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灯女子三人舞《恋》创作谈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1990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恋》的出炉背景
  自一九九〇年起,由中国舞蹈家协会、安徽省文化厅举办的安徽省花鼓灯会已经轰轰烈烈地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花鼓灯三人舞《恋》是在第七届花鼓灯会上面世的。
  回想起二〇〇六年,第七届安徽省花鼓灯会举办在即,本次灯会举办地设置在凤台县。因为这里的陈巷村、尚塘集、新集、岳张集、毛集、顾桥等不少村镇都是安徽花鼓灯的“灯窝子”。《凤台县志》载:“花鼓灯又叫红灯、故事灯,历史悠久,从宋代起就有了花鼓灯。主要流传在凤台、怀远、颍上一带。”
  因此,凤台县、怀远县和颍上县被喻为“花鼓灯之乡”是当之无愧的。作为坐落在花鼓灯发源地之一的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理所当然要推出自己的作品,参加这次属于“玩灯人”自己的盛会——安徽省第七届花鼓灯会。在老团长宋忠洋的带领下,青年编导岳颖和我在那个炎热的夏天进行了舞蹈创作的分工,花鼓灯三人舞《恋》便应运而生。使笔者再次得到了花鼓灯舞蹈创作的实践机会。
  二、花鼓灯会的LOGO激发了《恋》的灵感
  人们在文学艺术的创作活动中,经常会谈到“灵感”这个字眼儿。所谓“灵感”,又被称之为“心灵感悟”或“灵感起源”,它是指我们在文艺或科教的活动中,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花鼓灯三人舞《恋》的创作灵感可以说是来自安徽省花鼓灯会的一个LOGO(英文:logotype的缩写)。这个圆形平面徽标的图案是:三个手举彩扇翩翩起舞的女孩,她们身着色彩各异的花鼓灯彩装,做着统一的花鼓灯“三道弯”造型。这简约而优美的图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三个手持彩扇跳舞的女孩,不就是花鼓灯艺术中的“兰花”吗?每当我看到这个图案时,就会立马联想到花鼓灯兰花的“三大流派”的生命活力。所谓“三大流派”,是指近現代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花鼓灯艺术大师和以他们为代表所形成的三个风格流派。分别是以蚌埠的冯国佩(艺名:“小金莲”)为代表的“冯派”;以凤台县陈敬之(艺名:“一条线”)为代表的“陈派”,亦称“凤派”;以怀远县郑九如(艺名:“小白鞋”)为代表的“郑派”。恰好这次碰上了第七届花鼓灯会的创作机遇,更使我产生了一连串的思索,能不能让这个平面的徽标“立体化”,让这三个手持彩扇造型的兰花走下徽标舞动起来,我不时在心中揣摩着……从那时,花鼓灯三人舞《恋》的创作便在我心中开始萌动。
  三、在传统花鼓灯中寻觅
  艺术作品,贵在出新,贵在出奇,贵在不与其他作品雷同,有自己的个性。笔者在对《恋》的构思的同时,首先对传统花鼓灯的表演式样做了认真的分析梳理,力求寻觅到能够给自己的创作提供有效的元素。
  传统花鼓灯的舞蹈表演,除了“踩街”(花鼓灯艺术大游行)之外,主要是在广场上(俗称灯场)表演的“大花场”和“小花场”两种形式。“大花场”主要是以群体表演的情绪舞。“小花场”是由两个人(“鼓架子”与“兰花”)或由三个人(一个“鼓架子”,两个“兰花”)即兴表演的,基本上没有固定情节,主要用来表现青年人的欢乐、爽朗的性格和幽默、逗趣的情境。在怀远一带,也曾发现过由戏曲《二女争夫》脱胎而来的三人“小花场”。“小花场”中的三人舞,当数凤台县的《抢板凳》最具代表性,舞蹈具有一定情节,描写的是一个淘气的男孩与两个活泼聪慧的女孩为争坐一条板凳而逗趣玩耍的场景。
  其实,花鼓灯“小花场”里的三人舞很少,这些为数不多的花鼓灯三人舞,虽然给了我一些启示,但要创作出一个与传统花鼓灯三人舞不同的《恋》,还需要下功夫在学习运用花鼓灯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四、《恋》的创作实施
  花鼓灯三人舞《恋》的“恋”字,有三个含义:笔者力图运用花鼓灯的舞蹈元素,来表现淮河边上爽朗、阳光的少女们对她们最钟爱的民间歌舞花鼓灯的迷恋和对大自然春天的眷恋,以及对她们未来心上人的一种向往与爱恋。
  《恋》在舞蹈结构和速度上,采取的是“A—B—C—A”“慢—中—快—慢”的格局;舞蹈的舞台调度采用的是“重奏式”,表演呈现上,既有集体表演的场面,又有个人技巧施展的空间,且不时出现“复调”式的画面……
