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节点控制法有效地约束和控制地下管网的施工全过程,使其施工规范有序,进一步做到地下管网的数字化管理。
关键词:地下管网敷设;提高质量;节点控制;数字化管理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control node effectively constraints, and control of the underground pipe whole construction, make its construction standard and orderly, further do underground pipe of the digital management.
Keywords: underground pipe laying; Improve quality; Node control; Digita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外网敷设工程长期处在一个“先占先得”,“野蛮施工”的恶性环境下,对各专业施工队伍没有统一管理。管网工程边施工边改动,临时增加弯头和变更管路的情况频繁发生,使地下管网的全局质量大打折扣。普遍存在图不符实现象,给日后的二次施工、管理和维修带来不便。
所以,为节省工期确保各管线排列有序,质量合格,改善外网工程临时增加弯头的现象,有效地减少人力浪费和物资损耗,统筹安排,消除隐患,降低损耗,拒绝野蛮的原则首次将“节点控制法”应用于地下管网敷设工程。
施工队伍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不严格按图施工,只把施工图纸作为指导性的方案,施工的随意性很大普遍把施工图作为竣工图。对在施工中变更的部分,无记录和变更设计。图纸与实际不符合。如各专业各自施工,必然造成现场混乱,安装工作无法进行。
“节点控制法”基于一个统筹规划的角度,对整个管网系统统一控制,从全局考虑,确定以下目标。
1.除客观原因外,各管道之间不得出现由于施工不严格所造成的碰头、冲突、临时增加弯头及返深等现象,降低管道的返工率和费工率,提高施工质量。
3.图实最大程度相符,为以后的管网施工,线路改造和维修工作提供资料。
总而言之,针对外网工程任意增加弯头的通病,改善外网工程的现状,使之管理工作精细化,统一化,做到图实相符,加速外网工程的数字化管理。
一个合理全面的施工方案是保证外网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而在拥有一个良好的施工方案的前提下,造成外网工程全局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是:工期紧,各工序,各施工队穿插施工;现场上各种管线较多,标高变化多;经常改动管道设计;各专业施工队不進行沟通,不讲究配合,对其它管道路径,位置不明确。
通过调查研究,影响管道安装的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①方案未进行整合;
②对厂区内原有障碍物位置不明确,会造成施工中断,与方案冲突矛盾;
③厂区内现在形成的标高与小区道路及绿化后的标高变化较大,现有土层厚度对施工干扰大,
④工序穿插不合理。
⑤野蛮施工。
施工一 :方案主线
首先,将各专业施工图统一绘制为《外网工程原设计图》,在绘制过程中,各管线冲突及碰头问题频频出现,对冲突点明确标出,并指出冲突原因,预先提出合理的方案,并且应将小区内的原有障碍物(原有管道和基础)考虑在内,并要求主干道路下埋深不足1.20米的管路采用混凝土加以防护措施,以免管线承压损坏。方案调整时,尽量少变动,经参会人员研究,在保障无压管网(排水系统)畅通的前提下,对管道整体标高进行调整。为减少冲突,电力系统的进户部分采用碳素螺旋管弧形敷设,给水和消防管线采用一沟敷设,排水支线部分标高抬高,并对冲突点一一解决,对方案统一调整。
方案确定以后绘制《外网工程平面图》,并以此作为施工原则,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改动。
实施二:障碍物问题
将工程区域内临时用水、电线路、原有设施绘制成图,并下发施工队,令其认清现场水电的重要性,确保工地进度的正常进行。施工时再根据现场情况将线路进行明挂,移位,改线等,同时建立管理制度,凡是破坏已标明的线路,一律进行处罚。
实施三: 对于现场标高变化多,控制垂直度的措施
