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性视域下实践教学的现实探问与发展路向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qi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国内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发展带有浓厚的时代特点。从传统“精英教育”到现在“大众教育”,实践教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结合对实践教学的历史演变及其当前面临的大众化和市场化发展环境的系统把握,面对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所处的两难境地,只有“求新图变”才能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教育改革的要求,而实践教学改革“求新图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及其主体性的认识;从树立多样化的培养目标、确立立体化的内容体系和构建开放化的实践途径等方面系统提出了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框架。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实践教学;现实;路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9-0055-02
  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类型,实践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提法是伴随高等教育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才出现的。[1]对于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学界从多个视角出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通过对既有文献资料的归纳和总结,可发现既有观点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分歧,基本都是从广义、狭义等两个层面上去理解的,广义的实践教学是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由教学主体主动参与,为传承知识、发展能力、探索创新而开展的一切实践活动,[2]狭义上的实践教学体系则被等同视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3]
  一、实践教学的历史演变
  国内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发展带有浓厚的时代特点。由瞿葆奎主编的《40年社会科学争鸣大系(1949-1989)·教育卷》对1949-1989年国内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基本发展状况作了这样的总结:“国内一贯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效果。但在建国初期以至‘文革’一段时期,曾走向了极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分析和总结了教育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确立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强调了实践环节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4]20世纪90年代末,由文心田等学者组成的课题组在对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研究结论。课题组将国内的实践教学大致分成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实践教学按照专业干部对口培养的需要组织实施,在这种“专业干部”的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第二阶段的实践教学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加强实践教学”逐渐成为高校的共识。[5]从上述发展阶段不难看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经被学界确认无疑,实践教学已然成为高等学校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国内各个高校也以“边实践,边总结”的方式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性、试验性的改革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然而,多年来形成的差距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弥补。由于供求不对称产生的巨大差距让国内高等教育实践教学陷入了极为尴尬的两难境地:一方面是,实践教学已然成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科学研究的助力器、为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6]另一方面是实践教学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师资力量及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7]面对如此尴尬的处境,高等教育实践教学该如何应对也就成为高校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就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刘克健教授的描述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认可。他认为,实践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既有高校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认识不到位、观念落后;内容及形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经费投入不足,硬件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队伍不稳定;实习基地建设工作滞后等等具体方面。[8]
  对于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学者们也从不同视角进行过诸多探讨。有学者从实践教学理念出发,提出在新形势下构建符合高校培养目标要求的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当务之急便是更新教育观念,突出实践教学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作用;[9]有学者则从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方面入手,提出实践教学需要大力拓宽办学投资渠道,搞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10]有学者对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更为在意,提出建立健全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践教学的重心之所在;[11]还有学者则从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出发,提出高校现有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存在较大问题,需要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过程质量保障标准和完善的校内实践教学评价保障体系。[12]
  基于对既有研究成果的把握,至少可以归纳总结出如下几种基本倾向:从实践教学的观念上看,学者们大都认识到了实践教学改革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但是对改革必要性的阐述仍停留在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层面上,极少有学者会将目光投向高校学生,将满足学生需求视为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学者们大都把改革的重点或突破口放在实践教学内容是否完善,是否成体系,学生仍然只是一种特殊的“产品”。[13]
  重提这些看法,不是认为上述观点对问题的解释已经十分“到位”,更不是说这些特点没有新的变化,事实上上述很多问题直到现在还是问题,而且是越来越突出。实际上,实践教学所涉及的许多问题其实是“老生常谈”,且问题的探究大都有所局限。而对待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只有“求新图变”才能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教育改革的要求。[14]因此,将实践教学置于高等教育发展大背景下,在细致分析实践教学所面临的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对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进行理性的思考是十分重要的。
  三、变化中的实践教学环境
  从传统“精英教育”到现在“大众教育”,实践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除了在上述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之外,还需要从源头上寻找突破口。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巨大的结构变化,这一变化至今仍在继续。而造成这种12世纪以来最大结构变化的基础便是大众化和市场化等发展浪潮。
