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书院的村庄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a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經过蜿蜒曲折的三十来里山路,我们来到有世外桃源之称的华山村。
  到了华山村的村口,村口周围这30多棵名木古树,银杏、香樟、苦楝、枋树等,犹如慈祥的老人,欢迎着各位的光临。让我先大致介绍一下华山村的村史。华山,原名花山,古称“炉伴”。旧时候,要上华山必须沿着一条望天石径曲折而上。石径两旁古木参天,花香四溢,如是行走在幽香的花径之中。
  这里,海拔670米,位于华安县新圩镇东北方向,东北方与安溪县龙娟毗邻,西南与官畲、黄枣村山脉相连,东南边与玉山村接壤。青山绵延,重峦叠嶂,终年气候温和,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群山、瀑布、古树、野花,今非昔比的一座座村民新居,在古意的桃源仙境中彰显新农村的美好景象。
  在这四面环山的村庄,随处可见涓涓的泉水清幽的溪流,漫山遍野翠色欲滴的茶园,飘荡着流下无尽韵味的茶香。在这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与生态环境之中,华山村产出的无公害铁观音,以其气味芳香高锐、滋味醇厚鲜爽、韵味荡气回肠而在品茶人士之中留下美誉,因而畅销福建广东一带。
  在村口右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大家略微抬头看一下,“豁然开朗”四个大字,力道遒劲,字体饱满,浑厚天成。大家再往四面环山的村庄一望,是不是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呢?这一“华山石刻群”重要组成部分的题写者,乃明万历年间进士、探花郎、官至东阁大学士的相爷林釬。如今 ,林釬的笔迹在漳州仅存有万松关城门匾额“天宝维垣”四字和已经断残的《施公新修万松关碑记》。这“豁然开朗”四个大字,称不称为稀世珍宝呢?
  大家再往前走几步,看看这块罕见的《禁乞碑》。只因“花山书院”创办以来的相当一段时间,人才辈出,声誉显赫,文风鼎盛,旗杆林立,深受地方政府好评。概因个别乞丐衣裳褴褛,行讨无礼且在未能讨到时出言不逊,有失文明风化,清光绪十一年(1885),龙溪知县在村口树立了这一《禁乞碑》,禁止乞丐进村乞讨。这是不是也算当时的一个特例个案呢?
  大家稍微移左看看,小溪流上的石拱桥,历经数百年,依然坚固如磐完好如初,不禁令人赞叹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技巧。石拱桥上方小巧玲珑的“青龙宫”,至今保存着清代风格,虽只有49.72平米的占地面积,但因其独特的抬梁式结构,木柱、梁架上的彩绘,剪瓷雕屋顶,单檐歇山顶等保存较好,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大家可移步前往参观参拜,或者到古树林中享受一下“森呼吸”。
  来到孝思堂门前,眼前的这七副石旗杆,记录了当时方氏先人昔日的辉煌与荣光。因为这里,曾出过四名状元岁状元、一名解元、二十一名举人及二十多名秀才与一名贡生;他们当中,有的官至都察院巡按、兵部侍郎等职。孝思堂,由山门、围墙、天院、主堂组成,悬山顶燕尾脊,现保存清代建筑风格。悬挂在祖堂上的牌匾题词有:高义可风、高义可尚、南风可义、北风可义等等。“三易居至此,祖若宗,沿始俶谋,彬雅文风;四种德至今,兄及弟,敦书阅礼,大振家声。”所以,明朝太仆陈天定才题有这样的诗联,以此来高度赞誉方氏族人文风鼎盛知书达理的精神风貌!
  “入夜不知暑至,长年坐看花生。雾作山留混沌,仙来俗启文明。”眼前石山上这一被称作无题诗的石刻,是陈天定的弟子、花山主人方进所作。这首诗,真实描绘了华山村清凉世界中毫无暑气且四季花团锦簇的昔日胜景。云雾缭绕,花香弥漫,炊烟袅袅升腾,更有朗朗的读书之声不绝于耳绕梁三匝。闭塞,但不自闭;置身世外,仍心怀天下。有谁,可曾想过数百年前,交通闭塞、四面环山的华山村,却独有与繁华城市里相同的文明景象?!
  华山村,还有众多的文人摩崖石刻,记录着花山书院鲜为人知的故事。除上面提到的林釬、方进所题的两处石刻外,还有明朝儒士朱广所题的“上方世界”, 花山主人方进的“黄母灵棲”“蕉谷”等等。在这偏远山村,有如此的石刻群,是怎样的一个奇迹所在呢?!
