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思维:融通语文课堂的“教”与“学”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f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的本质是一个感应系统,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助《易经》“天人感应”的核心思想,建构“感应”场域的动力系统,形成以儿童为中心,教师、文本等交互感应的运行方式,打通师生在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提升儿童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感应思维 场域 课堂感应力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方主动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特级教师张庆先生评价于永正老师的“儿童的语文”时提出:“语文课堂就是师生的一种感应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克服教师“垄断场”、学生“不在场”等各种“教学不同场”现象,要构建师生交互感应的场域,以真正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感应思维”的内涵诠释及建构基础
  “天人感应”是《易经》的核心思想,“感”与“应”存在于一切活动的变化之中,课堂教学也离不开感应。
  1.“感应思维”的内涵厘定
  “感应思维”是在特定的学习环境里,呈现出一种阴阳交互、相交而和的状态,是教师与学生的遭遇与会通,非线性的持续过程。以学生为主要感应点,与教师、文本等为交互感应点,之间相互连接与传导,形成“感应思维”场域。语文课堂的本质也是一个感应系统。
  2.“感应思维”:基于《易经》视角的课堂系统建构
  课堂感应倡导语文教学以儿童为中心的多元共振。师与生如同《易经》中的“乾”与“坤”,在交互的感应场中经历学习的随感而应、随感而通的成长过程。
  (1)课堂是系统融合的感应场域
  《彖》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生活中的一切事物、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感应。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特定的学习过程,也存在感应现象。课堂是“教”与“学”生成扩散、相互融合的感应系统。师生作为感应的端点,“教”与“学”应互为感应条件,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教学相长,在融合中得以体悟和提高,形成融通的感应场域。
  (2)师生是交互依存的主体关系
  《彖》曰:“天地交,泰。”可见师生如同乾与坤,上下会通课堂教学才会有生机。语文课堂中师生要形成一种“交互主体关系”,明确二者关系有利于实现师生平等的、有感应力的零距离对话。教师要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实现感应场中师生的交互主体的存在,增强双方的感应力,实现对学生课堂学习潜能的挖掘、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3)感应是非线性的持续过程
  《易·乾》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在课堂的感应空间里,师生通过信息、信号的传递共同经历随感而应、教学感通的生命历程。其场域中存在的“感应力”呈现非线性的持续过程,师生只有在“同频道”上,才能在非线性的持续过程中相互感知与交互。教师要关注儿童认知发展规律,让学生在教学相长的感应场中实现自我体验与自我建构。
  二、“感应思维”的价值旨归
  1.“感应思维”传承传统文化:指向教文立人的追求
  《易经》被喻为“百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观照当前语文课堂,提出“感应思维”的思考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课堂学习的融合创造,对学语言、用语言的重视,使儿童在历练语言修养中,领悟了祖国的语言文字和文化。“感应思维”秉承教文立人,搭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给予儿童在优秀的文化中感悟、成长、成人的机会,引导儿童改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实现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生命质量的提升。
  2.“感应思维”坚持儿童立场:实践教学相长的诉求
  相似论专家张光鉴教授提出:“蹲下来看学生,就是要求老师要和学生相似。”这一观点生动地阐明了课堂上师生的基本立场,就是要和学生相似,要有儿童立场。师生之间要想到达共振、形成感应,教师在主导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情感需求、成长规律,更要尊重儿童学习语文的基本权利,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调动儿童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儿童从“学会”走向“会学”。儿童在学习中成长,才是教师教学的价值体现。
  3.“感应思维”落实新课标精神:提升语文素养的要求
  新課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要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提升”作为评价的指标,教师要融通语文课程的各个维度及要素,要在动态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教”与“学”形成良好的互动融合氛围。要让学生参与语文实践,历练语言,增强表现。在语文学习中触摸、感悟、研习语言文字,从而让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修养得以发展。