  1.大众化   自1999年起,国内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据教育部统计,2012年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686万)相比于2002年(321万),招生总量翻了2.14番,而这一数据在1992年的时候不过75.4万。根据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随着规模扩张,发展进入新阶段,从学生的意识到课程、大学内部组织,还有高等教育制度与社会其他制度的接点,整个大学和高等教育系统都发生着性质上的、结构性的变化。[15]然而,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国内的高等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发展问题。如吴林根所说,国内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继承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重整齐划一要求轻个性发展,过分强调课堂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性教学对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支撑下,实践教学自然而然就被摆放到了次要位置。[16]
  在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应该将教育观念由传统的专业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树立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观念;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加强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观念;树立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观念;树立教学层次多样化、培养途径多样化的观念。
  2.市场化
  关于市场化,世纪之交,国内高等教育突出了体制、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在诸多改革中,收费和就业制度改革与大学生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的高等教育经费全部由国家承担。高等学校不仅不向学生收取费用,而且提供相当数量的资金作为奖学金、助学金补贴学生学习期间的各种费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成本分担和人力资本理论的支持下,国内逐步确立了高等教育收费制。
  在国家包办一切的时代,学生在高校教育中没有自己利益代表,一切都由学校、老师说了算,更确切地说是都听国家和中央政府的。学生被顺理成章地看成施舍、看管的二等顾客,甚至没有“公民”待遇。如上情况,李福华在其博士论文《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作了全面细致的描述,他提出缴费从某种意义上说确认了教育服务的有偿性,同时也在教育体制中确认了师生、校生平等性关系,学生主体性更加清晰可见。大学生承担一定教育成本,成为现实的投资者、委托人,由此应获得对等的权力。[17]如伯特兰·罗素所说,“纳税人认为他们支付了大学教师的薪金,就有权决定教师应当教什么。”[18]这句话表达的意思虽然有些片面,但是至少传递了这样一层意思,即经济基础的形成使学生的主体性将因此而得到确立和巩固。
  四、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上文的基本阐述可以判断,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及其主体性的认识。[19]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高等学校对政府的反应过于敏感、强烈,以至于在更多的情况下迷失方向和自我,而对学生的需要显得过于冷漠、迟钝。[20]而经济体制转型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追求对人价值多样性的动机得到尊重和满足。如此环境下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则至少应该从培养目标、内容体系和实践途径等方面进行系统构建。
  1.多元化的培养目标
  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使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都表现出明显的融合特点。反映在教育上,是教育思想、方法、体制、人员等的广泛交流与融合。面对崭新的网络形式时代特征,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有更高的要求,计划经济条件下培养业务技术型的干部人才已然成为过去,面对新的社会发展背景,需要运用全新的观念来重新确立和认识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21]除了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之外,还需要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增加能够充分反映学生需要和愿望的元素,从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主体性、提升学生主体性。
  2.立体化的内容体系
  长期以来,国内高等教育始终未能摆脱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强调理论研究,而与实践需求相脱节,教材内容陈旧,没有突出实践性,课程体系仍然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22]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范围也基本锁定在马列课程和学生道德教育方面的“社会实践”和与专业课程相关联的“实践教学”;[23]现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边界在目前这种知识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与过去相比较发生了较大变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外延大大扩展了。因此,凡是能够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或工具让学生对专业知识具有动手操作或感性认识的活动均应视为实践性教学。[24]
  3.开放化的实践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30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已从单一的学校组织、企业接收发展到学生自发组织和社会主体组织等多位一体的组织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对学生的教学实习是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的企业对教学实习是作为一项业务工作来经营。现如今,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转制使许多企业对大学生的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已不如以前热情,有的甚至拒绝接受学生实习。[25]
  在新的情境下,单一的学校组织,企业接收的实践模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现如今,循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演变的轨迹,依据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主体的地位与作用不同,有学者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可划分为了“学校搭建平台式”、“学生自主组织式”、“政府搭建平台式”和“社会主体搭建平台式”四个类型。[26]
  五、结论与讨论
  在讨论教学改革工作时必须考虑高等学校所处的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和背景,因为它决定社会的需要和人才标准、目标。从外部来看:变革的时代对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和素质提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从内部看: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学生异质性,大学生的组成和个性特点趋于多样化,个体差异性不断提高。[27]
  总之,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凸显。先前作为庞大系统上一个缺乏主体性的组成部分的学生逐渐演变成了具有自主选择权和主体性的独立主体。如此,高校教学也应该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切实发展、关注大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关注大学生的实践智慧。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教学和管理中的主体性是今后若干年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追求之一。   参考文献:
  [1]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与外延[J].1998,(4):48-51.
  [2]王卫,陈峥滢.论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5,(9):31-33.
  [3]张欢欢,等.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文献综述[J].文教资料,2013,
  (1):143-146.
  [4]瞿葆奎.社会科学争鸣大系·教育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274-279.
  [5]04-4-03课题组.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措施[J].高等农业教育,2000,(2):46-58.
  [6]刘明贵.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0,(2):6-9.
  [7][8]刘克健.当前高校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6,(19):235-237.
  [9]赵燕.新形势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化工高等教育,2003,(4):90-92,99.
  [10]罗三桂.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14.
