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检察机关后勤管理机制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ongy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做好检察机关的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是检察机关完成各项检察工作任务的物质基础和有力保证,检察后勤管理工作搞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全院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以及检察工作的质量。因此,对检察机关后勤管理机制进行调研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检察机关;后勤管理;创新机制
  检察机关的后勤部门是一个重要的职能部门,具有检察后勤服务保障和行政装备管理的双重职能。并不是人们眼中的只管办公用品发放和后勤服务的部门。现笔者旨在通过对后勤服务工作的体会,提出几点对检察机关后勤服务管理的思考与探索,力求符合检察机关后勤服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的工作要求,以求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管理质量和服务保障能力。
  一、 创新观念,更新服务理念,服务于检察工作大局
  现在的检察院后勤管理体制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封闭格局,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检察业务工作的需要,应改革服务体制,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机制。后勤管理工作要紧跟法治理念教育服从、服务于检察工作大局,使管理更加科学化、程序化和法制化,使服务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人性化。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管”与“理”的关系。要通过多种方式强化管理,狠抓规章制度落实,使每位后勤人员每天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有超前意识,做到自我管理,自觉管理,养成好习惯、好作风、好传统,使有限的行政管理经费能充分发挥最大的保障效益。与此同时要克服资产管理中“重购置轻处置、重使用轻保养,重占有轻管理”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检察机关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需要。
  二是要正确厘清好“效益”理念。以最小的投入、最低的物质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为目标,要积极推行效益管理理念,必须以效益为核心,办任何事情首先考虑需要不需要,浪费不浪费,围绕效益来改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考核工作效果。
  三是要正确理解好“效率”概念。任何工作都有时效性,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时效性更强。从事检察机关后勤工作的同志,必须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和效率观念,自觉培养及时迅速、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四是要正确营造好“人本”意识。检察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琐碎而复杂。其琐碎表现在工作的系统性不强,复杂性表现在事无头绪,它不仅要处理好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过程的关键因素,是以人为本,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每个人都有各种不同的才能,知人善任善于区别不同才能和素质的人,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是做好管理工作的根本。
  二、 大胆探索,积极推进新形势下的后勤服务工作
  加强后勤服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法、措施和手段,全面提高后勤服务管理人员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参谋助手能力、服务大局能力。
  首先应围绕政务服务,提高保障能力。做到领导决策到哪里,保障服务跟进到哪里,并立足超前谋划,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次应围绕事务管理,提高服务能力。要把服务工作贯穿于整个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工作周密、方式全面、仔细合理。再次要做好重要来宾和重大活动的接待工作,关键是要提前介入,精心准备,加强联系和协调沟通;要注重细节,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问题;要做到服务工作规范、有序、得体,富有特色,以情动人,包括搞好个性化服务。最后是强化责任,严格要求,抓好管理。只有高素质的后勤队伍,才能提供高质量的后勤保障。
  三、完善机制,努力提高后勤服务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一)完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规范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要保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就必须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对各个方面的要求,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原则,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要结合检察机关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措施,加强有效管理。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同时应结合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个人岗位目标职责,进一步细化标准,以提高后勤服务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力。
