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sdfsdf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
  
  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3.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落实语文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分子—会读?
  4.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熔“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
  5.只求形式不求实效。
  据观察,一般一节课朗读安排了三—四次(相对环节而言,非指读的人次),但有安排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往往是朗朗书声骤然响起,不到1分钟,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1.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哨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2.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听一位教师上《春》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春天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色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
  4.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
  5.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1)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2)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3)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其他文献
印度是世界主要产锰国之一。印度的锰矿床分布在印度东部、中部和南部的几个邦。矿石品位高低都有,并含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因而需要使用不同的技术。矿床的品位、成分和特性
摘要: 本文论述了确立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依据,针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问题,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有益探析:大力提高素质,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前提;注重学科融合,巧设综合性学习内容;注重阅读指导,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加强小组合作,有力促进综合性学习。  关键词: 语文 教学 综合 学习    课程专家吕达先生在《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中说:“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
艺术体操作为一项美的运动是通过运动员本身的动作展现的,通过对构成艺术体操的表现形式,影响艺术体操表现力的因素进行探讨,并对在艺术体操教学中如何培养艺术体操运动员的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所谓开放性的阅读,就是阅读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阅读内容做出个性的反应。要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手段创设质疑情境,挖掘创造思维因素,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或独立思考,或互相质疑,或大胆想象,或相互争议。特别是要鼓励学生不断生疑,大胆发问,对问题、新知识始终有好奇心与求知欲。要引导
摘要: 学生作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培养学生作文思维的独创性,即利用课文的“空白点”进行补充、改写;二是培养学生作文思维的多向性,即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开拓学生作文思路;三是培养学生作文思维的系统性,着重从逆向思维角度进行阐述。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思维能力 独创性 多向性 系统性    作文教学中只有创造出新的东西来,作文才有生命力。在平时的学生作文中,缺乏的恰恰是这种“创新
如何进一步提高带有半导体器件的电气传动及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一直是生产厂和用户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家电控配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了评价我国生产的电控及自动化设
为进一步研究犬瘟热病毒的防控与诊断,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别设计合成了扩增CDV H基因、F基因和N基因的三对引物。采用RT-PCR分别扩增了狐源CDV泰安株(CDV-FOX-TA)的
本文对国内外作物水盐生产函数的研究进行了分析,综合评述了影响各种作物水盐生产函数的因素及其适用条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不同类型作物水盐生产函数的优缺点,为作物水盐生产函
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在世界各地迅速传播,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损失,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但作文难教也是许多语文教师的普遍感觉。作文难写也是学生经常发出的感慨。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写好作文呢?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积累素材    从低年级升到中年级学生一开始接触到写作文,就有点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