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并被当代行为科学所广泛应用于管理领域。结合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特点,将需要层次理论应用于管理学生干部队伍,将有助于高校学生管理的有序化、高效化与专业化。
关键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并被当代行为科学所广泛应用于管理领域。结合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特点,将需要层次理论应用于管理学生干部队伍,将有助于高校学生管理的有序化、高效化与专业化。在民办高校中,学生干部具有与所有公办高校学生干部一样的优秀特质。但由于民办高校在招生、国家各类政策支持、社会大环境下的世俗角度等不同因素作用下,学生干部也呈现出了与公办高校所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实用主义思想占主导地位。进入民办高校就读的多是富家子弟,而一些穷人子弟也选择了举家借债或者“能读一学期是一学期”的观念,勉强开始了大学之旅。在价值观和家庭经济条件限制下,民办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中的实用主义思想较强,富家子弟迫切需要学到更多的组织管理知识以此毕业后继承祖业,穷人子弟需要通过学生干部经验获得更多的奖助贷机会以贴补家计。
(二)团队意识淡薄,自我意识强烈。自五四运动开始,公办高校学生干部的团队意识展现了极强的生机,并通过前辈带晚辈的方式代代相传。民办高校是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产物,进入民办高校学习的学生多是富家子弟、独生子女,团队意识仍稍为淡薄,自我意识强烈,在各项活动中常常以自身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不容易体现出共情及理解等情感。
(三)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需要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高考指挥棒的市场调控作用下,进入民办高校的学生成绩明显低于同等档次的公办高校学生,会努力通过在班级、社团、社会各类工作中的优秀表现,来证明自己与公办高校同样具有天之骄子的资格,因此,民办高校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更强。
(四)无法适当处理学业与工作的关系。民办高校学生干部学业的操控能力较弱,而主要精力投放在工作上,直接导致了学业与工作的不均等发展。部分学生干部甚至出现了挂科现象。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一支优秀的学生工作队伍除了需要思想政治辅导员的统筹管理外,更需要高效率、分布在学生周围的学生干部将各类工作落实到方方面面。结合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上述各类特点,灵活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各层需要,将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调到最高,从而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一、从生理需要谈入门管理,引导学生积极成为学生干部中的一员
生理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体现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在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中,生理需要在贫困生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学费、生活费和周围富家子弟的比较等各种压力下,贫困生的对金钱的渴望非常强烈但却不会轻易表现于人前。因此可以引导部分有能力的贫困生争取做学生干部,并通过一系列的优秀表现来获取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奖项,以此达到用各类奖金来赚取学费、生活费的目的。
二、从安全需要谈初级管理,制定规则严格管理学生
安全需要表现在对物质和心理两方面要求绝对安全。在民办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中,为了给予学生干部足够的职业安全感,就应该制定一系列的保障机制,用一定的标准来规范学生工作秩序,以便学生干部在对普通同学的管理和交往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必遵,从而使整个学生工作流程井然有序。值得重视的是,民办高校学生干部往往忽视学业的重要性。就业的前提是能正常毕业,而毕业率往往与成绩、挂科相关,因此在各项制度,尤其是推优入党制度中应明确指出学习的重要性,以确保学生干部首先作好学习本分。
三、从社交需要谈中级管理,人性化管理促进团队团结
社交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与理解,是较高层次的情感需要。包括二方面:一是社交欲,希望和学校内的老师、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并从中体验到快乐。二是归属感,希望能被学校内自己所生活的团体所接纳。为了能让学生干部达到认识朋友的目的,应经常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在活动中积累人脉并体验到人际交往的乐趣。为了培养学生干部对所在团队的归属感,辅导员、社团指导老师等应主动寻找发现有潜在问题的学生干部并通过沟通交流将其问题苗头扼杀在摇篮中。
四、从尊重需要谈补充教育,着力于长期的干部培训
尊重需要可分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基于尊重的需要,人们愿意把工作做好,希望受到重视,这种需要一旦成为推动力,就将会令人具有持久的干劲。因此在学生干部管理中可从自尊、他尊、权力欲三个方面来满足学生干部被尊重的需要。首先是心理教育。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团体培训、心理游戏来培养学生干部的团队意识。其次是定期的班干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管理小故事分享、实际工作指导等方式提升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的领导魅力,从而满足学生干部他尊的需要。最后是制定公平、公正的评优制度、激励制度和规范并具有相应团队特色的权利分配渠道,来明确学生干部在学生中的威信,从而满足学生干部的权力欲。
五、从自我实现的需要谈高级管理,激发主动性从而实现自我管理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充分发挥的潜在能力,成为自我或他人所期望的人物。经过上述几种类别的管理,学生干部对于普通的学生工作管理已有明确的认识,并能积极配合领导的工作安排。前几种需要都具有“他给”性特征,在别人给予满足后,已无法再从外界获取足够的刺激来形成工作的动机,学生干部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具有“自求”性特征,只有这种需要得于满足,学生干部心理期望值才能达到高峰体验,从而源源不绝的激励自己本身去积极工作。在培养学生干部自我管理意识的过程中,应做到主动放权、适量监督,让学生干部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找到主人翁的感觉,从而真正做到自主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积家,陈俊.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魏巍.差异背后的价值—小议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群体管理和差别管理[J].团的生活,56-57.