  三、“感应思维”场域的整体架构与策略
  语文课堂是一个感应系统,实现师生有效的交互感应,提示学生的语文素养,需合理构建“感应思维场”及可视化、可操作的策略。
  1.“感应思维场”模型的整体架构
  语文课堂是一个特定空间的“感应场”,是学生、教师、教材等交互感应的动力系统。在特定的“场”中,内外感应系统里流动着能量、交换着信息,学生在感知能量、接收信息中,不断调整着自身的知识、情感、能力组成的语文素养。
  2.“感应思维场”的运行机制
  “感应思维场”是内外感应系统、虚实并存的运行机制。一方面,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存在感应的可视化存在;另一方面,学生进行信息提取、发展高阶思维,提升语文素养的内在建构与外在感应系统的交互。
  (1)“实场”之道:同频共振
  在外在的感应系统里,要坚持以儿童为主要感应端,教师、文本作为相互渗透的感应端来开展相关任务活动。教师对于文本的整合,是指向学生对于文本的感应,要从语言学习、语文素养提升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入场”,吸引学生“在场”,减少学生“离场”,最终实现“感应场”中的良好互动和良性循环。   (2)“虚场”之法:固本培元
  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教学相长、提升素养,展示价值的有效载体。积极的师生情感是内在感应系统的内驱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是感应系统的主要目标。在课堂这个“感应场”中,要以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为根本,循环往复的情感互动为保障,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立体互动。
  3.課堂“感应力”培植策略
  “感应思维场”的动力系统和运行机制,为培育课堂“感应力”奠定了基础,语文课堂要让学生与教师、文本、学习方式、学习氛围等要素在交互过程中能“因感而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中心,实现自主成长和素养提升。
  (1)指向生长,探寻儿童与文本共鸣的“感知力”
  儿童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也是感应场中最重要的一端。让儿童与文本之间产生共同语言、发生共鸣,就是儿童不断感知自我、感应他人的认知过程。教学中,教师要用“结构”的观点,从系统的视角去观照语文要素和人文主线。
  ①把握“适度距离”,巧搭“生长结构”
  要让新的学习素材与儿童认知结构之间有适度的空间,这是激发儿童感应力有效方式。教师要搭建起学生与不易发现却很重要的文本内容之间的适度之桥。
  比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白鹅》一课教学时,文本中“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是作者对白鹅形象的整体认知。还有具体对白鹅形象的描写,“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些对白鹅的形象描述与儿童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是有一定距离的。这正是教师应该发现并利用好的“适度距离”,充分激发学生对文中白鹅形象的认知的内驱力。
  ②找准“认知节点”,形成“生长能级”
  教师要利用文本的特点、相关的教学资源,找准儿童认知与文本要素紧密感应的切入点创造条件,为儿童更好地感知文本、理解文本做好服务,为儿童语文关键能力提升、更好成长服务。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肥皂泡》教学时,描写肥皂泡形与色的语句:“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乱转。”学生不好理解,是学生认知的难点,教师充分利用文本特点,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还利用课前准备的吹泡泡的工具,现场操作,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感知。教师只有准确把握文本的特点,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已有的生活体验,更好地对文本进行学习。
  (2)创造条件,培植儿童与教师相长的“交互力”
  教师与儿童是语文课堂中发生“交互力”的两个重要端点,教师要成为儿童学习的“重要他人”,为儿童与文本相遇创造条件。师生的交互也能成为教学相长的有力抓手。
  ①咀嚼反刍:发展儿童的“思辨点”
  语言文字是人类交往的重要载体、也是思维的重要表现方式,不仅能呈现画面、还能表达情感态度等。教师要站在发展学生素养的立场上,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字交流。
  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天窗》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探究“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提出了两个小问题:“这时候”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是“唯一的慰藉”?让学生通过咀嚼文字来体会理解。学生很快发现这时候是夏天看雨、还有晚上看夜空的时候,然后,通过对文字“闪电一瞥”“锐利”等反复咀嚼,学生慢慢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体会到作者的孤独和失落的心情。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就是儿童咀嚼文字的方向和支架,教师指明的方向就是儿童理解文本的“重要他人”。儿童在指引下,与文本感应、与作者的情感感应,也是在和教师的思考感应。
  ②积极复现:找准感知的“共生点”
