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谈论什么(组诗)

来源 :扬子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2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丘弗,本名邱志君,1995年生于江西赣州,现居江西景德镇。
  强迫人格
  她又板着,脸上的
  两条线垂得老长
  她张嘴叨叨的时候,我分明看见
  杯里的水溅出来了菜刀跳起来了
  周围的桌子椅子翻倒了
  玻璃也裂开了纹
  感到周围的一切都在威胁我
  心里有一百头狮子在吼
  一千只猎豹在跑
  全身上下的每一根汗毛
  还有头发丝,都在发烫
  我的脸和她的脸
  浑然变成了同一张脸
  我们在谈论什么
  光从窗帘缝里挤进来
  湿漉漉地
  我回答他
  今晚去中山北路喝咖啡
  那里人少没车辆,有芭蕉
  我喜欢听雨打芭蕉,滴答滴答
  九点,十点,十一点
  树叶顺着玻璃摇摇落落
  我伸手在玻璃上左右抹开一道口子
  雨还在下,我们就这样坐着
  牙齿格格發颤
  说出的话,吐出的气
  冷热交替
  写 真
  今天拍女人体
  只有光溜溜的身体
  她在我镜头里不知所措
  调焦之后,人体更加模糊
  女王,我请求你看向我
  看着我啊,疯子
  我试图告诉她一个女人的身份,在黑色里
  她看着我,
  以“你不是摄影师”的眼光看着我
  “我梦见自己死后,变得轻”
  她自言自语,“然后跟着烟卷进风里了……”
  我立刻对准她的身子,按下快门
  属 性
  电脑里还有很多文件夹
  2.14,5.18,7.21…
  阴天,出汗的麦子,猫
  我还有很多影像
  很多话,没有表达
  让它们躺在河床里,石头似的
  不打磨,不移动,不喊岸上的花
  允许人们的脚从这踏过去
  允许水面上的漂流物都缓缓地流入他乡
  我的石头
  我认识属于我的石头
  在大雪未至时
  在大雪未至时,便感到冬日将尽
  像这样解释不清的事如同
  想不明白的梦境,是可诉的
  很少人会信誓旦旦地判断你的底细,即使他们有所猜测。
  猜测病因,猜测年轻时候的假象
  猜测我们的身体究竟能承受多大的罪恶以及
  辟谷之术——吸风饮露能延年益寿
  而那些思考得透彻的梦境之由,像是冬天里的一口深井
  我们习惯在表层凝冰。
  那梦里呢
  我在世界的尽头写下我的名字
  在阿赫玛托娃的故居抄写了一首自己的诗
  在平坦的白雪上踩一脚
  一定要留下痕迹
  一定要!
  那梦里呢
  明明梦里就可以得到一切
  那我们身体力行是为了什么
  到梦里去吗
其他文献
春山近  前些时  楼下斑鸠那“咕咕咕”的叫声曾响彻清晨  催人如令。每一次,我都挣扎着  努力地想让自己复苏——  长寐当醒啊  晦暗的巢穴中,我抖擞着浑身的骨殖,抖擞着  一个孵化的旧梦……春山日近,那选择  被推迟了多年  蒙羞礼赞  一袭灰色的毛羽,徐徐掠过车窗  斜飞上枝头  我踩住了生活的刹车  细细分辨,树冠里漏出的声响  喜鹊、斑鸠,或者别的  那不知何时盛开的樱花,一叠叠  粉色
期刊
蔡东的小说不是关乎信仰、彼岸、正义、终极关怀等宏大内容的小说。当然,我们需要这类小说,那些具有宏大话语操控能力的作家作品,曾经给过我们血脉偾张的激动,甚至影响了我们的性格和价值观。但是,当唯一的讲述方式消退之后,无数种讲述方式大面积复活。被宏大话语覆盖的生活细小浪花逐渐形成了另一种潮流——我们身边流淌的就是这些细小浪花构成的生活潮流。于是我们发现,关于生活、关于人的情感、情绪等内宇宙是如此的浩瀚丰
期刊
面对陈应松的长篇小说《森林沉默》 (载《钟山》2019年第3期),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应该如何为这部作品作出恰切的艺术定位。很多读者,甚至包括作者陈应松在内,在谈到《森林沉默》的艺术方式的时候,都极有可能仍然把它简单地归之于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这样的一种说法,当然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一个关键的原因在于,1980年代那场以加西亚·马尔克斯为突出代表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潮流,的确在很大程