我们的管道高差变化频繁,因此垂直度的控制极其重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1.在工程明显位置订立统一水准点。带领各专业队伍认识控制标高水准点,并认清节点位置,明确变更标高和节点问题给整个工程带来的恶性循环后果。
2.管沟开挖前,必需根据管沟开挖的先后顺序进行测量放线,准确提供现场的标准水准点和轴线控制线。以保障管网系统在同一平面上,从而减小倾斜角度,降低管网渗水率,保证管路相对平稳。
统一水准线,备施工中管网敷设深度作为参照,避免工作人员被厂区内现有土层厚度迷惑,以免绿化后土层剔除,管线埋深不足甚至外露。
实施四:交叉施工干扰大,施工工序不合理
众多的施工单位,如何使其在施工现场“不打架”、“不停工”就需要合理的安排工期和工序。
1.防止埋地管道标高高的管线先施工,而标高低的管线后施工的现象发生;防止管道外围的管道先施工,而内侧管道后施工的现象发生。
排水管线重力自流,所有管线应以其为主,在同区域施工中,排水管线未施工完的,其它管线不得擅自施工。电力管线位于楼梯最外侧,埋深较浅,电缆敷设相对灵活,尽量最后施工。专业队伍穿插安排以“由内而外”,“先深后浅”的原则。
2.在挖掘时,采用分段开挖,分段安装回填的顺序进行,采取单边推土,土方量较大影响厂区运输及管道施工的,可暂时将部分土方运输到指定地点,然后按需运回回填,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3.每天的施工晨会上,将前一天施工现场所发生的、发现的事情和问题以书面的形式“抛出”,并将所安排的工作中有“冲突”的情况反映出来,防止在施工时,已安装好的管线被其他施工队施工时移位或堵塞,防止在再次施工中损坏。
实施五: 野蛮施工
外网工程长期处在不严格的施工状态下,针对这种状况,将管网中管线交叉的重要位置定为节点,并对节点位置重点控制,从而保证管道的系统性,以点点固定的方式,操控整个系统,同时确定管网施工顺序。在《外网工程平面图》中,,深入探讨,对其中复杂,交叉较多的位置仔细分析,针对节点数量确定节点位置,节点位置控制准确即能保证整个管网的系统性。管路的种类越多,交叉的节点就越多,根据标高要求,可适当放弃交叉最多的节点,用增加弯头的方法减少管路路径的变更。
针对节点位置先由专项负责人在工程开工前订立标准水准点的同时放线定位,各专业放线时,严格遵照和跟随节点位置。确定节点位置后,明确穿越节点的管线埋深及施工先后顺序,并在施工前将各个节点控制卡制作完毕。
其中,在管道之间无冲突的前提下:无压管道轴线位置允许偏差15㎜,高程偏差允许±30㎜;有压管道轴线位置允许偏差30㎜,高程偏差允许±50㎜;电力管线允许偏差±50㎜。
节点控制卡( A )
地点:2#楼与3#楼之间的道路中间(4364501.504,408761.947)
施工顺序 一:给水管线 二:采暖管现 三:电力管线
管径(㎜) DN200 DN150 DN150
应埋深度 -1.30米
允许偏差 ±30㎜
实际埋深 -1.28米
冲 突 点
无
测 量 人
核 对 人
进行施工(√,×) √
任何人,任何施工队不得擅自改变管道线路和埋深,主干线开挖采用反铲挖掘和施工,修整及清理部分采用人工挖土。挖沟时,沟底应预留出200㎜-300㎜的土层清沟余量,铺管线必须用人工清理已设计标高,防止超控时,槽底基础扰动。
对于节点位置土层挖掘后必须按照节点控制卡,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准铺管。经专项负责人员批准后,方可铺管,并且在会出现二次破土的管线位置上方300㎜处添加标志带,以免再次施工时破坏施工完的管线,挖掘到标志带后,一律采用人工挖掘。对破坏管线的施工队根据实际情况惩罚制度。并且对策措施,结合管道安装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施工现场,分批、分部位的进行贯彻落实。
通过节点控制法,大大提高了外网工程的现状,同时也总结出了一套较成功的质量控制方法,为使以后的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总结:针对管网敷设问题,对控制管网有以下几个要点
① 方案理顺,发现管网交叉节点,重点控制;
② 施工工序,土层深的管道应先施工,内侧管道应先施工。;
③ 找准标高,确定管道埋深(可统一±0.00mm);
④ 地下管网敷设图纸存档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建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6-28.
[2]朱新雨.浅谈城市地下管网GIS建设与应用——以驻马店市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08(01).
