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座文物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_zhuang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鉴赏、保管玉器、瓷器、金银器等各类艺术品时,往往忽视了为它们配制的座、几、台、架,或仅仅是把其登记为“附件”。这些“附件”质地丰富,形态多姿,许多传世品鬼斧神工,精美无比。所以,有必要对其文物价值进行再认识。
  本文仅对木质的座、几、台、架进行研究和探讨。这些木制的器物,作用是托起它物,因而在口语中人们习惯称其为“木托儿、木座儿、器物座、小器座”,这里暂且给它们定名为“木座”。目前学术界对木座还没有进行专门的分类、研究和论述。因此,有必要对木座的历史、形制、用材以及纹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对其文物价值进行正确的评估和定位。
  
  木座的产生与发展
   木座,质地为木材,传统手工制作,归木作工艺类。早期木作工艺都汇于建筑业中,主要制作打理房屋的斗拱檐梁、门窗隔扇等木质构件,并逐渐发展到打制床榻桌椅、橱柜屏风等陈设家具。
  
  一、木座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客观必要条件
  由于中华民族注重实用,古代先民的审美观和艺术思想遂多寄托于实用器物中。随着经济、生活环境的变化及造物活动中对美的理解,出现了艺术化的日用器物,如精美的瓷器、玉器、漆器、牙角器等具观赏价值的生活用具,进而亦出现了各种质地的纯观赏性的工艺品作为陈设。这为木座的产生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作为陈设的工艺品也是木座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客观必要条件。
  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变化,于是有人要给美妙的陈设品搭个台,做个托儿,以抬高其身价,这样木座就产生了。木座的出现,不仅仅起到了台架的作用,还为工艺品的陈设增了色、添了彩,同时亦丰富了木质器物的品种。
  那么,木座产生于何时呢?按照木作工艺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发展规律,下面不妨沿着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历史去探寻。
   二、木座属小件家具范畴
  现存传世的木质家具多为明清两代的作品,出土的家具颇为稀少。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云纹漆案两件,一件长76.5厘米,宽46.5厘米,上置漆盘、耳杯等;另一件长60.2厘米,宽40厘米。(侯良编著《西汉文明之光长沙马王堆汉墓》,湖南人民出版社)由于汉代席地而坐,所以家具较矮,两件漆案高皆仅有5厘米。江苏江阴北宋孙四娘子墓出土宋代木桌,长、宽皆为43厘米,高47.6厘米;此墓还出土了木靠背椅,椅面长41.5厘米,宽40.5厘米,通高66.2厘米。可以看出宋代这两件木质家具形制较明清的略小。
  北京地区已知的出土家具有藏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辽代柴木桌、椅和藏于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的金代柴木酒桌、靠背椅4件。辽代柴木桌长55.5厘米,进深40.5厘米,通高87厘米;柴木四出头椅宽43厘米,进深只有26.5厘米,通高也仅有58.5厘米。金代柴木酒桌长70.7厘米,进深59厘米,高61厘米;柴木靠背椅座面宽46厘米,进深42.5厘米,座面高46厘米,通高92厘米(《北京文物精粹大系·家具卷》)。四件家具体量都不大,从尺寸上不难看出其均小于今天我们使用的正常家具,与传世的明清家具相比较,它们皆属于小号家具。