   (二)加强民主管理。机关后勤服务工作必须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广大干警的主体参与作用,遇到大事、难事,广泛征求意见,共同商量研究解决办法,使大家增强主人翁意识,支持工作,搞好配合,并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后勤服务管理中来,主动自觉接受管理,有效地凝聚和激发机关的活力,从而使各项管理举措较好地落到实处,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注重细节服务。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 做任何事情,都应当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后勤服务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细节服务”的要求,严格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形成一套“有所为”的激励机制,“不愿为”的自律机制。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注重文明礼貌。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不唱高调,不搞做秀,踏踏实实的为检察事业的顺利开展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
  (作者通讯地址:江西省上饶县人民检察院,江西 上饶 334100)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现实生活或虚拟网络中不断出现一些以营利为目的,提供场所或网络空间,组织人员参与赌博的开设赌场现象。由于开设赌场吸引他人前去赌博,参赌人数多,赌资数额大,赌场收入更加丰厚,社会危害性也较一般的聚众赌博更大;同时,由于赌场规模日益扩大,经常有黑恶势力介入其中,极易引发争夺利益的暴力犯罪,严重影响社会治安;此外,网络的发展,使得网络赌博和网络赌场日益增多,这种网络介质的犯罪,
期刊
摘 要:死刑的立法控制是与司法控制向对应的控制死刑的方法。我国基于保障人权,实现刑罚目的的需要出发,为贯彻刑事政策,顺应国际潮流,应从立法角度逐步实现对死刑的限制。立法控制须坚持在一定的原则的前提下,从适用对象、条件、方式等方面对死刑进行限制。  关键词:立法;控制;途径  基于我国的现实国情,目前还不具备废除死刑的充分条件。但是,基于死刑的严酷性,必须严格控制。要严格限制死刑,首先必须从立法上予
期刊
摘 要:1996年修改后的《刑诉法》将视听资料列为主要证据类型,对更好地履行检察技术职能,更好地服务于办公办案,使视听技术的应用在检察机关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现已逐步渗透到了检察工作的多个方面,并日益展现出重要作用,其更加广泛的开展已经成为了趋势。  关键词:视听技术;检察工作;应用和思考  一、视听技术的概念和发展  视听技术,顾名思义就是有关图像与声音的技术,传统的视听技术仅仅是听觉与视觉方面
期刊
摘 要:就当前影响基层检察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阐明基层检察院队伍建设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进一步加强基层检察院队伍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检察队伍;问题;原因;对策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检察工作中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是要始终抓住队伍建设这个根本不动摇。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形势、日益艰巨的新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如何把干警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是新时
期刊
摘 要:批准逮捕与审判权、公诉权是不同性质的权力,因而,批准逮捕权由实行“检察一体”的检察机关行使会存在诸多问题,同时,在中国,司法独立仅仅是法院的独立,而不是法官的独立,所以,批准逮捕权也不能配置给现行体制下的法院。理想状态下的批准逮捕权应当由一个独立的机构行使才能避免出现“双重角色问题”。但根据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批准逮捕应当继续由检察机关行使,同时应辅以相应的配套机制。   关键词:批准逮捕
期刊
公正和效率是新时期检察工作的两大主题。在保证公正的同时,效率既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手段,也是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现仅就尝试轻罪案件非刑化,提高公诉工作效率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轻罪案件非刑化的必要性   司法实践中,只要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大多起诉到了法院,将所有诉讼程序走完,由法院进行最终判决。这样势必大大提高诉讼成本,造成司法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大量浪费,在时间和精力上很容易影响对其它重、特
期刊
一、“构罪即捕”逮捕观的形成  “构罪即捕”这种逮捕观念,它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原因,也有其社会的原因,更有些是案件现实的需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构罪该捕一直以来是我们办案的传统习惯。在执法理念上,一直奉行国家本位主义的诉讼观念,强调国家职权在刑事诉讼中的广泛运用,主张惩罚论;往往重打击犯罪,轻保护人权。以“从重从快”打击刑事犯罪为方针,认为只有逮捕才能达到起到挽救教育警示犯罪的作
期刊
摘 要:《侵权责任法》于2010 年7 月1 日起实施,作为一部规范侵权责任方面的基本法,关于医疗损害责任的规定是此法一大亮点,尤其明确了医疗机构告知义务,既保护了患者知情权,又保护了医院及医务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关键字:侵权责任法;知情同意权  一、由一则医疗事件引发的思考  2007年11月21日下午四时许,北京某医院收治一名因难产生命垂危的孕妇,其丈夫(后查明系未结
期刊
在基层检察院,副检察长在院领导班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具有承上启下的特殊性。一方面,作为被领导的副检察长,要精心辅佐好检察长,当好配角;作为副职领导,要领导协调好各科局室。相对检察长而言,是矛盾的非重要方面,相对副检察长而言,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忽略哪一方面,都会影响基层检察院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基层副职检察长所处的特殊位置,使其面临正确处理好与检察长、与其他副检察长
期刊
迄今为止,金融危机已有近百年历史。我们真实地感受到它的影响和破坏始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而十年之后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化而来、现仍未见底的环球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各国的政府“救市”、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工人失业等系列后果,已经让我们领略到,同十九世纪亨利·梅因时代的“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相比,当今社会正发生着“从确定性到风险(不确定性)的运动”。人们获得了极大自由的同时也陷入巨大危机和恐惧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