  “积极复现”是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借助教学语言、板书等对儿童已学内容进行“闪回”和“即时追问”。教师要在儿童语言理解的困难处,情感体会的受阻处进行积极的闪回,让教师成为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他人”。
  比如,笔者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猫》一文时,第一自然段中描写猫老实又贪玩,贪玩又尽职,作者采用矛盾性格对比写这一表达方式,非常有特点,第一自然段采用“说它……吧……可是……”这一句式,不仅写出了猫的性格古怪,更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当教学到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用上刚才所学的句式来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这时的“积极复现”,让学生对文字体会和句式的运用能力快速提升。教师对文字的“共生”,才使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
  (3)任务驱动,打造儿童与学习方式共振的“适应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任务设置、组织成活动,探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感应点。根据感应点构建适切表达的内容,有效的活动方式,才能让知识目标和素养目标进行深度的融合。
  ①情境交互:让经验与方式融合
  情境是激活儿童语文课堂学习的重要存在方式。情境的创设既要切入儿童的生活经验,也要将语文要素与人文主线融入其中。要将儿童置身于言语情境之中,让儿童用整个身心参与语文的感知,自主体验言语生活。儿童与文本所营造的特有的情境交互。才能让儿童更好理解文本。
  比如,笔者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爬山虎的脚》第二自然段有关爬山虎的叶子时,没有简单的读读说说描写叶子的语句,而是课前准备了爬山虎的叶子的贴纸,让学生到黑板前贴贴叶子的排列,再和书上文字作比较来理解“一顺儿朝下”“均匀”“不留一点儿空隙”,不用教师讲解,学生对相关文字的理解也会精准。可见,教师所设置的动手情境,充分激发了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参与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和运用语言变得轻松。
  ②问题链接:让知识与方式融通
  问题是儿童语文学习的“脚手架”,教师要利用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链接,以便让儿童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花钟》第一自然段时,有一句是这样描写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学生很容易找出有几种花。笔者及时用问题跟进,作者为什么要用“吹起”“绽开”“醒来”来描写各类花?学生从花的特点、花的名字交流体会。教师通过问题链接文字,让学生发现文字隐藏的用意,不仅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之门,而且逐层递进、活化了言语。   (4)动态多样:引领儿童与学习氛围融合的“内生力”
  课堂教学中,要以儿童的认知特点为基础,教师和儿童共同营造一个共情、共生、相融的学习氛围,儿童在这样动态的氛围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激活儿童的语文思想,让儿童与语文走向深度融合。
  ①统筹儿童视觉的“认知方式”
  儿童的语文学习和认知往往是视觉的“生活化认知”,教师应该用统筹的眼光系统的、全面地关照语文要素和人文主线,针对不同文体创新“认知方式”,发展儿童的“语文化认知”。
  笔者在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为了帮助学生建构说理文体的事例论证图式,先让学生探究第三自然段几个事例的选择有什么特点,再进行小組讨论,学生发现三个人的事迹介绍都很简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历经千辛万苦才获得成就的。通过研讨,学生逐渐明晰了说理文体的表达图式。可见,教师关注儿童的认知方式,对于儿童的阅读力提升、表达力的形成都有快捷的帮助。
  ②显化语文学习的“共情场域”
  儿童在语文学习中真正感知与理解文本中的情感,需要教师创设一个“共情场域”。教师要教给学生识情、悟情的方法与策略,引领学生在语言文字中体会,让学生能真正感知到文本与情感的融通之处。
  比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走月亮》时,第九自然段的文字:“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总体写出了作者当时的感受,“奇妙”一词更是想象的源头,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笔者将赏析语言、想象画面、体会情感相结合,营造了一个走进作者内心的情感场域,提升了学生对文本的学习效果。可见,课堂教学时,师生共存的学习氛围和场域,也关切到学生对于文本的感应效果,教师应努力创设表达的场域,让学生去感应、去表达,从而发展自己的语言。
  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感应思维”更多的是隐性的存在,而其非线性的多元的“感应力”是可以“具象化”呈现的,以“感应思维”观照语文课堂,要求我们要适切运用课堂中各个要素之间的感应点,发生的感应力,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不断提升儿童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忠艳.万物相感而化生——“感应语文课堂”的建构探微[J].教育视界,2018,(7):35-39.