  明清时期把木质家具里的桌案、椅凳、橱柜类称为“大件”;相反,形制似大件,但体积规格特小,主要供观赏的家具称为“小件”。明清时期小件多采用红木制造,又谓“红木小件”。北京制作的小件则称为“京式小件”。无论“红木小件”还是“京式小件”,其包含的种类颇多,达百种。灯罩、盘盒、首饰盒、多宝格等日用木制品即为小件家具。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近600件木座,其中规格较大的几件尺寸分别为:直径41厘米,高13厘米;长57.5厘米,宽29厘米,高25厘米;直径16.5厘米,高22.1厘米。不难看出,其尺寸与上文提到的出土家具相比较,差别并不大。为各种器物配制的木座,有面、束腰、腿足,结构似大件家具,因而应属小件家具范畴。
  
  三、木座的历史悠久
  由于木质家具年久易散架和腐朽,因而再往前溯中国古代家具史,在没有实物的客观条件下,家具都是从石窟壁画、石窟造像、墓室壁画以及绘画作品中得到的资料。笔者也顺着这条线索翻阅了《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雕塑编、石窟造像编。遗憾的是,在唐、五代等名画中,如《韩熙载夜宴图》《官乐图》《女史箴图》中绘有家具,却觅不到木座的影子。但据有关史料记载,从宋朝开始有专门从事摆设文玩雕刻的木匠。宋代人詹成,就精于家具和小件制作,尤善雕刻。成书于元末的《辍耕录》中载:
  詹成者,(宋)高宗朝(1]271162)匠人。雕刻精妙无比。尝见所追鸟笼,四面皆花板,皆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悉俱备,其细若缕,而且玲珑活动。
  这里记载的虽是竹质小件的工艺,但是在竹木雕刻艺人手里,竹、木是不分家的,有竹质作品,亦当有木质作品。
  明代高濂《燕闲清赏笺》云:
  书案头所置小几,维矮制佳绝,其式一板为面,长二尺,阔一寸二,高三寸余。常嵌金银片子,花鸟四簇树石。几面两横设小档两条,用金泥涂之,下用四牙。四足牙口錾金银滚阳线,镶铃持之甚轻。斋中用以陈香炉匙瓶、香盒,或放一二卷册,或置雅玩具妙甚。更有五六寸者,用以坐乌思藏錾金佛像、佛龛之类。或陈精妙古铜、官哥绝小瓶,焚香、插花,或置三二寸高天生秀巧山石小盆,以供清玩,甚快心目。
  《圣迹图》(局部)为明代正统九年(1444年)刻本。图中央画一长条案,案上两侧陈设花瓶,中间有一只双耳三足炉,炉放置在一座上,座面圆形。因是绘画,其质地无从判断。《仇画列女传》插图“王季妃太任”(明万历年间汪氏辑刻本),内绘一张方桌,桌上陈设花瓶,花瓶旁置一只三足炉,炉下有一座,座面圆形,三足。传为明代万历年间著名画家仇英所画。《玉簪记》插图(明万历二十六年观化轩重刻本)与《八义双杯记》插图(明万历年金陵广庆堂刻本),两图内均有一长桌或长案,上面放置双耳三足香炉,炉下有一圆形座,座三足。两幅图内的香炉、座几近相同。
  明代杜堇所作《祭月图》(现藏中国美术馆)、明代丁云鹏画《漉酒图轴》(上海博物馆藏),两幅画里均出现了带座的香炉。座较矮,面三角形,三足。与现存的清代木座形式基本一致。
  木座究竟始于何时尚无从考证,从以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明代正统年间,三足炉下已有了底座,座面多圆形,亦有三角形,三足。同样,也可认为,较早出现的器物底座,是给桌案上的香炉配置的木座。四,木座的繁荣与鼎盛
  清宫《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活计清档》载:
  雍正_二年正月二十四日,总管太监张起麟交汉玉磬一件,传旨:“着配架子,尔等先做样呈览,朕看准时再做。钦此。”
