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瓷画传承与发展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yua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及德化陶瓷,人人皆知其白瓷闻名遐迩,尤其是雕塑,鲜少有人熟知瓷画这一德化陶瓷文化。德化自明代开始烧制青花,但没有受到官方的扶持和保护。到了近代,德化瓷画的传承与发展却面临众多困境。通过现代瓷画新秀探讨德化瓷画文化之路,做到守好源头、开创佳境。
  中国白与中国画、陶瓷与绘画,皆是不同的两个领域,但皆源于生活、思于生活。温润如玉的德化瓷以粉墨淋漓,并画入匠心,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事业锦上添花。
  丹心未泯心为笔
  千百年来,陶瓷绘画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沉淀,时至今日,已然成为了陶瓷艺术的瑰宝之一。对古老艺术的延续、创新,是老一辈陶瓷艺术家们心里的传统之路。而新时代德化新瓷人张娜娜却认为,瓷画应该拥有更多不一样的精彩,好似盛颜的牡丹搭乘醉人的清风。
  天工人巧日争新
  1.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画作里的女性多为身段轻盈、婀娜多姿之状,他们对一个人物和作品造型的拿捏,远远超出我们可以想象的地步。
  张娜娜则以独特的德化白瓷雕塑为载体,直接在温润如玉的“人体”上绘制细腻的新彩纹样,其作品《小家碧玉》向我们展现其所要表达的意境,让我们细细地品味其令人神往的韵味。江南夜雨下,深邃的小巷滴答、滴答……安静柔弱的女子眼中泪水和内心思绪,细如水波的蓝色衣纹映衬了那远处桥头拿着刻画着精美图案的油皮纸伞,女子的眼神独自望向远方的踌躇。
  2.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绘小儿游戏之画亦自明始,谓之耍娃娃。” “婴戏图”其形象最早出现可追溯到战国时期,从各个朝代绘画中的故事情节陪衬演变成民间信仰,它不仅仅是绘画纹饰的类别,更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
  张娜娜关注当下时代主题,其新彩作品《婴戏》赋予“婴戏图”新的含義,以德化白瓷为载体,更注重对人物本身的刻画,使现代瓷画创作呈现出不一样的时代面貌。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传统青花艺术不仅是美术语言,也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语言而存在。有形的传统青花作品,时常传递着传统文化“无形的观念”,被人所认识和喜爱,并不断得到传承与发展。
  张娜娜的青花艺术正是在这种文脉的影响下,开创了德化青花艺术的新境界。袖下青花作品《观音》系列对传统青花人物描绘进行了直接借用,挪用经典的同时,减去笔墨分水,主用勾线创造出源于传统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新传统”青花艺术,借助古典重新思考与认识,其画般的意境营造与极具个性的简洁手法结合原木装裱,得到了一种全新的作品意象与装饰效果。
  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瓷画创作需深厚绘画功底和调料经验,线条、上色与调油息息相关。“十年磨一剑”,张娜娜的新彩作品《文殊菩萨》拓宽创作思路,以心为笔,形象生动,色彩艳丽。造型意象传神、笔分虚实,淋漓斗丽的釉上新彩颜料在温润如玉的白瓷之上光色交应。一气呵成的大面积颜色层次超越了本体色相,体现了作者扎实的技艺功底。
  瓷都现代新工匠
  位于“世界瓷都”德化的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培养了大批的现代新工匠。张娜娜就是其中一位。“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她坚信,瓷画创作不可能抛开传承传统经典,更不能离开一个时代的创新发展脚步。在德化现代新工匠们的成长下,泉州德化瓷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定揭开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夏怡,清风峻节海阔天空(J),东方收藏,2020;
  (2)陈丽烨、黄春生,文化自信下德化青花瓷艺的传承与创新(J),陶瓷研究,2020。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磁州窑,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誉。该窑创烧于北宋中期(1015-1070年),其窑址坐落于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而宋时磁县称磁州,故此得名 且磁州窑以瓷枕最为著名,并流行于北宋、金、元时期,距今已有千年梦华瓷枕以白、黑两色的白地黑花为主色调,独特的民族特色显著。枕底通常有“张家造”“李家造”“王家造”和“陈家造”等印记。图案内容除一般的花鸟禽兽外
期刊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经济繁荣军事强大,齐国文化遗产自然也就成为一座取之不竭的工艺和艺术宝库,但当代研究侧重于对器型的比较学研究,至今对齐国青铜器审美和制造工艺问题研究不丰富,让我们通过一件青铜汲酒器来研究齐国青铜工艺水平和艺术特点。  1992年临淄区永流乡商王村M1号女性墓中出土一件青铜汲酒器(1 )(图1 )。该器通高65.2、外直径1.4、内直径0.8、球形器腹径7.2厘米,整体造型为竹节形,腹