关键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并被当代行为科学所广泛应用于管理领域。结合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特点,将需要层次理论应用于管理学生干部队伍,将有助于高校学生管理的有序化、高效化与专业化。在民办高校中,学生干部具有与所有公办高校学生干部一样的优秀特质。但由于民办高校在招生、国家各类政策支持、社会大环境下的世俗角度等不同因素作用下,学生干部也呈现出了与公办高校所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实用主义思想占主导地位。进入民办高校就读的多是富家子弟,而一些穷人子弟也选择了举家借债或者“能读一学期是一学期”的观念,勉强开始了大学之旅。在价值观和家庭经济条件限制下,民办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中的实用主义思想较强,富家子弟迫切需要学到更多的组织管理知识以此毕业后继承祖业,穷人子弟需要通过学生干部经验获得更多的奖助贷机会以贴补家计。
(二)团队意识淡薄,自我意识强烈。自五四运动开始,公办高校学生干部的团队意识展现了极强的生机,并通过前辈带晚辈的方式代代相传。民办高校是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产物,进入民办高校学习的学生多是富家子弟、独生子女,团队意识仍稍为淡薄,自我意识强烈,在各项活动中常常以自身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不容易体现出共情及理解等情感。
(三)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需要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高考指挥棒的市场调控作用下,进入民办高校的学生成绩明显低于同等档次的公办高校学生,会努力通过在班级、社团、社会各类工作中的优秀表现,来证明自己与公办高校同样具有天之骄子的资格,因此,民办高校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更强。
(四)无法适当处理学业与工作的关系。民办高校学生干部学业的操控能力较弱,而主要精力投放在工作上,直接导致了学业与工作的不均等发展。部分学生干部甚至出现了挂科现象。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一支优秀的学生工作队伍除了需要思想政治辅导员的统筹管理外,更需要高效率、分布在学生周围的学生干部将各类工作落实到方方面面。结合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上述各类特点,灵活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各层需要,将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调到最高,从而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一、从生理需要谈入门管理,引导学生积极成为学生干部中的一员
生理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体现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在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中,生理需要在贫困生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学费、生活费和周围富家子弟的比较等各种压力下,贫困生的对金钱的渴望非常强烈但却不会轻易表现于人前。因此可以引导部分有能力的贫困生争取做学生干部,并通过一系列的优秀表现来获取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奖项,以此达到用各类奖金来赚取学费、生活费的目的。
二、从安全需要谈初级管理,制定规则严格管理学生
安全需要表现在对物质和心理两方面要求绝对安全。在民办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中,为了给予学生干部足够的职业安全感,就应该制定一系列的保障机制,用一定的标准来规范学生工作秩序,以便学生干部在对普通同学的管理和交往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必遵,从而使整个学生工作流程井然有序。值得重视的是,民办高校学生干部往往忽视学业的重要性。就业的前提是能正常毕业,而毕业率往往与成绩、挂科相关,因此在各项制度,尤其是推优入党制度中应明确指出学习的重要性,以确保学生干部首先作好学习本分。
三、从社交需要谈中级管理,人性化管理促进团队团结
社交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与理解,是较高层次的情感需要。包括二方面:一是社交欲,希望和学校内的老师、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并从中体验到快乐。二是归属感,希望能被学校内自己所生活的团体所接纳。为了能让学生干部达到认识朋友的目的,应经常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在活动中积累人脉并体验到人际交往的乐趣。为了培养学生干部对所在团队的归属感,辅导员、社团指导老师等应主动寻找发现有潜在问题的学生干部并通过沟通交流将其问题苗头扼杀在摇篮中。
四、从尊重需要谈补充教育,着力于长期的干部培训
尊重需要可分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基于尊重的需要,人们愿意把工作做好,希望受到重视,这种需要一旦成为推动力,就将会令人具有持久的干劲。因此在学生干部管理中可从自尊、他尊、权力欲三个方面来满足学生干部被尊重的需要。首先是心理教育。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团体培训、心理游戏来培养学生干部的团队意识。其次是定期的班干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管理小故事分享、实际工作指导等方式提升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的领导魅力,从而满足学生干部他尊的需要。最后是制定公平、公正的评优制度、激励制度和规范并具有相应团队特色的权利分配渠道,来明确学生干部在学生中的威信,从而满足学生干部的权力欲。
五、从自我实现的需要谈高级管理,激发主动性从而实现自我管理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充分发挥的潜在能力,成为自我或他人所期望的人物。经过上述几种类别的管理,学生干部对于普通的学生工作管理已有明确的认识,并能积极配合领导的工作安排。前几种需要都具有“他给”性特征,在别人给予满足后,已无法再从外界获取足够的刺激来形成工作的动机,学生干部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具有“自求”性特征,只有这种需要得于满足,学生干部心理期望值才能达到高峰体验,从而源源不绝的激励自己本身去积极工作。在培养学生干部自我管理意识的过程中,应做到主动放权、适量监督,让学生干部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找到主人翁的感觉,从而真正做到自主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积家,陈俊.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魏巍.差异背后的价值—小议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的群体管理和差别管理[J].团的生活,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