  有人曾说过:“舞蹈的形态是人物内心的外化。”我理解,舞蹈的一切形体姿态,乃至调度的设置,都应当是人物内在情绪变化的外在表现。《恋》在“形”的塑造上,采取了“静”与“动”的对比。因为这个作品的最初创作灵感,来自一个平面的花鼓灯会的徽标,它给人们的印象非常深刻。因此,在舞蹈的“引子”部分,首先在位于舞台中间靠后部的平台上,设计了一个类似徽标的静态剪影式造型。三名少女右手高举持彩扇,左手在腰下部平臀持手绢做外撇的动作,整个身躯呈“三道弯”(花鼓灯经典形体动作)的体态,体现出女性的柔美;这个优美的静态造型,试图引发观众对花鼓灯徽标立体化的联想。随着古筝流水般的华彩,灯光渐亮,在柔美的竹笛声中,三个少女款款而动,通过几组根据“三道弯”变化出的不同造型,兰花们像仙女一样从仙境中飘然而下,由“静—动”给人一种唯美的感觉……
  而这一段静态造型和舞姿,在舞蹈的“尾声”部分得到再次重现。但这个“再现部”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三个兰花从舞台的中心以同样的速度,由“动—静”,款步重返到平台上;舞蹈重现了开始时的静态造型;音乐渐弱,灯光渐暗—收光,结束了整个舞蹈。“引子”和“尾声”通过这种“倒影”的处理方法,给人们以清新惬意的美感,同时达到了首尾呼应、风格统一的效果。
  五、《恋》在舞蹈语汇上的承袭与创新
  《恋》在整个创作中,很多地方运用了花鼓灯的经典舞蹈语汇。但这并不是简单动作的堆砌,而是根据人物情绪的发展和舞台气氛的需要进行有机设计的。比如在表现姑娘们的爽朗、麻利的性格时,就是承袭花鼓灯传统的 “哏步”“野鸡溜”和“打扇”“甩巾”“闪腰”等传统舞蹈语汇;在表现姑娘们对花鼓灯痴狂的时候,舞蹈气氛也进入了高潮,使用的就是花鼓灯艺术大师陈敬之的“扑蝶”中的典型扇花以及陈派的经典舞蹈律动——“颤、颠、抖”。中间一段类似“紧打慢唱”的抒情舞段时,大幅度的调度在大提琴的旋律衬托下,三个兰花作快速“碎步后退”, 前后交叉,此起彼伏,配以“单边绕扇”,更显得气氛活跃,通达流畅。要说明的一点是,花鼓灯原来在“风摆柳”中的“飘扇”,彩扇只是转了一半,排练时总觉得在这个作品里不能充分表达此时姑娘们的兴奋心情,于是笔者就通过反复试验,尝试性地创作出了三百六十度的连续转扇,应用到舞蹈中去之后,大家都觉得较之前更加流畅活泼了。   在表现姑娘们受春意盎然的感染,迷恋春天,触景生情,产生对爱情向往的时候,经与作曲家沟通后,大胆引用了陈敬之老师《小郎子观花》为元素编创的灯歌,且边舞边唱,一改过去传统花鼓灯“唱时不舞,舞时不唱”的模式。当清脆的女声独唱到“小妹妹的汗巾花又花,挂在招风树底下。有心的哥哥来看花嘛!不为擦汗来看花呦——(画外音问:看什么呀?)看的是小奴家。哎呦!我的哥哥来,看的是小奴家……”时,舞台上的三个姑娘摆成了纵排“阶梯式”的画面,以彩扇倒垂遮住面部,单手侧面“亮”出手绢(汗巾);然后放慢速度使用“双绕扇”和“单绕扇”,瞬间又把彩扇反转,接下来又配合“水中望月”“三回头”和“单绕扇花”等动作,描绘了淮河边上的少女思春“外野内秀”的那种柔美细腻的情感和想见怕见、想看怕看、欲言又止的羞怯心理。
  《恋》在高潮部分的处理上,为了表达姑娘们的激情澎拜,除了运用花鼓灯的“燕子啜水”“大撤步”等传统舞汇外,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和夸张,尝试创新了“跳起抛巾”的动作。因为传统花鼓灯“小花场”里兰花的跳跃动作很少,一般在拋手绢时,脚都不离地。笔者觉得这样不能更充分地表达姑娘们的激动心情,于是就尝试着让她们在跳起的同时,将手绢抛出去,以达到内在情绪与外在肢体表演的统一。
  花鼓灯三人舞《恋》在编导、作曲、表演者的共同努力下,和我团的其他两个群舞《瞧,这帮架子鼓》《鼓乡俏媳妇》一并参加了第七届安徽省花鼓灯会,同时获得了本次活动的一等奖。
  另外,不得不提出的是,对于花鼓灯颇有研究的作曲家晨见老师和大雷在这次合作中,都为《恋》的舞蹈音乐创作倾注了不少心血。曲作者在充分了解编导意图之后,能准确快速地捕捉到编导所要塑造的人物和其所要表达的情绪;选择了淮河本土流行的民歌《打菜薹》和花鼓灯歌《观花》作为创作素材,编创出具有可舞性的音乐,准确地把握住花鼓灯的风格与神韵,为三人舞《恋》的舞蹈编导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有力的支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花鼓灯三人舞《恋》的创作,是本人向花鼓灯传统再一次学习的过程;舞蹈作品要想适应当代观众新的审美需求,除了适当运用花鼓灯传统舞蹈语汇外,还要根据作品内容,敢于突破,寻求创新。另外,与作曲家的合作是不可忽视的。音乐是一个舞蹈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相互尊重,及时沟通,密切配合,才能使之达到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作者系安徽省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团长)
