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性销售

来源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rwz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到作总结的时候,有一句话就会经常被人提起,那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虽然业绩没有很好的表现,但工作并没有偷懒,甚至是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因此也无可厚非。如果是在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这句话尤其容易博得同情。
  不过,一件事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往往能发现让人深省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这句话倒过来看——有苦劳,却没有功劳,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为什么兢兢业业、辛辛苦苦干下来,却还是不能取得好的业绩?
  抓住这个问题去深究那些“有苦劳,没功劳”的销售工作,基本上可以发现两类情况:一类情况是,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是割裂的,为铺货而铺货,为促销而促销,为销售而销售,却没有策略性地考虑销售工作各要素、各环节之间如何能够相互承接、相互促进,销售工作变成了“蚂蚁啃骨头”式的苦战;另一类情况是,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是机械的,也许不乏销售的方法和策略指导,但是执行中行为与策略脱节或僵化,销售人员为了眼前销量倾向于短期的、“速效”的行为,或者不能因时因地施策,不会去分析、总结更有效的工作策略,造成工作中“只动手脚,不动大脑”,这仍是对销售工作缺少策略性思考的表现。
  销售是一种脑力劳动而不是体力劳动,但是很多销售人员做的是没头脑的销售,缺乏策略思考的销售行为必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那么销售的头脑体现在哪里?——在工作思路上,就是要让销售带上市场的头脑;在工作行为上,就是要策略性销售。
  企业之间市场争夺的强度和深度日益加强,越是在这种环境下,销售在某一个要素、某一个环节上所能取得的优势就越有限,销售业绩的达成就越依赖于营销各要素和环节间的组合与协同。而只有策略性销售——带着市场的头脑来看待销售的问题,找到哪些工作对销售增长是真正有价值的,怎样工作才是最有效率的,从而对销售做出策略性的组织、设计和实施,才能使各项工作形成相互促进的有机联系,使销售人员的每一个行为指向可预期的成果,在销售伊始就奠定胜利的基础。同时,把策略性销售作为一项基本指导思想,就能推动我们不断发现、提炼出新的销售方法和模式,进而持续提升销售队伍的战斗力。
  2005年中,《销售与市场》把“回归销售”作为贯穿全年一条主线,重新思考销售——这个企业所有营销努力的根本目的所在。“回归”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审视销售问题。在这个主旨下,我们开始了对策略性销售的探究:
  做对销量持续增长有贡献的事
  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营销模式:从一线来,到一线去
  通路促销:“促销”死,“促通”活
  掘金核心销售日
  利润“脱贫”:再造供应商盈利能力
  该做的都做了,销量还是上不去?
  ……
  策略性销售的“策略”,一定是来源于实践的,它并没有什么高深的难度,因此是每个企业都可以去发现的。策略性销售的实现基于两个条件:一是意识,销售人员要带着思考的头脑和发现的眼光去分析、执行销售工作;二是组织,管理者要及时总结、提炼和推广更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模式,让“策略性”成为整个团队的武器。
  实践已经证明,一旦掌握了策略性销售的武器,对销售的促进是立竿见影的。作为一份以解决企业营销现实问题为己任的专业杂志,策略性销售将成为我们在2006年的一个内容核心,去发现、交流和分享更多的成长经验。
  (文章编号:10101)
其他文献
规范化竞争是方向,但在特定的竞争阶段,企业必须同时打好常规与非常规两场战争。在直面正面竞争的同时,我们还要提防对手打来的“泠枪”。    至今我都无法忘怀那幕商界惨剧。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我在上海一家知名食品企业就职时,亲眼目睹了一家颇有知名度的同行企业,被一场突如其来的“产品质量”危机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仅仅一个多星期时间,就使这家原本经营正常、产品畅销的企业,因经销商和消费者大量退货、