[3]黄杏元,马劲松.地理信息系统概论—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225-22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地下管网敷设;提高质量;节点控制;数字化管理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control node effectively constraints, and control of the underground pipe whole construction, make its construction standard and orderly, further do underground pipe of the digital management.
Keywords: underground pipe laying; Improve quality; Node control; Digita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外网敷设工程长期处在一个“先占先得”,“野蛮施工”的恶性环境下,对各专业施工队伍没有统一管理。管网工程边施工边改动,临时增加弯头和变更管路的情况频繁发生,使地下管网的全局质量大打折扣。普遍存在图不符实现象,给日后的二次施工、管理和维修带来不便。
所以,为节省工期确保各管线排列有序,质量合格,改善外网工程临时增加弯头的现象,有效地减少人力浪费和物资损耗,统筹安排,消除隐患,降低损耗,拒绝野蛮的原则首次将“节点控制法”应用于地下管网敷设工程。
施工队伍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不严格按图施工,只把施工图纸作为指导性的方案,施工的随意性很大普遍把施工图作为竣工图。对在施工中变更的部分,无记录和变更设计。图纸与实际不符合。如各专业各自施工,必然造成现场混乱,安装工作无法进行。
“节点控制法”基于一个统筹规划的角度,对整个管网系统统一控制,从全局考虑,确定以下目标。
1.除客观原因外,各管道之间不得出现由于施工不严格所造成的碰头、冲突、临时增加弯头及返深等现象,降低管道的返工率和费工率,提高施工质量。
3.图实最大程度相符,为以后的管网施工,线路改造和维修工作提供资料。
总而言之,针对外网工程任意增加弯头的通病,改善外网工程的现状,使之管理工作精细化,统一化,做到图实相符,加速外网工程的数字化管理。
一个合理全面的施工方案是保证外网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而在拥有一个良好的施工方案的前提下,造成外网工程全局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是:工期紧,各工序,各施工队穿插施工;现场上各种管线较多,标高变化多;经常改动管道设计;各专业施工队不進行沟通,不讲究配合,对其它管道路径,位置不明确。
通过调查研究,影响管道安装的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①方案未进行整合;
②对厂区内原有障碍物位置不明确,会造成施工中断,与方案冲突矛盾;
③厂区内现在形成的标高与小区道路及绿化后的标高变化较大,现有土层厚度对施工干扰大,
④工序穿插不合理。
⑤野蛮施工。
施工一 :方案主线
首先,将各专业施工图统一绘制为《外网工程原设计图》,在绘制过程中,各管线冲突及碰头问题频频出现,对冲突点明确标出,并指出冲突原因,预先提出合理的方案,并且应将小区内的原有障碍物(原有管道和基础)考虑在内,并要求主干道路下埋深不足1.20米的管路采用混凝土加以防护措施,以免管线承压损坏。方案调整时,尽量少变动,经参会人员研究,在保障无压管网(排水系统)畅通的前提下,对管道整体标高进行调整。为减少冲突,电力系统的进户部分采用碳素螺旋管弧形敷设,给水和消防管线采用一沟敷设,排水支线部分标高抬高,并对冲突点一一解决,对方案统一调整。
方案确定以后绘制《外网工程平面图》,并以此作为施工原则,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改动。
实施二:障碍物问题
将工程区域内临时用水、电线路、原有设施绘制成图,并下发施工队,令其认清现场水电的重要性,确保工地进度的正常进行。施工时再根据现场情况将线路进行明挂,移位,改线等,同时建立管理制度,凡是破坏已标明的线路,一律进行处罚。
实施三: 对于现场标高变化多,控制垂直度的措施
我们的管道高差变化频繁,因此垂直度的控制极其重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1.在工程明显位置订立统一水准点。带领各专业队伍认识控制标高水准点,并认清节点位置,明确变更标高和节点问题给整个工程带来的恶性循环后果。
