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之“相机而动”论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1985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需要“相机而动”。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谓“相”,就是发现,而“机”,则是教学的时机。善于发现和捕捉教学的最佳时机,体现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更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而言,“相机而动”都应该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但语文教学又有其特殊性,语文教学中的“相机而动”更主要表现为讲于当讲、问于当问、补于当补、读于当读、品于当品等几个方面。
  一、 讲于当讲
  传统的教学有三个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45分钟都是以教师为主,以教定学,教师带着学生走。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则强调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中心,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于是,我们有些语文教师在对待自己课堂讲解方面变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他们一方面担心有些内容不讲,学生无法掌握;另一方面又害怕因为自己讲多了而与新课程的精神相违背,结果招来非议。如今,传统意义上的“讲课”被贴上了“只注重知识灌输,不注重能力培养”的标签,成为人们批判和摒弃的对象,不少人已经不愿再谈“讲课”,甚至谈“讲”色变。
  语文教师要敢讲。因为我们所说的“讲”并不等于“灌”,我们也根本无须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讲”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理应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从某种角度来说,语文课还“非讲不可”!只要讲得活,讲得精,讲得透彻,讲得引人入胜,那“讲”又何妨?或许,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一番话能带给我们诸多启发:“教师不是来讲书的,尤其不是来逐句逐句地翻,把文言翻成白话,把白话翻成另外一种白话的,他的任务在指导学生的精读,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证比较处给他们提示。当然遇到实在搞不明白处,还是给他们讲解。”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叶圣陶在反对讲的同时,又是非常注重讲解的。
  语文教师更要善讲。“善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讲的内容要有选择,讲的数量要有取舍,讲的时机要有讲究,讲的方法要有艺术。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教师的讲就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教师的讲,在于针对性、灵活性和艺术性;在于讲清重点,讲透难点,讲明疑点;在于举一反三、前后勾连;在于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唯其如此,教师的讲才有必要,才有价值。
  一句话,语文教学只要不把“讲”沦为“灌”,还是要当讲则讲,但要“讲于当讲”。
  二、 问于当问
  提问是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手段之一,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和师生会话沟通的主要途径。它既是一种言语行为,也是教师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开发智力的钥匙。但是,时下的语文教学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由传统的“满堂灌”发展到了现在的“满堂问”,支离破碎的、毫无意义的师生对话充斥着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有人曾统计过几节公开课,一节课短短的45分钟,教师的提问就多达五六十次,平均一分钟不到就提出一个问题,问题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体现价值;课堂提问也要把握时机,要遵循“问于当问”的原则。那些随意提问、“为问而问”的做法,充其量只能是“应景”。
  问要有价值。概括地说,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主要有两大功效:一是围绕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提问,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二是通过提问,来启发、扩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锻造学生思维的强度。像《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样看似前后矛盾的一句,就值得去问,因为一问一分析,学生就能理解为什么卖炭老人“衣单但希望天寒”的矛盾心理,就能触摸到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这就是提问的价值!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石激起千层浪”!
  问要讲时机。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问要选准时机,启愤悱之际,问在矛盾之时;若不论时机,随意发问,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虽然“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促进学生的思考,只有在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学生认识矛盾的焦点等“节点”上设计有一定思考价值、难易适度的问题,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有教师在讲授《背影》伊始就提问“文章写的是谁的背影?为什么要写背影?”应该说,这样的提问应该是有一定价值的,但遗憾的是,提问的时机错位了,因为“为什么要写背影”关乎文章的主旨、情感和写作技巧,不是学生在进入文本的起始阶段就能解决的。
  三、 补于当补
