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告别“撒谎作文”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65247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语文课程标准》)但长期以来写作教学的功利化。概念化,成人化,抄袭等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学生花大量的时间用在背“优秀作文”。模拟“优秀作文”上,写出的文章或千篇一律,或空洞无物,或缺乏个性和真实情感,出现了许多“撒谎作文”,成了蒙蔽自我、掩盖个性、覆盖思想的一层帏幕。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应怎样引导学生写作,才能突破平庸,把自己的思想和真实情感写出来呢?这是新时期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下面是我总结了多年语文写作教学的经验。与同行们共勉。
  
  一、自然,才具有生命力
  
  所谓自然,就是让学生置身自然中,自由感受自然,真实体验生活。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作文的内容和情感都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才是作文的真正源泉,这就要求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任由学生自由快活地体验。春天。让学生观看鲜花争奇斗艳。感悟大自然的色彩,到田野中挖野菜、摘野花、放风筝,感受大自然的风情,到田地中参加义务劳动,体验农民劳作的艰辛;夏天,“听取蛙声一片”、听昆虫的“吟唱”,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到湖、湾中垂钓。享受大自然的恬淡,到田野中观看庄稼的勃勃生机,感受大自然的热烈:秋天。到田野中观看黄澄澄的果实挂满枝头,摘一个苹果、一个梨、一串葡萄。尽情领略大自然的丰硕与滋味,体验收获果实的幸福,或掰一个大玉米、摘一把豆荚烧一烧。煮一煮,足以让你体验什么是幸福;冬天,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伟大与庄严。抚摸那些积蓄力量。来年春天一争繁荣的各种植物。感受大自然的不屈与坚强。大自然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深蕴着许多人生真谛,只有让学生尽情观察,用心与大自然对话,大自然的万千景象才会尽收眼底。让思维的触角多方接触,把自然属性和现实生活与深刻体验联系起来。就会给学生写作提供无限契机。同时,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真实体验生活。到敬老院献爱心。清明祭奠英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当一天售货员、服务员,做一天家长、班主任等。这样,学生有了对自然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就能更好地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感悟自然。同时又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创意自然而至,文思就会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这样写出的文章才具有生命力。
  
  二、贴切,才会活灵活现
  
  所谓贴切,就是用于描写事物的语言文字必须符合所写事物的身份特点。中学生在练习作文时要注意这一要求。尤其在写人物时,无论是对话、叙述、描写的语言等都要与所写人物的身份符合。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样人物才能活灵活现。比如刘绍棠在《蒲柳人家》中“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这段话以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说何满子在一丈青大娘心目中的地位,突现了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形象,用词非常具有乡土气息。符合农村老奶奶的身份特点,显得非常真实。如汪曾祺在《徙》里“呜呼,先生之泽远矣。”“墓草萋萋,落照昏黄。歌声犹存。斯人邈矣。”因为写的是一个旧社会的国文教员,非常符合其身份特点,很贴切。再如《孔乙己》中,“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几句语言描写,把一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活脱脱地摆在我们面前,读罢此文,读者的脑海里就会出现一个摇头晃脑,满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形象。之所以出现这个效果,主要原因就是鲁迅的语言用的非常贴切,文中对孔乙己的一大段外貌描写,也非常符合孔乙己的身份。非常贴切,就像孔乙己这个人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一样,实在是传神之笔。
  
  三、完整,才具有说服力
  
  所谓完整,指的是相对完整,就是写的事物有头有尾,具有完整性。中学生写作文主要以记事、说明、议论为主,兼以描写和抒情,不论是哪类作文,结构要完整,记事要有头有尾,说明要真实具体,议论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这样的文章才具有说服力。如《中国石拱桥》,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特征说明的方法,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艺术水平;最后,总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新发展。全文条分缕析,井然有序,是客观事物自身各种关系的如实反映。具有很强的完整性,读后,就像眼前有一座石拱桥一样,令人折服。如《老杨同志》以老杨同志在阎家山的活动为线索,按照一天的时间推移和四个地点的转换,把人物、事件等分别轻重主次合理而均匀的加以安排和组织,结构上特别注意叙述的连续性,使情节与情节相互衔接。县农会主席老杨同志经区农会介绍到阎家山村,老杨到村公所找村长。引出刘广聚,刘广聚跟老杨同志初次见面就碰了“钉子”,便引出刘广聚向阎恒元讨主意。阎恒元出了个坏主意,叫刘广聚把老杨安排到老秦家吃饭,这就引出老杨与前来向老秦请求帮忙的小顺相会。小福、小顺去打谷场,又引出了老杨到打谷场参加劳动。老杨叫厉害人刘广聚“受了碰”,因而群众觉得老杨同志真实自己人。情节与情节环环相扣,文章完整,结构紧凑、自然。就是描写了老杨同志一天的活动,具有很强的相对完整性,成功塑造了老杨同志这一党的好干部,深刻说明了:只有在老杨同志这样的深入群众认真调查研究的党的好干部引导下,农村的民主改革运动才能按照党的政策顺利开展,农民群众才能获得真正的翻身解放。这样文章结构完整,记事有头有尾,给读者很强的说服力。
  