  雍正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据圆 明园来帖,内称太监王安交哥窑花插一件,传旨:“配一色紫檀木素圆座子。饮此。”又传旨:“定窑瓶一件将原紫檀座子去矮些。龙泉窑花插一件,配紫檀木圃座,木把子要可着瓶底。钦此。”
  架子和底座都是文物的附属小件,但也要先做样呈览,准时再做,足见皇帝对其的重视。
  皇帝对木座的喜爱,也推动了木座的制作与发展。当然木座的兴盛和发展与宫廷艺术品的收藏又有着密切的关系。明清时期宫廷收藏日富,历代帝王皆以此为风雅。至乾隆时期,宫廷中各种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的收藏达到了极致。为了显示皇家文玩的气势与不凡,宫中所藏艺术品但凡能配底座的,都配上了各种质地、各种式样精美的底座,其中木座占了绝大部分。
  清乾隆年间姚文翰绘《弘历鉴古图》,画面恢弘奢华:正中央为一门床榻,榻左右靠后部位对称放置一对带拖泥方几,紧挨榻有一半桌;榻的前方左侧有西洋式圆桌、香炉和盆景;右侧陈设一带屉的双层几。无论是桌、几,上面都置有古玩宝物。所见有炉、盖罐、觚、盘、屏、香炉、盆景,这些宝物无一例外地配有底座,且底座形态各不相同。
  清代郎世宁的两幅作品《弘历平安春信图轴》和《弘历观画轴》(现藏故宫博物院),画中文玩所配的托座有方形,有圆形,从颜色可以判断其是木质的。
  从《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活计清档》的记载,到《弘历平安春信图轴》《弘历观画轴》《弘历鉴古图》,可以窥见清代雍正、乾隆时期为古玩配制底座的流行与兴盛。朱家滑先生在《故宫退食录》中针对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文物的架、座这样叙述:“无论铜、瓷、玉、竹、珐琅所做的多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档案中记载的品名、数字,每年都以百计。”
  北京艺术博物馆的木座藏品除少量是民国时期的外,绝大部分是清代的,且有馅文的精品都是乾隆时期的。
  从以上叙述可以明确地感到,木座发展至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达到了其鼎盛期,逢古玩必配座。五、专业作坊的形成
  明清时期,各种工艺品的制作都得以空前发展,其工艺水平更是达到了巅峰。分工趋于明细,产生了不同门类的专业作坊。苏州就有专门从事制造小件家具的木器作坊。据《吴县志》载:“精制小木器的板方则袁友竹,回旋则邬四,皆一时之良工。”并称赞他们的手艺是“明朝一代的妙技”。可见当时小件木器的制作不乏身怀绝技的名人巨匠。
  清初,为满足皇室生活需要,成立清官造办处。下设众多工艺作坊,为皇室制作大批工艺品和日常生活用品。造办处设有如意馆、金玉作、造钟处、绣活处、珐琅作、玻璃作、匣裱作等作坊,有各种匠役200余人。造办处中设有单独的木作,从全国各地招募优秀工匠到皇宫服役,从事家具、车、轿的制作,同时,也给其它器物配制架、匣、盒、座等。
  《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活计清档》载:
  雍正五年七月二十四日,郎中海望奉上谕:“搁炉小香几做几件。其香几面子见方六七寸、高=三寸,下安配四腿,腿心挖空,从香几面上透眼,一边插匙,一边插箸,中间安炉。钦此。”
  此即为皇帝给宫廷专业作坊下达的作业旨意。
  民间的工艺美术一向是受宫廷的影响,木座也不例外。清乾隆时期宫廷制作的木座,精致工巧,技艺可谓达到顶峰,民间极力效仿,形成官民竞技的局面。当时,王公国戚及社会上的文人雅士、商贾贵富部附庸风雅,收藏文玩,所以木座的需求量很大。文玩的器形多样,木座就要随之变化,因而制作木座需要精湛的技术。这样民间就出现了木座专业作坊,木座的作用和技艺亦得到普遍的认可。木座的用材及工艺
  
  一、木座的用材
  木座是为珍贵的艺术品配置的,因而自身用材也非常讲究,多为硬木制成。常见的是紫檀和酸枝木,其次是花梨木,也有鸡翅木、楠木、乌木、黄杨木、银杏木、杜木等。