  语文教学要守住语文的“一亩三分地”。而现在的语文教学却多了一点东西,多了一点语文之外的东西。因为提倡“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为强调“大语文”的教学观念,因为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理念,所以,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资料的补充、内容的拓展与延伸泛滥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只要和文本教学稍有关联的内容,教师都想方设法“牵引”进语文课堂。或许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或许是为了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很多教师将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搬进了语文课堂,结果造成语文教学“肥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对于这种现象,有人很形象地称之为语文教学的“红杏出墙”。
  语文教学当然需要资料的补充,语文教学也不能就文本论文本,还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宽,但凡事过犹不及,实施时既不能盲目,也不能因循守旧,而要视具体情况“补于当补”,既要适度,也要适时。
  补要适度。语文教学中相关资料的补充、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以外养内”,为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内所学,并最终形成能力,因而要以适度为原则,不能本末倒置,冲淡主题,更不能泛滥,从而导致主阵地“失守”。
  例如学习文言名篇《出师表》,如果学生了解了当时魏、蜀、吴三国局面,如果学生对三顾茅庐、隆中对、白帝城托孤等历史史实有所了解,如果学生对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宠信宦官知晓一二,那么理解“亲贤远佞”的文章主旨也就容易得多。而这些内容,就需要我们去“补”,但又不能滥,不能毫无节制地将这些资料的补充演绎为另一版本的“三国演义”。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适度”二字。
  补要适时。所谓“适时”,就是要善于抓住时机,相机引入;换言之,要“补”在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等这些节骨眼上,要“补”得恰逢其时。例如在学习关汉卿的《窦娥冤》时,学生对窦娥用“望帝啼鹃”的典故来表现自己的冤屈很不理解,因为根据文中“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啼到血出才停止”的注释,似乎看不到所谓的冤情。的确如此,教材曲解了典故的来源,客观上造成了典故与所要表达的意思指向的不一致,形成了学生学习的疑点。但正是这一疑点,给了我们“补”的时机。这时候,教师就要相机补充袁珂先生编著的《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所记载的那则能鲜明表现冤屈之深的民间传说,帮助学生解决疑难,使其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四、 读于当读
  我们始终认为,语文课应该常闻琅琅读书声。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手段,琅琅读书声也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特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感知并理解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思维、培养想象力、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但是,如今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却是,朗读似乎是小学的“专利产品”,年级越高,读书声也就越稀,尤其是高中阶段,“安静”似乎成了语文课堂的主旋律。尽管偶尔能听到一点读书声,但究其实质,则多半是“应景”,因为在有些教师的心目中,语文课如果没有读书声,总感觉似乎少了点什么。
  语文教学要鼓励多读,当读则读;但也要“读于当读”,不能“为读而读”。
  “读于当读”,首先是朗读的内容要选择。“朗读是个筐,不能什么都能往里装”,内容不加筛选、随意性太大,是目前语文朗读教学中比较突出的现象,诗歌、散文要朗读,记叙文、议论文要朗读,甚至说明性质的文章也朗读,这样的朗读是一种泛化,漫无目的,自然也就失去了朗读的价值和意义。
  形式永远服务于内容。朗读教学需要语文教师“放出眼光,运用脑髓”,要善于发现并抓住文本的关键处、精彩处,要适合、适当、适时,是谓“当读”。
  “读于当读”,其次是朗读的层次要清晰。朗读要由“言”而“文”,要先入情,再入境,循序渐进、层次清晰。因此,朗读教学既可以是“学前读—学中读—学后读”,也可以是“初读—细读—品读”,还可以是“泛读—精读”等等。
  总之,“三分文章七分读”,朗读不仅是一项教学活动,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环节,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五、 品于当品
  有人说,品味一句话比上网6小时更有价值和必要。这句话用于语文教学,那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语文教学中,最能体现“语文味”的教学手段之一,就是“品味”。
  肖川教授说过:“完美的教学必须具备两个不可或缺的要件,那就是深刻与真诚。”而语文教学要想做到深刻与真诚,就必须带领学生对文本加以品味。
  品味,是语文教学的真谛;品味,让语文教学多了一份思考。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如是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可见,品味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是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的关键。
  但是,如今的语文教学,整体把握的多了,局部揣摩的少了;为考试而教的浮躁的急功近利多了,静下心来对文本深入探究的品味少了。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泛滥成灾,以形象替代思维,以直观置换品味。有教师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干脆直接用多媒体将诗歌中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等内容转换成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说实在话,画面确实很美;但是,美则美矣,却没有了诗歌的韵味和意境。所以,当我一见到眼前出现的这些优美的画面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是对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的扼杀!