期刊
如何在规模扩张的过程中,保持企业盈利的持续增长?  在投入产出比日益降低,行业竞争趋于惨烈的背景中,选择什么方向进行市场突破?  我们关于创新的误区在哪里?在管理、体制、产品等方面,什么才是真正的创新重点?  中国消费者的结构和认知变化是什么样的?给我们的机会在哪里?  在中国零售业快速整合带来的巨大压力下,制造商需要怎样的渠道策略?  2005年12月17-18日,在《销售与市场》杂志社与中央电
期刊
尽管这两年强化执行力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但众多企业似乎仍然陷于执行力低下的困境,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无法令企业高层满意。  到底销售人员的行为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他们的工作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他们在销售过程中的业务行为到底哪些才是有价值的?    A企业以休闲食品为主要经营产品,年销售额2亿元左右。这几年,虽然A企业的销售业绩一直处于增长态势,但是企业高层却并不满足,在他们看来,A
期刊
医药保健品作为中国特色市场营销的“晴雨表”,从2005年7月1日开始出现市场拐点。种种迹象表明,医药保健品营销从过去的“变态”营销向正态营销转变已成为必然。未来几年,中国医药保健品市场将会出现哪些营销变局?    2005年以前,北大、清华两所高校举办的企业家高级培训班中,医药行业的学员即便算上大型药企的最多不过10%,而在2005年后期举办的几期高管班中,医药保健品领域的老板及管理人员占到了65
期刊
新年伊始,我们为您开启了一个新的内容一“出谋划策”,邀请富有实战经验的专业人士,为您解答工作中遇到的疑惑和难题。  欢迎您将自己的问题提供给我们,具体问题可发至主持人邮箱:tangren@cmmo.com.cn,我们希望有更多的“难题和高招”与大家共享。    提问:某家电商场是个家电连锁机构,占市场份额的50%。在黑龙江省有13家直营店,是我营销中心的直营终端。但该家电商场在二、三级市场有很多加
期刊
二批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跨国公司把一批和终端琢磨个透,却“止步于县城”。为什么说二批是“名牌杀手”?为什么说市场混乱始自二批?如何让二批“回货”?如何让二批错位经营?在中国做通路销售,谁对二批研究不透,谁就无法行走于“通路江湖”。    二批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跨国公司把一批和终端琢磨个透,但就是搞不懂二批。因此,才会有“跨国公司止步于县城”的说法,因为县城辖下就是二批。在中国做通路销售,谁对二批研究
期刊
在这个仍然是终端为王的年代,销售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依旧决定于与零售商的合作上,作为与零售商合作前提的年度合同就显得极为重要,因为年度合同签订的条款将对供应商的销售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年度合同应该怎样来谈呢?    时间弹性化: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时间段进行年度合同谈判    除非特殊的行业或者零售商有特殊的约定,年度合同一般都会以自然年度作为有效期,即从本年度的1月1日开始到本年度的12月31日结
期刊
本期,带你走进摘选的日记之四。协办:上海辅迅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持:彭春雨 王 涛(特邀专家,辅迅高级顾问,前家乐福中国区冠军店店长)    主持人语:  在多如牛毛的供应商中,在丰富得过剩的商品中,要想被零售商一眼选中,只有一条:投其所需,所缺。那么,如何洞察零售商们的“渴望”呢?  为此,我们选择了一个样本:一位典型的优秀大型零售企业采购经理,来管窥卖场采购的特点。需求,变动和手段。  
期刊
主 持:彭春雨 特邀主持:左 亮   特邀主持:2006年,药品的第18次降价又将拉开帷幕:药价持续走低已是必然趋势。药品的价格是全民关注的焦点,也是市场竞争最直接有效的杠杆;风雨如晦,与此同时,种种因素使药品的营销成本走高。适者生存,残酷现实面前,矛盾的主体承担者医药企业该如何作为?作为“连坐者”,流通和终端又有何感受?  特邀了制造、流通、终端三方人士,各抒己见,争鸣交流,如何作为才能化解矛盾
期刊
无论是营销行业内的专家,还是普通对营销有兴趣的读者,或者在企业一线每天进行着营销工作的经理,对消费者行为都会有一个大致的观点:消费者行为其实就是消费者心理的一种外在的表现,与其说是研究消费者行为,不如说是研究消费者心理。  这是一种误解,消费者采购行为研究的关键目的不是心理学研究结论的简单重复,而是心理动机导致的采购行为的趋势,通过一个趋势来把握消费者关键的购买行为。通常情况,消费者的行为不一定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