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中的“知”“情”统一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ongtao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要既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要注重培养和提高人文素养。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实际活动,它的主旨应该在于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以求能自动产生一系列问题,引起深入研究。因此,它强调的是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同时,对于教学过程本身来说,它作为一个特殊实践认知过程,师生双方都是带着自己的主觀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来认知和理解教材的,它也是一个认知与情感相统一的过程。
  一、以教师情激学生情,让学生主动求知
  民主平等,塑造情感和谐。“亲其师,信其道”,首先要的便是建立师生之间真诚、和谐的情感氛围。人文主义思想告诉我们应该强调人的主动性,要保持师生双方的平等意识。因此,我们教师不应该强求学生接受某一权威结论或我们自己对作品的看法,而是应该让学生对作品有自己的探索。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的条件,也是激情的前提。请试想:猫爪下的夜莺又怎么能唱出动听的歌儿呢?我们应该让课堂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自由呼吸。教师首先要创设民主、宽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一种“心理安全感”,也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敢想敢说,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时地会有他们新颖、奇特、有创造的见解。因而,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学生主体观念,确立“服务意识”,把学生视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热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把激励带进课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快、思维活跃的创新氛围。
  例如,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一些简短而有激励性的语言:“你说呢?”“你认为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说的真好!”“这个见解很新颖”“你能不能仔细的想想?”等等。这些期盼性的语言、尊重性的语气,不仅是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以情激情,引发情感共鸣。要使情感受到课文的感染、熏陶,首先,要求教师全身心投入,以情激情,使教学双方产生共鸣。我在教《黄河大合唱》这篇诗歌时,首先以昂扬的激情向学生倾诉自己在读后的情感变化,心灵感应,激发学生的激情,带动学生情不自禁的感情朗诵,这样才能更深刻的领悟我们中华母亲河的伟大内涵。因此,学生在学习中的那种自豪感、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们自会受到感染,沉浸于情感的共鸣之中,教学效果自是不言而喻了。
  二、激学生情,悟课文情,让学生自主发现
  对于极富感染力与情感性的诸多课文,学生情动于中才能发于外,如何激学生情,悟课文情呢?
  创设情境,引发情感陶醉。由于学生生活区域的局限性,许多教材内容与我们学生的学习生活仍相距甚远,那么,就需要“未成曲调先有情”,即我们教者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引导性材料,建立起与课文的联系,以引导学生的注意与兴趣,诱发积极情感。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形象性、再现性的特点,把形、声、光、情、意融为一体,拉近时空距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如运用光碟的多维性教学。我们也可籍由自己对课文情韵的把握设计情感性导语,让学生进入“情韵在脚,绕梁不散”的意境。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情感冲动。要揭示矛盾。课文中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往往会存在矛盾,有的属于表层性矛盾,是由于不理解或片面理解造成的错觉,这时的矛盾往往可以成为学生深刻理解的铺路石。要寻找相关。指创设问题情境并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与本文信息建立联系,在激发兴趣同时也指明探究方向,我们可采用“换位法”和“对比法”,即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对比或换位。如我在讲《信念》一课时提问:“把法国女人换成你,你打算怎么办?”这类问题,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战争年代的为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的主题思考上来,达到了学生情感的相对共鸣,既有思想教育,又陶冶了情操。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在更新观念、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只要我们教者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讨总结经验,研究有价值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新方法,一定会使我们语文教学有更可喜的成就。
其他文献
后进生一直是让老师头疼的问题,尤其是英语后进生。我觉得一味地训斥已经不能改变这种局面,明智的做法是带着激情去分析他们,然后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1.讓后进生在教师的鼓励中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教师的一句话可能就会影响后进生的一辈子。所以我们要善于捕捉、分析、把握后进生的内心需求,激发、挖掘、调动后进生学习英语的需求。当后进生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时,要给予赞赏;当后进生受到委屈时要给予安慰;
期刊
兴趣教学就是通过多种多样、饶有兴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使其在获得兴趣的满足中获得英语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究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里趋向。学生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习兴趣,在英语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烈火。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一
期刊
初中数学“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進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导学案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以期达到学在导前、以导利学;自学为主、积极主动;及时求导、因材施导;学能促导、相互启发的教学效果,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
期刊
英语写作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薄弱环节之一。针对近几年中考英语写作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变的现状,我便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逐步渗透英语的简单句基本句型,从口头表达开始,直到笔头练习,坚持灌输句子结构,并在教学中让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课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真的比从前任何一届学生写的都好。所以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应让学生仿写、改写,而且要早练,多练,夯实基础。  一、抓词汇教学,学会组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处于一种误区中,重教师讲授,轻能力与主体性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学”即“听讲”“记笔记”,而教师的“教”即“讲解”、“灌输”、“考试”、“评分”,课堂上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更没有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出来,这已成为教育发展中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新的教学思路——主体性教学应运而生,并成为教育的主流、趋势,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一、思路,源于孩
期刊
一、在英语课堂上妙用简笔画  英语是每个中学生所学的第二语言,因此学生初学起来会感到乏味无趣,可教师如能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使用简笔画进行教学,不但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学而不忘。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简笔画来表现新的语言材料,即真实又形象,使学生记忆深刻,因为词语的音、形、义可直接在大脑中建立起完整的联系,不必再用母语去做过多的解释。如练习人称代词的表达,重
期刊
所谓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完成特定学习任务,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而使用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与影响学习进程的各种因素间有着相对稳定的联系,学习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而其中最有效的学习锏略之一就是合作学习。  下面谈一下我对此教学法浅显的认识和运用。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合作”,它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几个人聚到—起,—起做题、一起讨论。在教学中所运用的合作学习中的
期刊
一、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对于中学生来说,在竞争中除了自身能力,最重要就莫过于自信心了。而绝大多数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将面临传统文化的约束与多元文化的冲击,从而给他们的成长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诸如抑郁症、自闭症、狂躁症等心理疾患,过早地出现在学校中这些未成年人身上,也给学校的规范教育带来压力,形成挑战。所以,探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无疑成
期刊
众所周知,在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很吃力,而且学习基础也非常薄弱,针对学生英语学习基础薄弱的情况,我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我在教学中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经常和他们沟通并多鼓励他们。为了使学生的英语成绩能够显著提高,并结合我多年在农村中学从事英语教育的经验,我觉得有以下几种策略值得借鉴。  一、找学生谈心,使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针对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的状况,我经常找学
期刊
在当今信息社会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都是信息,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更是传播和交流文化的重要工具。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这就要求外语教学要与目的语的文化教学相结合,否则,学生在使用目的语同外国人进行交流时,将产生许多影响交际效果的失误。  1.英美人名作为文化背景知识,往往被初学者忽略,英美人名是很值得研究的,但由于学生正处在学习阶段,了解全面是不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