期刊
东汉末年,随着制瓷技术的进步,瓷器逐渐取代了青铜器在日常用器屮的地位。到北朝时期,河南、河北与山东地区广泛吸取南方瓷器烧造工艺,又融汇当地汉晋釉陶技术传统,在变革与尝试中成功烧制出了具有当地艺术特色的青釉、黑釉、褐釉以及白釉等瓷器品类,尤其是青瓷的成功烧造,代表了北方青瓷的独特釉色特征。  根据考古资料,北方地区的巩义窑、相州窑、邢窑、磁州窑、淄博窑等窑口均成功创烧了北朝时期的青瓷,并在造型、釉色
期刊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文化对国家的重要性。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是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博物馆教育引发观众美感经验,进而认知真善美的生命真理,因此,在社会教育功能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今天,随着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博物馆与社会的关
期刊
我国古代的三彩枕,是指从唐代至清中期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瓷枕。其先素烧胎体,再在胎体上施彩釉后低温烧成,釉色呈黄、绿、白、酱等多种色彩,以北方窑口烧造为主。三彩枕有匣钵、支垫具、垫饼等装烧工具,侧面上遗留有三枚支钉痕,表明是用三岔形支钉支撑、侧置入窑烧制而成。它们种类丰富,数量繁多,特别突出的是在装饰方面的表现,图案亦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并且根据其器型可分为箱形三彩枕、像生三彩枕两大类,造型各异。 
期刊
辽朝是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建立的一个强大政权,共存在二百余年,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辽朝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还是医学、建筑、手工艺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对后世影响很大。本文通过赤峰博物馆馆藏的几件三彩器精品,来探析辽代陶瓷业的发展。  内蒙古赤峰地区是契丹族的发源地和核心统治地区,这片土地见证了契丹族由弱变强,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全部过程;见证了辽的四邻邦交,草原丝路
期刊
1.引子  从一件宋元时期山西平阳窑白釉瓷枕的诗词鉴赏谈起,运用考古材料和史料文献对其窑口和时代展开时空观的分析讨论,并通过诗词文字的释读以及特殊书写体流行时代的考证,对其产生的文化背景作简要的阐述。同时,这件瓷枕也为鉴別带有同类文字装饰器物的制作年代,提供了辅助断代的参考依据。  考古资料表明,人类最古老的枕可能是天然石块,后逐步演变到使用其他的材质制作,如木、竹、玉、铜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期刊
契丹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有着符合自身生活特色的游艺活动,如狩猎、钓鱼等。随着与中原王朝的交流,契丹族的游艺活动逐渐丰富。在研究辽代社会生活史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研究人员将契丹族游艺活动统称为体育运动,但我国古代并没有“体育”这个词,它是在清代末年西学东渐之后才引入中国的。所以用体育运动来指代中国古代所有的游艺项目或者一些文艺性质的活动就不太准确。因此本文将契丹族游艺活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
期刊
清乾隆年间,扬州经济空前发展,文化繁荣,书画艺术市场兴盛,一批不拘囿于前人笔墨、充满个性和创新精神的画家,云集其时的扬州画坛,史称“扬州八怪”。史学界公认“八怪”大体是这八位代表性画家:金农、高翔、黄慎、汪士慎、李方膺、罗聘、郑燮、李鱓。  “扬州八怪”,一个时代的艺术标杆和奇迹,一画难求。  然而,在我国收藏界曾有过这样一位奇人:居然把“扬州八怪”作品一个不落地收藏齐全,总量达到33幅,人均4幅
期刊
人物名片:  王经民,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安石雕”代表性传承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高技能人才、首届中国石雕艺术大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福建省商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评委、中高级职称评委等。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石雕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石材协会石雕石刻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