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最佳教学策略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b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幼儿教育研究认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与幼儿本身的兴趣、思维、情感、知识经验、年龄特征诸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幼儿个性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作用中,尤其是在与周围人们的语言交流中有效地获得与发展形成的,事实上,幼儿在自主发出第一个词之前便已在与成人的交流互动中学习到了与成人进行非语言交流的有关规则。比如,幼儿能懂得怎样使自己的所需让照看的人加以理解,如手势、姿势等等。一般来说,发展正常的幼儿都需要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如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但并非说幼儿只要参与了有关的家庭和社会中的语言实践交流,幼儿的语言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要使幼儿的语言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必须对幼儿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正规化的教育。那么,教师该实施哪些教学策略很好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呢?
  一、让幼儿在和谐的环境中发展语言能力
  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和谐的语言交际环境,这种交际情境涉及内部和外部的两种作用。其中,内部作用能够有效地使交谈双方产生动机、愿望与需要;而外部作用在于能够有效地刺激、辅助与保持交谈双方言语契合形成紧迫感。
  教师在发展幼儿语言能力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现代媒体能使语言教学更生动形象,更完整、更便捷、更有效。比如,教学“可爱的小蜗牛”时,既可以捕捉真实的小蜗牛,让幼儿认识、理解、表达小蜗牛,也可以凭借“小蜗牛”多媒体课件的巧妙运用,将小蜗牛通过多媒体放大后让幼儿看清小蜗牛的各部分身体器官,看清蜗牛的不同品种与生活习性等等。根据卡洛——乌尔福克和伦奇的“整合模式”理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知识、认知知识与语言知识的整合习得。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应该是以这三种知识为主有效整合。在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过程中要“糅合”多种幼儿发展因素,鼓励多种与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有关的符号系统的有效参与,有效地促使幼儿产生积极地运用语言与人、事、物进行有效交往的需求、愿望与关系,并且能让幼儿积极地、主动地通过各种符号手段协同作用于环境。让幼儿在“整合”的环境中获得语言与其他方面的和谐发展,让幼儿成为主动探究并积极参与作用的语言的创造者。
  二、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发展语言能力
  游戏是幼儿特别喜爱的活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与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游戏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健康。”教师可以让幼儿在听说游戏中发展语言能力。听说游戏含有很多的游戏规则的成分,听说游戏能够有效地吸引幼儿在积极愉悦的游戏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听说游戏的作用在于能够有效地引领幼儿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口语练习,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培养幼儿在发展语言能力中的智性与灵性,实现智性与灵性的共赢。
  听说游戏所承载的教育目的明确而具体,带有明显的练习性,教师为幼儿设计与组织听说游戏之前,必须将依据教育目的而选择确定的教学内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当幼儿们按照这样的游戏规则去有效地进行游戏,也就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有关的语言学习内容,同时练习了幼儿的听说能力,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教师在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过程中还应创新游戏形式,让幼儿在多样化的游戏中发展语言。比如,教师为幼儿讲述语言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后,引领幼儿自己扮演故事中的蝌蚪、鹅、青蛙、乌龟、金鱼等,分小组合作演说,幼儿们兴趣盎然,在快乐的游戏中加深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幼儿的思维和语言得到同步发展。又如一位教师精心设计了音乐游戏“小兔乖乖”,游戏的每一环节都能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游戏开始时通过多媒体画面展示一群欢呼雀跃的小兔子,让幼儿们动脑筋想一想,说一说小兔子们为什么特别开心。幼儿们的答案精彩纷呈。接着,多媒体又出现一种奇怪的声音,小兔子们受到惊吓东躲西藏,这位教师又引领幼儿们说一说小兔子们为什么害怕,幼儿们畅所欲言,积极表达。最后,这位教师又引领幼儿们创造性地对游戏进行了新的创编,整个活动自始至终给幼儿创设了独立思考、大胆想象、自由表达的情境,使幼儿的想象得到放飞,思维得到激活,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幼儿天性对游戏情有独钟,游戏是幼儿的“专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与他人必须进行沟通、交流、表达,有效地发展了语言能力。比如“老鹰捉小鸡”这个游戏,老鹰、老母鸡、小鸡在游戏的全过程中都必须不停地交流谈话。试想如果大家都一言不发,这场游戏能开展下去吗?在各种游戏中,角色游戏、创造性游戏对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作用较大,角色游戏中生活语言运用较多,幼儿会将平时生活中有意无意学到的语言加以合理运用;创造性游戏不受任何约束,可以自由自在地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三、让幼儿在自由的想象中发展语言能力
