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到发明家

来源 :中国科技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却走上了科研之路。他研制出的普通农作物秸秆变为营养饲料技术获得了国家9项专利,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养殖户饲料来源和成本高的问题;又给农民拓宽了增加收入的渠道,解决了政府头痛的农村秸秆带来的社会问题。
  他就是农民发明家,河南南阳兴农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明军。他的专利产品得到国家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养殖户的认可,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效益,对促进农民的增收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艰苦奋斗:宝剑锋从磨砺出
  
  曹明军,自幼家贫,只上到初中便辍学回到家中务农。但就在务农期间,他看到村里许多有营养价值的秸秆被白白烧掉或沤烂,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农民还得花高价购买饲料养猪养牛。他时常在心里琢磨:怎样才能把这些秸秆利用起来?
  后来由于贫穷所迫,曹明军只好外出打工。正好是大连的一家饲养场,老板让他专门为牲畜配制饲料,这使他了解到通过微生物分解,可以将秸秆转化为不含激素的生物饲料。但是,这种饲料不仅那家饲养场生产不出来,全国也没有重大突破。他暗下决心,要攻克这项生物饲料技术难题!但对于一个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来说,攻克科技含量较高的生物技术,实在比登天还难。但曹明军并没有向困难低头,他省吃俭用购买专业书籍,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并抽出时间到附近的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向专家求教。
  那时候,工友们经常嘲笑他,“小曹想当发明家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样的风凉话时常让他不经意间就听到,老板也以盛不下“发明家”为由辞退了他。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他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更坚定自己的信念,向自己的理想走下去。回忆起那些艰苦的岁月,曹明军总是感慨万千。他对《中国科技财富》说:“那时候挺惭愧的,为了搞科研,把手中的积蓄却全部花光了,后来从银行贷款8万元,还将老家的房产作抵押,又把年迈父母喂养的几头黄牛卖掉,才解了燃眉之急。”
  曹明军钻研生物技术的事迹传开后,邓州市将他作为农村科技拔尖人才重点培养,同时在资金、信息方面给予扶持。在有关部门和亲人的资助下,他建起了一个试验基地。经过8个寒暑、2000多个日日夜夜、数百次失败挫折,曹明军终于研制出了以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多功能生物颗粒“节粮”饲料。
  
  开拓创新:亮智慧利剑解秸秆难题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强调,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纲要指出,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在刚结束的“两会”上,科技创新成为代表们的热议话题。曹明军一路艰苦地走来,也是靠创新才获得了今天的成功。
  曹明军发明的多功能复合霉菌、微生物发酵剂转化秸秆的发酵饲料由微生物发酵剂、发酵设备及工艺和“清洁养殖”三大技术环节组成。经过几年来的试验证实,母猪用20-40%、育肥猪用15-20%的秸秆发酵饲料代替粮食制成配合饲料,牲畜贪吃贪睡,减少传染疾病的机率,抗病抗灾能力相应增强;减少粪便恶臭,蚊蝇减少,空气中氨浓度下降到26.5ppm,臭气强度降到2.5级以下,使养殖环境达到国家无公害养殖标准(GB18407.3)。
  2002年8月,曹明军成立了河南南阳兴农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在他的带领下,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针对副产品和废弃物,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针对生产过程,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公司采用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的经营模式,利用自身拥有的,复合霉菌生物发酵秸秆饲料等技术创新上的优势,依托当地丰富的秸秆资源,通过秸秆发酵生化生产“节粮”饲料,建立“秸秆—生物饲料—清洁养殖—有机肥—种植”循环经济产业链,秸秆、畜禽粪便和废水等全部实现了综合利用,达到废弃物“零排放”,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模式。
  曹明军告诉《中国科技财富》,2007年,公司在“生物技术、霉制剂分析”等项目的研究中与南阳理工学院生化工程系进行了密切的合作。2008年,为促进公司的发展,特邀中国科学院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洪章教授莅临公司指导。曹明军说:“只要有机会,我们将会与陈洪章教授合作开发‘秸秆气爆工艺’,为公司深入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迈出重要的步伐,对‘复合霉菌制剂制备方法’、‘秸秆生化饲料和颗粒饲料技术’及‘秸秆生物有机肥制作方法’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具有极大的意义,并能充分利用和发挥秸秆生化‘节粮’饲料的技术优势,研发并推广应用了多项循环经济的相关技术;同时,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科技致富:用科技造福一方百姓
  