  四、细腻,才会生动
  
  所谓细腻,就是描写的人、物、情景要细致,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欣赏绘画的人都知道,西方油画讲究形似,中国油画则讲究神韵,西方油画“形似”的最高境界不是人或物的外表,而是人的“内心”和物的“氛围”,这就是中国油画的“神韵”。那么。中学生在写作文时。要通过语言文字透出信息,所谓的“言外之意”,比较成功的文章是细腻地描述人或物或景的,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背影》中“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细腻地写了父亲手的动作,脚的动作。整个形体的动作,写出了父亲上下月台的艰难,表达出父亲对自己深沉的爱,文中几次对父亲背影的细腻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一个舐犊情深的老父亲形象,正因为这细腻的描写,这一 背影形象才得以在无数人心中引起强烈震撼。另外,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是我们了解一个人内在灵魂的金钥匙。如《最后一课》中对小弗朗士的心理刻画特别精要。“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这段自我反省式的心理描写非常细腻,使小弗朗士这个人物形象,在读者的心目中逐渐成熟可爱起来,也使其在成长过程中的转变变得真实可信,生动传神。
  
  五、精炼,才能达意
  
  所谓精炼,是指我们写作时要用规范、恰当、具有个性化的语言词汇描写人、物、景,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中学生在作文时,有时心里想的说不出来,说出来的也不一定写出来,有时写下来就变了味,也就是“言不由衷”、“辞不达意”。那么。怎样才能“言之有文”呢?应该选择比较精炼的语言,才能“达意”。清朝人刘大槐说过,“文贵简。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如《中国石拱桥》一文,用“著名”介绍赵州桥的成就;用“最古”介绍其历史:用“横跨”“雄伟”“雄姿”介绍其外形:用“巧妙绝伦”介绍其施工技术,无一字不精炼,使文章情真意切,理贯辞达,立意简明而情蕴其中。再如《我的长生果》中“我的故乡是浙东南的鱼米之乡。五十年代初,解放了的家乡天地明媚。”的“天地明媚”给人无限想象力,充满了新鲜味,与解放前“灾难深重”“水深火热”形成了强烈对比,韵味无穷,别具一格,换成其它词就不出这个效果。再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动词的使用也起到了这一效果:在烈日下,拉车的小伙子们“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驴马同在水槽里大灌一气。”用“奔”不用“走”,用“灌”不用“喝”,可见其渴之甚,思水之切。通过人物缺水之苦和得水之乐的敏捷动作,映衬出天气酷热难耐。在烈日下,有的车夫中暑发病,“一头栽到地下,永不起来。”用“栽”比“倒”更能说明发病之猝,进一步突出酷热之甚。写祥子拉车,由于汗水,“裤褂全裹在了身上”一个“裹”字,极言其出汗之多。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这些动词都用得非常精炼。用得自然,它使人物“活”了起来,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本文的主旨——车夫在烈日和暴雨下的悲惨命运,看似简单的口语化的词语,只要用得精炼,照样会平中见奇,会完美的表情达意。
  
