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病毒”与中国“抗体”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klfgkf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爆发于去年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次贷)危机正逐步演化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人们在关注美国金融危机究竟如何影响中国经济的同时,也在思考美国政府庞大的金融拯救计划,终将给中国的宏观调控带来哪些重要启示。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国内股市遭受冲击。有研究表明,今年以来中国股市和美国股市的相关性已高达95%以上。继美国之后,欧元区、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士及俄罗斯等多国央行也连续采取注资措施。在亚洲,中国大陆和台湾都先后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贷款利率,印尼则宣布下调隔夜回购利率。但各国央行的努力没有收到明显成效,道琼斯股指、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欧洲股市、伦敦股市全线下跌,中国沪深股市震荡下行,沪指的十年成本线岌岌可危。看来,在全球金融动荡触底反弹之前,投资者的信心很难全面恢复,任何致力于短期稳定的救市措施都将面临沉重的抛压,成为“昙花一现”的“短期利好”消息。
  中资银行的海外投资受损。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后,国内工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民生、中信、兴业、华夏等9家上市银行相继透露持有相关资产。据估算,9家银行与雷曼相关的风险敞口折合约5亿美元,占9大行的资产比例较小。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马德伦近日表示,中国的银行国际交易量不大,涉及次贷的总量可能不超过100亿美元。
  美元疲软造成外汇储备损失。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总额已达1.85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债券占一半以上。在这些美国债券中,美国国债与“两房”为代表的美国政府相关企业债券,各有约5000亿美元和3400亿美元。由于美国政府为危机融资的主要手段依然是传统的国债,因而随着美国救市计划的实施,美元汇率极可能在转强之后再度走弱。而美元贬值,将导致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持续缩水。
  出口增速明显下降。受成本激增、外部需求减弱、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增速明显放缓,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不少中小企业面临停产甚至倒闭的困境。近两年来,企业各种成本累计增幅已达20%左右。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前8个月的数字来看,我国出口同比增长22.4%,增速仍比较乐观,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增速减缓了5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经历重大调整将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加。在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趋势中,中国房地产行业的 “冬天”和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将在2008年末与2009上半年开始显现。自去年10月楼市调整以来,开发商现金流不足现象,就已逐渐暴露出来。为了筹集现金,国内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已开始降价销售。8月份,反映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指数首度较前月下滑。目前,中国各地房价下跌现象越来越普遍,房地产投资进一步萎缩。可以预计,伴随商品房成交量的持续下滑,购房者持币观望心理增强。空房率持续增加与毛利率下降,将进一步导致开发商面临现金流短缺的困扰,银行业中的房地产不良贷款风险也将大为提高。
  
  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宏观调控带来哪些启示
  
  本次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的宏观调控带来如下三方面的重要启示:
  宽松的货币政策易引发资产价格泡沫,给日后金融系统危机带来潜在风险。华尔街出现的金融风暴,实质上是一场信贷危机,它与疯狂透支的消费方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当债务链出现断裂,消费的热度就会急剧下降。为鼓励消费者的无节制开支,美国金融监管当局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鼓励金融“创新”行为。然而,过度宽松的金融货币政策必然导致流动性泛滥和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任何泡沫总有破裂的一天。不靠金融监管当局的主动“挤压”,就只能依靠市场自身的被动“调整”。从目前中国经济的整体情况看,因为金融系统开放程度有限,对华尔街“病毒”还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伴随中国金融业开放步伐的加快,如何把握金融创新和加强金融监管的关系,将成为中国金融业健康成长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
  
