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连载之一)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2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书是《外国人在中国丛书》系列的第一部,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此书讲述了一位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普通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他本人聪明、善良、多才多艺,是中国著名相声演员丁广泉的弟子,加拿大留学生大山的师弟。当他本人听说让他写书时,他非常吃惊。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经历和每一位在中国的外国人都一样,经历太平常了。
  本书通过这位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恋爱、旅游、制作陶艺、练习书法绘画、做沙雕、做冰雕、主持节目、唱京剧、演小品的感受……和他对于中国的独特见解,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巨变,也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现在的发展进程,向世界人民传递出中国的开放与包容。
  
  陶瓷国度
  我叫穆罕默德·陶菲,现在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专业学习,已经四年级了。说起我的中国名字,还多亏了我的老师。
  那时我在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学习汉语,刚去报到的时候,老师告诉我每个同学都需要一个中国名字,而我的名字是“Taufiqe”,我主修的专业是陶瓷,于是他给了我一个中国的姓“陶”。这个姓让我觉得神圣而伟大,因为它把我和中国连在了一起,那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呀,只身来到中国的我不再有陌生的感觉,似乎我已经成了一个中国人,因为我姓“陶”。
  老师和我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他给了我一个名字“菲”,过了很久我才知道,这个字是女孩的名字,我应该用“飞”,而不是“菲”。但是现在对我来说“菲”和“飞”都是一样的,我很喜欢这个名字,它把我和我最憧憬的东西“陶瓷”连在了一起。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孟加拉的达卡大学,我认识了陶瓷并选择了陶瓷专业,也成了那个神奇世界中的一分子。
  我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呢?或许大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说真的,当时的我只是为了逃避一段没有开始的感情。这件刻骨铭心的事,我在后面再告诉你们吧!
  其实当时的我去哪里都无所谓。但是,当我接触了陶瓷这门艺术的时候就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爱情美丽许多的事情,那就是陶瓷,它不仅是火的艺术,生命的艺术,而且它也有着许多女性的资质:细腻、光滑、润泽和圆通。在探索它的领域中,我体会到了一种为人之父的感觉,每个作品都像是我的孩子,在我的手中诞生,这种感觉真是太神奇了,我要寻找陶瓷艺术的根源,陶瓷艺术的真谛。
  教科书上说:中国的陶瓷非常发达,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因此我就一直梦想着要到中国去。
  那一次,大概是1997年3月的一天,达卡大学的西西老师给我们班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就是学校允许我们班的一名学生到中国留学。
  这个消息让我兴奋不已。我很想去中国,因为我早就对中国的艺术垂涎三尺,这次机会真的很难得:作为公费学生不仅可以为家里省下一笔钱,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心底的愿望。
  但是,我有一个竞争者。我是班上的第二名,与同学咪杜相差两分。这次机会对我来说似乎又有些渺茫了。
  可仁慈的主却眷顾着我,把这个机会赐给了我。因为咪杜是家里的独生女儿,留学这种事家里坚决不同意,咪杜再怎么哭也无济于事。得到这消息的我高兴坏了,看来这是非我莫属了。荣誉感充斥了我的全身,我开心得快碎成八办了。
  我幻想着中国的一切:中国,真的和书上说的一样吗?听说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北京里有一座故宫,那是中国古代留下的古迹,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但肯定那里面有许多精美的陶瓷……
  办留学手续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仅在毕业证上,我就费了不少的周折。
