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破解企业结构性用工荒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qmyquan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仪征市劳动力现状以及未来五年用工需求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建设汽车名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黄金关键期。新的发展形势、新的发展任务对我市劳动力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市现有人才储备和劳动力现状却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1.人才储备总量不足,主导产业人才匮乏
  从目前六大主导产业用工情况看,我市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化工、船舶制造、节能环保、现代信息技术、循环经济等六大主导产业,除石油化工产业用工量较少,产业人才基本满足需要外,其他产业劳动人才相对匮乏。比如船舶制造产业,焊接技工缺乏;电子、汽车零部件铸造等行业,高级工更是一工难求。
  2.专业技术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劳动力缺乏
  我市现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劳动力比例为1:5:10,而按照国际通用标准,专业技术人才合理配比为1:3:6。说明我市高层次劳动力偏少,尤其是高级工程技术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相当缺乏。未来五年,我市提出了打造“四个千亿”增长极,到2015年末工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的奋斗目标,这必将推动我市工业产业特别是六大主导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也必将刺激用工需求量。据推算,就六大主导产业而言,“十二五”期间需要各类产业人才9万名,与“十一五”相比新增2.5万人,从目前储备来看,缺口至少2万名。
  二、造成企业用工荒的原因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从工人和企业两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发现企业用工荒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造成的。
  1.劳动力层面
  (1)我市新生代劳动力外流倾向明显。80后、90后的新生代劳动力,他们的教育程度、职业素养和劳动技能相对较高,但自我意识较强,普遍向往去大城市发展,加上我市地处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区位特征,加速了新生代劳动力的外流。他们中绝大多数选择留在周边上海、南京、苏州、扬州等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发展,造成了本市人才储备的不足。
  (2)外来务工人员被分流。近几年,我市外来务工人员平均保持在3000人左右,为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用工保障。但由于受劳动力输出地自身经济发展需要以及政策的影响,劳务输出地开始想尽办法挽留农民工在当地就业。这导致我市外来就业人口增长慢于企业需求的增长,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长期在我市打工的外来劳动力被输出地截留。
  (3)本地新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不了业。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后,每年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民特别是被征地农民想就业也迫切希望就业,但受年龄、技能等因素的制约,不能满足企业技能要求,无法实现就业。
  二、企业层面
  员工待遇偏低,环境较差,用工模式粗放是导致当前招工难的内在原因。一些企业仍停留在用低成本员工代替机械的做法,产品层次偏低、技术含量不高,利润增长空间有限,工资长期低标准;少数企业对个人的技术熟练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但企业工资增长幅度却不能满足工人对工资待遇的期望,最终留不住员工;部分企业舍不得投入,硬件改善和企业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不能很好地满足员工的生产生活以及精神文化需求,外来农民工没有归属感。
  三、破解企业用工荒的对策
  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培育产业人才上求突破
  从源头培养与我市产业相匹配的熟练技工是破解用工荒的有效途径。我市拥有省首家技师学院,可以说教育资源丰富,教师实力雄厚。应该充分放大和发挥这一阵地优势,以服务“3+3产业”体系发展为导向,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办与汽车及零部件、船舶、节能环保等产业相关的汽车维修、焊接、电子、机电等专业,采取“订单培养”“定向培养”“联合培养”等办学模式,促成“教学车间”“教学工厂”,为产业培养和储备技术人才,解决企业产业工人招工难问题。比如,上海大众第五整车工厂从我市技师学院选拔了130多名电子、机电专业的学生到上海大众总部进行两年的专业技能培训,大大缓解了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人才短缺的压力,这为我们其他产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2.大力开展劳动力培训,从提高劳动技能上求突破
  大力开展劳动力培训是缓解企业用工荒的重要抓手:
  (1)加强农民工培训。至“十二五”末,我市农民集中居住率将达40%,从土地上被解放出来的农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数量相当可观。未来五年,围绕培养产业普通操作工的定位,按照“急需劳动力加快培养、紧缺劳动力超前培养”的原则,每年从财政预算中抽出一定份额资金,用于加强对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培训,确保每一位有就业意愿的农民工都能接受1~2次的岗前技能培训,掌握一项与我市产业相匹配的技能。
  (2)引导企业加大员工在岗培训。实施“知识、技能、学历”三提升培训工程,不断提高劳动力的培养层次,加快知识结构更新,加速技能水平改善,提升他们的岗位适应力和创造力。
  3.优化服务网络平台,从营造留人软环境上求突破
  强化服务网络建设,以市人才市场为龙头,加快劳动力就业市场建设,加快劳动保障村级平台建设,推进就业服务网点向基层组织延伸拓展,进一步完善市、镇、村(社区)三级劳动力就业服务网络。到2011年底,90%的行政村建成了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到2012年,实现村级组织全覆盖,形成阶梯式劳动力工作服务网络,促使就业信息实现“零障碍”传达,就业帮扶实现“零距离”对接。健全“拴心留人”的工作机制,探索人才指导价制度,定期發布各类劳动力工资指导价位,引导企业适时调整劳动力待遇。同时,完善现有的人才招引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大对领军型创业人才、创新核心人才和产业急需人才的招引力度,加快医疗、教育、培训等公共资源的覆盖面,营造“留人软环境”。确保到2015年引进100名高层次人才、1000名主导产业发展急需专业技术人才、10000名高校毕业生。
  4.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从提高产业水平上求突破