  因为我始终不相信,就凭那“夕阳下的一棵柳树”的画面展示,学生就能够理解“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的意境和作者蕴涵于其中的情感;而我又始终坚信,像“夕阳中的新娘”的“康河边的那棵柳树”应该而且也只能存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心中,需要动用我们的想象和思维,需要我们反复涵咏和品味,然后才可以映现于脑海中的。
  品,强调预设;品,关注生成。语文文本教学中,值得品味的地方很多,语言可以品味,形象可以品味,意境可以品味,情感可以品味。如此,余秋雨《道士塔》中的“我好恨”值得“品”;朱自清的散文《绿》中为什么作者将梅雨潭的“绿”称之为“女儿绿”就值得去“品”;《史记·高祖本纪》中“沛公—汉王—高祖”的行文称谓变化也值得“品”;《群英会蒋干中计》中“蒋干中计是被动还是主动”更值得来“品”……而所有这些,正是语文教学中的“当品”之处,都值得我们静下心来仔细玩味、举一反三。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原始产生和发展过程,包括知识背景的还原、思维逻辑的还原、科学模型创造过程的还原、立体磁场的还原、思想和方法迁移的还原,并以知识为载体,以思维发展为路径,以科学素养为核心,揭示隐藏在知识背后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知识背景;思维逻辑;科学模型;立体磁场;科学思想和方法  一、教的指向:教科学知识还是教科学思想  有个问题一
“嘘,听说了吗,最近班里来了一个名叫生字的插班生,谁会成为它的同桌呢?”  “橘子码头停不下的一艘船,竟变成了月牙儿挂在夜空中。”  “小伙伴,你找到和我们一起捉迷藏的星星了吗?你可知它躲进苹果里睡着了!”  “哎呀,花蕾又和树叶闹别扭了。不过没关系,它们很快就会和好的。”  你知道吗?肥皂其实是条香喷喷的小鱼儿,铅笔是一棵春天的小树,蟋蟀的记性不太好,草地变成了一本童话。  先别急着摇头,翻翻这
摘 要:要有理想的输出,少不了足够的输入。相对于传统的应用文写作,读后续写除了需要有一定的阅读输入,增加学生的写作积累,更少不了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因此,教师除了利用教材增加学生对写作方法的积累,更应该利用真题,引导学生进行多方位的解读,提高学生对类似文本的解读能力,同时增加学生对该类文章核心内容、文本脉络、写作手法的熟悉度,为学生在考场上顺利完成考试,获得理想的分数提供帮助。  关键词:读
伴随着高中课改的全面推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改革的阵痛中艰难地迈步起航,走向课改的深处。回眸近几年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我们有许多欣慰,也感到有许多不足。欣慰的是奋战于课堂一线的广大教师为课改付出了艰辛而有成效的努力,高中语文课堂试图从原来机械而枯燥的应对高考的教学中走了出来,转向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课堂显现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不足的是我们的语文课堂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里我们把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放
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后,基于新课标的语文教材也作了相应调整或修订,语文新教材的课后习题呈现出强调学生思维训练、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等综合性特色。但是,语文教师在使用教材课后习题过程中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重知识、重结论等问题较突出,课后习题的功能和价值尚未被充分挖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二度开发和优化使用。  一、初中语文新教材课后习题呈现的新特色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为例,相比课
文言文教学当以“文”“言”结合为正途,即在“言”的穿行中理解“文”,在“文”的体悟中学习“言”,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然而,实际教学远不是如此。一般来说,日常教学常以“言”为主,极少涉及“文”;而大量的公开课、示范课,却又以“文”为主,虽也涉及“言”,但相比日常教学只能算是蜻蜓点水。人们之所以常常困惑、摇摆于“文”“言”之间,其根本原因是中考主要考查“言”,极少涉及“文”,所以日常教学中“文”常常
爱情是个甜美的“话题”。青春期的爱情是个微妙的“问题”。  爱,没有对错,无论它发生在什么时候。  青春期的爱情与谁有关系?我坚定地告诉你,只与当事人有关。人生在世,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爱情也是其中一种。没有谁有权力,阻止任何人去品味这道“茶”。茶,自清香,味却多种;喝的是同一道茶,品出的,却不一定是同一道香。  少男少女,面对一份感情,不一定都是冲动的,盲目的。老师、家长不是我们脑子里的精灵,
“与”过天晴  七月总是有很多的考试,不过接着就是暑假了,紧张了一学期,放松一下吧,有没有计划好怎样过这个暑假呢?苗与姐姐的度假大计通常都是——旅游!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把我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一下:  *去哪里  文化古迹、历史名城可以沉淀知识;知名学府游可以开阔视野;音乐、体育特色游可以发展爱好;山水风光游可以陶冶性情……最好计划好了路线再行动。  *巧用学生证  无论是火车票还是景点票,用
如何进行高效复习,这是每一位高三数学教师需要探索的问题.每年高考总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适度创新,而且为后一年的高考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我们若能把握高考命题的特点,制订高考复习策略,可以使复习更有效,正可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本文以2014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试题为例,谈一些体会与做法,供同行参考.  一、采菊东篱下——解读高考试题  笔者仔细认真地做了浙江省2014年高考数学试卷上的每个题,并且
“一个让人有勇气生活下去的声音!”天呀,有谁敢担当这样的夸赞,看到这个宣传文案时,小丸子我很不屑。听完后,独自跑去唱片店搜寻,何许人也,声音如此奇幻?听到其他搜寻者的声音:“你们这里有一个叫‘张悬’的歌手专辑吗?”“有个叫张悬的歌手,不知是男是女,有卖她专辑的没?”    寻找张悬    资料显示:张悬,女,1981年5月31日,初中读完休学,16岁开始音乐创作,19岁签唱片约,25岁发第一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