一脸的青春疙瘩,反正我虽然能将这段话倒背如流,却对它所表达的理想一点都不感冒。后来,看过一出话剧《保尔·柯察金》,发现奥斯特洛夫斯基精心打磨的这段格言被处理成了保尔的遗言,我毛骨悚然,想戏剧这玩艺儿还真能折腾,竟能如此残忍地让一个垂死的人这样大段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