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药理学结合GEO芯片技术探讨黄芎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来源 :药物评价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in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GEO芯片联合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芎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并构建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模型验证黄芎方药效和核心靶点。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得黄芎方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其相应的靶点。通过R软件limma包对GEO平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数据集GSE16561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利用Venny 2.1.0进行黄芎方成分靶点和缺血性脑卒中差异基因靶点交集靶点分析,采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筛选核心成分,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基因。利用PyMOL软件对度值排名靠前的成分和靶点基因进行分子对接。通过single sample 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ssGSEA)进行免疫浸润分析。采用线栓法制备I/R大鼠模型,除假手术组外(n=21),将69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芎方组(3.6 g·kg-1)组、阿司匹林(9 mg·kg-1)组。黄芎方组和阿司匹林组每日ig给药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ig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7 d。采用Longa分级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评分,TTC染色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ba1)阳性表达,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大鼠脑组织Toll样受体4(TLR4)、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髓过氧化物酶(MPO)、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mRNA表达。结果 通过TCMSP数据库和文献检索共筛选得到黄芎方的有效活性成分35个,成分靶点754个,缺血性脑卒中基因芯片差异表达基因677个,交集靶点56个。GO富集分析表明,黄芎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与细胞对炎症反应、脂多糖反应和环氧化酶途径等生物学过程相关。KEGG通路分析显示,主要涉及包括代谢途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HIF-1信号传导途径等通路。筛选出5个核心成分α-细辛醚、3,4,5-三甲氧基肉桂酸、β-细辛醚、异阿魏酸、阿魏酸,5个核心靶点TLR4、STAT3、HIF1A、MPO、MMP9。分子对接结果显示,5个核心成分与5个核心靶点具有稳定的结合能力。免疫浸润分析表明,核心靶点基因与中性粒细胞、激活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肥大细胞等关系密切。体内实验结果显示,黄芎方显著降低I/R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病理学损伤、脑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在脑组织中验证了黄芎方对5个核心靶点基因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结论 黄芎方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其可能通过TLR4、STAT3、HIF1A、MPO和MMP9核心靶点发挥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青少年承载着家庭的希冀、社会的期待和祖国的未来,所以青少年的成长关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前途。青少年认知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推动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也是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教师反馈构
学位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国内经济和就业形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劳动力市场矛盾突出。社会保险与就业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者讨论的焦点,高费率会增加企业用工成本,企业为了减轻缴费负担选择减少雇佣,由此恶化就业形势。从2015年起我国开始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缴费率,本文以2016年部分省份降低了养老保险费率为契机构造“准自然”实验,借助双重差分模型,立足宏微观视角,从数量和质量两个层面,检验社会保险降费对就业的
学位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保障老年人权益、适度开发老年人人力资源成为当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力措施。老年人劳动供给问题也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在众多影响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因素中,家庭因素不容忽视。而子女作为家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其数量结构以及由此衍生的代际关系对于老年人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尤为重要。当前,家庭人口结构的改变以及高速攀升的生活成本加重了年轻子女的赡养负担,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老年
学位
老龄化的加深、失能人口的不断扩大导致我国老年照护需求逐渐增加,加之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势,给我国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带来巨大冲击。作为家庭老年照料的主要承担者,女性面临着愈加繁重的照料压力,家庭老年照料与女性就业间的矛盾愈发凸显。为了保障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提高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的福利,2016年我国正式开始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到目前效果开始初步显现。长期护理保险能否缓解女性家庭老年照料与就业的矛盾需
学位
我国劳动力平均周劳动时间长且过度劳动的劳动力数量占比高,过度劳动问题严重。从劳动供给角度考虑,过度劳动现象可能是因为劳动者要尽可能地满足必需支出,而最低工资的提高可能会缩短劳动时间。对此本文从劳动供给角度分析最低工资对劳动时间影响,验证劳动供给曲线特征,缓解过度劳动问题。首先,对国内外“最低工资影响劳动供给”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作梳理,提出了在必需支出约束下,最低工资对劳动时间影响的理论框架。其次
学位
2021年5月,教育部审议通过《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贯彻落实《规定》文件精神,多地政府发文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在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活动中,父母对子女学业表现的认识往往并不准确,即存在父母认识偏差。另一方面,父母又依据自身认识进行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认识偏差可能导致次优投资。因此,纠正父母认识偏差,对优化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提高子女学业表现具
学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新时代的主题。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就业问题受到了各界关注,现阶段针对数字经济与就业关系的探讨多以省级层面宏观数据为主,鲜有研究将宏观数据与微观个体数据相结合,且学者们多从总量维度分析数字经济的就业效应。不同于此,本文将宏观层面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纳入微观层面劳动者个体决策分析框架,从总量、结构和质量多维视角,系统评估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
学位
当前,国家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发展现代化和规模化农业。但是,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进程较为缓慢。究其原因,主要受劳动力资源和农地资源的制约。目前,由于农村地区资源禀赋的限制,大量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产业转移,势必会对农地市场产生影响。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男主外、女主内”社会结构下,家庭内部一般是男性劳动力率先向城镇非农就业,而女性劳动力来负责经营农地。但是,随着女
学位
儿童健康始终是“国之大者”,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更是与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在传统观念中,照顾儿童的责任主要是由家庭中的女性承担,随着现代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大部分育龄女性开始走向劳动力市场,参与社会生产。由此,要想更加全面地了解这部分育龄女性群体的劳动力供给效应,在关注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之余,也应关注她们的劳动参与对于家庭,尤其是家中儿童的健康成长有何影响,以更好地完善相关
学位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为实现全民健康,要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然而,我国全民健康的进程却因人口老龄化问题迎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养老的压力,也为了推进全民健康、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需要重视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状况。尽管学术界对于教育与健康的关系已有一些研究,但是专门针对老年人群体的研究较少,且大多实证模型缺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