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并不存在什么简单规则可以引导我们在过度自爱的暗礁和在其对面的自卑海妖之间安全穿行,但是,为自己找到正确的价值观却可以平衡两者。
公元一世纪的罗马作家奥维德,在《变形记》的第三卷中讲述了风采翩翩的那耳喀索斯化身水仙花的故事:许多青年和姑娘都爱慕这位俊美的水神之子,但都遭到了拒绝,于是有位失意的男子祈祷,“我愿他只爱自己,永远享受不到他所爱的东西! ”复仇女神于是让那耳喀索斯在水里看见一个美男子的形象,立刻产生爱慕之情。最后他饭也不吃,觉也不睡,一直呆在池边,匍匐在绿荫草地上死去。这个古老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那耳喀索斯(英文里,自恋)”这个词,意思是太爱自己了。
1914年,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写了《论自恋》一文,普遍被视为弗洛伊德自恋理论的开篇。如果弗洛伊德看到100年后的今日社会人们热衷于自我展现,社交媒体上各种“晒”和“秀”风靡,不知会作何感想。
自恋的善用和滥用
弗洛伊德认为,自恋的主要是女性,女人們热衷于打扮脸蛋和身体,这些自恋行为是为了补偿她们没有但是渴望拥有的男性生殖器。这种专注于打造身体魅力的自恋行为让她们感觉满足,但是精神匮乏。几千年后的今天,随着现代精神病学的发展,人们对这个词的含义定义和解释变得更加复杂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心理学界的专业人士努力让自恋的定义更加科学。20世纪70年代自恋问题在美国社会得到了的极大关注。1980年,自恋作为一种人格障碍进入了由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简称DSM),也就是说自恋成为一种精神疾病。 在2013年最新版本的DSM中,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症状包括了:自我意识过高、无上限地幻想成功、权力、爱情等,认为自己对其他人或者情况是独一无二的、极度追求他人的崇拜、常利用他人、缺乏同情心、常嫉妒他人或者认为他人嫉妒自己、行为傲慢粗鲁等。生活中碰到这样的人我们一般用好坏来判断,但是一旦进入了DSM,就只有病人和非病人的区别了。
在DSM中,自恋是一种所谓的“人格障碍”,与神经官能症不同。神经官能症的患者生活会变得很困难,他们可能在半夜醒来,或者被恐惧淹没而不知道为什么,相比之下,人格障碍则认为自己很好完全正确,只是家人没法忍受。神经官能症患者接受治疗是因为他们自己没法生活下去了。人格障碍患者往往抵制治疗,他们渴望亲情但是却充满敌意。
剑桥大学哲学退休荣誉教授西门·布莱克伯恩,在《魔镜啊魔镜:自恋的善用和滥用》一书中,从与众不同的角度解释了自恋。他从哲学及文学等视角,对道德、正直、傲慢、自尊及诱惑等方面的辨析出发,审视自恋,并未过多纠缠于专业的心理学思考。他也提出,自爱并不总是像我们描画的那么糟糕。他认为自恋并非总是如同人们描述的那般不堪。他认为,自我意识弥足珍贵,并提醒我们丧失自我意识将非常可怕,比如,会变成痴呆。虽然过强的自我意识也会对人有所危害,比如在青少年期间,可是自我意识的缺失也很危险。这种危险不仅仅体现在礼仪方面,还可能会出现在道德层面。
布莱克伯恩指出,虽然并不存在什么简单规则可以引导我们在过度自爱的暗礁和在其对面的自卑海妖之间安全穿行,但是,为自己找到正确的价值观却可以平衡两者。如何“将自我定位于社会世界的众人之中”,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因此,要找到人生态度和情感的最佳组合“可能相当于想要找到一片云的重心”。
布莱克伯恩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善待自己,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关心别人怎么想,为此他讲述了达尔文的长子威廉的故事。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他那举世闻名的父亲的葬礼上,威廉感觉到头上有股小风,然后他脱下黑色手套捂在他的光头上,整个葬礼过程中他就一直头上顶着一副手套。你可能会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的英国式怪癖。布莱克伯恩并不这么认为,他说,威廉没有脱下裤子挠痒痒,也没有随着雄壮的风琴声起舞。相反的只不过顶副手套,会让人们认为威廉很洒脱毫不装腔作势,而合适的举止就在于此,你需要不断根据他人的期望和需要调整,把自己的权利发挥的淋漓尽致。
新的物种诞生了
