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思想的芦苇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袁振国先生在《反思科学教育》中指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时,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了,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学生没有问题教成有问题。如果学生提的问题教师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我们的考试内容为什么用“答”代替“问”?我们的考试标准为什么是有“答”的标准而没有“问”的标准?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引发学生“问”的兴趣,教给学生“问”的方法?我们的学习为什么只关注记取结论,而忽视学习的经历过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亲自去感知我们要强调体验,强调经历,强调让学生亲身参与,只有学生亲身参与,亲身体验了,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收到良好效果。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这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我以为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做一棵思想着的芦苇,比什么都重要。因此,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经过一番思考,我首先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想先取得学生的共识。其中有几个问题是:(1)你觉得学习中“学”和“问”哪个重要?(2)你想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提问吗?(3)你觉得学习过程中不会提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第一个问题,大部分同学认为两者同样重要;对第二个问题,同学们绝大部分都说想主动提问。在同学们对“问”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后,学生在回答第三个问题时,90%以上的同学都回答是:不知道怎么问。
  取得同学们的共识后,我就借此机会,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打破学生的依赖思想,“逼迫”学生发问,哪怕非常浅显的问题,只要学生敢于提出,就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特别要大张旗鼓地表扬那些发问切中要害,角度新颖的同学,给学生以发问思路和思维方法的正确导向。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却常常遇到:学生提问,不是抓住主题,而是支离破碎,不得要领,或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偏题、离题,甚至与主题背道而驰,也就是说,学生没有朝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发疑。结果,造成教学计划难以完成,教学过程松散庞杂。上完一节课像是喝了一杯温吞水,不爽不利的。
  每每此时,就会有一种“放弃也罢,你问不好,我来问”的冲动,困惑和迷惘就会袭上心头。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啊!
  叶圣陶说:“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而方法方面尤其应当注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就曾敦促我们教师“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于是,我从网上大量查阅资料,积极吸取别人的经验,主要是培养学生质疑的方法。然后,我确定,主要应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提问的角度和方式;二是提问思路和内容。比如教会学生围绕课文题目寻找问题,从字、词、句方面寻找问题,抓住课文的重点寻找问题,从关键句、重点句、中心句来寻找问题,从文章的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择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强化学生提问的质量意识。
  除了上专门的质疑训练课之外,我知道,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应来自于日常教学中的逐步渗透。于是在备课时,我会有意识地渗透提问的角度和方式的指导,让他懂得,老师是怎样问问题的,让学生领悟提问的思路和内容。
  于是,我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从第三单元开始,在每篇说明文的教学中都向学生渗透说明文阅读的一两个方法,然后,让他们从这个角度对下一篇课文学会提问质疑。以《中国石拱桥》为例,我先复习七年级《看云识天气》等课文,提出有关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知识,并以问题形式展示:“你认为《看云识天气》一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请你说说《绿色蝈蝈》一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然后,让学生以相同方式来提问《中国石拱桥》。果然,学生一下子就学会了迁移,尝到了提问的甜头。在《中国石拱桥》一文的教学中,我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说明顺序,以及学会对说明顺序进行提问。在学生提出“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这一较大的问题时,我又引导学生,让他们从读懂每一段的内容入手,先逐段概括内容要点,再把内容相近的段并成部分,把全文划分为若干个部分,进而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于是学生注意了对本文内容的细致的理解和阅读,也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有几位学生还注意了课文语段中间的说明顺序,进行了提问,如:“作者在说明赵州桥的时候,又采取了什么说明顺序?”我也对这位同学进行了大力表扬,充分肯定他的问题。这样,我们对文本的解读也逐步深入了。利用这个方法,在上第20课《落日的幻觉》时,我就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集体备课,设计问题,然后让一位同学自己到课堂上来为同学上课,想不到这位同学上的还真不错!他不仅注意到了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等问题,还对这篇课文的说明顺序的安排提出了质疑。虽然,还只是一次稚嫩的体验,当我坐在他的座位上,当起了一个认真的学生时,我真为我们的学生而自豪!因为,他们正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思想者。
  