期刊
梁平,当代诗人,主编过《红岩》《星星》,现主编《草堂》《青年作家》。出版过诗集《家谱》等11种、散文随笔集《子在川上曰》、诗歌评论集《阅读的姿势》。  我的肉身里住着孙悟空  我的肉身里住着孙悟空,  迷迷糊糊我也进入了自己身体,  从哪里进入不得而知,  但我知道自上而下,有坠落感。  与大圣相遇的时候,  没看见妖精。  五脏六腑犬牙交错,  无休止的博弈和厮杀,  并不影響我面对世界的表情,
期刊
一、会议概况  2019年10月27日,由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当代文学创作与新文学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五个国家7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国际研讨会。  27日上午,会议开幕式由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张光芒教授主持。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徐兴无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表示祝贺
期刊
黎星雨,本名杜明静,1996年生于四川乐山,现居上海。  全息假日  1  南方灌木丛想象着我的列车  脊背有些灰绿,充满周折  外祖父在陌生人的邻座上打盹  手心攥有一小袋糖炒山楂  是给年迈孤儿的邀约  比这几个小时更早些时候  它便开启了这样悠长的想象  它想象,却从不与我交谈  如同一把锈蚀的剪刀在衣物边缘裁剪  多么温柔而耻辱的亲密  车票起了淡淡的折痕  使得它近乎在同一时刻  播报起
期刊
白日记  她很慢,从街头  到街尾,她让三阵风  超过了她。现在,第四阵风  也已经追上她了  像是毫无察觉  她仍然  很慢,很慢,很慢  但又不是静止  她的裙子,在动  如春夜的烛火  我该如何和她告别  除了弹落掉  这截灰白、慈祥的  烟灰  灰 心  他有一颗灰色的心。  是夜风,用月光白和树影黑  调出来的灰。多么轻,  他感到自己像  一只空水桶在重重地碰着井壁:  没有一滴水  
期刊
蟑螂集  一只蟑螂出现在墙根 就像家庭肥皂剧里的  配角 那么卑微 那么害怕 那么迫不  得已 时刻准备着遁匿 仿佛这个厨房是  犯罪现场 它会被误解 被诬陷 被忽视  世界要害它 一生 被迫鬼鬼祟祟 活在  阴影里 穿着黑褐色的夹克 亦步亦趋地  模仿着 卡夫卡 那只破旧的甲壳虫 瞟着  一块冰糖渣 就像登山家在眺望梅里雪山  爬过盐巴罐 登上酱油瓶 跳下来 蹲在  煤气灶上查看一粒米 是如何死
期刊
只有那些越过了是与非、好与坏、“先锋”与“传统”的森严界线的诗歌写作者,才能在植株遍布的土地上扎下自己的根;但那不是为了在荆棘中成为花朵,或者,在花团锦簇中以成为带刺的玫瑰而自豪,而是在与他者共享雨露阳光也分担风雨雷电的同时,顺应天性,自由生长。  在越来越多元化的世界里,无人否认作家、诗人应该按照个人意志自由行事。但是这种自由需要在两种语境中来理解:一个是文学在其历史发展中的层积,那些历经时光淘
期刊
自发表于20世纪40年代的《钓》起,尚在西南联大求学的汪曾祺经沈从文的指导和培养a,开始投身小说创作,并在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开启了独具特色的小说文体实验。不过,研究界对汪曾祺及其小说的集中关注则迟至1980年《受戒》在《北京文艺》的公开发表。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裂变期,《受戒》以其空灵而流动的文学个性将自身与盛行数十载的主流文学样态区别开来并奠定了晚年汪曾祺在当代文学史上不能取代的历史位置,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