也有很多研究者认为,自恋并非病态,也不是礼仪问题,而是一种文化现象,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拉什,在《自恋主义的文化》(1978年)一书中,他说:“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政治动乱,美国已完全退缩到彻头彻尾的自我关注中去了。因为没有指望能在任何实质性方面改善生活,人们就使自己相信真正重要的是使自己在心理上达到自我完善:吃有益于健康的食品,学习芭蕾舞或肚皮舞,沉浸于东方的智慧之中,慢跑,学习与人相处的良方,克服对欢乐的恐惧。这些追求本身并无害处,但它们一旦上升成了一个正式的项目,就意味着一种对政治的逃避和对新近逝去的往昔的摒弃”。
结果导致“在我们的海岸上一个新的物种诞生了”,拉什认为美国人的“个性的基础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前的美国人坚毅严肃,如今则沉迷于即时的享受。拉什不是20世纪六十年代反文化潮流的粉丝,更不喜欢消费主义。他声称现代技术已经使美国人,尤其是美国女人,更依赖于商业产品,从而剥夺了她们自己动手的能力。
在拉什看来,“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病态形式,并用夸张的方式表达出其内在的性格结构”。如果说在19世纪,资产阶级在其上升阶段对资本原始积累的狂热追求,使得物质占有欲、疯狂的工作热情以及性压抑等特质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心理结构,并在临床上表现为大量出现的偏执狂、歇斯底里等症状;那么到了20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录音机、照相机以及电视等现代传播媒介的出现,“使现代生活带上了一个巨大回音室或一间满是镜子的大厅的特性”。
拉什认为,媒体为自恋梦提供了素材,并强化了这种梦,鼓励普通人将自己视同明星,憎恨"芸芸众生"。而如今的一代是在观看电视真人秀长大的,其中大多数基本上都是有关自恋者的纪录片。美国《时代》周刊曾经发表一篇题为:《我我我一代,最了不起的新一代》的文章,认为,婴儿潮一代也被称为“我一代”,他们的子女,也就是千禧一代(大致是指在1980年至2000年期间出生的人),则是“我我我一代”,后者的自私程度更甚。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家里摆放着结婚照片、学校集体照,或许还有军装照。现如今,美国一般中产阶级的家里则是到处摆满了本人以及宠物的照片。自拍照是其自我宣扬的标志。
公元一世纪的罗马作家奥维德,在《变形记》的第三卷中讲述了风采翩翩的那耳喀索斯化身水仙花的故事:许多青年和姑娘都爱慕这位俊美的水神之子,但都遭到了拒绝,于是有位失意的男子祈祷,“我愿他只爱自己,永远享受不到他所爱的东西! ”复仇女神于是让那耳喀索斯在水里看见一个美男子的形象,立刻产生爱慕之情。最后他饭也不吃,觉也不睡,一直呆在池边,匍匐在绿荫草地上死去。这个古老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那耳喀索斯(英文里,自恋)”这个词,意思是太爱自己了。
1914年,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写了《论自恋》一文,普遍被视为弗洛伊德自恋理论的开篇。如果弗洛伊德看到100年后的今日社会人们热衷于自我展现,社交媒体上各种“晒”和“秀”风靡,不知会作何感想。
自恋的善用和滥用
弗洛伊德认为,自恋的主要是女性,女人們热衷于打扮脸蛋和身体,这些自恋行为是为了补偿她们没有但是渴望拥有的男性生殖器。这种专注于打造身体魅力的自恋行为让她们感觉满足,但是精神匮乏。几千年后的今天,随着现代精神病学的发展,人们对这个词的含义定义和解释变得更加复杂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心理学界的专业人士努力让自恋的定义更加科学。20世纪70年代自恋问题在美国社会得到了的极大关注。1980年,自恋作为一种人格障碍进入了由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简称DSM),也就是说自恋成为一种精神疾病。 在2013年最新版本的DSM中,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症状包括了:自我意识过高、无上限地幻想成功、权力、爱情等,认为自己对其他人或者情况是独一无二的、极度追求他人的崇拜、常利用他人、缺乏同情心、常嫉妒他人或者认为他人嫉妒自己、行为傲慢粗鲁等。生活中碰到这样的人我们一般用好坏来判断,但是一旦进入了DSM,就只有病人和非病人的区别了。
在DSM中,自恋是一种所谓的“人格障碍”,与神经官能症不同。神经官能症的患者生活会变得很困难,他们可能在半夜醒来,或者被恐惧淹没而不知道为什么,相比之下,人格障碍则认为自己很好完全正确,只是家人没法忍受。神经官能症患者接受治疗是因为他们自己没法生活下去了。人格障碍患者往往抵制治疗,他们渴望亲情但是却充满敌意。