  产业转型是解决企业用工荒的长远之计。近几年,仪征的人口数一直处于负增长。以中考为例,2006年参加中考的考生有11000多名,而2010年人数剧降到6000名左右,这充分反映仪征未来的青年劳动力储备将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外来务工人员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也对我们未来产业用工敲响了警钟。有关资料显示,自1990年以来,制造业产出每增加一个单位,所需要的劳动单位每年可以下降1%左右。技术进步越快,机械化运作水平越高,所需要的劳动力就越少。同时,一些条件较好的素质较高的农民工更趋向于在劳动条件好、人力资源回报率高的行业工作,有向高端产业、高端岗位发展的趋向。因此,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是破解企业用工荒的不二选择。一方面加速推动传统产业特别是玩具、机械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用工较少、产出率较高的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型升级,提升我市产业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推动六大优势产业加快技术革新,从关键节点和核心环节寻求突破,增强我市优势产业市场竞争力。另外,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拓宽更大的利润空间,促使企业有实力也有能力提高工资水平,增加用工的吸引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人社局就业管理处)
其他文献
随着“双元制”教学模式在职业学校的推广,有借鉴意义的西方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逐渐被接受,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利于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并形成概念,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消化。化静为动,专业实践课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将“经验”转化为认识,上升到表象形成概念,有利于学生优化课程结构,弥补学生在认识中的缺陷,使学生在努力求索中发展认识,促进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笔者在专业实践课教学中,进行了
期刊
多年来,笔者主要从事职高的班主任工作。从对历届学生的分析来看,学生成绩的好坏,智力因素的影响不到20%,而非智力因素占80%以上。习惯、信心、意志、兴趣、性格这些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学生一辈子都受用;而坏习惯养成了,学生一辈子都会吃亏,想改也很难。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提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笔者认为,这同样适用于人的心理。一
期刊
近年来,各类学校在平安、法制、和谐校园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在校生违法犯罪行为和学校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为顺利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在职业学校这块曾经令人担心的教育场所里,思想教育工作有了明显改善。本文拟就《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的使用,如何面对实际、把握重点、改进方法、务求实效,谈一些粗浅体会。  一、面对实际,充分认识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困难  从总体上看,由于职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需要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动力源泉。体育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保持良好心境、形成积极情感、长期坚持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对体育运动产生强烈欲望、形成良好习惯的根本因素。分项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能满足学生体育兴趣,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塑造学生体育个性。笔者希望通过此次调查分析,对所在学校前一阶段分项教学进行总结,并为后一阶段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一、调查概况  1.调
期刊
当我们展开中外历史与当代的绘画作品的画卷,面对各种形式语言的作品时,一个不可否认的美感差异让我们体会到不同的艺术撞击力。那种不拘泥于细节再现神韵,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形象,让我们疑是神来之笔,余味无穷!  与西方油画相比,造型都有一种共同的意味,这种意味就是意象。齐白石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把中国画在造型方面的审美理想从混沌、纷杂中精炼得不能再精炼,中国画在造型方面的审美理想就是意象造型。意象
期刊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 Polytechnic,以下简称NYP)是新加坡五所理工学院之一,拥有7个学系。生源主要是新加坡4年制中学毕业的学生,质量中等。目前工程系有11个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工程是其中之一,学制三年。  一、工程设计类专业的双行教学体制  学生进入NYP工程系,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是进行宽基础培训,主要接受专业课方面的学习,同时利用所学知识完成学期小型项目。第三学年学生将
期刊
一年一度的技能大赛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学校要求每个班设计一个展厅,既要体现专业特色,还要有鲜明的主题特色,将成果展示给参加家长会的家长观看。为此,笔者把学生召集到一起,让大家献计献策。笔者先把自己的创意向学生做了一番介绍,让学生讨论具体内容。经过一节课的准备,学生拿出了详细的计划。从整体布局到每一个角落的装饰,学生都考虑得十分周到。然后,大家又进行了分工,每个人承担一定的角色,落实某项具体工作。领到
期刊
他矢志不渝,堪称兵团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事业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高瞻远瞩,是兵团职业技师培训学院科学发展的领头人;他临危受命,凝聚了兵团职业技师培训学院新的发展共识。  他就是兵团职业技师培训学院(兵团高级技工学校、兵团工贸学校)党委书记、院(校)长张元柱。在他的带领下,兵团职业技师培训学院进入了发展速度最快、各项事业进步最显著、校园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  张元柱是一个对自我、对他人要求都很严格的人
期刊
笔者所在学校以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为载体,同步“双开发”贯穿于“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课程教学过程中,并科学合理地制定了新产品与课程“双开发”的方案,安排与课程教学同步进行。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了市场分析:生产传统的充电器意义不大,不会占领市场,必须开发出有特色的新产品才能赢得市场。经过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的师生们集思广益,决定开发“海豚充电器”。海豚造型优美,受到人们的爱戴,并在原有充电器的基础上,增加
期刊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提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围绕这一目标,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提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以就业为主的教育,人才的培养要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满足实际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往的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