  紫檀鬃眼细密,质地坚硬,色泽庄重深沉,纹理纤细浮动而富有美感。非数百年不能成材,颇为珍贵,是皇家制作木座的首选木料。
  英国人乔治一伦纳德-斯当东鲁士于1797年出版《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书中记载了乾隆皇帝所赏赐礼品的清单:
  紫檀彩漆铜掐丝珐琅龙舟仙台一座;青玉夔龙耳扁瓶一件(紫檀座);白汉玉双螭夔把卮一件;汉玉出戟花瓶一件(紫檀座);青玉龙凤扁壶一件(紫檀座);青玉梦斗一件(紫檀座);玛瑙杯盘一份……
  由乾隆皇帝回赠英王乔治三世及使团人员礼品的清单可得知,所配木座基本都是紫檀木。
  从北京艺术博物馆藏的木座用材情况来统计,清代及民国时期,民间木座的常用木材是酸枝木,即长江以北所称的红木;用花梨木制作的木座,数量不是太多;黄花梨木座所占比例则很小;用鸡翅木制作的木座数量也不多。黄杨木、影木多用来与其他木料搭配镶嵌。
  
  二、木座的制作工艺
  木座因器物小,制作精巧,所以工艺水平比一般木作业要求更高。以北京艺术博物馆现藏木座来看,有宫廷制作的也有民间制作的。种类繁多,造型各异。尤其皇家的木座,制作工艺颇为讲究。总体看木座多为清水货,即髹漆或烫蜡前不着色,仍然保持优质硬木的材质、色泽与纹理的天然美。
  木座的制作工艺与大件家具的制作工艺基本相同,亦设束腰,有牙板,装饰三弯腿。主要构件采用卯榫结构,上下结构的连接处,多使用鳔胶粘接。木座装饰工艺有浮雕、镂空雕花、镂空与嵌金银丝、嵌象牙、嵌骨、嵌黄杨木工艺相结合等。
  制作木座的艺人非同一般,他们必须在艺术鉴赏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因为制作木座是一个创作的过程。文物器形的多样性,决定了为其配置的木座都是“量体裁衣”。从木座的造型到纹饰题材,都要与其所托的上器相匹配、协调。所以工匠、艺人的艺术造诣,决定了木座的品位。可想而知,文物的品位越高,给其配置合乎品位的木座就越难。制作木座总体上可分为以下六道工序:
  1.落嵌。一件器物要配木座,首先要知道这件器物底部的大小、曲折,然后在木坯上定下尺寸,画下图样,以便在座面上起出精确的凹膛,嵌住器物,此道工序称为“落嵌”。
  2.放型。放型亦称为“抛头”,即在器物的底盘尺寸外,扩大一定量的周边,扩大(或称为“放”)多少量要根据器物的造型及高低来确定,一般以上件器物的最大部位尺寸为准。
  3.造型。木座的造型很深奥,可以有各种形式,但要和器物气韵相通则很难,俗话说“看上件,做下件”。造型适当的木座能增加器物的神韵,否则会破坏气氛,非但衬托不出文玩器物的美,还会影响其身价。
  4.定纹饰题材。确定木座的纹饰题材很重要,必须根据上件的花纹来确定。确定的纹饰不但能表现木座的奇巧多姿,亦使所托上件更加精神。
  清紫檀莲蓬荷叶纹座(图三)是明代伽楠香木观音像的托座,长17厘米,宽14厘米,高7厘米。木座随 形,以整块木料施以透雕、圆雕、阴刻而成。座面为一荷叶状,其下雕莲蓬及莲花蕾。荷叶卷曲,荷枝杆弯转成为座的支点、腿足。造型颇具匠心。
  我们知道观音与莲花的密切关系,为观音像所配的木座雕莲花、荷叶,工匠甚是懂得佛教文化,纹饰题材选择恰到妙处。这就是给器物配座之器形、纹饰选择的最高境界。
  5.拉雕。拉雕即正式开始施艺,有镂空雕和实雕之分。厚重器皿所配木座实雕多,精细纤巧之物所配木座镂空雕多。
  如清乾隆紫檀周云雷庸瓦座,觑是青铜蒸煮器,体型较大,质量也比较大,因而采用实体浮雕的做法。
  清红木叶形座是清竹根雕梅花纹洗的座,长10厘米,宽7.8厘米,高2厘米。竹根雕梅花纹洗为文房陈设,体积小,分量轻,所以为其配制的木座宜玲珑、纤细、轻巧,因而该木座的造型取树叶形,叶边缘随形锼空,且叶边缘突出的部位自然翻转成足,颇为灵秀。清红木叶形座可谓匠心独具。
  6.修光。修光即打磨修整、抛光。使之光亮润泽。以上是木座制作的基本工序。
  
  木座的形制及装饰题材
  