  [11]杜家龙,刘敬东.关于实践教学基本问题的探讨[J].职教论坛,
  2004,(12):53-55.
  [12]陈婷.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探索,2008,(3):72-74.
  [13]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基于营销理念[D].天津:天津大学,2010:16.
  [14]严冰.实践教学:老生常谈与求新图变[J].中国远程教育,2012,
  (4):18-22.
  [15]天野郁夫,等.高等教育的结构变化[J].复旦教育论坛,2003,
  (2):54-61.
  [16]吴林根.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04,(6):101-104.
  [17][19][20][27]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94,2,88,94.
  [18][英]伯特兰·罗素.罗素文集[M].靳建国,等,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186.
  [21][24]刘海燕,张羊.实践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综述[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4,(11):89-91.
  [22]于庚蒲.关于高等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9):29-32.
  [23]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基于营销理念[D].天津:天津大学,2010:121
  [25]茹娜,杨锦滔.基于校企合作的大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6):218-219.
  [26]吕明娥.试论开放式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
  2011,(5):67-68.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1988年4月,原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10条措施,明确1989年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奖励大会,以后每4年进行一次。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制度自此建立。2013年该制度扩展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包含基础教育(含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含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奖励分为特等奖、一等奖、
期刊
【海南电网公司】9月26日,海南电网公司召开任职干部宣布会议,宣布南方电网公司党组关于李欢及郭可青同志任免的决定。南方电网公司纪检组长孙晓毅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上,南方电网公司人事部副主任梁传国宣读了干部任免文件:郭可青任海南电网公司董事、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免去李欢海南电网公司董事、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职务,另有任用。
期刊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9月10日,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第二期中层干部培训班开班,来自集团总部各职能部门与二级单位的48名学员参加此次培训。培训内容分为企业家的战略思维、企业家的管理能力和企业家的领导艺术与人格魅力3个模块。培训邀请清华大学等知名院校的专家、教授和集团股份公司领导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学员授课。培训采取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研讨交流、每课一得、课后分享、一周课程精华聚焦与实践指导等多种
期刊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经网上初评、会议终审以及异议处理日前揭晓,共计1320项成果获得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首次扩展至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包括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这项被誉为我国教育领域意义最重大、影响最深远,与国家科技三大奖同级别的国家级奖励,代表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其建立、颁布和推广对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
期刊
行动学习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国内,在一些政府部门、企业得到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国网天津电力于2013年下半年开始引入行动学习的理念。培训中心在中层干部、班组长等重点培训项目中横向推进行动学习,让学员体验“GROW模型”(解决目标性问题)、“十步法”(解决差异性问题)等过程方法开展问题分析和行动方案制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行动学习横向推进情况及阶段成果  按照公司开展行动学习工作的部署
期刊
摘要:在以智能电网及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电力相关产业升级和发展新兴战略产业背景下,立足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验室建设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实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生获得社会认可,改革效果良好。  关键词:继电保护;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期刊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国网浙江培训中心)在大力推进作风建设中,把加强培训学员作风建设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在各类培训班、培训学员中加强作风建设的实践,构建了较全面的培训学员作风建设管理体系,探索形成了以制度约束、联动管理、过程管控为主要内容的“3+3+3工作法”,有效促进了培训学员作风转变,成为培训效果“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保障之一。  加强培训学员作风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基于省公司加强
期刊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企业核心技术、运营能力和管理创新等要素的载体。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企业竞争的焦点逐渐集中在人才的竞争上,企业为了获得优秀人才,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投资,这种投资在企业中就体现为人工成本。因此,优化人工成本管控是企业获取优秀人力资源并发挥其作用的必然手段。作为用工总量庞大、用工形式多样、人工成本构成复杂的电网企业,人工成本管控不仅是会计核算问题,更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问题;
期刊
MOOC是当前教育培训领域划时代新生事物。MOOC,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相结合的产物。MOOC的三大关键词:大规模、在线和开放,被称为是能够为世界高等教育带来一场革命的新生事物。2012年,随着世界三大MOOC平台的建立,在世界高等教育界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MOOC革命,被称为世界高等教育的“MOOC元年”。这股旋风也迅疾刮到国内,国内知名大学纷纷加入三大MOOC平台,有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整体用电需求发生了急剧增加,高压电力电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城乡电网中。为了能够保证电缆稳定、可靠的运行,对高压电力电缆的试验方法进行详细研究非常重要。对电缆线路的优点进行了介绍,对电缆故障的危害性以及电力电缆试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以确保电力电缆安全、可靠地投入运行。  关键词:高压;电力电缆;试验方法;安全运行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