  在孟加拉,初中、高中的毕业证统一收录在教育局,而且用的全部都是孟加拉文,留学需要出示英文证件。我从教育局把这些证件调出,找朋友们把它们全部翻译成英文,然后由教育局盖章才能生效。为这事儿,我跑得腿都酸了。
  阿爸非常高兴,他为自己儿子的强烈求知欲而欣慰。他是个教了一辈子书的老师,平时最愿意看到的就是学生学有所成,桃李满天下。现在看到儿子将要出国,那种喜悦的心情是很难形容的。作为一个资历深厚的老教师,他希望儿子吸收国外的营养,变得充实起来,像一本厚厚的书。阿妈就与阿爸不同了,她有点儿舍不得儿子只身到遥远的地方去,平时放学回家晚了她都在门口不停地张望,要是隔上一年半载见不到儿子的面,她可有点儿受不了。我看出了阿妈的担忧,在等待签证的这段不长的时间里,我尽自己的所能在生活上、学习上独立,尽量为家里干些活,这使他们感到很安慰。
  陶瓷系的老师赛易德是从中国毕业的,他对中国有着深厚感情,以前他就经常对我说,如果真想在陶瓷领域有所发展,就一定要到中国看看,并且一定要学习中国的文化。
  我去找赛易德,向他咨询填报的志愿。赛易德向我推荐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那是他成长的地方,在那里他的艺术发生了蜕变,从本质上找到了陶瓷的根源。
  于是我在表格上工工整整地写上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
  1998年6月,我接到了录取通知书。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是一个很穷的国家。人口非常多,每个人要凭票儿来换取食物。可是,当我走出机场,坐在开往语言文化学院的专车上时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情景:平坦的马路,高耸的楼房,庞大的立交桥,川流不息的车队,路上的人穿着人时的服装,街头街尾排满了餐厅。尤其中国人长得都很漂亮,不像我想像得那么瘦小枯干。
  1998年9月,我就这样来到了中国。
  坐在驶往语言文化学院的车里,我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中国的很多东西都与孟加拉不同:比如说马路,我们国家的马路都比较窄,没有中国的路那么宽,也没有那么多立交桥,我们觉得这种桥笨拙得很,但是这一路走来我觉得中国十分需要它,因为堵车实在太严重了。
  我们国家的司机都是在右边驾驶,所以看见中国人开车就很不习惯。我就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一样,心里有些紧张,还有些害怕,因为我不知道以后会是怎样,我的选择是对是错。
  汽车继续往前走,无意间我看见路边有几个小巷子,很窄很深,而且里面的建筑也没有先前看见的雄伟,但是它们的样子也很好看,屋顶上有一片一片的瓦。后来听我的中国朋友说那叫胡同,是老北京留下的遗产,很有民族特色,那里住的全是老北京人。
  车子开得很慢,司机师傅好像故意这样做,好让我们这些外国留学生们初步领略一下北京的风采。我们都全神贯注地盯着窗外,努力寻找着与自己国家的不同点。
  “你们看,这里的自行车真多。”我的一个同胞惊叹道。
  在我们国家的马路上,停着跑着的全都是汽车和三轮车,没有多少人骑自行车。而在北京到处是自行车,倒是没看见几辆三轮车。
  正瞅着,语言文化学院到了,出来迎接我们的是两位中国老师和所有孟加拉同胞,我们相互拥抱,问候,他们热心地帮我拿东西,一路说笑着朝宿舍走去。
  我在北京的留学生活正式开始了。
  (注:《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书由外文出版社出版,图片由外文出版社提供)
其他文献
译/姚 贝  我作为一个外国人,在中国这样一个神秘而又充满异域风情的国家安家落户自然不乏理由。然而,在多灵符西方人的眼里,这个亚洲巨龙仍然是遥远未知的,人们可以列举的也只有中国的儿个少数历史事件而已,如马可波罗的游记或者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对其它外国人来说,中国最吸引人的有各色美食;而对我来说则梦想着有一天能登上中车的万里长城,或去看看神秘的紫禁城以及世界雕塑史上的瑰宝兵马俑。——题记  
期刊
“汉字有书传书本,佩带家无字传歌声,祖 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这首侗族歌谣很清楚地指明了侗族文化的精髓在侗歌。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从古到今,他们叙事、传史、抒情等都是通过口传心授。也正因为如此,侗族文化尽管经受过历史的风风雨雨、人问沧桑,它仍一枝独秀,并逐步引起世人的关注。    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据传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至今已有2500多
期刊