其他文献
“不自由,毋宁死”。当弗吉尼亚州长在一七七五年发出这样的宣言時,他完全不会想到这对全世界的影响。今天,中国的新一代享受着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的成果,但他们并不满足于萧规曹随。渴望自由、改变和突破,这是他们的特征。同时,冷漠、利己随时随地刷屏,这也是他们——中国新一代,像正在转型的中国社会一样,复杂、多变,让人捉摸不透。  二〇一三年湖北省的文理科高考状元贺维艺、李卓雅,他们和同班同学创造了一个高考奇
期刊
几年前听到蔡康永说,他看《千与千寻》最后白龙终于记起名字然后鳞片开始剥落的那一刻会落泪。说着说着,竟然在《康熙来了》中哽咽。  有点讶异。我比不得蔡康永感性,只觉得整部影片如白水般娓娓而述,懵懂的女孩在异世界一步步蜕变成长,波折中温馨点点。改变就在不经意间,如叶落空山,看多了,渐渐说不出所以然。  整个故事,女孩从千寻到千,再从千到千寻,兜兜转转,似乎又回到原点,似乎什么都不曾改变。但其实,改变的
期刊
目的:探讨比较孕前-围产保健模式与原有围产保健模式对围产结局的影响;分析引起围产不良结局及妊娠并发生的危险因素,完善改进孕前-围产保健工作。  方法:1.采用前瞻性队列研
我很庆幸,能够在这个新时代步入大学。世人都说,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在这里,我们开始接触社会。我很欣喜,自己来到了这所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你问我为什么欣喜?我想问你,
期刊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患者性功能及抑郁状态,并讨论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 ED)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使用
又是一夜,对月未成眠。窗外的淡淡柔光洒入房内,温润了灯影下朦胧的落寞,也无声地划过岁月中如水的岑寂。此去经年,很多往事都会云淡风轻地飘过,时光也在匆匆的奔波中从我们身畔溜走。然而,每个人的生命中总会有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即便走过长路漫漫程程山水,也依然会沉淀着斑驳的痕迹,深深地埋藏在我们心底。  茫茫人海里,原本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在凄迷的江南烟雨中相遇了。几经周折,相爱的他们终于走到一起。于是,在
期刊
清晨,不是微光穿破了梦的阴霾  是火车,一列开往远方的绿皮车  尽管我不曾越过清新的一窗绿叶  瞧见它那风姿飒爽的飞奔  但我的心受到了莫名的震动  我以为那便是生命挺进的呼喊  像刀光像戟  像一切锋利的利器  斩开横亘在前头的黑暗的碎片  那分明就是生命不可代替的激流  从八千里开外的冰川  冲刷而来,冲杀而来  只为激起我心底的那抹微光  像刀光像戟  像一切鋒利的利器  斩开横亘在前头的黑
期刊
我忘了相聚一堂的日子  那是再无力细数的昨日  六月,不该说离别之词  年轻的心儿太容易哭泣  朋友,但请别伤感  清纯的泪珠是不安的精灵  那些爱过的红花  那些浮动的绿叶  请别忘了在海子的春天  彼此曾竭力绽放的欢愉  时光,狡猾的嘴脸  夹着狐狸光鲜的尾巴  悄悄潜入脉动的青春  逃过眼球的安检门槛  抖落无数发烧的相片  你欢畅多情的发束飞扬  夜里无眠的相思辗转反侧  你滔滔不绝的精彩
期刊
鉴于信息对投资决策所起的重要作用,我国已经初步完善了信息披露制度,对违规处以严罚。但是通过对我国1999~2002年交易所“公开谴责”这种最为严厉的惩罚措施进行实证分析,发
21世纪初,人类已迈入一个高科技的电子信息时代。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开通,网民的急速增加,网络的规模化管理与可信度的提高,为每一个用户、每一家公司提供了商品推介与流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