  [2]李卓群.浅议《易经》泰否两卦的哲学意蕴[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2).
  [3]姜树华.“言意共生”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8,(2):21-25.
  [4]蒋军晶.瞧!这样的语文有意思[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05:58-87.
  [5]沙华中.学为中心:理据、特征与策略——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教育视界,2018(Z1).22-23.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县教育局教研室)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表现性探究活动中学习,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教师通过情境创设,问题驱动;设疑引探,自主建构;自主设计,丰富体验,构建表现性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在表现性学习的探究活动中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表现性学习 核心素养探究体验  “表现”一词有表达、展现之意,强调的是将内在的东西外显、展示出来,让别人能够清晰具体地感受到,直观形象地观察到。“表现性学
期刊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5-87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几种平面几何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平面图形中的点、线、面以及轴对称图形等基本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从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及图形引出网的概念。对于“网”的认识,让学生认识曲线图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网的周长和面积计算作铺垫,也为学生将来学习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
期刊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学生英语阅读提出了要求: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作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把英语课外阅读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笔者尝试了以下三种途径:  学习环境。农村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作为英语教师兼班主任,全面了解每一个孩子并和他们成为朋友,是孩子们学好一门学科的基础。信其师,乐其道。我会站在学生的立场,像朋友一樣和他们
期刊
【摘要】本文回顾和评价了一节英语阅读教学观摩课,用“支架式教学”理论分析了在本节课中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时所搭建的支架,旨在探讨“支架式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英语閱读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阅读教学 支架  【案例背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白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教师为学生搭起的“支架”,学生一步一步的
期刊
【摘要】班本课程是以班级为单位,由师生共同参与建构的课程。本文以南通市通州区姜灶小学班本课程建构为例,对课程的开发原则、学生参与课程建构的途径、班本课程的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进行了总结。班本课程的建构,赋予师生生命成长的能量,促进了农村师生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班本课程学生参与 建构 实践  南通市通州区姜灶小学是一所半数以上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农村学校,学生多、地方小,学校采取“一室两用”
期刊
地处江苏省句容市北陲的宝华中心小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的学校,它创办于1946年,坐落在国家AAAA级景区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之畔。宝华山、隆吕寺、丁沙地遗址……壮美秀丽的白然风光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滋养着校园里的每一个师生,也为学校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文化宝库。2020年的深秋,记者走进宝华中心小学,实地探访这里的“立诚教育”文化建设。  “诚,是一切德行之本。‘立诚教育’就是着
期刊
放学后,朱团团拍着胸脯保证,他一定会把值日做好。
期刊
亲爱的同学们,新年坐着时光老人的雪橇,在人们期待的目光里,在漫天飞舞的雪花里,带着温馨的祝福,带着满满的喜悦来了。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当春天的脚步临近,让我们许下新年的愿望。  【意大利】贾尼·罗大里  新年的儿歌,  带给我全年的祝福;  我要有阳光的四月,  凉爽的七月,温和的三月。  我要一天里没有黑夜,  我要大海没有风暴。  我要面包永远新鲜,  我要桃树鲜花盛开。  我要猫儿狗儿做朋友,
期刊
在安徽,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每日黄昏,村落里炊烟袅袅,玩耍嬉戏的孩童四散回家,好一幅世外桃源般的山水画卷!这其中,宏村和西递可算是代表,它们奇迹般地保留了中国传统农村聚居全貌,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西北角,该村始建于北宋,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它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古宏村人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俯看全村,就像一
期刊
小夫子:同学们,你们好。国学讲堂又与大家见面啦!上次我为大家讲了《庄子·山木》中的一个故事,今天我们来讲一讲战国初期另一位大思想家——墨子的故事。  小书虫:我只知道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他的就不太清楚了。小夫子,你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吗?  小夫子:墨子原名墨翟,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宋国人。他创立了墨家学说,提倡“兼爱”、“非攻”,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大哲学家。墨子去世后,弟子们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