2.管沟开挖前,必需根据管沟开挖的先后顺序进行测量放线,准确提供现场的标准水准点和轴线控制线。以保障管网系统在同一平面上,从而减小倾斜角度,降低管网渗水率,保证管路相对平稳。
统一水准线,备施工中管网敷设深度作为参照,避免工作人员被厂区内现有土层厚度迷惑,以免绿化后土层剔除,管线埋深不足甚至外露。
实施四:交叉施工干扰大,施工工序不合理
众多的施工单位,如何使其在施工现场“不打架”、“不停工”就需要合理的安排工期和工序。
1.防止埋地管道标高高的管线先施工,而标高低的管线后施工的现象发生;防止管道外围的管道先施工,而内侧管道后施工的现象发生。
排水管线重力自流,所有管线应以其为主,在同区域施工中,排水管线未施工完的,其它管线不得擅自施工。电力管线位于楼梯最外侧,埋深较浅,电缆敷设相对灵活,尽量最后施工。专业队伍穿插安排以“由内而外”,“先深后浅”的原则。
2.在挖掘时,采用分段开挖,分段安装回填的顺序进行,采取单边推土,土方量较大影响厂区运输及管道施工的,可暂时将部分土方运输到指定地点,然后按需运回回填,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3.每天的施工晨会上,将前一天施工现场所发生的、发现的事情和问题以书面的形式“抛出”,并将所安排的工作中有“冲突”的情况反映出来,防止在施工时,已安装好的管线被其他施工队施工时移位或堵塞,防止在再次施工中损坏。
实施五: 野蛮施工
外网工程长期处在不严格的施工状态下,针对这种状况,将管网中管线交叉的重要位置定为节点,并对节点位置重点控制,从而保证管道的系统性,以点点固定的方式,操控整个系统,同时确定管网施工顺序。在《外网工程平面图》中,,深入探讨,对其中复杂,交叉较多的位置仔细分析,针对节点数量确定节点位置,节点位置控制准确即能保证整个管网的系统性。管路的种类越多,交叉的节点就越多,根据标高要求,可适当放弃交叉最多的节点,用增加弯头的方法减少管路路径的变更。
针对节点位置先由专项负责人在工程开工前订立标准水准点的同时放线定位,各专业放线时,严格遵照和跟随节点位置。确定节点位置后,明确穿越节点的管线埋深及施工先后顺序,并在施工前将各个节点控制卡制作完毕。
其中,在管道之间无冲突的前提下:无压管道轴线位置允许偏差15㎜,高程偏差允许±30㎜;有压管道轴线位置允许偏差30㎜,高程偏差允许±50㎜;电力管线允许偏差±50㎜。
节点控制卡( A )
地点:2#楼与3#楼之间的道路中间(4364501.504,408761.947)
施工顺序 一:给水管线 二:采暖管现 三:电力管线
管径(㎜) DN200 DN150 DN150
应埋深度 -1.30米
允许偏差 ±30㎜
实际埋深 -1.28米
冲 突 点
无
测 量 人
核 对 人
进行施工(√,×) √
任何人,任何施工队不得擅自改变管道线路和埋深,主干线开挖采用反铲挖掘和施工,修整及清理部分采用人工挖土。挖沟时,沟底应预留出200㎜-300㎜的土层清沟余量,铺管线必须用人工清理已设计标高,防止超控时,槽底基础扰动。
对于节点位置土层挖掘后必须按照节点控制卡,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准铺管。经专项负责人员批准后,方可铺管,并且在会出现二次破土的管线位置上方300㎜处添加标志带,以免再次施工时破坏施工完的管线,挖掘到标志带后,一律采用人工挖掘。对破坏管线的施工队根据实际情况惩罚制度。并且对策措施,结合管道安装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施工现场,分批、分部位的进行贯彻落实。
通过节点控制法,大大提高了外网工程的现状,同时也总结出了一套较成功的质量控制方法,为使以后的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总结:针对管网敷设问题,对控制管网有以下几个要点
① 方案理顺,发现管网交叉节点,重点控制;
② 施工工序,土层深的管道应先施工,内侧管道应先施工。;
③ 找准标高,确定管道埋深(可统一±0.00mm);
④ 地下管网敷设图纸存档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建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6-28.
[2]朱新雨.浅谈城市地下管网GIS建设与应用——以驻马店市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08(01).
[3]黄杏元,马劲松.地理信息系统概论—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225-22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