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动”起来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bone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习惯于“知识本位”,将学生作为一个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很大一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较淡,不少学生甚至完全处于一种痛苦的学习状态中。因此,还给学生一个充满灵气的数学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动”起来,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迫在眉睫!本文将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创设生动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动”起来。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直观演示、模拟表演、案例展示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努力实现认知过程情感化,使认知和情感和谐地发展。
  (1)生活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或提供一定的实例,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意识。对学生来说,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比如,准确说出结果,就需要去量一量,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让学生参与完成或独立完成,不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
  (2)问题情境
  教师根据教材,选择尝试点,编制成“问题”,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悬念情境
  在讲授新知识前先设置悬念,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着学生听讲。尤其是当学习内容能结合学生的认识实际,为学生所熟悉时,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就会更高。如在讲“函数”这一节时,我们设置了语文课中的“单调”与函数中“单调”之意义的悬念,通过设置悬念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函数单调性的兴趣,学习主动了,从而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2.创设有效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动”起来。
  (1)让学生在探究中“动”起来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使学生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
  ★问题探究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也说:“指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起于感知,立于思考,成于交流和表达。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多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去学习、思索、动手,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的信息量和思维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公理、定理、性质、公式。如在“打折”问题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商场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的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
  ★尝试探究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学习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劳动,从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讲“角的概念”时,以钟表的校正为背景,设计情境让学生尝试探索。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不仅加深了对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热情。
  ★案例探究
  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渐进式的,不可能一开始就能独立地自主探究,而是需要教师的指导。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及生活内容带入自己的课堂,写入自己的考卷;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敢于挑老师的毛病,敢于提出和老师不同的见解和观点,丢弃以往照葫芦画瓢的墨守成规,去收获思维放飞后的创造与喜悦。这就要教师精心设计一些案例让学生去探究、去思维、去创造,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体验中与高尚交流,在感悟中与智慧撞击,在实践中与生活沟通。这样,我们的学生也就真正“动”起来了,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数学课堂的主人。
  (2)让学生在合作中“动”起来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的活动过程,通过“多维协作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人—物”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产生教与学的共振,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表现自我。
  ★师生互动,平等交流
  认知心理学指出:“学生的认知过程伴随着情感过程,而良好的情感体验会促进认知过程的飞跃。”因此,课堂上教师首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学习气氛,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饱满的精神和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強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必须将自己放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地位,建立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因此,师生之间需要通过一个平台进行互动协作,具体的协作可通过学生“学后记”中的“写给老师”和“老师的话”等进行沟通。
  ★生生互动,合作学习
  “生—生”互动协作即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活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活动为基础,以学生探究为主,把互动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以活动化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人人成为学习的主人,人人从情感上、行动上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人人活动,人人发展,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进行合作小组搭配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生按照思考能力、计算能力、操作能力等差异进行交错搭配,使得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人才,这样,学生在对问题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几乎人人都有表现的机会,   这样,不但化解了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的难度,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益。
  ★多边互动,创造学习
  互动协作即学习者与教师、同伴、学习中介等之间的互动协作。数学与现实生产实践紧密相连,在课堂上形成多边协作互动,使学生在课堂中就象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去摸索、去探究。如在一次研究性学习时,要求学生做一个旅游计划书,要用到有关数学问题,于是同学们通过上网、查阅报纸等途径搜集旅游信息,了解旅游的基本知识,然后进行整理归纳,同时教师也提供了这样一组信息给学生:小型面包车,可乘坐10人,租金120元,中型面包车,可乘坐15人,租金是160元。学生票每人25元,成人票每人40元,60以上是团体票每人25元打八折。同学们根据班级人数开始了租车、购票方案的讨论与交流,最后得出了最省钱的旅游方案。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在合作学习中要适时引导点拨,做到引导得法,点拨有方,画龙点睛,抓住实质和关键,重点讲实、难点讲透、疑点讲清。着重讲点(重点、难点、疑点),讲线、面(知识内在的纵、横联系),讲方法(科学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点到为止,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通过多方面、多角度提问,引发学生思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诱导、激励学生去发现,去摸索。