  木座的形制即造型,可谓千姿百态,品类繁多。最常见的是圆形,还有方形、长方形、三角形、随形等,尽显风姿。装饰题材极为丰富,有夔龙、夔凤、螭等传说中的神兽神鸟纹,有蝙蝠纹、云纹、花卉纹,灵芝纹,松竹梅等传统寓意图案。我们以木座所托器物的底足将其分为三足器座、圈(圆)足器座、随形器座三种,并总结其纹饰题材的特点。
  
  一、三足器座
  三足器座,顾名思义,即为三足器物所配置的托座。三足器以各种质地的香炉及青铜器中的三足鼎、爵、觑、辈、鬲、角等为常见。三足器座造型多呈三角形,也有圆形。
  清乾隆紫檀周云雷觑座,直径19厘米,高7.5厘米,造型规整。三个如意形云纹等分圆周排列开来,云纹上分别有一凹陷的圆形,以安放器物的三足。座面中央浮雕旋花纹,旋花是佛教里寓意吉祥的图案。座面下为束腰,束腰上装饰鱼门洞,束腰下即是三足。足与面的如意形云纹对应,只是比座面向外突出,这样就增加了座的稳固性。紫檀周云雷觑座背面底款,在中央楷书阴刻“周云雷觑”四字,其下是篆书“乾隆年制”款。由此可断定这木座是清朝乾隆年间宫廷造办处所做,可能是西周青铜云雷纹唐瓦的托座。装饰工艺采用浅浮雕及阴线、阳线相结合,无论是卯榫驳接,还是纹样雕刻、打磨都极为讲究。加之紫檀高雅的颜色、美丽的纹理,越发使此木座显得典雅、不俗。
  清紫檀束腰云纹座,直径17厘米,高5.5厘米。面为一整体,三个如意形云头呈等边三角形,三足器的三足置于三个云头上。座面下是束腰,束腰下牙板与足成一体,其上浮雕拐子云纹。造型虽略显笨拙,但整体给人以浑厚、力托千斤之感。
  紫檀旋花纹三足座,直径14厘米,高5厘米。座面荷叶形,上雕旋花纹,线条圆润流畅。足似琵琶,与面卯榫相接,足粗壮而显得有力。此座装饰简练大气,而透着艺术美感。
  以上几件三足器木座,造型结构分为三部分,即面、束腰、腿足。共同的特点是稳重、雄健,纹饰古朴。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为青铜器或三足炉等配置的木座,造型相对厚实稳重,木质颜色较深,装饰题材古朴大气,整体给人浑厚凝重的感觉。皇家的木座工整而细腻。
  
  
  二、圆(圈)足器座
  因座面上要安放圆(圈)足器物,故这种木座的面多为圆形,面的边缘起高拦水,以围住所托器物的底足。圆(圈)足器的木座,小型的多为三足,稍大点的则为五足。
  清紫檀嵌黄杨木竹纹座,直径13.5厘米,高5.5厘米。五足,座面圆形,有束腰,束腰上开鱼门洞。束腰下用黄杨木嵌成一圈菊瓣纹。牙板上五开光,镂空以黄杨木嵌成竹纹。竹历寒冬而枝叶不凋,是岁寒三友之一。紫檀木深沉古朴的色泽与黄杨木艳丽悦目的颜色相配,形成反差,相互映衬,异常清新漂亮。
  清紫檀云纹五足座,直径13.5厘米,高5.3厘米。面圆形,有束腰。牙板上镂空,以阳线结合阴线饰成云纹、云钩纹。五足上亦镂空雕成云纹。此座雕工圆润,打磨光滑。造型颇有力度感。
  清红木灵芝纹五足座,直径11.5厘米,高7.4厘米。座面中心开圆,边缘上翘饰葵瓣纹,有束腰。牙板透雕灵芝纹,腿三弯,足外翻,带拖泥。此座更多地使用了卯榫结构,整个器物透着玲珑秀气之美。
  从以上三件圆(圈)足器的木座造型和纹饰题材可得出如下结论:圆(圈)足器的木座,造型为圆形,结构分为三部分,即起高拦水的圆面、束腰、腿足。木座的腹部、腿多不分彼此连在一起,足端多有变化。视所托瓶、盘、碗、罐的轻重来决定镂空雕与实雕的比例。较三足器的木座显得轻灵秀气。装饰题材多样,有灵芝、云纹、竹纹等吉祥及寓意图案,采用镂雕及嵌黄杨木、嵌金银丝的工艺手法,装饰性强。
  
  三、随形器座
  木座器型的变化亦是随当时文物器型的变化而出新。清代、民国初期这段时间,瓷器、木雕、竹雕以及各种质地的工艺品造型变化繁多,因而木座的形状也多姿多彩。随形器座所托器物的底亦多为随形。
  清紫檀海水纹座,长20厘米,宽8.7厘米,高4.3厘米,用一整块木料镂雕、圆雕而成器。座面是一圈向上翻卷的浪花纹,巧妙地形成围挡,以增强所拖器物的稳固性。座的腿足为向左右分开的点点浪花,对称地向内向上翻腾,形成多个支点即多个腿足。此座虽剔透空灵,但多个腿足分解了力,能托起数十斤重的石山子。