  现在,我们来到花山书院。在这一段残留的门墙前,你仿佛还能听见来自远古朗朗的读书之声。花山书院,是明朝重臣、太仆,官至吏部主事、太常寺少卿的陈天定在华安遁迹两年后,隐居至华山村时所建。陈天定,字祝皇,又字慧生,因明亡朝之后忠贞不扶二主,携一片铜瓦、一尊沉香木关帝神像、一个饶阿铜钟、一棵银杏树种,逃离京城,最终隐居花山,并在村庄的隆兴寨中厅办起了“花山书院”,聚徒授学。走进书院的旧院门,右边老石头院墙边、那株上部已被雷电、狂风、暴雨摧折的银杏树,是陈天定当年亲手所植;如今,老干发新枝,虽历经300多年,依然青春不老、苍翠挺拔、屹立不倒!
  眼前的这座“忠义庙”,供奉关公神像,是陈天定创建书院时一同建造的,供书院所奉拜。“文以继武,主教化乃为道德圣神;义不失慈,济苦难更有英雄菩萨”。陈天定这副关帝庙的题联,除盛赞关羽高风亮节的美誉之外,更是袒露了自己的胸襟与情怀。
  现在的花山书院是在荒废的原址新建,保留明清时期建筑风格与原来的格局。走进书院,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太仆陈天定气定神闲的塑像,透过他那双充满睿智的眼神,我们仿佛看见他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神采飞扬的授学激情。环绕悬挂在墙上众多的墨迹,有名人书法家书写的陈天定诗及《北溪纪胜》、有花山摩崖石刻群中一些石刻的拓片。请看《秋吟》:“山河留恨树留烟,不尽蝉声乱叶边。好梦难成空夜夜,流光易掷惜年年。层岩纵险无多地,落日虽低不离天。汀畔寥花红似血,断肠莫认作啼鹃。”陈太仆的这首诗,倾诉了亡国之恨,自身苟且偷生的无奈以及对清朝统治的怨恨,“汀畔寥花红似血,断肠莫认作啼鹃”,这是老院长内心深处最深切的表白!离乱之作,其意幽深悲苦,是陈天定的命数也是他诗歌的韵律。
  这篇近三千字的《北溪纪胜》,可谓是记叙漳州母亲河九龙江的经典优美之作。他不仅说明了“龙溪”“九龙江”的由来,记录了沿途村寨,还记录了优美的故事传说、地名由来、名人故里、寺庙等等,有对九龙江激流险滩的描绘,更有对流放竹排、木排的惊险回放。“汰水西汇大江,以小舟入,古称桃源洞,蓝雷所居,今号汰内。”畲族民歌也唱到“桃源洞里是我家”,可见仙字潭所在的九龙江北溪是古畲民居住地;从这段描述之中,我们寻找到古代畲民生活的遗迹,也认定了汰内仙字潭石刻是畲族先民的杰作。
  陈天定,少小聪慧,雄韬伟略,慷慨大志,与明朝大学士林釬是中表兄弟,并有师生之谊,其道德文章多受林釬影响。著有《慧山诗文全集》《陈氏说书》《太极图说参证》《松石轩读史》《慧眼山房书抄》等十七种,多已散失,现只存诗文若干及《慧眼山房说书》一部。《慧眼山房说书》,思想颇为清新,少有迂腐之谈,其“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观点对当时的知识界很有影响。三百多年来,漳州山乡的父老,一直尊称其为“天定先生”。
  这是一个可以让你宁静的世外桃源,这里的山,这里的参天古树,这里的瀑布,这里的摩崖石刻群,这里的流香茶韵;它是“山的展室,林的故乡,花的世界,仙的去处”。住下来,你可以体会到真正的慢生活,你可以感受到“入夜不知暑至,长年坐看花生”的静美景象,因为:这是一个有书院的村庄!