  只有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才能有效抵御美国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在目前外需疲软的情况下,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需要扩大内需、调整结构。首先,在目前全球能源、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工业和房地产投资的拉动有可能会进一步刺激通货膨胀。其次,由于国际市场的疲软,对国内生产投入的增多还可能造成产能过剩。所以,扩大内需的着力点要放在促进国内消费增长上,还要继续加大向社会保障、医疗和教育等领域的投入。只有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协调增长,才能推动中国经济进入长期良性发展的轨道,并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面对国际市场这池“深水”,中国的“走出去”政策须更为谨慎,对外投资需要有严格的风险评估和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在当前欧美经济不景气,大量国际投行破产倒闭以及人民币升值情况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收购欧美优秀企业的确面临新的机遇。然而,中国企业“走出去”配置全球资源仍需考虑严格评估、谨慎操作,充分估计收购兼并所带来的各方面风险。中国企业既要积极实施 “走出去”战略,又要深入研究投资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民俗和文化传统,制定好各种预案,保证投资项目的成功。(作者为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
其他文献
30年前,农村的改革发展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个切入点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这个主题是怎样破题的?换言之,它的切入点是什么?30年后,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就更清楚了。农村的改革发展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个切入点。1984年邓小平在同外宾谈话时明确指出,“从中国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
期刊
我认为三中全会的主题透露出三个重要的信号:  第一,改革的信号。30年前中国的改革就是从农村起步,30年后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继续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其重大的意义不在于农村改革的本身,而在于传递出来的信号。即党中央认为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必须再次抓住农村改革这个关键环节,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进中国改革发展,表明了中国将会以30年前那一种昂扬的改革姿态来加快推进现阶段的改革,改革会一直向前。如今在中
期刊
十七届三中全会有诸多值得深入关注的亮点    人民论坛记者:纵观十七届三中全会,您认为有什么令人瞩目、特别值得深入思考的亮点?  谢春涛:十七届三中全会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新亮点,就是“党的十七大代表中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部分基层同志和研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部分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这在历史上还是头一次。  在党的历史上,不是中央委员或中央候补委员列席中央全会的也曾有先例,但往往是相应级别的同志才
期刊
●对党和政府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满意率达到94.81%;对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90%的受访者表示应该给满分  ●对志愿者群体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94%的受调查者给出了80分以上的高分  ●对人民解放军、武警战士、消防官兵、公安干警等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70.3%的受调查者打了90分以上  ●对医务工作者、国际救援队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给80分以上的分别占受调查者的85.36%、82.
期刊
十七届三中全会解决的大问题和取得的大突破    人民论坛记者:与30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对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最大突破是什么?今后的着力方向在哪?  王 珏:最大突破就是从根本制度上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的制度欠缺问题。今后,如何使农村现代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展。如何使农业现代化扩大规模效益、经济效益,使农民收入更好地增加,使城乡差距、工农差别进一步缩小,使农村真正实现现代化,与城
期刊
评述由头 牵动全球神经的美国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一波三折,终获通过,后又被追加至8500亿美元。但由于投资者依然担心美国金融危机的前景,国际金融市场仍持续动荡。很多人认为“救市”举措就是用国家信用填补市场信用的不足,这是短期之内的应急措施,也是无奈之举。  那么,从长期来看,什么是缓解金融危机的治本之策?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我国的经济究竟在多大的程度上受到影响?这次危机给我国的宏观调控带来哪些启示
期刊
嘉宾  于建嵘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徐祥临 中共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蔡永飞 “三农”问题专家、民革中央研究员  主持人 人民论坛记者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能否称其为“第三次土改”?农民将如何在这次土地改革中受益?民众异常关注。    “第三次土改”有些言过其实    人民论坛记者:在现有土地承包关
期刊
“三中全会”,一个烙在我们民族意识中的记忆与想象,温暖而深刻。   30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航船。中国,从此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改革征程。改革,首先在农村突破,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活力,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于是,“三中全会”,化作一个标志——改革的标志、开放的标志、走向繁荣与富强的标志······  30年后,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聚焦“三农”。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面对国内改
期刊
河南省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都红岩:作为党委重要职能部门的组织部,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组织工作创新,努力实现“三个转化”,即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  “大组织”机制解决了组织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融为一体问题,体现了组织资源向发展资源的转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各级党委、政府首要的政治任务。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是组织部门的政治责任
期刊
对大案责任追究的不彻底及集体腐败现象的不断涌现,催生了将惩治集体腐败写入刑法这一提议。而实践中,司法机关在审理集体腐败案件时,并不是将群体作为犯罪主体来对待,导致将集体腐败提升为法律概念或纳入刑法在实践中很难操作    责任追究是一项对于重大事故或事件进行责任追查的制度,包括责任追究和责任后果的承担(惩治)这两个环节。这一制度早已有之,但是严格意义上的问责制度(即不仅包括惩治,而且包括问责程序在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