  清紫檀松竹梅纹座,长17.2厘米,宽8.7,高6.4厘米。由座身和座底两部分组成,座身以整块紫檀木料随形雕琢而成。使用了圆雕、镂雕、浮雕、浅阴刻等雕刻技法,雕出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数株象征祥瑞的灵芝点缀其间。
  清红木瓜叶形座,长9厘米,宽6厘米,高4.5厘米,系用一整块木料制成器座。座雕成一西瓜叶,沿瓜叶花纹向下折,叶的边缘即是座的随形足。在叶面上以浅阴刻线装饰花纹,又点缀几处镂空开光,非常雅致。
  以上几件随形器座的特点是:皆为一整块木料雕琢而成。采用镂空雕、圆雕的工艺技法,装饰海水纹、叶纹、花卉纹等,题材丰富,造型多姿,尽显纤巧、空灵之美。
  当然,以上只是粗略分类,木座的造型还有很多不能包罗其中。
  如清银杏木藤编纹座,长19厘米,宽12.5厘米,高14厘米。长方形,四足。面与四足、管脚枨与四足皆为卯榫结构。面、足、管脚枨都分别由整块木料雕成藤编纹,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
  此外,还有镜、屏的托座。如清紫檀云龙纹座,长18厘米,宽9厘米,高22厘米。座底为长方坛形,浮雕云纹。座面上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头下尾上的龙。龙尾部有卯槽,以备屏件插入。其精良的雕工和独特的造型,说明这件云龙纹座是清代中期宫廷的产物。
  木座虽小,却包罗了木质家具的所有工艺。其造型不拘格律,变化万千,是木质家具里一支奇葩,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木质家具的工艺水平。加之木座多为紫檀、红木等高级木材所作,就更提高了其的身价。所以,应对木座的综合价值进行重新定位,不能低估它的文物价值及收藏价值。
其他文献
篆刻印章是中国独特的艺术之一。它肇始于商代,盛行于秦汉时期,至南北朝后渐渐式微。宋元时期,文人士大夫开始介入印章的创作,为篆刻艺术注入了新的内容。乃至后来出现了流派纷呈的局面,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又以元朱文印最独具特色。  元朱文印,顾名思义,是生发在宋元时期的朱文印,这样的称谓与汉式的白文印形成一种对应关系,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婉而通”的小篆直接入印。因为印中的线条圆劲流畅,近乎书法中的“玉箸
期刊
引子    一般说来,书画收藏者和投资者对现代书画名家的名字,可谓是耳熟能详,但对他们作品的真伪甄别却并非都能做出正确判断。我曾困惑,为什么流通在书画市场上且离开我们时间并不长的书画家作品大多是赝品?而在我对一些拍品作真伪鉴定时,不时也会有感到非常棘手的无奈。通过长时间的调查和鉴定实践,似乎明白了其中的一点蹊跷,那就是:越是离我们近或我们越熟悉的现代书画家,其作品所显现的时代气息、个性风貌、笔墨习
期刊
编者按:6月25日,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二十三讲邀请段洪刚先生主讲中国近代机制币的收藏。段洪刚,云南人,汉族,生于1972年。1993年开始收藏、交流钱币。2000年开始集中精力研究近代铜元,并于2006年在中华书局出版第一部专著《中国铜元分类研究》,该书获中国钱币学会第四届金泉奖银奖。其后陆续出版有《中国铜元谱》《铜元收藏与投资》《中国钱币大辞典-清编-铜元卷》《中国钱币大辞典 民国编 铜元卷
期刊
赵卫艺术简历    1957年生于北京。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享受国务院专家政府特别津贴,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先后参加第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分别获铜奖、优秀作品奖、齐白石奖、中国美术创作奖,2005、2007、2010年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均获奖。入选《百年中国画展》、《中国绘画五十年》等国家级大型展览