  郑灵飞,教师,现居浙江宁海。
其他文献
目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贪多求全、主次混淆。语文课变成了知识拼盘的常识课;人文提升过度,语文课变成了不伦不类的教育课;教学目标贪全,语文课变成了各科杂烩的综合课。“荒己园而肥人田”,令人痛心不已!执教十余载,上课无数节,听课也不少,对语文课有自己的看法:不管课程如何改革,真实永远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激情则是灵魂升华的催化剂,两者不可缺少,它们是语文课堂成功的法宝。而要真正地理解、实践这一理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翻译新探  陆江华    学过唐代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的人一定不会忘记文中点题句: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很多参考书对这句话的翻译都是这样的:谁能想到横征暴敛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呢!我觉得这样翻译不妥,整个句子应译为:谁能想到横征暴敛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啊!  我们知道,句子按语气可分为四类: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孰知”句显然属于感叹句。《现代汉语词
每一个春天,你都会到来。  在村口,屋后,坡地上  油菜花展开黄色的绸子,  那么鲜亮地昭示欢乐的降临。  风从溪涧边吹来——  我听见鸟儿清脆的叫声。  蜜蜂飞舞,整条山垄  都散发出花朵沁人的香气。  春光,以她娇嫩的身子  撲进我温暖的怀抱。  而远处,田野边,滑行而过的  汽车如游荡的木偶。  光阴  风的手指从山谷间滑落。  我们沉入一片湖湾里  遥看天上的星星,  明月探测光阴的距离。
近几年来,在高三学生的作文批改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我的文章我做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己的文章的评改过程中来,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引导学生自改作文主要包括四个原则、三个步骤、五种方法。    四个原则    一是面向全体  教师要以满腔的热忱去面对每一个学生,去对待每一篇作文。不轻视成绩差的学生,也不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对每一棵幼苗,教师都要用爱的光辉去照耀,
戴涛,男,1966年5月生,湖北黄梅人,高级教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无党派人士,现任湖北省襄樊市政协常委,襄樊市樊城区政协副主席,襄樊市第二中学校长。有二十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省级期刊发表,多次受到省、市、区各级表彰。    “滔滔的汉水碧波荡漾,巍巍的铁桥伸向远方,江畔上有一座可爱的学校,哺育着代代优秀的好儿郎”,歌词所说的这座可爱的学校就是被誉为汉江明珠的襄樊市第二中学。襄樊二中
对话中问题确立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对话的方向,影响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影响课堂的质量。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并没有真正吃透对话理论的内涵,只是将对话简单地理解为师生间的“你问——我答”,一堂教学课变成了“问答课”。这种课型中问答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而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被挤压得所剩无几,由此导致了阅读教学中的“假对话”。那么,教师如何使问题具有引爆性并激发学生的对话欲,做课堂提问的智
尽管话题作文走进中学语文教学已有几个年头,然而,我们却发现,无论是对中考作文的抽样调查还是平时作文训练,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情感实失真,一是文体不明,针对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语文教师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引导。    一、做诚信的人,写真实的文    俗话说,文如其人,作文与做人始终是紧密相关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就应重视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让他
二十一世纪国际教育改革的主题由“学会生存”转为“学会关心”、“学会创造”。这是人类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因此,优化教育结构,实行目标教学便成为被广大师生所接受、所喜爱,并自觉探索实践的新生事物。  吕淑湘先生说过:“第一个做教学工作的人,必须首先认清他教的是什么”。自我校全面推广目标教学以来,我边学习,边探索,针对语文学科“基础性、工具性”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我深知在教学过程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但能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对培养学生健康纯洁的思想情操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事实证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开展情感教育,就能培养学生具有健康乐观的情感态度,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让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拼搏进取,学有所成;反之,如果语文教学中忽视情感教育,就会使一些学生感情脆弱,思想偏激,甚至形成心理障碍,从而影响或制约他们的健康成长。  现代教学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下面我只想将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经历和感想如实的记录下来,不奢求成为“经验”,只求能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认同。  随感一: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也包括我)为妥善贯彻落实这一新理念,于是乎在课堂教学中片面地将它理解为单一的师生、生生合作,动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更有甚者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