  3.创设多元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动起来
  (1)搭一个平台,给学生展示
  新课改的评价强调质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最大发展,实现个体价值。因此,初中数学课的学生学习评价,改变以考试成绩定“终生”的做法,注重评价过程,发挥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特长和才华的平台。主要形式有:①数学小报告②成果展示
  (2)给一个评价,增学生信心
  我们的评价理念是:“評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今后更好地生活。”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较准确、激励性的评价,以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努力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还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的评价,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给学生一个评价,还学生一个信心”;要以发展的眼光,从认知层面和行为层面,多角度、多视点地观察、记录和测试,然后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价。在初中数学的学生学习评价中,我们采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激励评价等多种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曹勇兵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与实践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年第2期
  [3] 刘志军 《课堂评价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其他文献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康的人生。”作为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心理的健康尤为重要。对于他们的教育,就要像呵护、培育幼苗一样,要及时“浇水”、“施肥”、“修枝”、“除虫”,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心理 健康 爱心 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康的人生。”的确,拥有健康的心理就会幸福和快乐一生,尤其是小
期刊
聋生的听力缺陷大大限制了他们对语言的感知和掌握,也严重影响了他们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加强聋生的课外阅读是提升聋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方法。聋校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提高聋生课外阅读的自觉性。  一、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大部分聋生囚为理解的障碍,很难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因而也很少积极主动地閱读课外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以新
期刊
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阳光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乌申斯基也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教学,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理想。”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喜欢在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情境中学习,情绪越好,学习效果就越佳。  《体育心理学》也指出:贯彻愉快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欢乐,满足趋乐避苦的欲望,由此产生体育兴趣。可见,激发兴趣是构建学生主体、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式教学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联系学生实际和已有知识水平,选择最优教学方案来引导学生学习,并达到最优学习效果。下文就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导学式教学实施策略作出研究,从而为今后导学式教学在课堂上的实施做出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 高中数学 实施策略  一、導学式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导学式教学就是教师
期刊
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实践,我认为把“教”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教”与“玩”结合提出的依据  1.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
期刊
20世纪初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更多的是将教师特征与教育结果机械相连,几乎忽视了课堂实际。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我们教学设计的精彩,而更应该关注它的合理性,是否适合学生的发展。  有效的课堂,首先当然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备课。备课一定要备学生,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要尽量贴近学生,贴近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才容易被他们接受和理解。备好学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要熟悉学生当前知识与能力现状,
期刊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那么摆在眼前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提高小学生的教育质量呢,减负与教育质量之间并行不悖吗?  一、对减负的理解  首先,减负不是让学生没有负担,合理的学习‘负担’是必须的。对于学习负担,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学生的感觉也是不同的,要以大部分学生认为适中就可以,个别学生因为学习习惯等问题引起的学业负担要进行个性化指导和克服。还有一个引起小学生负
期刊
摘 要: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的文化氛围等方面对子女英语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和策略的采用等方面的影响,以至对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做一调查。  关键词:家庭 影响 英语学习  一、调查背景:  家庭是影响一个人发展的重要的微观生态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家庭背景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由于孩子们义务教育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境对孩子学习起到辅助作用。在中国学习说英语,一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能够提高个体的能力与学习动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呢?一、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明确组员的分工;二、营造出合作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三、小学合作学习的开展需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四、开展多种多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调控与指导。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
期刊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知识跳跃性大、知识面广、图文概括性强、活动探究多、课堂教学的可变性大、学生的主体性更加突出,这些对教师的知识概括能力、驾驭课堂能力、调控学生能力、临场应变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一切都要求教师有极高的语言运用能力作为保障。那么,要创建和谐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师应该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语言,充分展现学科语言的魅力?  一、立足“题眼”,画龙点睛,巧妙导入  课堂导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