在中国外交界,吴建民可谓是大名鼎鼎。  自上个世纪60年代吴建民进入外交部工作以来,曾先后为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担任过翻译。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之后,吴建民有幸成为常驻联合国的第一批工作人员。  1991年至1994年,吴建民出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和发言人,随后曾担任过中国驻荷兰和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大使。  1996,1997,1998年,吴建民三次代表中国政府参加在日内瓦举
期刊
长江的发源地在唐古拉山的各拉丹东雪峰(海拔6621米),长江的长度应为6300公里,长江作为世界第三大河的提法已为世人所承认。  汽车缓缓地行进在没有人烟的高原荒漠上,由于没有道路,车子不时地陷入沼泽地……长江的发源地——唐古拉山各拉丹东雪峰下的姜古迪如冰川,像一条银色的巨龙,从白雪皑皑的各拉丹东雪峰俯冲而下。冰川消融形成的辫状水系,一直伸向远方。  摄影记者茹遂初,当时用哈苏150mm镜头拍了一
期刊
(2004年4月20日至22日,“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第三单元主题报告会。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会上作了题为“东西方文化与现代化”的主题演讲。)  以下是演讲全文:  文化包含价值观、传统、信仰、行为、习俗、社会组织、种族或宗教或一个国家组织的特点。这是一个社会——往往属于同一种族、使用同一语言的社会,通过集体经验进行学习、吸取教训、向后代传授对这个社会有益知识的通常之道。  东
期刊
城市是一定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各种生产要素相对集聚的地方。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突出反映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城市又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世界文明进程最重要的物化形式。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见证,体现着社会发展的脉络,代表着一个时期的文明水平,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蕴育出的城市精品,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保护名城,发展名城,是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事业,推动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任务
期刊
2005年3月6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举行了中外记者招待会,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就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外交政策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招待会由此次大会的新闻发言人姜恩柱主持。李肇星部长笑容满面地坐在主席台上。短短一个半小时,他回答了来自国内外13位记者的提问,素有“诗人外交家”、被外交界和新闻界人士视有铁骨柔情的李肇星在回答问题时思维敏捷,既不乏幽默感,关键时刻又能熟练地引用统计数
期刊
美国对华最惠国待遇(后改称“正常贸易关系”)问题,从1989年开始,每年都要对中美关系形成严重干扰,困挠两国关系10余年。2000年,国会审议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住美国朝野引起激烈辩论。10月10日,克林顿总统签署了国会通过的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法案,中国将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得到美国的PNTR,消除了中美关系中的一大“定时炸弹”。    “最惠国待遇”不是恩赐    最惠国
期刊
苏州申遗:1000公斤宣传材料感动世界    苏州市市长杨卫泽形象地形容苏州申办世遗大会,是“十年磨一剑,百年第一次,千年等一回”。按照惯例,举办世遗大会的东道主是轮流坐庄的,而东道主必须是拥有世界遗产的城市,按一百七十多个国家推算,下一次世遗大会再轮到苏州召开要等到千年之后。  早在1993年,中国政府第一次提出申办世遗大会,但当时条件尚不成熟,直到2001年芬兰赫尔辛基的第二十五届世遗大会上,
期刊
访问延安(一):新中国的胚胎    进入边区不久,发生了两件事情,很实在地显示出国民党仍旧在我们身边,其代表人物是谢保樵和他的几个亲信。但在边区,他们虽然想按他们的意志行事,却未能如愿。谢一见到王震就对他说,记者团所有成员部由他管理,不允许单独行动。谢还说,这次来访的外国记者都是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货,对中国一无所知,只想写一些有害中国统一的轰动性报道,以增长他们在银行中的美元存款。谢的潜台词是: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