期刊
20世纪早中期油画史上名家辈出,学者李超在《中国现代油画史》一书《人名录》中收入162人,最早的李瑞清生于1867年,末一位席德进生于1923年,他们的创作活动有的持续到了21世纪,如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人,在中国油画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2011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处于动荡之巾,油画家的生活、创作动荡不定,不少油画家的创作甚至未能延续下来,再加上油画不易保存,现今存留作品有限。新中国成立后
期刊
中国近现代是一个动荡转折的时代。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油画这种文化附属品也逐步传人我国,另一方而中国传统绘画显现出一片衰颓迹象,无法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到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提出了“美术革命”的口号,主张学习西方绘画来改革传统中国绘画,通过“美术革命”来推进新文化的发展,以改造中国社会。引进西画(油画),以西而(油丽)来挽救中国传统绘画,改造中国社会,这符合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
期刊
5月20日下午,北京翰海上拍的3件孙佩苍家族收藏的徐悲鸿油畫因来源可靠,悉数成交——上世纪30年代的《孙慧君像》2300万元,上世纪20年代的《坐裸女》632.5万元,1933年的《参孙与大莉拉》1150万元。民间收藏的徐悲鸿油畫数量极少,一次上拍数件实在难得。  北京翰海历年在老油畫拍卖方面成绩斐然,2006年舂拍徐悲鸿1940年作《愚公移山》以3300万元拍出;同年秋拍吴冠中约1973年至19
期刊
徽州的雕刻,产生于宋元,兴盛于明清,按照所使用的材料来分,有木雕、砖雕、石雕、竹雕。因为竹雕一般不在建筑上使用,范围有限,所以徽州古建筑雕刻中的木雕、砖雕、石雕,通常被称为三雕。徽州三雕多以传统戏剧故事为题材,雕刻的图案反映了徽州人对于琴棋书画的修身之好,对福禄寿禧的良好寄寓,而各类的雕件大多精美细致,更是反映了徽州人做事的用心和认真。徽州雕刻的品位之高,来源于徽州人世代积累的底蕴和广阔的视野。明
期刊
香港蘇富比2011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0月1-6日举行,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中国书画、当代亚洲艺术、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现当代东南亚艺术、珠宝名表及洋酒等3400多件拍品的总估价超过24亿港币。所有拍品将于10月1-5日在2011秋季拍卖会所在的香港会展中心公开展出。此前,香港蘇富比将于9月到新加坡、曼谷、上海、北京、台北等地进行部分拍品的巡回展览。  10月1—2日举行洋酒拍卖,值得关注的拍品包括来自
期刊
太平洋国际拍賣有限公司2011金秋艺术品拍賣会将于9月14-17日在好苑建国酒店举槌。本次拍賣会将呈献来自海内外的700余件精品,分为中国书画和瓷玉珍玩两个专场。  杂项部分琳琅满目。继上期推出“珍雅趣——清代工艺品专场”之后,本期再设“阅古拾珍——重要清代玉器及杂项专场”,以及“犀之象之——古代象牙犀角雕刻专场”。其中“清乾隆白玉雕福寿葫芦形盖盒”“清乾隆碧玉雕夔龙纹觥”“清乾隆剔红雕云龙纹大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