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美术教育提出更新的要求:在教学中应力求为学生构建自我展示的平台。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塑造自己,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思维模式,由学生一味地模仿转变为大胆地创造,由死板的临摹提升为奇妙的想象。在教学中,我们应着手让学生走进自然,体验自然美和创造美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激励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共同发展,共创未来,大胆探索,并树立自信心, 自身存在的价值,健康成长,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培养兴趣 陶冶情操 合作学习 大胆创新
当前中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正是学习的转折阶段。此时的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因素的正常制约,往往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低落的情绪,对美术课堂上的创作缺乏兴趣。这些,使得本应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学生面前变得黯然失色。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求知的浮躁,让他们爱上美术课堂,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我们只有使内因得到充分的调动,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下一代。所以教学中应注意三点:
一、观察、感受
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感受,用眼去观察。而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被纯技能、纯技巧所蒙蔽,用它作为衡量美术学科成功与否的标尺,在这样一种教学动机的指导下,学生就会跟在教师后面去模仿。他们观察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一切很难找到答案。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的密切接触、认识、体验,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结构、形体,又何谈创新呢?我主张学生不再机械的完成绘画创作。而是使其成为以内心体验为基础的自我个性表现和创造性表现活动,为此,我想给学生创造或寻找那原本属于他们的充满心喜和欢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亲近自然,恢复已变得迟钝的感觉和知觉。把每个人的眼睛和耳朵的潜能唤醒,点燃,开发,发展。
二、激情、表现
大多数学生喜欢美术课。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对毎一节课有没有兴趣、就要看老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激起学生创作的兴趣。学生的兴趣一部分来自学生自身,一部分来自外来刺激;另一部分来自教师的调动。
在课上,我逐渐采用学生画、学生评、教师总评的教学方法。画的题目是唯一的,而作品放映的主题和形式是多样的。这样使单一的“模仿画 ”变得丰富起来。“套路”和“模式”不复存在,摆在我面前的是丰富的画面。这些画儿或幼稚或可笑,但里面蕴藏着奔放离奇的想象,体现出一颗颗真诚质朴的心。
为了使课堂气氛更浓,我经常使用电教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实践的操作中搭上桥梁。它声形并茂,色彩艳丽,生动直观,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留恋、向往。《花的畅想》是七年级下册中的一课,这课简单涉及到的技巧技法很少,不好教,是动手能力较强的活动课,材料多,不易带齐,比较麻烦。在教学中我采取了自动结组法,让学生从用具上相互补充,学习上互相交流,创作上互相合作。这些却无意中创造了红红火火的创造环境,我和同学共同欣赏了精美图片带来的花的美丽,典雅的古筝曲配合图片使得花真正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品位。同学们有感而发,或吟诗对赋,或唱歌舞蹈,或动手表现。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创造了生活的美丽,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此时此刻,作为老师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快乐和幸福,“我会了”!这是我最想听到的一句话,它比任何音符都要美妙。
除此,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课题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实地写生,如七年级的《探索焦点透视》等,如果教师只在教室中讲,不如让学生走进环境感受生活,感悟能力增强了,绘画能力提高了。
三、自信、成功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约束,这正是美术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美术课上,我经常发现,学生的创作各有其独具魅力的地方,尽管有些创作上比较欠缺,但是,当你换一种角度去欣赏的时候,会发现,它也是很完美的。我看到这样一个学生,他的写生作品总是和实物相差甚远,有时还遭到同学的嘲笑。他害怕上美术课,害怕自己的画被人看见。其实,哪个孩子不想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享受成功,这是孩子的天性。于是,我给他看了梵高、毕加索的作品。于是,那个孩子自信的举起了自己的画,开始了他的表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先启发式的引导,让儿童自己想象,然后老师再作一些修正式的补充,这样能让他有一种成就感,树立自己的信心,孩子就不再畏难;有了自信,孩子就敢画了,有了自信,孩子就可以描绘自己的生活;有了自信,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飞翔,创作出精彩的一幕。作为学生走上美术创作之路的启蒙者,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真诚去打开孩子心结,使他们在人生的这段行程中,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激发兴趣,展现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我们的成功不是培养一个又一个画家,而是让每个学生找到生活的真、善、美;认识生活的真谛;在美术课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总结表达和交流,使得情感得到丰富,达到人格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使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富有情趣,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有效率,更有创造性。