剑桥大学哲学退休荣誉教授西门·布莱克伯恩,在《魔镜啊魔镜:自恋的善用和滥用》一书中,从与众不同的角度解释了自恋。他从哲学及文学等视角,对道德、正直、傲慢、自尊及诱惑等方面的辨析出发,审视自恋,并未过多纠缠于专业的心理学思考。他也提出,自爱并不总是像我们描画的那么糟糕。他认为自恋并非总是如同人们描述的那般不堪。他认为,自我意识弥足珍贵,并提醒我们丧失自我意识将非常可怕,比如,会变成痴呆。虽然过强的自我意识也会对人有所危害,比如在青少年期间,可是自我意识的缺失也很危险。这种危险不仅仅体现在礼仪方面,还可能会出现在道德层面。
布莱克伯恩指出,虽然并不存在什么简单规则可以引导我们在过度自爱的暗礁和在其对面的自卑海妖之间安全穿行,但是,为自己找到正确的价值观却可以平衡两者。如何“将自我定位于社会世界的众人之中”,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因此,要找到人生态度和情感的最佳组合“可能相当于想要找到一片云的重心”。
布莱克伯恩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善待自己,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关心别人怎么想,为此他讲述了达尔文的长子威廉的故事。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他那举世闻名的父亲的葬礼上,威廉感觉到头上有股小风,然后他脱下黑色手套捂在他的光头上,整个葬礼过程中他就一直头上顶着一副手套。你可能会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的英国式怪癖。布莱克伯恩并不这么认为,他说,威廉没有脱下裤子挠痒痒,也没有随着雄壮的风琴声起舞。相反的只不过顶副手套,会让人们认为威廉很洒脱毫不装腔作势,而合适的举止就在于此,你需要不断根据他人的期望和需要调整,把自己的权利发挥的淋漓尽致。
新的物种诞生了
也有很多研究者认为,自恋并非病态,也不是礼仪问题,而是一种文化现象,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拉什,在《自恋主义的文化》(1978年)一书中,他说:“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政治动乱,美国已完全退缩到彻头彻尾的自我关注中去了。因为没有指望能在任何实质性方面改善生活,人们就使自己相信真正重要的是使自己在心理上达到自我完善:吃有益于健康的食品,学习芭蕾舞或肚皮舞,沉浸于东方的智慧之中,慢跑,学习与人相处的良方,克服对欢乐的恐惧。这些追求本身并无害处,但它们一旦上升成了一个正式的项目,就意味着一种对政治的逃避和对新近逝去的往昔的摒弃”。
结果导致“在我们的海岸上一个新的物种诞生了”,拉什认为美国人的“个性的基础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前的美国人坚毅严肃,如今则沉迷于即时的享受。拉什不是20世纪六十年代反文化潮流的粉丝,更不喜欢消费主义。他声称现代技术已经使美国人,尤其是美国女人,更依赖于商业产品,从而剥夺了她们自己动手的能力。
在拉什看来,“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病态形式,并用夸张的方式表达出其内在的性格结构”。如果说在19世纪,资产阶级在其上升阶段对资本原始积累的狂热追求,使得物质占有欲、疯狂的工作热情以及性压抑等特质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心理结构,并在临床上表现为大量出现的偏执狂、歇斯底里等症状;那么到了20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录音机、照相机以及电视等现代传播媒介的出现,“使现代生活带上了一个巨大回音室或一间满是镜子的大厅的特性”。
拉什认为,媒体为自恋梦提供了素材,并强化了这种梦,鼓励普通人将自己视同明星,憎恨"芸芸众生"。而如今的一代是在观看电视真人秀长大的,其中大多数基本上都是有关自恋者的纪录片。美国《时代》周刊曾经发表一篇题为:《我我我一代,最了不起的新一代》的文章,认为,婴儿潮一代也被称为“我一代”,他们的子女,也就是千禧一代(大致是指在1980年至2000年期间出生的人),则是“我我我一代”,后者的自私程度更甚。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家里摆放着结婚照片、学校集体照,或许还有军装照。现如今,美国一般中产阶级的家里则是到处摆满了本人以及宠物的照片。自拍照是其自我宣扬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