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各种竞争的压力、社会生活的延伸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得到化解,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会使学生的行为产生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因此中小学生的健康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是新世纪的呼唤,也是创新人才的通行证。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1.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1.1性格孤僻,不适应集体生活。
当前很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面对家长,而家长往往忙于工作无暇与孩子交流,或因缺乏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不能与孩子很好交流,导致孩子心理需求得不到解决,造成小孩性格孤僻、不善言谈,不愿与人交往或不善于与人交往,对集体生活出现严重排斥心理。
1.2独立能力差,依赖心理严重。
现在的孩子一方面由于受到父母过度保护、过分照料,容易形成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的性格,另一方面学校又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及时跟上,导致许多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时时处处依赖别人,自理能力差,经不起挫折。
1.3逆反心理严重。
有的孩子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一切,自傲心理严重,听不进老师及家长的意见,对老师及家长采取敌意态度。有的孩子不能够正视别人好的成绩或优越的家庭状况,即使是好朋友,他也会想方设法攻击他们,挑拨同学之间的关系。
2.心理健康教途径
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加以预防和纠正。预防和纠正不健康的心理,有效的办法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应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达到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小学生的人格目的?
2.1与家长沟通交流,取得家长支持帮助。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子女的态度和要求,对子女的心理素质的影响,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影响。指引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形成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
2.2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贯穿于学校教育中。
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除与教材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外,还可以借助活动课、班队活动、专题讲座、具有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在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
2.3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实施个别教育,帮助他们走出心里困境。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针对性的工作和研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提供服务。缺少了心理咨询、心理疏导,也就谈不上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
2.4引导学生悦纳自我。
心理学研究表明,灰心丧气和郁郁不乐这类情感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应为学生创设倾诉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咨询活动,并针对各种不健康心理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及时消除各种心理障碍,让学生们不断发现自己的长处,悦纳自我,坚定意志,增强信心,摆脱压力,保持平和、愉悦、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快乐地学习与成长。
2.5引导学生发展自我。
发展自我就是让学生主动发展个人的潜能以争取个性的最佳发展水平。学生们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接受着不同的教育影响,造成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和个性品质的差异。,
2.6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学会情绪自控。
交往使人多知。学生生活在集体之中,不可避免的要与人共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适时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在社会和集体中友善地和他人交往,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要经常向学生发出各种正面信息,抵制各种负面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努力提高学生鉴别美丑、善恶、真伪的能力,并在班集体中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格受到尊重的喜悦。
2.7发展学生的情商。
情商指的是人的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内容,如意志、兴趣、情感、性格、人生观、世界观等等。情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用情感驱动学习活动是现代课堂教育发展的必然。把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的需要。学校应积极引导教师努力找到心理训练的对应点,并巧妙地应用到各个教学环境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
2.8实施挫折教育,提高学生耐挫力。
良好的挫折承受能力、受到挫折后的恢复能力是人成功不可缺少的素质。学校应开展各种实践性的挫折教育活动,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面对挫折,在受到挫折后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如何去适应新环境,战胜困境,走向成功。
收稿日期:2010-04-30
1.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1.1性格孤僻,不适应集体生活。
当前很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面对家长,而家长往往忙于工作无暇与孩子交流,或因缺乏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不能与孩子很好交流,导致孩子心理需求得不到解决,造成小孩性格孤僻、不善言谈,不愿与人交往或不善于与人交往,对集体生活出现严重排斥心理。
1.2独立能力差,依赖心理严重。
现在的孩子一方面由于受到父母过度保护、过分照料,容易形成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的性格,另一方面学校又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及时跟上,导致许多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时时处处依赖别人,自理能力差,经不起挫折。
1.3逆反心理严重。
有的孩子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一切,自傲心理严重,听不进老师及家长的意见,对老师及家长采取敌意态度。有的孩子不能够正视别人好的成绩或优越的家庭状况,即使是好朋友,他也会想方设法攻击他们,挑拨同学之间的关系。
2.心理健康教途径
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加以预防和纠正。预防和纠正不健康的心理,有效的办法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应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达到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小学生的人格目的?
2.1与家长沟通交流,取得家长支持帮助。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子女的态度和要求,对子女的心理素质的影响,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影响。指引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形成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
2.2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贯穿于学校教育中。
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除与教材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外,还可以借助活动课、班队活动、专题讲座、具有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在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
2.3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实施个别教育,帮助他们走出心里困境。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针对性的工作和研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提供服务。缺少了心理咨询、心理疏导,也就谈不上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
2.4引导学生悦纳自我。
心理学研究表明,灰心丧气和郁郁不乐这类情感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应为学生创设倾诉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咨询活动,并针对各种不健康心理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及时消除各种心理障碍,让学生们不断发现自己的长处,悦纳自我,坚定意志,增强信心,摆脱压力,保持平和、愉悦、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快乐地学习与成长。
2.5引导学生发展自我。
发展自我就是让学生主动发展个人的潜能以争取个性的最佳发展水平。学生们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接受着不同的教育影响,造成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和个性品质的差异。,
2.6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学会情绪自控。
交往使人多知。学生生活在集体之中,不可避免的要与人共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适时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在社会和集体中友善地和他人交往,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要经常向学生发出各种正面信息,抵制各种负面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努力提高学生鉴别美丑、善恶、真伪的能力,并在班集体中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格受到尊重的喜悦。
2.7发展学生的情商。
情商指的是人的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内容,如意志、兴趣、情感、性格、人生观、世界观等等。情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用情感驱动学习活动是现代课堂教育发展的必然。把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的需要。学校应积极引导教师努力找到心理训练的对应点,并巧妙地应用到各个教学环境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
2.8实施挫折教育,提高学生耐挫力。
良好的挫折承受能力、受到挫折后的恢复能力是人成功不可缺少的素质。学校应开展各种实践性的挫折教育活动,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面对挫折,在受到挫折后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如何去适应新环境,战胜困境,走向成功。
收稿日期:201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