【关键词】培养兴趣 陶冶情操 合作学习 大胆创新
当前中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正是学习的转折阶段。此时的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因素的正常制约,往往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低落的情绪,对美术课堂上的创作缺乏兴趣。这些,使得本应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学生面前变得黯然失色。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求知的浮躁,让他们爱上美术课堂,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我们只有使内因得到充分的调动,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下一代。所以教学中应注意三点:
一、观察、感受
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感受,用眼去观察。而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被纯技能、纯技巧所蒙蔽,用它作为衡量美术学科成功与否的标尺,在这样一种教学动机的指导下,学生就会跟在教师后面去模仿。他们观察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一切很难找到答案。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的密切接触、认识、体验,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结构、形体,又何谈创新呢?我主张学生不再机械的完成绘画创作。而是使其成为以内心体验为基础的自我个性表现和创造性表现活动,为此,我想给学生创造或寻找那原本属于他们的充满心喜和欢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亲近自然,恢复已变得迟钝的感觉和知觉。把每个人的眼睛和耳朵的潜能唤醒,点燃,开发,发展。
二、激情、表现
大多数学生喜欢美术课。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对毎一节课有没有兴趣、就要看老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激起学生创作的兴趣。学生的兴趣一部分来自学生自身,一部分来自外来刺激;另一部分来自教师的调动。
在课上,我逐渐采用学生画、学生评、教师总评的教学方法。画的题目是唯一的,而作品放映的主题和形式是多样的。这样使单一的“模仿画 ”变得丰富起来。“套路”和“模式”不复存在,摆在我面前的是丰富的画面。这些画儿或幼稚或可笑,但里面蕴藏着奔放离奇的想象,体现出一颗颗真诚质朴的心。
为了使课堂气氛更浓,我经常使用电教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实践的操作中搭上桥梁。它声形并茂,色彩艳丽,生动直观,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留恋、向往。《花的畅想》是七年级下册中的一课,这课简单涉及到的技巧技法很少,不好教,是动手能力较强的活动课,材料多,不易带齐,比较麻烦。在教学中我采取了自动结组法,让学生从用具上相互补充,学习上互相交流,创作上互相合作。这些却无意中创造了红红火火的创造环境,我和同学共同欣赏了精美图片带来的花的美丽,典雅的古筝曲配合图片使得花真正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品位。同学们有感而发,或吟诗对赋,或唱歌舞蹈,或动手表现。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创造了生活的美丽,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此时此刻,作为老师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快乐和幸福,“我会了”!这是我最想听到的一句话,它比任何音符都要美妙。
除此,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课题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实地写生,如七年级的《探索焦点透视》等,如果教师只在教室中讲,不如让学生走进环境感受生活,感悟能力增强了,绘画能力提高了。
三、自信、成功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约束,这正是美术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美术课上,我经常发现,学生的创作各有其独具魅力的地方,尽管有些创作上比较欠缺,但是,当你换一种角度去欣赏的时候,会发现,它也是很完美的。我看到这样一个学生,他的写生作品总是和实物相差甚远,有时还遭到同学的嘲笑。他害怕上美术课,害怕自己的画被人看见。其实,哪个孩子不想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享受成功,这是孩子的天性。于是,我给他看了梵高、毕加索的作品。于是,那个孩子自信的举起了自己的画,开始了他的表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先启发式的引导,让儿童自己想象,然后老师再作一些修正式的补充,这样能让他有一种成就感,树立自己的信心,孩子就不再畏难;有了自信,孩子就敢画了,有了自信,孩子就可以描绘自己的生活;有了自信,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飞翔,创作出精彩的一幕。作为学生走上美术创作之路的启蒙者,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真诚去打开孩子心结,使他们在人生的这段行程中,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激发兴趣,展现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我们的成功不是培养一个又一个画家,而是让每个学生找到生活的真、善、美;认识生活的真谛;在美术课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总结表达和交流,使得情感得到丰富,达到人格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使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富有情趣,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有效率,更有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