  近年来,政府对“三农”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努力减轻农民负担、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确保粮食安全和让农民增收、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作为一个农民科学家,曹明军深深体会到农民艰辛,他想方设法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为农民带来实惠。
  曹明军为了让自己的科研成果惠及更多的农民,他自己充当一个宣传员,走到哪里就把技术宣传到哪里。现在,曹明军和他的南阳兴农公司走上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业发展之路,实行统一畜舍建设、统一畜种进购、统一饲养技术、统一疫苗防疫、统一出售的“五统一”养殖模式,带动“三农”产业从事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清洁”养殖业,形成了区域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模式。
  这些年来,曹明军多次举办养殖技术和生物技术研讨班和培训班,印发各种资料达几十万册,使农民们依靠科技走上了致富路。由于南水北调的实施,丹江坝体加高,库区上游的淅川县属重点移民区。为了尽快使库区移民脱贫致富,曹明军在淅川县移民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一系列的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秸秆生物饲料加工与“清洁”养殖技术培训了30多场,培训库区移民17000余人次,发放有关图书资料18000余册,帮助50余户库区移民达到了规模化养殖,使众多农民受益。
  曹明军介绍,生物秸秆饲料的开发,拓宽了农民的规模化养殖,克服了满山遍野见牛羊的散养、无序的养殖模式,大大减少了污水粪便的乱排乱放,使丹江的水质得到提升,保证了京津地区人民喝上洁净的水,也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们焚烧秸秆所带来的空气污染、浪费资源、影响交通等隐患,被农民视为累赘的植物秸秆,经过曹明军这样一处理,完善了过复还田、微贮、压块、转化,制成高营养的生物“节粮”饲料,变废为宝。利用秸秆养畜,畜粪变为沼气,沼气可以做饭、供暖和照明,沼渣加霉变秸秆和废异物,制作生物有机肥供有机农田使用,沼液还可以用来喂养牲畜和冲刷畜圈,这一技术使农业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靠着对科技的不懈追求,曹明军终于实现了自己带领一方乡民致富的愿望。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停步,依然眼睛盯着市场,心里装着乡民,刻苦钻研新技术,希望能以科技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在科技示范的天地上闯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曹明军表示:如有意向合作者可点击公司网站:http://www.nyxn.net了解相关情况。)
其他文献
他是蔬菜领域里不断探索,扬鞭疾进的战士;他用诚实的付出收获智慧的果实;他赋予时间崭新含义,用勤奋浇灌蔬菜产业发展的奇葩。他立足农村,将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己任。他用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为平谷区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他就是蔬菜领域推广研究员——陈海鹰。  陈海鹰,1960年生,中共党员,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北京蔬菜学会理事,现任平谷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自1983年毕业于北京农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先进的制造技术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在计算机集成制造和并行工程的基础上,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一个全新的概念:“虚拟制造”。  “虚拟制造(VM)”是对真实产品制造的动态模拟,是一种在计算机上进行而不消耗物理资源的模拟制造软件技术。虚拟制造技术用电脑构成一个逼真的三维视觉、听觉、触觉或嗅觉的感官世界,让用户可以从自己的视点出发,利用自然的技能和某些设备对这一生成的虚拟世界客体进行浏览和交互
期刊
非线性规划是具有非线性约束条件并求非线性最优目标函数的数学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非线性规划是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工程、管理、经济、科研、军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为最优设计等工程技术领域提供有力的工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倪勤,是我国非线性规划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倪勤教授主要从事运筹学中非线性规划的研究,研究方向为非线性规划理论、方法、软件及应用。
期刊
虽然西部能源生产大省不多,但能源产业对西部省份经济发展贡献比东部重要。这并不是因为其行业竞争力更强,而是其他制造产业不发达所体现出来的结构性特征    作为服务于工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础性部门,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电力、热力与燃气企业在内的能源产业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活动也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本文利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深入分析我国
期刊
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是每一位导师的心愿,让年青一代成长起来,祖国的科学发展才有希望。    今天,水稻育种研究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粮食的大难题,这些辉煌耀眼的成就,是我国无数默默耕耘的科研人员几十年甚至一生的心血堆砌而成的。吉林省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耿文良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员。  耿文良1961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农学系之后,便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期刊
位于河北省南部平原的曲周县在历史上旱、涝、碱、咸危害严重,导致农民生活贫困。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重要指示下,原北京农业大学盐碱土改良研究组进驻曲周县北部盐碱地中心的张庄村,建立了“治碱实验站”,并开始了“改土治碱,造福曲周”的伟大事业。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曲周实验站提出了黄淮海平原季风气候带区域水盐运动规律和“工程生态设计方法”,建立了盐渍化障碍因素
期刊
辛卯早春,笔者有幸在电话中结识了南京理工大学的老师宋洪昌先生。他洪亮的嗓音,敏捷的思维使我难以相信这位乙酉之春诞生的人已近古稀了。他曾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排名二),几十年主攻火药燃烧理论。他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生命也是一种燃烧”,在科技人生和人文人生间架起了桥梁。曾有记者用此句为题,给宋老师写过一篇报道,发表于《科技日报》(2004年8月24日)。  一位学理工科的教师为何
期刊
这里是寒风凛冽的塞外,北风呼啸,是他为伍为伴的地方!  这里是丛山峻岭的森林,荆棘密布,是他野外生活的处所!  这里是风沙漫天的大漠,酷暑难当,是他工作的第一现场!他的人生价值是为共和国寻找黄金,十几年来,他坚守承诺,执着追求,承担了原国家计委、国家黄金管理局和指挥部计划内科研项目及国家重点黄金矿山委托的科研项目和生产项目22项,累计提交金资源量200多吨,潜在的经济价值超过200亿元……    
期刊
人物简介:  邢定钰,江苏高淳人,1945年2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筹)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凝聚态理论与统计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以及“量子调控”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 “固态电子系统的量子效应、量子结构设计和量子计算”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同时兼任“物理学报”和“Chinese Physics B”的副主编,以及三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
期刊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一个现代教育类型。但是目前在我国,许多家长对高等教育盲目信仰,对职业教育甚至怀有鄙视的态度,大学教授们也很少有人踏踏实实地研究教育,研究如何为祖国培养真正的有用之才。  但是,仍然有一些人,淡泊名利,只凭着自己的兴趣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些人才是真正的专家。欧阳河就是这样的人,他是改革开放以来参加我国第四个指导教育工作全局文件起草的专家,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领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