  想象在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只有当表象丰富,可见可闻时,幼儿才可能想象;只有当感情真挚,有情有趣时,幼儿才乐于想象。比如,教学诗歌《绿色的世界》时,一位教师引领幼儿用诗歌的眼睛去观察、理解周围的环境,戴上不同颜色的眼镜找一找色彩斑斓的世界,引领幼儿进一步迁移表达出“红色的世界”“黄色的世界”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加深了对作品的深层理解,又为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如一位教师引领幼儿各自用一条毛巾,想象制作“毛巾花”。幼儿们能大胆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自主创作,做“花”策略精彩纷呈:有的握起毛巾,有的卷起毛巾,有的折叠毛巾……这位教师及时鼓励肯定了幼儿自主探究出的“角对角、卷一卷、团一团”的制作策略,从而让幼儿对自主创作的“毛巾花”感到满意,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加之教师用语言赋予毛巾“鲜活的生命”,有利于激活幼儿想象的天性,激活幼儿的表达欲望,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总之,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师积极探寻最佳教育策略,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促进幼儿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早期阅读,有利于幼儿获得语言、提高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个体活动的内在动机。在幼儿早期培养其对阅读的兴趣将有助于幼儿成长为对阅读充满热情渴望并能有效阅读的人,本文将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的角度浅谈几点经验和看法。  关键词:幼儿 早期阅读 兴趣 环境 游戏
期刊
深度备课,说到许有人会质疑,备课就是备课,为什么要这样提?可能又是新瓶装旧酒吧。其实并非如此,道理很简单,教学就如挖井,只有宽度,没有深度,那永远喝不上清澈甘甜的井水;教学也如筑房,墙基越深,房屋越牢。深度备课,就是给幼儿科学活动奠基,让科学活动更有深度。  一、必须关注科学活动的特质  科学活动的特质是什么?也许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的答案。如科学活动是探究性的,科学活动是实验性的,科学活动是需要操作
期刊
中华民族向来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同等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这就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条:“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最多延伸到十岁 。3—10岁 是道德感形成的最佳时期、关键时期。道德感是一个人内心的道德体验。“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期刊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所谓创造力是指在创造活动中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独创的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幼儿期也正是幼儿极富有创造力的时代。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通过这种有趣的剪纸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让幼儿自己动手,经过手、眼、脑的相互协调
期刊
摘要: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儿把自己关注的热点、感兴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画在纸上变为现实。而融合了地方本土文化的美术课,更为美术活动增添了色彩。凤阳有着浓厚的本土文化资源,发扬凤阳本土文化的同时,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地方性,更能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  关健词: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 本土文化 美术活动 
期刊
摘要:本土文化是学前儿童接触最多的文化,是学前儿童生活中的一笔财富,只有让凤阳本土文化进入幼儿园课程,使教学的内容与儿童所处的社会文化相联系,才能切实做到关注儿童的已有经验和内心情感,从而使教育更具生命力。  关键词:利用 本土资源 构建 园本课程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改革应注重开发本土文化的课程,应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的启蒙教育。”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凤阳在历史上,古有“帝王之乡”之名,今有
期刊
我国现代伟大的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其《教学故事化原则》中指出:就日常生活的观察,学校教学的体验,我们可以发现,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看故事、听故事和讲故事的。儿童爱好故事的倾向,绝非偶然。一方面,儿童本身具有这种倾向的动力;另一方面,故事的形式与内容,对儿童心理的适应上,也有巨大的作用。因此,故事是儿童重要的精神食粮,通过故事的形式,儿童学习起来一定兴致百倍。  “故事法”就是运用故事这种手段向儿童
期刊
教育需要等待,关注需要自然。小班孩子刚入园,总是会有几个孩子有些特别,有的不肯吃饭,有的不肯说话,有的早晨总是哭闹不停……对于这些特别的孩子,老师和保育员们总是会特别关照,总是希望能通过劝解、耐心来让孩子马上就愿意吃饭、很快就愿意说话、很快就能不哭……  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因为小班孩子的这种“执着”并不是一两天形成的,所以我们的教育需要等待,而对他们的关注也需要自然。当然,这种自然的关注并不是不
期刊
摘要:人本主义学派罗杰斯认为:人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在趋势,孩子处于幼儿阶段所表现出各种主动尝试的愿望,这正是一种责任的萌芽。如幼儿自己要求独立吃饭,试穿衣服,手脏了自己洗……而家长的责任则是密切地关注他,扶植他,鼓励他,在尝试过程中,培养其意识,增强其自信,并且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出现问题既不推诿,也不怯懦,敢于面对。同时, 对幼儿来说责任感的培养是个性发展的核心,对幼儿的终身起着不可估量的作
期刊
摘要:“小学化”不仅仅是一个现实问题,它还是一个“历史问题”。从清末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萌生了“小学化”问题开始,经五四运动到抗战前这段时间内的去“小学化”运动,到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前的“智育”重现,再到建国后政府对幼儿园“小学化”立场的“摇摆”与复归,都证明了我国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的“痼疾难医”。而从目前现状来看,家长的教育观念更是诱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一个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