其他文献
一  我曾一个人在动车站看书,在一群看手机的人群中看书,有点外星人的味道。那是从长汀采风带回的杂志《古韵汀州》,一本县级刊物,封面上是路易·艾黎年轻时的照片,背景是长汀古城楼。这背景与艾黎多么融洽,血与肉的融洽。路易·艾黎,这个尽其一生在帮助中国抗日的外国人,这个跑遍中国大江南北的新西兰人说:“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一个是福建的长汀,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于是长汀人感激他。我的眼睛湿润了。不过我即
期刊
花生于我的家乡来说不是特产而是土产,许多地方的农作物都有花生,所以这一产物虽然好却并不稀贵。在市场上花生往往以几块钱的价格贩卖,而且个个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粒大饱满。自小在花生味里长大,家乡的花生让我觉得像一位年老的长者,我们洞悉彼此;倘若是在异乡看到花生,一种他乡遇故知的兴奋,熟悉又亲切的感觉像流水一样滔滔入心。  在城里遭遇花生是常事,上周五路过罗锦桥的大榕树下,一辆24寸的大自行车驮着两个竹篓筐
期刊
华安上坪古楼文化村,这里拥有明万历年间所建三座“品”字形排开的土楼:齐云楼、昇平楼、日新楼,人称“万历三楼”。有历史赞歌曰:“云山东野地,历世几春秋。……风不摇兮雨不漂,山长青兮水长流。往者过,来者续,前在创,后者守;守亘古与来兮,咸乐此山丘。”让我们踏歌去追寻那悠悠古韵吧。  台阶之上雄踞小山的那座土楼,就是出自唐朝名将郭子仪后代之手的岱山齐云楼,记录了南迁中原名族在闽西南开建土楼的地理渊源和伦
期刊
雨伞樓  来到清爽华安,我带领大家走进美丽的高车,游览被誉为“土楼之仙”的雨伞楼和坐拥在一片原始森林之中的“白鹤寮”绿色村落。一路上,我们还可以观赏到 一些风景独特的自然景观。每经过一个景点,我都会耐心讲解 ,然后,留下时间,让大家自由拍照。  我们将很快走进高车了,在这里,我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高车是一个风景独特、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的国家级生态乡镇,是闽南金三角的“后花园”。境内有
期刊
一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华安!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去领略华安五凤楼独特的风采。  五凤楼为“象形建筑物”,也是“象征性建筑物”。所谓象形,是因其飞檐翘角形如鸟翅。五凤楼重檐翼角错落层叠,如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称“五凤楼”。五凤楼有个美丽的传说:说的是玉皇大帝的五个女儿金凤、银凤、玉凤、彩凤、翠凤相约下凡,触犯了天庭律法。玉皇大帝派雷神将五姐妹击毙凡间。后人为纪念五
期刊
华安是一个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地方,这里既有风景怡人的自然景观,也有历史悠久的人文建筑,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探访的就是华安县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建筑——南山宫。  南山宫位于华安县华丰镇良埔村麒麟山脉的南山东麓山腰,是一座古朴庄重的道观,始建于南宋德祐乙亥年(1275),距今已有700多年,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山宫的建造原因据传是因为在南宋年间,当地的村民为了挽留一位医术高明,帮助百姓解危救
期刊
所谓故地,那是有着一份浓淡岁月的见证,往往是活在回忆里,经不起咀嚼,一地花香,斑驳,飘移!  离开了五年后的一个秋日,我重新走进龙海六中,曾经熟悉的感觉交织着复杂的情绪,从十几年前的盛夏一路掩袭而来,在胸口间郁结,而又陡然冲破藩篱,一骑绝尘。  所谓物是人非、物换星移说的便是如此吧!时光的印迹在人的身上与物的外在何其相似。校园里的三大主体建筑仍然是我当初离开时的样子,只是,破败了许多。六层的教学楼
期刊
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和春!  这里被誉为“闽南西藏”,因为这个村子的海拔有1030米,是漳州市所有行政村中海拔最高的。大家看这四周都原始森林,面积大约有七八千亩,是个天然的大氧吧。和春拥有村庄、牛古仑山、孔雀溪、柴叉湖天然林、南溪白砂森林、沙溪石公鸡山等六大片区,被评为“福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漳州市十大最美乡村”。春天火红的杜鹃花开满山坡,夏季翠绿的茶园让人觉得清爽惬意,秋日金黄的稻谷遍布房前屋
期刊
欢迎各位来到绿色华安旅游并参观 “世遗”土楼。  南阳楼就位于二宜楼东南侧,两楼相距约150米。南阳楼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为双环圆形土楼,它比我们刚去过的二宜楼迟建47年,它是二宜楼建造者蒋士熊之孙蒋经帮所建。因为有了前辈夯造大型土楼的经验,所以南阳楼建得就更得心应手,也把二宜楼在这几十年间使用中的得失优缺得以归纳。南阳楼可以将二宜楼建筑设计方面的优点全部吸收,使得南阳楼的木雕、石刻用
期刊
“万里海丝路,十里东溪窑。”这儿是华安县高安镇参观东溪窑古窑址。  说起华安东溪窑,可谓是名扬海内外,作为外销瓷器,它一路飘洋过海,见证了四个多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在故宫博物院、中国博物馆、台湾故宫博物馆及荷兰、英国等19个国外大型博物院(馆)均收藏有华安东溪窑陶瓷藏品。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参观东溪窑,一起来解读它的身世之谜、窑址之多、漳窑之美以及兴衰之秘四大引人瞩目之处。  身世之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