  六、恰当,才会精彩
  
  所谓恰当,是指对不同的生活场景和不同的生活经历,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历程。中学生在作文时对自己所写的人、物、景要借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寓言、童话等多种形式中的恰当形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历程,只有这样,才能写出舒展自如的文字,文章才会精彩,扣人心弦。如:2005年安徽中考佳作《八戒得奖》采用“实话实说”的访谈形式来表现出当今社会不正确的名利观,揭示了八戒精神的可贵,它之所以称之为佳作就是应用了恰当的表现形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显得文章异常精彩。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诗歌、小说、散文、寓言、童话。这些文章都非常精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的原因就是采用了恰当的表现形式,表达出了作者的情感历程,把自己想要说的,都恰当地写了出来,脱去了呆板陈旧的套路,显得灵活新颖。异常精彩。
  总之,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感受大自然、亲身体验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就象源源不断的泉水,呼之欲出。经过贴切、完整、细腻,精炼、恰当的“敲打”,一篇文章就会脱颖而出,因为是自己感情的真实流露,又经过正确地处理,文章会比较精彩。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经过这样的不断练习,写出的文章才不会千篇一律和空洞无物,不会缺乏个性和真实情感。也不会蒙蔽自我、掩盖个性、覆盖思想。不会写出“撒谎作文”,才能突破平庸,文章才会精彩,我们的学生就不会再为作文发愁,写篇作文就显得轻松自然,作文其实就这么简单。
  愿我们的学生彻底告别“撒谎作文”!
其他文献
除夕守岁。是我国传统习俗。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给我们留下了一串串脍炙人口的守岁诗篇。如今品赏起来,仍然十分真切感人。  守岁乃“月穷岁尽之日”,据考证,魏晋南北朝时就有守岁之俗。晋代周处《风土记》中即有“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的记载。南北朝时期诗人徐君倩。除夕与妻子一起守岁,写下了《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
期刊
一、借题发挥妙引渡    央视“心连心艺术团”在江西演出。当关牧村唱完后,刚才还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台下的观众躁动起来。此时,主持人赵忠祥走上台前,用他特有的“气流”声说道:“刚才关牧村一曲《多情的土地》,让她的眼睛湿润了,老乡们的眼睛湿润了,老天的眼睛也湿润了——下起了小雨。不过没关系。只要老乡们不走,我们是不会走的。我们的演出继续进行。”  主持人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眼睛湿润”的含义层层
期刊
先猜两则新年饰物的谜语:  1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  2 兰荷竹梅开满墙。满屋似闻花芬香。  引来燕雀檐前闹,直冲屋里抖翅膀。( )  答案是年画(画)。形象生动,真切有趣。年画乃我国过农历新年时张贴的图画,历来为城乡人民所喜闻乐见,旨在营造喜庆欢乐的气氛。论历史,据载始于先秦,那时的年画主要是贴在大门之上的门神。为的是让大鬼小鬼进不来,祈求神灵的保佑。到
期刊
今天,文特别的整洁。穿上从箱底翻出的蓝碎花白底子连衣裙,配上一双擦了又擦的白凉鞋。让人耳目一新之余,不禁惊异,她可是校园里出了名的“朴素家”。在老师、同学以及亲戚的印象中,她总是一个色调——单纯。可今天——她要去完成一项特殊的使命,去圆自己的一个梦。  文,同她的名字一样,文文静静的,可以说是个很木讷的女孩子。可她写的诗却如雨后春笋。清新而富有青春的气息,读后能唤起小读者的斗志。挽住老年人的童心。
期刊
一、美在立意深刻礼赞生命活力    作家巧妙地把写实与写意、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充分捕捉紫藤萝这个物象所兆示的内在意蕴。先整体呈现紫藤萝盛开的繁茂与蓬勃:“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挨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然后再写每穗花的形态:“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这是
期刊
试着以一颗纯真的童心看世界,将会是一篇色彩斑斓的童话。李汉荣的《山中访友》就是一篇这样的童话。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放飞童心,回归童真,以单纯明快的叙述方式,运用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给我们编织了一个充满童心、童趣,具有浪漫色彩的童话世界。  童心童心带着一点本能,一份好奇,几许纯洁幼稚,实在是大自然给予人类最大的恩赐。以童心看世界,什么都觉得新鲜有趣。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纯净的童心、天真的语言描绘
期刊
这是一篇视觉独特而又发人深省的小小说。文章的语言朴实无华,结构顺理成章,情节平淡无奇;但文笔犀利而深刻,看似含而不露,实则酣畅淋漓;主题隽永而高远,可谓振聋发聩。作品所昭示的。并不是肤浅地针砭社会积弊。也不是单纯地呼吁国民良知的回归,而是警示整个的社会群体,寻回我们古老的文明传统,优化我们淳厚的民族风尚,用崇高的德行来引导我们的孩子,校正他们的“道德罗盘”,净化孩子的心灵,使其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期刊
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的开头是这样的:老了的瑞恩在儿孙的陪伴下,来到了二战死难战士的墓地,敬礼,然后沉思,这时,影片就回到了五十年前的战场。  这部影片开头所用的方法便是倒叙。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倒叙是记叙文叙述手法之一。恰当地运用倒叙手法,能刹那间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起到先声
期刊
初中语文课本中《陌上桑》这一首民歌,出现了“使君”、“府”、“小吏”、“大夫”、“侍中郎”、“专城居”等官职名。了解这些官职名,能有助于同学们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由于课本中对此未作出较详细的介绍说明,笔者在这方面作出具体诠释。  使君“使君从南来”、“使君遣吏往”、“使君谢罗敷”等句中的“使君”是什么官?“使君”原是汉代对刺史、太守(州郡长官,相当于现代的地市首长)的尊称。汉末仍沿用。如《三国
期刊
尴尬的成语故事  陈亦权    孺子可教:张良几次帮老人到桥下捡起鞋子,却又几次被老人扔回到桥下,后来他将鞋子恭恭敬敬地套在老人脚上,老人这才将《太公兵法》传授给他,张良后来就成了汉代名臣。  “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即便一辈子拥有《太公兵法》也注定一事无成,就像这位老人!”同学们说。  过门不入:禹在治水时,13年中曾3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一次孩子还在襁褓中哭;一次孩子刚学会喊爸爸;还一次孩子已长大
期刊